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400000004

第4章 唐宋辽金元时期(2)

6.天津蓟县“观音之阁”

原属河北、今归天津的蓟县,是一个虽避塞但却美丽的山区小城。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但向来也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城中有一组经建筑巨人梁思成实地测绘后确定为辽代的古建筑群——独乐寺,著名的“观音之阁”匾额就悬挂在此寺院内。

建筑巨人梁思成当年测绘独乐寺时,该古建筑群还保留有两处单体建筑,一是前面的山门,一是中央的观音阁。观音阁是一座外表两层实为三层的木构建筑,整座建筑主要围绕一尊高约十六米的十一面观音塑像而建造,因此二三层楼板中央不得不留出一个上下畅通的天井,使这尊塑像由地面得以直接耸立到二三层,给人以一种仰视观瞻的角度。确实,当观瞻者来到二层时,可以达到观音塑像下垂左手之高度,到第三层则可细观菩萨的面容和举起的右手。这种比例适当而巧妙的尺度安排,使观瞻者与菩萨之间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一种低微与崇高的对比感觉。

在观音阁正面上层明间的前檐下,高悬着楷书“观音之阁”的一方蓝地金字塔形匾额,这种形式即宋李诫(字明仲)在《营造法式》中所说的“华带牌”。该匾额心宽一点六三米,高二点零八米,每字径约一米,其字笔法古劲而略拙,结构宽厚,线条丰润,富有弹性,多用转笔,笔力坚实徐缓,以涩式为主。就字体感觉而言,结体扁长,笔意端重,笔势矜持,但气韵和穆安详,不激不厉,风规自远,颇似唐人笔风,特别是其巧妙的布局,丰富的表现手法,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高堂殿宇的雄伟气魄。既然字体有唐人之风,匾额下又署有“太白”二字,故无论是书界专家还是普通游客,都以“观音之阁”四字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无疑。当然,既然独乐寺观音阁经梁思成考证为辽代建筑,唐代李白书写匾额就受到了一些人的置疑,遂有明代李东阳题写之论,但至今因为没有确凿证据和得到大众认可的权威认证,这便只能成为一桩疑案了。不过,无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还是明代李东阳题写,都不可否认其为独乐寺观音阁增添了无尽的风采。这对一般游客来说,也许就足够了。

7.江西南昌“滕王阁”

位于江西南昌城沿江路上的滕王阁,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另两座是: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之首,它之所以有如此之盛名,人们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王勃的那篇著名文章——《滕王阁序》,而往往忽视高悬于阁楼顶层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书的那方精美匾额。当然,说到这方著名的匾额还是不能绕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说到《滕王阁序》则同样要从滕王阁说起。

据史料记载,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是由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所建造。唐高宗年间,皇帝李治任命自己的这位叔叔李元婴为洪州(即江西南昌)刺使,封滕王,故这座阁楼以其封号为名。滕王阁建成后,这位滕王李元婴自然少不了要在其上登高赏景或聚友赋诗,但滕王阁真正声名远扬则始于该阁楼建成二十二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原来,这年的九月九日时任洪州都督的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而年轻的大诗人王勃正好探亲路过南昌,遂应邀赴宴并现场写就了令在座宾客赞服不已的《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一篇鸿文,这就是脍炙人口且传诵千古的著名华章——《滕王阁序》。王勃作完《滕王阁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之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则以序而著称。

滕王阁自建成之日起,在一千三百多年间可谓是屡建屡毁,据统计共有二十八次之多,最后一次毁坏是在公元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最后一次重新修建则始于公元1942年由梁思成先生绘制草图,但真正动工修建完成则一直拖延到四十七年后,即公元1989年的重阳之日。公元1989年重修后的滕王阁,建筑面积达一千三百平方米,通高也有六十八点九米,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仿宋式四重檐歇山式阁楼。远远望去,它巍然屹立于高台之上,层檐耸碧,气宇轩昂。特别是高悬于顶层之上的那块“滕王阁”匾额,竟长达四米,宽也有一点六米,与滕王阁之千古盛名极为相称。该匾为木质蓝地金字,匾额四周为红色,另刻有金龙为饰,显得稳重而大气。当然,匾额重心是中央那金光灿灿的“滕王阁”三个大字,这是选自苏轼手书《滕王阁序》拓本而成,这三个大字用笔匀稳妍妙,藏巧于拙,体度安庄,结法遒美。另外,匾额之上款有“己已重阳立”几字,这是今人加书;而匾额之左则钤有印鉴两方,一曰“轼”,一曰“眉山之印”,皆篆书,亦取自苏东坡手书《滕王阁序》之拓本。

