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0700000004

第4章 “生活新纪元”

1 红胡子的车夫

童年的托洛茨基常常偷偷地跟挑木工人去田里捉土拨鼠。干这活儿要手脚麻利,动作准确,不能快也不能慢。把水灌进鼠洞以后就手执棍棒静静地等候那湿漉漉的小脑袋出现。老土拨鼠全用屁股堵住洞口,长时间地顽抗,只有第二桶水灌下去,它才会屈服,跳出来束手就擒。孩子们剥下死土拨鼠的四只爪子,用绳子扎起来:消灭一只土拨鼠,地方政府就付给1戈比。从前只要交尾巴,但一些滑头的人能够用一张鼠皮做出十来只尾巴,所以就改成交爪子了。回家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浑身又脏又湿,所以家里不许他们干这些事,而宁愿让他们端坐在餐室的沙发上画瞎子俄狄浦斯和安捷戈涅什么的。

有一次孩子们跟母亲乘雪橇从离他们最近的小城博布林涅茨回家。四周的秋雪亮得使人睁不开眼,颠颠簸簸的路程催人昏昏入睡。忽然,雪橇转弯时翻了个个儿,廖瓦头朝地栽了下来,毯子和草垫把他压在下面。他听见母亲惊恐地喊叫,可没办法回答她。还是车夫——一个身材高大、红头发的年轻小伙子,他受雇在托洛茨基家不久——掀开毯子,才找到廖瓦。后来,大家重新安顿好,又上路了。小玛莎开始抱怨说她冷得仿佛脊背上有一群蚂蚁在爬。

“蚂蚁?”红胡子车夫回过头来问道,露出一口结实的白牙。

小玛莎瞅着他的嘴巴,说道:“是的,你知道,就像是有一群蚂蚁。”

“没什么。”车夫笑道。“就要到了。”说着扬起鞭,催促那匹浅棕色的马。

可是,第二天夜里,正是这个车夫和这匹浅棕色马不见了。庄园里一阵骚乱。立刻组织了一支搜索队,由小玛莎的大哥率领。他套上马,保证要狠狠地惩治这个强盗。

“你还是先逮住他。”廖瓦的父亲抑郁地道。

两天以后,搜索队回来,廖瓦的哥哥说雾太大,赶不上那盗马贼。就是说,那个长得很帅的快活小伙子是个贼?他还有一口结实的白牙哩!

廖瓦发烧了,难受得辗转不安,胳膊、脚和脑袋都不能动弹,好像肿得要顶到了墙壁和天花板似的。廖瓦无法摆脱这种折磨,因为它们是来自身体内部。廖瓦的喉咙疼,浑身热如火烧。廖瓦的父亲和母亲瞧了瞧,然后彼此惊恐地交换了下眼色,决定往喉咙里敷一些药物。

“我怕孩子得的是白喉。”母亲道。

“要是白喉,怕他早躺到长凳上去了。”伊凡·瓦西里耶维奇说道。

廖瓦模模糊糊地猜想着,“躺在长凳上”就是死了,就像妹妹罗佐其卡死时那样。但他相信,他们这不是在说他,所以小病人只是平静地听着。最后决定把孩子送往博布林涅茨。母亲虽不算很虔诚,可是要她在安息日进城,她是无论如何不愿意的,于是就让伊凡·瓦西里耶维奇送小病人进城。他们住在小塔吉扬娜家,她原来是他们家的使女,后来嫁到博布林涅茨来。塔吉扬娜没有孩子,所以不怕传染。沙图诺夫斯基医生看了看孩子的喉咙,量了量体温,只像通常那样说了句“眼下还难讲”就走了。塔吉扬娜给孩子一个啤酒瓶,那瓶子里有个用小木棒和小木板搭成的教堂。两条腿和胳膊不再碍事。孩子终于痊愈了。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那是在托洛茨基的“生活新纪元”开始不久。

