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00000025

第25章

汪曾祺是美食家,写过不少谈吃喝的散文。一般仅限于议论食物及其滋味,很少提及具体的那家餐馆。但对杭州的楼外楼却破例了。楼外楼的名字,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出现。而且用的都是强调的语气:某某菜,是我在杭州楼外楼吃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看来楼外楼确实挺有本事的。

谈论杭州的吃,似乎无法绕过楼外楼了。正如谈论杭州的风景,无法避开西湖。

西湖边的楼外楼,用美景来烘托美食。酒助游兴,到断桥上走走,最好能遇见一位白娘子那样的美人。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也足够了。

西湖啊西湖,什么时候能让我--圆一把当代许仙的梦?

杭州的姑娘,夏天最好别穿白裙子。那会让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书生,想入非非的。

把酒楼外楼,独自莫凭栏。不怕看傻了吗?

来了杭州,入乡随俗,最好喝黄酒。绍兴产的,加饭呀花雕呀什么的。我不想金榜题名,没点状元红,却要了一小坛女儿红--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很性感。可见我不爱江山爱美人。孤独的人,喝一杯女儿红,就不孤独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楼外楼,成了我的聊斋。我在西湖边大醉一场。脑海里反复播放一部古装电影,片名叫《白蛇传》。

唉,许仙邂逅白娘子的时候,是哪一年?楼外楼酒家是否已开业了?邀请他们进来坐一坐嘛。避避雨,说说话,不要担心台下的观众听见。喂,老板,有没有情侣套餐--带烛光的那种?纪念一下嘛。

杭州的饮食是宽容的,即使你喝不惯黄酒,还可以点一杯好茶。对了,汪曾祺说过他在虎跑泉边喝的龙井:“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蕾,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只是太贵了。一杯茶,一块大洋,比吃一顿饭还贵。狮峰茶名不虚,但不得虎跑水不可能有这样的味道。”

杭州人是有福的,总能最先喝到顶新鲜的龙井茶。它又跟最古老的爱情混淆到一起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西湖,出产龙井又出产爱情。

正因为太富有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杭州人,甚至拿上好的茶叶来做菜。楼外楼里有一道招牌菜,龙井虾仁,就是。(听汪曾祺说,杭州还有人用龙井茶包饺子,可谓别出心裁。他本人还吃过一块龙井茶心的巧克力。)

初听龙井虾仁的菜名,以为是刻意求新或恶作剧。当我亲口品尝之后,才觉得这茶叶用得并不算浪费了。这些虾子香得像是在茶叶水里长大的。

这究竟该算作一道素菜呢,还是算作一杯“荤茶”?

雷峰塔是整个杭州文化的避雷针。在西湖,一走上断桥,我仿佛成为许仙的化身;一看见雷峰塔,就想起曾遭到无情镇压的白娘子。她是否已经彻底解脱?雷峰塔,倒掉了再重建。重建了,必然还会再倒掉。我们暂时安全地躲在雷峰塔的影子下,仰杖着传统道德的庇护,却又忍不住好奇,耸起耳朵,偷听惊世骇俗的爱情所爆发的电闪雷鸣。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不是海燕,却乐于做海燕的观众……

眺望雷峰塔,应该吃螃蟹的。为什么?传说大和尚法海,藏匿在螃蟹的壳里。螃蟹成了这位伪道学先生偷渡的潜艇。

1923年10月21日,徐志摩领着胡适等人游湖,在楼外楼点了大闸蟹:“看初华的芦荻,楼外楼吃蟹,曹女士贪看柳梢头的月,我们把桌子移到窗口,这才是持螯看月了:夕阳里的湖心亭,妙;月光下的湖心亭,更妙。”

根据徐志摩的性格,他一定同情白娘子的:“我爱在月光下看雷峰静极了的影子--我见了那个,便不要性命。”他本人也像灯蛾扑火一样追求超越世俗的爱情。志摩啊,是个比许仙要勇敢得多的情种,他后来果然遇见了自己的白娘子:已嫁作人妇的陆小曼。但他没有停步,而是跟陆小曼协力打破道德的桎梏,哪怕撞得头破血流……

志摩与小曼分别离婚,于1926年10月3日结为金兰之好。在婚筵上,志摩的导师梁启超,毫不客气地发表一篇演说,严厉批评了这一对新人:“年轻人往往受到自己的感情所驱使,不能控制自己,破坏了传统的安全保障。他们掉进了使他们遭受苦难的陷阱。这确实是可悲和可怜的……”大启蒙者梁启超,恐怕意识不到,这一回,自己多多少少扮演了法海的角色。我,则永远站在许仙与白娘子一方。站在志摩与小曼一方。

在楼外楼小酌,用一些浪漫的往事作下酒菜。推窗而望,西湖便融入胸怀。苏堤、白堤,是伸向远方的一双筷子。这一回,该从这海碗里挟点什么呢?

