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4600000029

第29章 把同级看成伙伴(2)

事后,徐悲鸿向齐白石发出了聘书,聘请他担任美术学院教授。不久,徐悲鸿又亲自坐着马车到齐白石的住所去拜访。一进门,徐悲鸿就向齐白石作揖行礼,深情地说:“所寄聘书,谅已收到,不见回意,悲鸿惴惴不安,想必是失礼了。今日特来道歉,并接先生到美院任教。”齐白石连忙回礼:“不敢,不敢,哪里谈得上道歉,只是在下自忖没有资格当教授,不敢愧见先生!”当徐悲鸿再三表示自己心愿后,齐白石才感慨地应允下来。

齐白石上任不久,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了。它似一阵春雷,震撼着当时保守势力猖獗的中国画坛。此后,齐白石声名大震,被公认为我国现代国画的一代宗师。

同级之间不要自我吹嘘

自我吹嘘的手段能够给自己带来名声犹如水上陌、纤中尘,经不起实践的推敲,更耐不住时间的检验。虚假之名如同肥皂泡,一吹即灭;如同朝露,太阳照射即会消逝。

事实只有十分之一,或者连十分之一都不足,说话却说到十分,虚多而实少。有的人靠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非常动听,一部分人也许会上他的当,信以为真。比方他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径,还未登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为专家,到处宣扬,不认识他的人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唬人。

比方他对于自身经历,说得津津有味,某事是他做的,某计划是他拟的,某问题是他解决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谋,好像他是万能博士,不是参与此事的人,自然无法证实其虚构,这叫做吹牛盗名。

比方他的事业并无什么发展,他却说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货物如何充分,某批生意赚多少钱,说得大家有些动心,这叫做吹牛欺人。

有的人与某一位名人实在没有多少关系,他却对人说某人如何器重他,某人如何看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过,某事曾由他经手过,把某人的私生活起居,描写得十分详细,不是有关系的人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借势。

自我吹嘘的动机是表示他了不起,骗得大众的信任或者借此提高他的身份和施其某种诡计,凡此都是不合道德的。

英国的培根先生说:“自夸自赏为明智者所避免,为愚蠢者所追求。”自我吹嘘的出发点有虚浮不实的嫌疑。若把自我吹嘘当成一种人生的技巧和手段,则这种手段是笨拙的,有朝一日曝光,会遭人嘲弄的。本来,你是个什么样子,能够做成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都客观地存在着,别人皆看得一清二楚。自我吹嘘、自我欣赏一下,无非是担心自己的长处、优势不为人知,以致名不彰、声不显。说到底,自我吹嘘,只是在于强为自己扬名罢了。

自我吹嘘的场合和范围是十分有限的。你只能在陌生的场合,对着一些不认识你、不了解你的人来自夸一番。因为人家暂时不了解你,你或许能一时欺骗和蒙住别人,可以让别人暂时错误地以为你何等伟大、何等高明。但是,如果因你的自夸而真正引起了别人的关注,乃至引起了别人的崇拜和尊敬,那你就惨了。崇拜和尊敬你的人迟早会了解你,发现你的庐山真面目,发现你是个吹牛大王。那时候,人家就会鄙视你,对你不屑一顾了。你绕了一个圈,一个可怜的骗人圈套,到头弄巧成拙,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自内心地赞美同级

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周围的人称赞,希望自己的真正价值被认可,尤其是希望得到同级的认可。虽然处在极小的天地里,仍然认为自己是小天地里的重要人物。

对于肉麻的奉承、巴结会感到恶心,然而却渴望对方发自内心的赞扬。

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夏布先生也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同级热心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挥至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级管理者的批评,最容易葬送掉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诀。

称赞同级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看做“中心”,从而特别关注自己,忽略同级的存在。如果有人对自己不感兴趣,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每个人在心中都想引起别人注意。所以,当你和同级交谈时,不能一味把自己看做中心,必须充分注意:

要表示先注意“对方”,然后再提到“自己”;

把对方放在主要地位,而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

多用引起对方注意的词句,让他感到你值得信赖;

表示对对方的话感兴趣,这本身就是对对方的赞美;

在对方遇到困难时,要表示出对他的关怀之意。

使劲说“咱们”。当你和同级在一起时,如果你不想让同级疏远你,要学说“咱们”。因为这十分微妙。在汉语中,用“咱们”是指包括谈话的对方,而用我们既可以包括谈话的对方,也可以不包括谈话的人。所以说“咱们”,对方会不知不觉和你找到共同的感觉了。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在人的思维中是排斥“你是你,我是我”的言词的,人们的心理喜欢倾向于“群体”。如果群体当中有你,这个群体给你温暖感和保护感,你自然就不觉得孤单和寂寞了。因此,在生活当中,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大众不一样,心里就会感到不安。