事情是这样的。老阿勃拉姆叔叔有时能一连几个星期不跟孩子搭一句腔。可是,一次他忽然兴冲冲地把廖瓦叫住,问道:

“你现在告诉我,今年是哪一年?不知道? 1885年!说一遍!记住!过后我还要问你。”

孩子弄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是的,今年是1885年。”性格娴静的表姐奥丽加说道。“明年就是1886年。”

孩子不相信她的话。既然时间有一个自己的名称,那么这个“1885年”的名字就应当永远存在下去,就是说,要存在很久、很久,就像门口那石门坎用的大青石一样,像磨坊一样,也像廖瓦自己一样。奥丽加的妹妹别佳不知道该相信谁说的好。他们3人都为将要进入一个新时期而惴惴不安,仿佛人们突然给打开了一间昏暗房间的门,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只听见乱哄哄的人声。最后廖瓦还是屈服了,同意了奥丽加的意见。就这样,1885年就作为第一个有号码的年份进入廖瓦的记忆。这是廖瓦生活的无形和纷乱的史前时期的结束,廖瓦心中的一张年表就从这一年起存在了。这时廖瓦6岁。对俄罗斯来说,这一年是歉收、危机和首次发生工人大骚乱的一年。不过使廖瓦惊奇的仍然只是它的不可思议的名字,廖瓦曾经惶恐不安地力图探求这时间与数字之间的隐秘关系。以后,一年一年你来我往不停交替,始而慢些,尔后越来越快,但1885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个长者和始祖,凌驾于它们之上。1885年成了“廖瓦的新纪元”的开始。

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廖瓦爬上停在门廊前的一辆马车,手里攥着缰绳,等候他父亲上车。年轻的辕马突然跑动起来,它们掠过房屋,穿过谷仓,跨过花园,越过没有道路的田野,径直向坚博夫斯基庄园方向跑去。廖瓦身后传来了人们的喊叫声。前面有一条河沟,马儿仍然狂奔着,只是跑到了沟边,它们才骤然转弯,差点没把马车给甩翻。终于它们像生了根一样停住了。车夫首先赶到,接着是廖瓦父亲和几个工人,母亲在远处呼喊着,姐姐痛苦地搓着双手。直到廖瓦扑向母亲怀抱时,母亲还在呼喊。脸色吓得像死一样苍白的父亲给了廖瓦两记耳光,他甚至并没有为此感到委屈,因为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就在这一年他跟父亲去了一趟伊丽莎白格勒。他们在黎明时赶车出发,一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在博布林涅茨喂了马,傍晚时到了弗希瓦亚。因为听说城外常有盗匪出没,所以他们留在城里过了一夜。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无论是巴黎还是纽约——像伊丽莎白格勒那样给孩子产生如此强烈的印象,它的人行道、葱绿的屋顶、阳台、商店、警察以及一串串红气球等使他至今不忘。在整整几个小时内,他一直睁大一双眼睛,观赏现代文明的英姿。

2 启蒙学堂

一年以后,廖瓦开始上学。一天早晨,他起床后匆匆忙忙地洗了脸(扬诺夫卡的人洗脸都是匆匆忙忙的),然后走进餐室,预感到新的一天(特别是想到那等待着他的奶茶和夹奶酪的奶油鸡蛋面包)的快乐。母亲和一个身材瘦削、脸上带着一种类似奉承的苦笑的陌生人已经坐在那儿。从他们两人瞧他的眼神,廖瓦看出,他们俩谈的事显然与他有关。

“来问好吧,廖瓦。”母亲道。“这是你的老师。”

廖瓦略带戒心但不无兴趣地看了看这位老师。老师和蔼可亲地跟廖瓦打了招呼,每一个老师在家长面前跟他未来的学生打招呼几乎都是这样的。母亲当着廖瓦的面跟他把事情谈妥:给多少卢布和多少普特的面粉,老师必须在移民区的学堂里教孩子俄文、算术和古希伯莱文的圣经等。其实,确定讲授什么也是很模糊的,因为他母亲在这方面并不甚了然。在啜奶茶的时候,孩子觉着是在品味未来命运。

