登陆注册
5512800000037

第37章 芭蕾女神——乌兰诺娃(1)

要爱心中的芭蕾,不要爱芭蕾中的自己。——乌兰诺娃

只要提起乌兰诺娃,中年以上的爱好艺术的人们,总会在心中升起一种亲切美好的感觉。她的名字已化为上世纪芭蕾艺术辉煌时期的一个象征。她曾经访问过中国,并把她的优美舞姿留给了中国观众。

1.原先并不想跳舞

珈丽娜·谢尔盖耶夫娜·乌兰诺娃1910年1月8日出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芭蕾世家,母亲罗曼诺娃是一位芭蕾演员,父亲乌兰诺夫是芭蕾导演和舞台监督。尽管她从小就生活在剧院的气氛中,可是父母起初并没有想到让乌兰诺娃也成为专业舞蹈演员,这也许与她很早就显露出十分羞怯和谦逊的天性有关。

后来母亲发现,乌兰诺娃在童年时表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她的动作有一种轻松感,对一切美的事物特别敏感,对音乐尤其偏爱。那时乌兰诺娃喜欢倾听母亲娓娓地讲述舞剧的故事。当母亲逐渐看到女儿出色的形体后,终于改变了想法。1919年9月,她把女儿送到了玛丽亚剧院附设的舞蹈学校,当时她在那里兼任低年级古典舞的课程。

在学校里,幼小的乌兰诺娃常常哭鼻子,要求父母把她带回家去。因为她讨厌上课和每天苛刻的芭蕾训练,她根本不想成为芭蕾演员。特别是她那羞怯的天性,在各方面都妨碍着她。她在课堂上不好意思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被老师叫起来后常常就默默地站着,垂着头,暗暗流眼泪。乌兰诺娃知道父母非常爱她这个独生女儿,但对她的教育太严格了,有时“甚至是残酷的”。

不过她还是在舞蹈学校呆了下来。后来她曾经说过:“我清晰地记得夏天放假的日子里,每天早晨都要站在‘可憎的’把杆旁,开始永无止境的形体训练。那时我曾多么憎恨这门‘凶狠的艺术’,多么希望抛弃这一切,跟大家一样跑到湖边划船,游泳。可是一种听不见的声音一再坚定地重复:快练功吧!快练功吧!只要你不停下,你就将是个名不副实的芭蕾女演员!”

1926年的一天,乌兰诺娃的母亲去观赏学生演出的芭蕾《护身符》,由一群女生扮演的一群“星火”在满台飞舞,其中有一个女孩的造型特别吸引人,表演也很有激情。在她津津有味地瞅着这女孩的身影时,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自己年方十六的女儿乌兰诺娃!母亲终于发现了女儿所具有的非凡的舞蹈潜能。

当时乌兰诺娃已经转到瓦冈诺娃的班上,向这位俄罗斯最杰出的女子芭蕾教育家学习芭蕾。乌兰诺娃体质很弱,腿很细,她患过麻疹、猩红热、腮腺炎、黄疸病,几乎所有的常见病都轮流得过。瓦冈诺娃也感觉到了乌兰诺娃体质柔弱,她帮助乌兰诺娃平衡发展整个形体的造型,使她正确地运用舞蹈中的各种技巧因素,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风格。以后瓦冈诺娃还精心为乌兰诺娃选择了毕业演出剧目:《仙女们》中夹心糖仙子与王子的慢板舞,展示了她的抒情才能和古典舞的高度水平。

在上个世纪里,瓦冈诺娃培养了十来位优秀芭蕾女演员,从谢苗诺娃、乌兰诺娃、维契斯洛娃,直到最晚的科尔帕科娃等,都是世界级的芭蕾艺术家。可以说,没有瓦冈诺娃就没有以芭蕾而闻名世界的乌兰诺娃。1928年5月,乌兰诺娃从舞校毕业,进入列宁格勒歌舞剧院工作。但她仍坚持在瓦冈诺娃的演员进修班里继续学习了十六年。

乌兰诺娃的成功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她的父母。母亲的一丝不苟的意识深刻地影响着女儿,她总是毫不留情地提出尖锐的意见,所以她成了乌兰诺娃最好的助手、老师和朋友。母亲在专业上非常严格,她上课时,要求学生们从一个动作平稳而富有创造性地过渡到另一个动作,使它们联系协调,与音乐配合一致,这就养成了后来乌兰诺娃那种优美如歌般的流畅,而不是去醉心于诱人的所谓绝技。

2.不顺心的感情生活

芭蕾演员的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可是乌兰诺娃却毫不逊色地跳到了50岁。1928年5月16日乌兰诺娃在列宁格勒歌舞剧院的舞台上演出了她的毕业剧目———《仙女们》;1960年12月29日乌兰诺娃在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上又跳了《仙女们》。可是观众并不知道,这是她在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就在她蜚声天下,取得辉煌成就时,乌兰诺娃从舞台上退下来了,去当了一名舞蹈教师。

