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400000004

第4章 文学家——鲁迅(1)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号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里。6岁进家塾,跟从远房祖父玉田读《鉴略》(一本简要的中国历史)。12岁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就读,直到17岁。

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继而父亲病死,家境由小康坠入困顿。为了寻找新的生活,鲁迅于1898年5月离家考入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4年中,他从维新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赴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并参加了孙中山在东京领导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长辫子,并自题小照,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决意做一个民族志士。1904年春,从仙台回到东京和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能成功。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出于强烈的反封建愿望,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写了短篇小说《怀归》。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5月,发表了第一篇用“鲁迅”作笔名、用白话写成的新小说《狂人日记》。自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明天》、《故乡》、《祝福》等小说,从各方面广泛而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思想,写出了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的社会历史特点,体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前后,鲁迅写了许多杂文,以“匕首和投枪”的有力的战斗形式,猛烈地抨击封建主义、军阀统治、封建伦理观念及其代表人物。从五四到1926年前后,写作出版的作品集有:《呐喊》、《彷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和《朝花夕拾》等。

1925年“女师大风潮”中,鲁迅积极声援进步学生,次年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与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誓不两立,遭到了反动政府的通缉。1926年8月,鲁迅南下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1927年1月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期间,鲁迅一直和华磊等共产党员保持密切联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鲁迅因营救爱国学生无效,愤然辞去中山大学的职务。1927年10月起,鲁迅定居上海,从事文艺创作,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介绍工作。1930年,“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是积极的筹备者和领导人。自此,他主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发展无产阶级文学,并与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斗争。1931年殷夫、柔石等5位左联青年作家被反动派杀害,鲁迅主编纪念专刊《前哨》,先后发表了揭露反动派血腥罪行和痛哀革命烈士的战斗檄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者的血》、《为了忘却的纪念》等。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国民党的卖国行径,鲁迅还写了《天上地下》、《中国人民的生命图》、《文章与题目》等文章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鲁迅最后10年间,以特别旺盛的创作精力进行写作,出版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杂文集;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书信集《两地书》以及《集外集》等。他的著作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为世界人民所传颂。

鲁迅为人民为革命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6岁。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鲁迅很高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人,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的业绩永垂青史、光照人间。他的一生和中华民族、和祖国紧紧相连。他的许多动人佳话不知扣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跨东瀛、寻真理、弃医就文

1902年3月, 鲁迅在矿务铁路学堂毕业了。他的成绩优良:一等第三名。然而,他却感到不安。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与此同时,顽固派则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宣告了温和的改良主义者的彻底失败。作为关心民族存亡和人民命运的爱国志士,鲁迅感到愤慨和忧虑。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古老落后的国家,腐庸政府面对侵略者软弱无能,屈膝卖国,面对人民则置生死于不顾,致使民族衰败,国家危机,民众荼炭,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贪欲却永无止境,在他们的不断掠夺下,广大民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贫困了。

一个严重的“国民性”问题,摆在鲁迅面前,他决定到外国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以“医学救国”为动机,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选择学医这一专业时,开始他认为“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学得一身好医术可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是鲁迅这个爱国爱民的善良愿望很快就破灭了。

一次,细菌课演试已经结束,还有一些剩余时间,教师利用它来放映时事幻灯片。就在这次放映的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给沙皇俄军做侦探,正被日本砍头示众,而一群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正围着“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看到这里,鲁迅的心狂跳起来,羞辱、痛苦、哀怜、愤怒,一齐涌上心头。他走出教室,回到宿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系列的问号浮现在脑际:究竟应该怎样来救治?用维新运动来改良,走日本之路,清政府改良派的尝试不是失败了吗?靠医学能医治国民思想的麻木和愚弱吗?那幻灯片镜头中跪着被砍头的和站着围观的中国人,何尝瘦弱?他恍然大悟:

“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官,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善于改变精神的”是什么呢?“文艺!”最需要的是提倡文艺运动!于是,鲁迅毅然决定:弃医就文。1906年7月鲁迅便从仙台回到东京。两年后回到祖国,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期间,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以他“空前的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和卓绝的实践,成为第一个从被压迫的中国人民中间站起来的作家。他色彩鲜明地把自己从事的革命文学事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密切地结合起来,用文学作武器,为祖国和人民的独立自由而斗争!