下一个星期天,廖瓦的父亲领他去移民区,把他安置在拉希莉娅婶婶家里,当然他们给她带去了面粉、荞麦和小米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土产。

从扬诺夫卡到格罗莫克列依有4俄里路程。移民区沿着一条峡谷延伸,一边是犹太人聚居区,一边是德国移民区。这两部分对比鲜明:德国移民区房屋整齐,屋顶不是用瓦盖的就是用草铺的,马匹壮实高大,奶牛皮毛光泽鲜亮;而犹太人聚居区则多是些破败不堪的草屋,屋顶七零八落,牲口也可怜兮兮。

说来也奇怪,廖瓦上的这所启蒙学堂留给他的印象十分淡薄。廖瓦描画俄文字母的石板,老师那干瘦手掌上的弯曲的食指,学生们齐声朗读圣经,处罚一个偷东西的男孩——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模糊不清的片断,朦朦胧胧的点滴,没有一幅鲜明的图画。也许,只有老师的妻子是个例外。师母是一个高个子胖女人,她时不时参与到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而且每次都是突如其来的。有一回,他们正在上课,她跑来抱怨说什么新磨的面粉有股怪味儿,而当老师伸长尖鼻子在她的手上闻一闻的时候,她把她手中的面粉猛地撒到了他的脸上。她这是寻丈夫的开心,引起了男女学生的哄堂大笑。只有老师一个人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廖瓦看着他满脸白灰站在教室中间的狼狈相,真是很同情他。

廖瓦住在慈祥的拉希莉娅婶婶家,却仿佛并不感到她的存在。在这个家里主宰一切的是叔叔阿勃拉姆。他对侄儿、侄女们从不关心,对廖瓦还算不错,有时把他叫去,递块带骨髓的骨头什么的给他吃,还说:“就这块骨头,说真的,给10卢布我都不卖。”

廖瓦的叔叔家几乎就紧靠在移民区的入口。跟他家遥遥相对的是一家犹太人,户主是个黑干憔悴的高个儿,风言说他是个盗马贼,还是别的什么勾当的行家。他有个女儿,名声也不大好。离他家不远的是个年轻的犹太帽匠,长着一脸火红色胡子,廖瓦有一架缝制便帽的缝纫机。移民区检察官来到叔叔家时,帽匠老婆总要跑来控告那盗马贼的女儿勾引他男人。看来,检察官对这种事也无能为力。有一次廖瓦放学回来,看见一大群人沿街拖着一个年轻妇女,就是那盗马贼的女儿,一片哭喊叫骂声,还有人朝她吐唾沫。这个圣经故事上的场面廖瓦一直没有忘。几年以后,阿勃拉姆叔叔就跟这个女人结了婚。这时候她父亲已根据移民们的决议,作为一个社会危险分子被放逐到西伯利亚。

廖瓦从前的保姆玛莎在阿勃拉姆叔叔家当女佣。廖瓦时常跑到厨房里去看她,因为她体现着廖瓦同扬诺夫卡的联系。常常有些客人来找玛莎,有的还显得急不可耐的样子。这时,他们总是好声好气地请廖瓦出去。一个晴朗的早晨,廖瓦和家里别的小孩都知道玛莎生了个娃娃。孩子们又担心又兴奋,偷偷地谈论着这件事。几天以后,廖瓦的母亲从扬诺夫卡来到叔叔家,走到厨房里去看望玛莎和她的孩子。廖瓦也跟着妈妈进去了。玛莎额头上齐眉裹着一条头巾,那小东西则歪身躺在一条宽长凳上。廖瓦的母亲看了看玛莎,又瞅了瞅那婴儿,然后责备地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玛莎低垂着双眼,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望了一眼那婴儿,说道:

“瞧,小手还枕在腮帮下面,像个大人似的。”

“你不可怜他吗?”廖瓦的母亲问。

“不。”玛莎强作镇静地回答。“睡吧,小乖乖!”