让同级先说。如果正在读本书的你是一位男同胞,当你面对谈话的对象是女性时,你一定要设法请她先说,以示对她的尊重。有些女性有逃避责任的特点,尤其在决定某件事情时,更是不敢做主。

例如,你陪女同级到超级市场去,她往往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东西,多数情形是闭口不语。因为面对眼前的多种多样的商品,她可能花费很多时间也选不好所要的东西。即使她好不容易决定购买之后,但在她离开超级市场的那一刻,很可能会说出“还是应该买原先选的那一个比较好”之类的后悔话。此时此刻,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心理,可以采取鼓励、赞美的办法去消除她内心所产生的这种逃避的心理倾向。对于她必须决定的事,最好不要在她面前:“你应该这么做”;而要用明确而肯定的口吻来夸奖她的不错,这样,她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了,并对你产生好感。她会觉得你不仅尊重她,而且善解人意。

避免错误的称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而美丽的姑娘更为人所称羡。但是,在工作时,或女同级、女同学在场时,称赞必须恰当。

假如有人当众夸奖一位女孩,其他的女孩可能会产生不满。“吃醋”的心理不仅男人有,女人也有。有些人经常会无意识地在众人前夸奖某个人,这种话还是少说为佳。尤其是对女同级或女同学,最好能不谈这些,因为女性对称赞的问题十分敏感。所以,称赞时应该特别注意。

要照顾面子。在众人面前赞美同级一个人要顾及多数人的面子。工作中,男女同级因利害关系很难完全一致。中国人都十分注意“脸面”,如果有的人一旦撕破脸面,关系就不好处了。

要善始善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承认,如果自己的才能、容貌、判断力等优点,得到同级恰如其分的赞誉,他会感到由衷高兴。

不过,赞扬同级时要善始善终。不要过分地赞扬同级,那会给他一种奉承的感觉。当赞扬对方不是奉承时,这样,对方就会愉快地接受。假如听了你的称赞后,连同级自己都觉得害臊,那种赞美还不如不说为好。所以,称赞要以平常的口气说出来。

不要在同级中拉帮结派

在一个公司的同级之间会有这种情况,因利益一致,或工作需要,或纯粹脾气相投,一些人很自动地组成一些小团体。

他们开会时要挨坐一起;一起进午餐,还交换不同的食物;在楼道见着了会多聊两句;午休时互相串串;女人们下班时还会等着一起去搭车。更有甚者,恐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人缘,他们是“小集团”,人前人后总要表现出亲密状。

在公司过多暴露自己的“小团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首先,几个人过于亲密,容易让人反感。同一个部门的人,和这个接近,和那个疏远,本身就容易引起矛盾,干扰工作;不同部门的就更让人多心,甚至会让人怀疑,这个人老和别的部门的人来往,胳膊肘向外拐,没准把部门内部的事全抖落出去了。

其次,易引起别人的戒心。比如说“铁三角”,如果另外的人要议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都要看看另外两个在不在。无形中,他们失去了获得真实情况的机会。

拉帮结派除了让自己感到工作时间不那么紧张枯燥,上班像上剧场外,最主要的恐怕也不单是找人说点心里话,发点过分的牢骚,而是为了形成一定的势力。即使不是将来有所作为,起码关键时刻有人帮一把。在有关利益的会议上,可以站起来为你说几句“公道话”;在你遭到别人攻击时,也可以为你解解围;甚至有的空缺,也能够给你提提名。但是,如果你们的“小团体”平时非常惹人注目的话,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为你们其中的某一个人所说的话、所做的工作,都会被别人视为“不公正”、“小集团主义”,而不会引起大家的同情和共鸣,更不会被采纳。

关键时刻,“同级”帮不上忙或不能为“同级”帮上忙,交朋结友仅仅是为了可以在一起议论别人的短长,说说晚上吃点啥,便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你的真正同级,可从来不是在工作时间交的,起码你在上班时间不会跟他们表现得过于亲热。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方式,也许这不单单是个技巧问题。