作为一名妇女,她也经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命运考验。在乌兰诺娃的书橱里可以看到全套的《航空与宇宙》杂志,乌兰诺娃对航空事业的兴趣,与她最早的个人情感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一场空难夺走了她的第一个心上人,他是一位飞行员。后来她与前苏联第一代戏剧大师扎瓦茨基共同生活,他比她大16岁,虽然在艺术上志趣相投,可是两人爱好各异,后来终于分手了。乌兰诺娃在舞台生活中,曾与不少才貌双全的“芭蕾王子”相遇,可是只知为艺术奉献的芭蕾圣女,竟没找到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生活伴侣。50年代后期,乌兰诺娃与大剧院美术总设计师瓦季姆·伦金结婚,并一同赴欧美巡回演出,这成为乌兰诺娃爱情生活中的高峰。瓦季姆·伦金比乌兰诺娃大8岁,于1974年谢世。之后乌兰诺娃度过了近二十五年的单身生活,直至1998年3月去世。在她身边伴随她的,只有在英国演出时伦敦一位观众送的一条可爱的鬈毛犬“博利绍伊”(含义是“大剧院”)。乌兰诺娃十分宠爱它。可是常给女主人带来欢乐的鬈毛犬寿命有限,也先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使乌兰诺娃内心隐隐作痛的,是先后扮演罗米欧的男舞伴,这些舞台上的“心上人”共有十余位,由于芭蕾男演员超负荷的体力消耗,竟一个个先她而去。她的养女塔季扬娜也在满60岁时去世,对乌兰诺娃又是一次沉重打击。塔季扬娜去世后,每天晚上她都要对着相片,说说悄悄话,告诉她自己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她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和相片中的人的感情联系。

乌兰诺娃还有一个“永久的秘密”。她有一本绿色人造革封面的笔记本,早在1928年刚从列宁格勒舞蹈学校毕业时,她就开始使用。本子的装订线已经松散,她用一根红色的丝带捆扎着。这个日记本保存和使用了70年。可是乌兰诺娃宣称,这不是日记,在她一生中,自己从来就不记日记。她笔记中据说只是详细记载了何时何地跳了什么舞,舞伴是谁,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可是乌兰诺娃不肯说出最后一篇记的是什么,她搪塞道,她正在记录一些对她来说是十分珍贵的诗篇。这些诗篇都是别人特地献给她的,这些诗句充满了爱的情感。但是决不能认为,这些人跟她有什么谈情说爱的关系。有人当面问乌兰诺娃,难道过去和将来,都没有人读到她的这些笔记吗?乌兰诺娃肯定地说:“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读到,它们将伴随我一起死去。”她最终没有保留自己的文物档案,因为她不喜欢别人干预她个人的生活。

3.曾想上前线的芭蕾女皇

在纪念二战胜利57周年之际,俄国《议会报》首次发表了杰出的芭蕾大师乌兰诺娃60年前写给全苏艺术委员会主席赫拉普琴科的一封信。信中乌兰诺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请求上前线,直接参加消灭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页上方印着苏联国徽的信笺。由于岁月的流逝,信纸已呈灰色,遒劲的笔迹仍清晰可见,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米哈依尔-鲍利索维奇!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已不能平静地在剧院工作了。请您批准我上前线,或者作为战地宣传队成员,或者作为护士。剧院现在不需要像我这样的不完全合格的工作者,您对我的多次请求置若罔闻,始终不肯帮忙。如果这次您再不回信,再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要寻找更富有人情味儿的领导的支持了。

当时乌兰诺娃在基洛夫剧院担任独舞演员,由于德国入侵苏联,剧院疏散到莫洛托夫市(现在的佩尔米市)。乌兰诺娃已从艺14年了,在《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荣获了10万卢布的斯大林一级奖金。

在这封信中,乌兰诺娃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陷于战争苦难中的同胞,只要能上前线,她甚至愿意做护士或宣传队员。收到乌兰诺娃的信后,赫拉普琴科立即复电,同意她休假。乌兰诺娃在回电中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莫斯科艺术委员会赫拉普琴科感谢复电。我准备在夏天身体康复后再休假。我不撤回上前线的请求!

同类推荐
  • 找对婆家嫁对郎

    找对婆家嫁对郎

    择职有如钓鱼。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你便开始了你的人生垂钓之旅。钓什么鱼呢?换句话说,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天底下没有傻瓜,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找对工作,放对位置,你一样可以成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择业是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本书全面介绍了与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有关的各个主题。当你决定选择职业、工作类型的时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诊断自己,了解自己,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 法国女人的幸福心理学

    法国女人的幸福心理学

    在每年的“世界女人幸福指数”评比中,不论组织者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法国女人都名列前茅。心理学家曾有一句精辟总结,即”振奋精神,自得其乐,广泛爱好,乐于交往”。而法国女人之所以如此幸福,和这种心理状态密不可分。《法国女人的幸福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读者深度解析法国女人的幸福秘诀,让读者能够像法国女人一样,保持积极的生活心态,获得幸福正能量。
  • 修养净化梦想