苏轼(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嘉祐年间进士,初授翰林学士。苏东坡学识渊博,为文明白畅达,诗词清新豪健,开豪放一派,其书法长于行、楷,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东坡因事被捕下狱,弟弟苏辙也因受牵连而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酒,路过南昌时登临滕王阁,遂赋《题滕王阁》一诗。后来,苏东坡出狱前往筠州探望弟弟苏辙,途经南昌时手录王勃的《滕王阁序》全文,后人因其字体娟秀无比,遂勒石置于阁中,并有拓本传世(在今阁楼第五层厅堂内,迎面便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腾王阁序》),没想到这竟成为今人制匾所选,实在是意韵绵长。

8.山西交城“第一山”

位于山西交城境内的卦山(又名万卦山),得名于唐代,其“第一山”之誉则始于北宋米芾题写“第一山”匾额时。那么,这是怎样一座名山,山上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卦山,因山形如卦象而得名。这里群峰环抱,断续开合,有“卦岳爻峰”之称,位居“交城十景”之首。主峰大极峰海拨一千一百四十二点八米,千年古柏密布其中,面积达两千多亩。山中鸟语花香,空气湿润,负离子含量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成为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如果身临其境,则见黛色参天,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实在是沁人肺腑。当然,在卦山景区内还有鳞次栉比的诸多古建筑,例如天宁寺、石佛堂、书院、朱公祠、圣母庙和文昌宫等主体建筑,另外还有环翠亭、戏台、华严塔及墓塔林等附属建筑,共有殿堂楼阁两百多间,建筑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在这众多的古建筑中,不能不提悬挂有“第一山”这著名匾额的天宁寺。

创建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天宁寺,位于卦山古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其南端有六十六级台阶和古朴雄伟的石牌楼,这使天宁寺显示出了一种陡峭而壮观的不凡气势。手扶两侧望柱柱头上雕制有数十只石狮逐级登上六十六级台阶,迎面便是古朴的天宁寺山门,在山门檐檩之下悬挂有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题写的“第一山”横匾,匾额两侧是一幅高度概括卦山名胜古迹的楹联,上联是“坎象至高,山位表阴阳之度”,下联是“佛乘最妙,四断生灭之疑”。进入山门,可见左右两侧有两尊大型彩塑密迹金刚,迎面则是面阔五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剪边的三面转廊式千佛阁,这是明嘉靖四年(公元1524年)重新修建的,并非唐构。绕过千佛阁,是开朗宽阔的中院,在中院正北月台之上有亭式琉璃薰炉一对,然后便是颇具北方建筑风格的大雄宝殿。绕过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则是天宁寺内最高建筑毗卢阁,这是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的一座重檐歇山顶且明三暗二层的阁楼,阁内上下两层置有木制楼板,也有木制楼梯可上下,登上阁顶可见有高达两米的绞龙吻,这是判定这座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作为天宁寺第一珍宝的,当属悬挂于山门前檐下的那方“第一山”匾额。这是一方长二点六八米、宽一点一五米的横匾,白地黑字,行书书体。作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之手迹,这“第一山”三字向来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而民间俗语则云:“第”字像美人,“一”字像游龙,“山”字像高峰,堪称天宁寺第一珍宝。

米芾(公元1051年—公元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北宋著名书画家,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年间,米芾被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拜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又因其举止“颠狂”,故还有“米颠”之称。这位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的大书画家,其行、草书体得力于王献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为“宋四家”,存世书法及著作有《苕溪诗》、《蜀素》、《虹县诗》和《向太后挽词》等。

9.江苏无锡“名医进士”