断桥,不断。不断地会有新故事发生……

结账时发现,楼外楼的菜价,比别处(如庆元楼之类)偏高一些。看来它不仅卖饮食,兼而卖风景。但还是让人觉得挺值的。

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楼外楼的外面,再没有楼了。剩下的就是一片泱泱湖水。假如你从波光潋滟中偶然发现还有什么画栋雕梁,绝对不是别的,而是楼外楼的倒影。

徐志摩在《丑西湖》一文中称自己“也算是杭州人”。徐志摩的时代,楼外楼究竟什么面貌,我很想知道。“那我们到楼外楼去吧。谁知楼外楼又是一个伤心!原来楼外楼那一楼一底的旧房子斜斜地对着湖心亭,几张揩抹得发白光的旧桌子,一两个上年纪的老堂倌,活络络的鱼虾,滑齐齐的莼菜,一壶远年,一碟盐水花生,我每回到西湖往往偷闲独自跑去领略这点子古色古香,靠在栏杆上从堤边杨柳荫里望滟滟的湖光。晴有晴色,雨雪有雨雪的景致,要不然月上柳梢时意味更长,好在是不闹,晚上去也是独占的时候多,一边喝着热酒,一边与老堂倌随便讲讲湖上风光,鱼虾行市,也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快。”

让徐志摩伤心的,是原本富于村野情趣的楼外楼,也进行了“精装修”,“这回连楼外楼都变了面目!地址不曾移动,但翻造了三层楼带屋顶的洋式门面,新漆亮光光的刺眼,在湖中就望见楼上电扇的疾转。客人闹盈盈地挤着,堂倌也换了,穿上西崽的长袍,原来那老朋友也看不见了,什么闲情逸趣都没有了!我们没办法,移一个桌子在楼下马路边吃了一点东西,果然连小菜都变了,真是可伤。”

这么多年过去,楼外楼还在继续变。雕花木窗该换成塑钢窗了吧?芭蕉扇变成电风扇,再变成中央空调。楼外楼,再这么下去,就差改卖西餐了。难怪汪曾祺要为在楼外楼,不再能吃到那道传统菜醋鱼带靶,而怅然呢。

这不是楼外楼的过错。其实,西湖在变,杭州在变。

连许仙与白娘子相遇的断桥,都早已经变了。我查阅改修前的断桥照片,桥身是高耸着的,两侧布满密集的台阶,桥中央好像还有凯旋门一样的石牌坊,一看就令人浮想联翩。可在1923年,就给断桥动了“大手术”:“断桥在白堤北头,为外湖与后湖--俗名北里湖,即白堤西孤山北之湖--之交通路。桥基旧甚高,嗣修白堤汽车路,将桥铲平改修,故桥身甚低,与平常桥无异,使断桥之名不副实,交通便利矣,未免杀风景也。

历史上、文学上最有名之白堤,修成汽车路,为大官,巨绅、富商及纨子弟谋便利,带上许多俗恶尘氛气……”(王桐龄语)在另一幅老照片里,断桥上的石牌坊已拆除,台阶也被垫平,桥栏杆一侧甚至竖起了一溜电线杆,一直延伸到整条白堤。断桥被修改成大马路,许仙若站在路边,你不会觉得他在等命中注定将出现的娘子,还以为是一位“白领”在招手叫出租车呢。

到某一天,《白蛇传》的故事也会失传吧?

楼外楼卖的都是大菜。其实,杭州小吃,一直蛮有味道的。据克士先生介绍:昔时杭州街尾,晨昏多有小贩穿行,挑着叫食担,曼声高唱“黄条糕!薄荷糕!条头糕!水晶糕!方糕!松子糕!……”仅做早点的糕就多达十余种,更别提还有豆浆担、油豆腐担之类。杭州真厉害。所谓叫食担,是靠叫卖的,“声调抑扬,响彻里巷,与姑苏早晨之卖花声,上海早晨之卖报声,同一点染地方习俗……”苏州卖花,上海卖报,杭州卖吃的,由此可见这三座城市风格上的区别。杭州,不那么热衷于“形而上”,对口腹之欲却非常重视,认真对待。