挥利毫、刺暴虐、真的猛士

鲁迅以他手中的笔作武器,对旧社会的一切黑暗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出击——所向披靡!揭露——体无完肤!他的文章象埋藏在人间地狱中的炸弹,对黑暗社会的崩溃和反动派的灭亡构成了极大威胁,对黑暗的揭露,正是对光明的呼唤。鲁迅的文章,唤醒着麻木愚弱的国民,振奋着觉悟了的民众的心。鲁迅救国救民的思想、精神之火,在他的战斗文章中燃烧着,象星星之火,在广大读者中形成鼓舞人心的燎原之势。

同类推荐
  • 四品花花知府

    四品花花知府

    现代人因意外的穿越,附身到了异世大明一位刚上任不久的四品知府身上,没想到还是个新科状元。来不及高兴,却发现这知府强抢了个民女回来!汗!背了个黑锅,这可如何是好………………
  • 云图

    云图

    新书《造神时代》求支持,全新架空历史,争霸热血大戏!下方有直通车。
  • 人北望

    人北望

    万历四十三年,大明王朝积弊日深,文恬武嬉已然不可救药——老大帝国在抗倭援朝之战中的疲态引起了各路豪杰的觊觎。天下将乱
  • 大中华联合帝国

    大中华联合帝国

    一代懒人闯明末。他宅,他懒,不过人家好命,并且嗜钱如命。嘿嘿,,,,
  • 挽宋

    挽宋

    郑毅在研究一件宋代物品时,被雷电带着转世重生到了宋代。距离靖康之耻还有六年时间,重生后的他能够做些什么呢?是混吃等死还是靠着自己对宋史的了解发愤图强?是眼睁睁的看着靖康之难的发生,还是去改变这一耻辱?是眼看着北宋灭亡,岳飞被害,还是踹上一脚,改变名族英雄的命运?岳飞,韩世忠,吴玠,宗泽,林冲,一个个熟悉的人,尽在《挽宋》之中
热门推荐
  • 高跟鞋狐狸精

    高跟鞋狐狸精

    ‘狐狸精!慢点儿!等等我!’韩含涵弯着腰一手拎着手提包一手拎着一只高跟鞋往脚上套大喊。身着粉色系花裙子拎着青色手提包踏着粉色粗跟鞋走到宿舍楼梯口的杨千狐轻声说:“我在前面等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花展会。一对一对的情侣,一群群的好伙伴有说有笑地走出学院。身在花海里的韩含涵摆出活泼的姿势,杨千狐用单反相机对着韩含涵拍。放下相机闭着眼深深的吸花香说:“香而不浓好清新的花香。”蹲身凑近欣赏一朵花脑海里勾勒出花头的样子:“好美。”韩含涵凑过来放眼望去:“现在我们跟它一样高了。”杨千狐起身说:“我过那边看看”路过一棵大树后发现好安静啊,来欣赏花的游客都不见了。走回去也找不到韩含涵了。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幻想大陆:绝色女帝

    幻想大陆:绝色女帝

    是女人又如何,在这个幻想的大陆上,女人照样可以成为最强者。十年苦修,被挚爱做抛弃,师父为了就自己而惨死,家人也横遭不幸。天不容我,我便逆天。
  • 七罚

    七罚

    人有七罪,当受七罚.每受一种惩罚,就拥有一种能力,究竟是神秘的法门,还是邪恶的诅咒!
  • 战魂榜

    战魂榜

    一纸婚书终成恨,北起山峦踏红尘。孤身一人战魂路,战败四方天地尊。名震九霄千万里,何苦为情毁其生。一缕神魂终不悔,重铸真身入巅峰。懵懂少年自深山而出。带着仇恨踏上了战魂之路。屈辱,不甘,铸就了他强大的内心。恐惧,绝望,生死接踵而来,他一一踏碎,闯入人榜,跻身地榜,最后登上了强者如林的天榜,声名鹊起之际,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那传说中屹立在最巅峰的至尊榜。。。。。
  • 醒来方觉天地宽

    醒来方觉天地宽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没有错字吧?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穿越之御兽女帝

    穿越之御兽女帝

    她是2016年的普通少女,他是另一个世界的隐藏王者,在这一天她却因某种力量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法则敲击着她的心灵使她不得不蜕变,逐渐习惯了弱肉强食的规律但看到他还是忍不住心悸,是那双眼睛中的不服输?还是那不知名的情愫?陪伴她走了这么久最终陪伴她的人是…………
  • 梅溪词

    梅溪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松树下的诺言

    松树下的诺言

    那一年,他们还年少。那个节日,她亲手种下一颗松树,只因他的名字里有着松字。那个下午,她亲眼看见他当众向她表白,只可惜,那个她,不是她。那一天,她带着真相,和另一个他,又回到了那棵松树下。她想起,他们在青春中许下的幼稚的诺言,笑了。风还在吹,吹走了化成烟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