同类推荐
  • 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

    《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介绍了处在金融危机的“寒冬”季节,中小企业生存是第一要务,突围出去就有生路。《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为广大中小企业献上脱困突围的28条高招,它将引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变危机为商机,把坏事变好事,以高人一筹的应变能力和经营智慧。赢得这场应对危机的生死较量。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许多中小企业被逼入困境,或者清场出局,或者处境艰难。《应对危机:中小企业的28招》积作者多年的企业经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功底,共分六篇28招,从不同角度,各个层面为正在“过冬”的中小企业寻找御寒棉衣,为准备突围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实际的帮助。
  •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我们常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真难管!我们的回应则是:谁让您管中国人?“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事理人”,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根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世人阐述了管理者“外圆内方”的领导艺术,令你在读后充分领悟领导者从成功到卓越的真谛。
  •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广告的消费心理学基础,深入挖掘出广告运作过程中的消费心理学规律。
  • 一本书读懂顾客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顾客心理学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这是销售行业的一句名言。实际上,每次销售人员从一开始找到一个客户直到完成交易,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细致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更需要和顾客进行心理上的交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销售人员也必须要懂得一定的顾客心理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热门推荐
  • 平民少女:杠上无赖恶魔

    平民少女:杠上无赖恶魔

    箫晓甜在开学第一天就惹上了某个腹黑男子,殊不知他的真面目,近距离接触后才知道自己落入了一个坑,很大很大的坑,她想要变强,某人来帮忙,她想要资金,某人极力相助,却索要无数交换条件,最后所有的条件加在一块=以身相许。“甜心,我饿了!”“吃东西去。”“东西不好吃,被你喂得口味刁了。”不容女子多一秒的思考,某男一个公主抱来到卧室,二话不说,直接上手!他不开森,亲一个,他开森了,床上庆祝!正所谓“君子动手不动口”!【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主张宠!宠!宠!欢迎入坑】
  • EXO之当我遇见你

    EXO之当我遇见你

    女主【顾颜】被老妈送去韩国读书后,通过LeaderSuho,认识了EXO,随后也和EXO的成员们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后来成为SM公司女团D.L.X的一员【后改名为崔宥真】,从此开始了属于她和小伙伴们的故事。【本文完结后放番外。】
  • 太古神君

    太古神君

    太古神君,得极道至宝,轮回中崛起!万古一念间,一切皆有命!
  •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初中版)

    礼仪教材:中学生礼仪(初中版)

    本书依据《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要求、针对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编写,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服饰礼仪四章,在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热心参与社交活动、与人友好交往的能力。校园礼仪重点:使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家庭礼仪重点:使学生理解父母的操劳,家人的可贵,懂得感恩;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可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能宽容、礼让他人。
  • 统御主宰

    统御主宰

    浩荡星界,广袤无垠,宗门如云,万族林立,群雄迭起。少年古渊自偏远大陆走出,闯荡缤纷星界,神秘金瞳觉醒,堪破世间万千。武之道,无尽头。道破三千大道,问鼎顶上之巅!
  • 重生之梦回篮场

    重生之梦回篮场

    转了一圈回来,还是感觉这本书最好写,决定先把这书写完了在说,最少80W字。书友群(极度贱格):14390125友情推荐:《邪恶医生俏佳人》书号:1154584《英雄无敌之邪恶农场主》书号:1154264
  • 大命江湖

    大命江湖

    一个由江湖至宝而引发的江湖大变革;一个已是半残修为之身的陆承之;皇族陨落,世家崛起,千王并立;一些人站起来,在那巅峰的最顶点;一些人跌倒下去,在泥泞道路中爬行;命运种种,终抵不过百年宿命;百年将至之时,暗藏玄机。
  • 孙将儿(寻情记系列之四)

    孙将儿(寻情记系列之四)

    他是心里装着宏图大志、终身想一展所长的庆王爷,可面对以亲人之血坐上皇位的四哥朱棣,他唯有收起锋芒,滚回宁夏。然这样,还远远不够。他挚爱的女子不过是一场预示皇权至上的阴谋,他欣赏的女子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政治漩涡。
  • 清心恩仇录

    清心恩仇录

    为了各自的梦想,来从清风镇的石元与伙伴们共同经历了破级入宗、破宗入圣,度生死,封侯拜王,最终成帝的修炼过程,也经历了冲破道宗大陆束缚,在冥宗、混沌海、妖界等地的种种磨难,最终实现梦想。
  • 内耗

    内耗

    本书说的是企业内耗,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看待内部问题,企业就需要重点消除那些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阻碍企业创造价值的内耗行为。内容包括一个盛世王朝在内耗中衰败;权力斗争,让战略无所适从;独断的团结是对团队的嘲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