在江苏无锡小墅湾附近有一处别墅老宅,名唤“三缰老屋”,又名“梅梁小隐”,这就是南宋“名医进士”许叔微的故居。

许叔微(公元1079年—公元1154年),字知可,号百沙,又号近泉,南宋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许叔微中进士第五名,官拜翰林学士,曾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后来因为不满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及奸臣秦桧陷害忠良,遂弃官隐居在无锡马迹山檀溪。在这里,许叔微十分偏爱马迹山小墅湾的青山幽谷,便建造了一处别墅供自己居住,因别墅面对梅梁湖,故取名“梅梁小隐”,后又因许叔微在别墅前手植缰树三株,别墅再得“三缰老屋”之名。隐居期间,精通歧黄之术的许叔微,开始潜心研究医学,并广采草药,为民治病,不计报酬,颇受乡民爱戴。其实,早在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真州疾疫大作时,许叔微就曾以高超的医术为百姓诊治病疫,且经他诊治者是十活八九,有“神医”之美誉。不过,许叔微“神医”之誉并没有“名医进士”之名盛传,究其原由则不能不提到抗金名将韩世忠题写的这方名匾。

韩世忠(公元1089年—公元1151年),字良臣,南宋抗金名将,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一说是绥德人)。韩世忠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年轻时身材魁伟,勇猛过人,不仅能骑未驯服的烈马,而且还能挽三百斤强弓飞马射箭。十八岁时,韩世忠应募参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金兵南侵中屡立战功,后官拜英国公,所率军队有与岳飞创建“岳家军”相齐名的“韩家军”之称。不料,为官正派的韩世忠因为力主抗击入侵之金兵,不肯依附当朝权贵投降派丞相秦桧,并挺身而出为遭受秦桧陷害的另一抗金名将岳飞鸣不平,遂遭忌恨和弹劾,终愤而辞职,移家苏州,闭门谢客。据说,这位晚号“清凉居士”的韩世忠,在闭门谢客、居家读经的十余年间,绝口不言兵事,闲暇时则骑着毛驴,携一二小童,带着酒壶,悠游于青山湖水之间。

由于相同的政治主张和境遇,再加上无锡与苏州两地近在咫尺,一代名将韩世忠便经常驾舟渡湖来到许叔微的“梅梁小隐”,但他们二人相聚同样只是饮酒品茗,绝口不提政事。一日,韩世忠闻听许叔微对《伤寒论》提出一种辨证的施治理论,并多有自己独到的阐述和补充,遂兴致所至为其题写了“名医进士”这一中堂匾额。对于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这一赞誉,许叔微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因为他不仅是宋代研究伤寒的大家之一,而且他在其它医学领域里也颇有研究,单是医学著述就有《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续本事方》(十卷,均收入《四库全书》)、《伤寒百证歌》(五卷)、《伤寒发微论》(两卷)、《伤寒九十论》、《治法》、《辨证》、《翼伤寒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等。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在一代抗金名将韩世忠愤闷而终三年后,许叔微也在他的“梅梁小隐”中悄然而逝,终年七十四岁。

许叔微故世后,就安葬在马迹山檀溪胜子岭的东麓,似乎要永远与他的“梅梁小隐”相伴在一起。如今,在许叔微故居“梅梁小隐”的门楣上,依然悬挂着一方蓝地金字“名医进士”匾,即便抗金名将韩世忠所书真迹早已无处找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学名家陆定一所题,但“名医进士”之誉就好似许叔微当年手植的三株缰树(其中,两株名曰“牛筋朴”,一株名曰“鸟不歇”)一样,虽然历经八百余年风雨之沧桑,但依然长势旺盛,永留人间。

10.福建泉州“正气”

位于福建泉州涂门街(旧称通淮街)中段北侧,原祀关羽,称关王庙;宋神宗(公元1068年—公元1085年)敕封关羽为帝时,改称关帝庙;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增祀岳飞,改为今名关岳庙。通淮关岳庙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庙宇,驰名海内外,其分灵遍及台、港、澳和东南亚等地。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重修,公元1986年至公元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

坐北朝南的关岳庙,由武成殿、崇先殿和三义庙三座并排且均为三进的庙宇组成,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米。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与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修复后的殿宇,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还配饰有花鸟走兽,充分体现出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玄、韩擒虎、李靖、郭子仪、王彥章、曹彬、狄青和徐达等中国历史上二十四位名将为从祀。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其后进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仿古装修的楼房。