“撒谎。你可怜……”廖瓦的母亲反驳道,但语气是温和的。

一星期后,那婴儿悄悄地死了,就像他来到这个世界时一样。

廖瓦常常离开学校回乡下家里去。同学当中廖瓦没有什么好朋友,因为廖瓦不会说他们那些方言。这次学习只延续了几个月。应当说,这也就是廖瓦对启蒙学堂生活记忆淡薄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舒菲尔——这是格罗莫克列依学校那老师的名字——教会了廖瓦读和写,这两样本领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是有用的,因此廖瓦一直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这位启蒙老师。

3 “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演说

廖瓦开始在白纸黑字里寻找生活。他抄录了一些诗,还自己动手写诗。后来他同表兄谢尼亚·日一斯基办了一份杂志。然而,这条新道路是荆棘丛生的。当写作在诱惑他的时候,他还没有掌握一点关于它的技巧。有一回,廖瓦一个人躲在餐室里,用印刷体一字一字地试着写下在作坊或是在厨房里听到的一些特别的话语,这些话语是家里人从来不说的。他知道他做了不应当做的事,但正因为这些话被禁止,所以它更具有诱惑力。他决定把这张不幸的小纸放在火柴盒里,然后再把火柴盒深深地埋在谷仓后面。廖瓦还没有写完,他姐姐走进餐室,好奇地想看看廖瓦写什么。廖瓦赶忙把纸条藏起。他母亲跟着也进来了。她们都让廖瓦把写的纸条拿出来看看。廖瓦臊得不行,急忙把纸条丢到沙发背后。姐姐要去捡,廖瓦歇斯底里喊道:“我自己,自己去拿!”他爬到沙发底下,就在那儿把纸条撕得粉碎。廖瓦失望到了极点,眼泪漱漱地流了下来。

大约是1886年圣诞节,这时廖瓦已能写些东西了。晚上家人们正在喝茶,突然一群化了装的人踏进餐室。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把廖瓦吓瘫在沙发上。大家安慰了一阵以后,廖瓦安下心来,接着就劲头十足地听着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演说。在廖瓦面前第一次展现了一个既是幻想又是现实的世界。更让他惊奇的是,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原来是那个当过兵的工人普罗霍尔装扮的。第二天等人们吃过午饭,廖瓦就拿着纸笔钻到雇工住房,请求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再说一遍他的独白。普罗霍尔一再推辞。但廖瓦死乞白赖地缠住他,哀求他,一步不让。最后,廖瓦终于开始伏在表面粗糙的窗台上记着“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口述的押韵的台词。但是,5分钟不到,父亲来了,看见窗前的情景,厉声对廖瓦喊道:

“廖瓦,回到自己房间去!”

他伤心极了,伏在沙发上一直哭到天黑。

廖瓦写了一些诗,都是些毫无才气的平庸之作。这也许能表现出廖瓦早年对文学的爱好,但肯定不能预示廖瓦将来诗歌创作的发展。姐姐知道他在写诗,后来他母亲也知道了,父亲跟着也知道了。他们要廖瓦在客人面前朗诵自己的诗。这太使人难堪了,廖瓦不干。他们一起劝他,开始是和和气气地,过后是狠声恶气地,最后就强逼硬迫廖瓦。有时他就跑开。但大人们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廖瓦就不得不含着眼泪,颤颤巍巍地读起来,他真的为自己的那些借用别人的词句或是蹩脚的韵律难过得要命。

但是,不管怎样,廖瓦总是尝到了知识之树的果子。生活在他面前展开,不是一天天,而是一时时地展开,餐室里那破沙发上的条条线线通向了大千世界。阅读把廖瓦的生命引向一个新时代。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希特勒之秘