杭州小吃,也以西湖为核心。老人回忆,湖畔原先有数不清的茶座,如二我轩、三雅园、望湖居以及西湖码头上的西悦来,卖茶、兼卖茶干及各种点心,有的还卖鱼生、醉虾、莼菜、醋溜鱼等特色菜。其中三雅园的楹联让人津津乐道。上联为:山雅水雅人雅,雅兴无穷,真真可谓三雅;下联是:风来雨来月来,来者不拒,日日何妨一来。

西湖小吃,当然讲究新鲜,以土特产为主。较有代表性的如刺菱、藕粉。

西湖产甜藕。磨制成藕粉冲泡,感人肺腑。涌金门外的“湖唇大茶肆”,有一家就借光命名为藕香居。“藕香居不靠湖,傍荷塘而筑榭,内有‘茶熟香温’一匾,为精室所在,即个中所谓里堂子者,面塘开窗,花时红裳翠盖,亭亭宜人,如清晨倚槛品茗,则幽香沁人心脾,无异棹舟藕荷深处也。今藕香居遗址犹存,而荷塘淤填,不胜煮鹤焚琴之慨。”(陈栩语)

1933年,郁达夫陪朋友沿钱塘江去溪口,走到九溪十八涧的口上,遇一乡野茶庄,就点了一壶茶和四碟糕点,掌柜的老翁又热情推荐他们自造的西湖藕粉:“我们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载道,就是外省,也常有信来邮购的,两位先生冲一碗尝尝看如何?”

郁达夫答应了。喝下之后果觉不同凡响:“大约是山中的清气,和十几里路的步行的结果罢,那一碗看起来似鼻涕,吃起来似泥沙的藕粉,竟使我们嚼出了一种意外的鲜味。”

饱暖之后,郁达夫更有兴致欣赏水光山色。正自得其乐,忽听耳旁的老翁以富有抑扬的杭州土音计算着账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达夫觉得这一串杭州话太有诗意了,就回头招呼:“老先生!你是在对课呢?还是在做诗?”

老翁目瞪口呆。达夫连忙解释:“我说,你不是在对课么?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你不是对上‘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了么?”

这真是靠两碗西湖藕粉凑成的一副对联。

读到郁达夫的那篇游记,我都想喝一碗土法炮制的西湖藕粉了。

由西湖藕粉,我“意识流”而想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影后胡蝶。胡蝶跟林雪怀热恋时,曾邀约郑正秋、秦瘦鸥等人游西湖。据秦瘦鸥讲,走到平湖秋月那边,他跟林雪怀发生一点小争执,铁青着脸,互不理睬,险些闹僵。估计是胡蝶出面解围的,请大家喝藕粉。“亏得平湖秋月的藕粉真不错,每人喝了一碗,不觉怒意全消,依旧说笑起来。”气氛重新变得活跃了。想不到西湖藕粉还有排解纠纷的功效!可能因为美味让人心平神定吧。

后来,胡蝶与林雪怀在上海闹离婚,秦瘦鸥听说了,忽发奇想:“想到平湖秋月去买二盒藕粉来,各送他们一盒,使他们喝了,也能立即平下气来,言归于好;但我不该偷懒,始终没有去,于是就不曾调解成功。”

我手头有胡蝶那次游湖的老照片,题为《西湖上的胡蝶女士(一九三四年)》。穿旗袍的胡蝶,光采照人地坐在小舢舨上,周围是连天的藕荷。她笑得可真够甜蜜啊。让我在七十年后看见,心里都甜丝丝的。

美人,如今你在哪里?是否还能记得那碗西湖藕粉?在平湖秋月,跟你的情人、朋友一起品尝的。

同类推荐
  •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本书讲述了: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风俗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共十一章,从绪论出发,分别介绍了婚嫁饮食风俗,生育饮食风俗,岁时节日的饮食风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饮食风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饮食礼俗,饮茶、饮酒习俗,筵席风俗和饮食禁忌,以及饮食风俗的交流与嬗变等内容。
  •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舌尖的缠绵(聂作平美食语录)

    这是一本能让那些不会吃也就是不会活的人,把吃这种人生最低端的需求,升级为最高端享受的舌头指南,堪称享乐主义者的生活教科书。它关乎舌头,更关乎生命,关乎世道人心,更关乎人生享乐。
  • 尧王贡宴