    修养净化梦想

    本书以修养为专题讲解实现梦想需要具有的心态、品质和实际行动,并以一个个真切感人的生动故事进行阐述。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 职场三级跳

    职场三级跳

    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描述了如何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优秀员工,从优秀员工成为中层领导,从中层领导成为企业高层的历程。旨在为那些积极进取、渴望成功的员工提供可以参照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切实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得力的三级跳,迅速进入企业高层。
热门推荐
  • 宋史通俗演义(一)

    宋史通俗演义(一)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恶整渣男:豪门弃妇复仇

    恶整渣男:豪门弃妇复仇

    “为什么要背叛我。为什么要这样欺骗我。难道我们这么长时间的感情还比不上你和她的几天。”“对不起,夏雪。她是我第一个深爱着的女人。是我第一个喜欢的人。你也知道,男人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是不甘心的。请你原谅我,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看着眼前的男人,听着他那无耻的话。夏雪的心仿佛在一滴滴的滴血。这就是男人。的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她心中冷笑着。彻底死心。却在心中已经开始了完美的复仇计划。天蝎座的爱情,就是得不到一切,就要毁掉一切。而夏雪便是天蝎座。
  • 对话的秘密

    对话的秘密

    亲子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和乐趣,《对话的秘密》中西合璧,专业、深刻、详尽地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以作者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自身作为妈妈的亲子教养经历为基础,精准而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烦恼。大部分篇章以家长咨询开头,列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找出最典型的问题,解决最棘手问题。分析和解答循循善诱,详尽生动到无同类书可比,手把手传授亲子技巧。大量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碰撞和融合更是一大亮点,不仅解决了实际的教养问题,更为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们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思路。
  • 特弓

    特弓

    “老夫是轩辕黄帝麾下的一个制陶官员,虽是文职官员,但老夫的武力却也是不逊色与他人,特别是老夫的身法,那可是让轩辕黄帝也甘拜下风的。轩辕皇帝最后就是在学了老夫的身法的帮助下,才一举战胜了死敌蚩尤,一统华夏。”宁封傲然道。“希望你不要辱没了它!”原来那些并不是传说,传奇人物会一一呈现。小说中的盖世豪情;历史中的英雄人物;远古洪荒中的大仙;猪脚都将与他们开怀畅饮、论道自然~~特弓将带你畅游远古神话,历史传奇,YY不停,精彩不歇......欢迎各位书友品读。本故事纯属YY,如有雷同,皆为巧合,书中提到的地名和人名均为故事情节需要,请不要将之与现实相对照。谢谢!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朱德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朱德兵法

    朱德兵法不仅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和将来。一个有志于军事,有志于国防事业的人,除了学习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外,还有必要了解包括朱德在内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军事理论。朱德兵法不仅仅属于军人或军事爱好者,还属于一切已经或即将在竞争疆场上冲锋陷阵的人。谁要想在市场竞争、社会竞争、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读一读包括朱德在内的老一辈“常胜将军”的军事理论是有益无害的。以朱德军事理论菱中的重要观点为经,以朱德的军事实践活动为纬,结合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史,从中归纳提炼整理出朱德兵法,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如果读者能通过这本篇幅不大的书对朱德的主要军事论述和观点有个概要的了解,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 站住同学,你已被逮捕

    站住同学,你已被逮捕

    言羽和文月琴从一开始就是一对欢喜冤家,这部小说主要是讲他们俩从相识相知到相恋。
  • 重生之鲛歌魅世

    重生之鲛歌魅世

    前世共赴黄泉,今生战场相逢。九幽七国女王与水域鲛族尊主的相爱相杀。平叛乱,收良臣,硝烟四起之间,才发觉你是我最安心的后背。除阴谋,清逆贼,并肩作战之时,让我为你献上这场盛世繁华。双穿,一对一,男女主没有狗血误会,敬请放心食用。
  • 射雕英侠传

    射雕英侠传

    本书写的是黄裳老年时期,独孤求败、王重阳、周伯通、东邪、西毒、北丐、南帝的少年时期。
  • 布星录

    布星录

    风流才俊士无双呕心沥血为谁忙鞭挞宇内万骨枯江山不改源流长---《英雄赋》
  • 神游仞

    神游仞

    这是一本“正味”的科幻小说集,不掺杂其他任何元素。作者力求避免一般软科幻太软,幻想太过自由随意或单薄,科幻味不够浓厚的特点;又尽量避免一些硬科幻为了科幻点子而点子,在情节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上欠缺,读起来枯燥乏味的缺陷。兼具科幻文学的科学幻想性、及其他通俗文学的生动引人性,是作者努力的方向。这条路也许很孤独,独自行走在路上,愿自己一直前行,前行,能意外发现柳暗花明的惊喜。愿喜欢科纯幻的读者能够喜欢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