    希特勒之秘

    希特勒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残暴专横和战争狂人。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的一些战犯在谈起他们的“元首”时,仍然“谈虎色变”。本书对希特勒的生平、思想的演变、政治权力的争夺以及发动战争、残杀犹太人诸多经历进行纪实性的记录。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热门推荐
  • 封尘吹泪弹

    封尘吹泪弹

    她,有着一颗稚子之心,容颜俏丽清纯,人前,冰冷如霜。人后,眼里有挥散不去的哀伤,没有人知道她的背景,只知道她是从美国归来的高材生,行事有自己的风格,不为权势所动,被行内称为“冷面狐狸”。他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正被一个女人拦在便利店的门口,竭嘶底里地嚎啕大骂,她依然面不改色,仿佛是瞅着别人的吵闹,与她无关。他见不得她这样,从拥挤的人群里,把她拉走。尘封的诅咒,在那一刻,开始解封,蔓延开了。她的世界,又一次崩塌了,她的宿命,会是何许的尘埃落定呢?
  • 新技术·如何办好鹅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新技术·如何办好鹅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本书讲述了对发展养鹅业的优势、以及详细讲述了养鹅的新技术,如果能培育出优质的鹅。
  • 塞外游侠

    塞外游侠

    武侠有喜欢的朋友点个收藏投个推荐,谢谢,我会给你更多的精彩。风云起,江湖泪,为了一己名和利,你来争,我来夺,不知冤魂有几何,名利现,义可断,已为私欲占为先,再回首,江湖断,错过多少良辰景,心无力,人已老,江湖情仇也来到,欲问天,天不语,当年到底是为何?
  • 天毒

    天毒

    天道之毒,无人可阻!修真路漫漫,踏上无归途!天要毒我,我先毒天!
  • 魔法殿下霸上我

    魔法殿下霸上我

    天啊,我不就回个家嘛,居然动被一个奇怪的女孩撞了一下!下一秒却被一个帅到让我头晕眼花的男生抱着…这光天化日下的摆明了吃豆腐嘛。然后嘴里嚷着一系列怪话!……待我醒来那个凶巴巴的男生不见了。我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到了传说中的魔法世界!!搞什么?我要回家……………谁告诉我那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女孩是谁啊!末非薜银辰那家伙把我当做了她?………魔法之旅未完,待续…
  • 鬼王绝宠:追妻路漫漫

    鬼王绝宠:追妻路漫漫

    哎呀呀,她的人生就辣么失败么?吃着冰激凌一不小心跌进了时光机,来到了一个异世界。魂穿,罢了;丑八怪,罢了;废材,也罢了。可谁能告诉她这个整天跟在后面求包养的妖孽是咋回事?
  • tfboys之到了缘分的尽头

    tfboys之到了缘分的尽头

    一段不完美的恋爱,不知是该放弃,还是该继续………………
  • 女总裁的极品保镖

    女总裁的极品保镖

    他,是一位来自于地狱的冥王为了兄弟他可以血洗天下为了亲人他可以放弃一切但他只想过上平凡的生活不知不觉中他的身边聚集了无数可以为他拼命兄弟更有了女神级的未婚妻、暴力女警花、端庄美丽的大学导师、清纯的小秘书、黑道的狂花、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全是美女、来看冥王叶秋是如何笑傲华夏的吧!
  • 命天道书

    命天道书

    他再次回到这里,自甘沉沦六十年……命运的长河被他掌控,但他的心中反而满是疲累……亘古一瞬,他恍然醒悟,命运之上,还有天命,可又由谁,执笔命天?
  • 君上,娘娘又跑了

    君上,娘娘又跑了

    六界往生,三世情劫。情劫之中,无言之苦。仙界相逢,物是人非。忘川忘川,执念无妄。桃花林中,紫衣男子斜倚桃树,目光悠远。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