    尧王贡宴

    本书是介绍山西临汾市开发尧王贡宴的饮食专业菜谱书,由临汾市领导、临汾市饭店组成编委会,由烹饪大师为技术指导,反映尧王贡宴最具代表性的饮食风尚及当地传统佳肴的时代风貌。全书分为凉菜、热菜、面点等部分,约40道经典菜品。
  • 无鲜勿落饭

    无鲜勿落饭

    吃,是人类存在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诉求。汲汲营营,人生在世,不过满足这口腹之欲。江南美食自古即以“鲜”著称,读过本书才知,何谓吃得“鲜美”,吃出“味道”。从海味到山珍,从江鱼到湖鱼,还有那些味蕾上的乡愁,书里有着最江南的味道。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本书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问题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热门推荐
  • 读故事,长经验(Mbook随身读)

    读故事,长经验(Mbook随身读)

    《读故事,长经验》讲述了:人生在世,有些规矩不可不知,有些窍门不可不懂,有些本事不可不会。经验可谓后事之师,教训堪称前车之鉴,关键时刻的一个经验,价值足有千金重。可见,经验之于人们如良师、似益友。感受前人为人处世的得与失,就能丰富自己的阅历;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就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保持清醒,少走弯路,从容驾驭自己的人生。
  • 慕颜劫

    慕颜劫

    她是隐藏身份的豪门千金,他是腹黑高冷的豪门千少。她身上有着家族遗传的胎记“合欢花”,一次意外的撞见,他发现了她身上的秘密,也注定了她将会是他的一生,甜到腻,虐到哭。。。。————————————————“千颢霖!你要干嘛!”慕容婉颜咆哮着说。“宠你,爱你,惯你,顺便给我生好多好多的小包子”他宠溺的看着她。“我才不要嘞!”“要不要可不是随你的哦!”——————————————————结局完美~
  • 仙之瞳

    仙之瞳

    穿越修真世界,自创功法,炼药,制符,炼器,阵法自有神瞳帮忙
  • 娱乐有圈

    娱乐有圈

    意外得到“龙骑士”的角色,商夏因此正式进入了娱乐圈,努力奋斗,从普通人变成大明星、大导演、混久了还能被称之为,大艺术家!大家说,要有女明星?这个当然,豪无争议,必须要有。什么?还要有男明星?这个不太好吧,同志们,都说友谊天长地久,搅基万劫不复,要“肾”重啊!至于,娱乐有圈,还是,娱乐没圈?这个,大家点开看看就知道了!求点。…………点点点…………PS:刚写书,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随便写写的东西

    随便写写的东西

    如题,闲着没事随便写写的拿来练笔的练笔文。
  • 爬窗口进来的小师妹..more

    爬窗口进来的小师妹..more

    本小说以仙、人、魔、兽、妖以及这五界中的神奇事物为题材,内容惊险刺激,情节出人意料,敬请关注!
  • 无赖兵王

    无赖兵王

    (本书玄幻热血文,第一卷不喜欢的可以跳过,书名请无视,作者承诺本书永不上架,更新视情况而定。)书友群:262136080新浪微博:神级阿风
  • 半路新娘,捡个豪门老公

    半路新娘,捡个豪门老公

    披着最华丽的嫁衣,在去婚礼的路上,她被新郎推下婚车。她是S市的第一名媛,出嫁当天,也成了第一弃妇。“小姐,需要载你一程吗?”她狼狈至极,他恰好路过,这是他对她的第一句话。“既然你想嫁,我想娶,不如,趁着今天黄道吉日,我们结婚?”车行半个小时,恰好路过民政局,这是他对她的第二句话。于是,一面之缘,两语之分,她披着嫁衣跟一个陌生人照了结婚照,领了结婚证。自此,陷入他的宠婚蜜爱中。被人推进江水,他奋不顾身将她救上来,她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替她裹上大衣,他回,“你是我的妻。”五个字,言简意赅,却同时,更深情不悔。遇上他,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嫁给他,是她这辈子最美的决定。
  • 宠婚不停:老公,365天不停

    宠婚不停:老公,365天不停

    继妹和渣男在一起,她成了人人喊打的落魄千金。成为人生的失败,她曾经还想要跳楼。当初因为渣男而甩开的未婚夫,突然出现。一次醉酒,没想到两个人的孽缘紧紧缠绕。“大叔,你干嘛?”“……忙着干-你。”她连忙堵住他的嘴:“不许说流氓话。”男人微笑:“不说,我们做。”
  • 那个恶霸偷走了我的心

    那个恶霸偷走了我的心

    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熘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