正殿有匾额三方:一是宋朱熹题书“正气”匾,一是明张瑞图题书“充塞天地”匾,另一是民国蔡浚题书“鼎汉立宋”匾。“正气”指刚正之气,据《楚辞》“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宋文天祥抗元兵败被执后,曾在狱中赋《正气歌》三十韵,励志自勉,不屈而死。宋代名儒朱熹书写“正气”匾,颜书法度,继续道统,下笔沉着典雅,点画波磔,虽疾书迅毫,但严守矩矱,观赏此匾真有一种“道义精神之气,浑浑灝灝”之感。另外,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书“充塞天地”匾,其含意是指刚正的义气充满天地之间,其匾书笔势迅疾,奇肆险峻,挺拔刚毅,意态从容。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中华典故(第十卷)

    中华典故(第十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右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热门推荐
  • 今生前世:亲王大人莫玩笑

    今生前世:亲王大人莫玩笑

    萤火虫的夏夜,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对他说:“成为我的女人”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而她却是一个最不起眼的四小姐。。。他是曾经借给她忧之比岸的少爷,而她却是一个他真无邪的女孩。。。他以往是一个守护她一生的神,而她却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圣女。。。面对选择,她究竟会怎么办?
  • 王爷王妃对对碰

    王爷王妃对对碰

    有这样一位王爷,他文采风流,艺术造诣在汴京城首屈一指。可是他吝啬出格,胆小至极。王府里攒着几十万两的白银,他带领全府上下天天喝稀粥,时常找理由扣丫环小厮的工钱,有时候假扮乞丐到大街上去要钱,甚至经常做出些另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那么这样的一位王爷,这样一位马不敢骑,刀不敢握的文弱王爷,当有一日一旦上了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场,阴差阳错地,他能带领大宋军队凯旋归来吗。而面对父皇做主给他娶回的王妃呢,——面对这个只知道杀猪卖肉,斗大字不识几个,有时柔情万丈,有时又像霹雳金刚,让他一见了就肝颤的村姑,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对对碰,能够彼此融合,不离不弃,相守一生,能够演绎滚滚红尘里最有缘分的事吗?
  •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美白祛斑抗衰自然保养魔法书

    这样做女孩最美丽:美白祛斑抗衰自然保养魔法书

    新鲜魔法新鲜人,美丽需要战“痘”、扫“黑”、填“洞”、灭“纹”……这些美容秘方,本书将一一为你献上。
  • 火影之漩涡紫莲

    火影之漩涡紫莲

    穿越到了火影成了鸣人的双胞哥哥,为了守护鸣人,甘愿做了九尾人柱....不喜欢的不要看,只是想写自己想到的小说而已,自娱自乐
  • 上古英雄录之风雷天下

    上古英雄录之风雷天下

    背负着血海深仇,孤零零的走出古矿,那一刻,他明白,路在天上!
  •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凯蒂说眼泪是蜕变

    青春是颗糖,酸酸甜甜。——大雪纷飞,无尽的雪花飘落,你是否听见了我心碎的声音...本文讲述一位花季少女的恋爱史,她家境平平,身材肥胖,性格安静,从小就遭到排挤。在樱花飘落的日子里,他们相遇了,爱的轰轰烈烈,伤的彻彻底底...——人的长相就那么重要吗?
  • 假梦

    假梦

    有人不择手段只为一个千年,可有人却一直想要忘记。命运弄人,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是有缘无份。时间或许不能改变所有,但一定能模糊一切。他被别人误导了命运,对不该的人有了不该的情愫。当他知道一切后、会如何选择?又会怎样面对另一个人儿?被命数逼迫的他、会不会再走一次极端,摒弃一切桎梏也要做自己想做的?面对强大的势力,他从何选择?是妥协?还是反抗?他凭一人之力可以改变亘古的法则吗?他的特殊身份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 大明帝业

    大明帝业

    本文不够严谨,入坑需要注意被坑死,坑死了不算作者的.本文属于硬穿一个身怀着救治明朝理想的宅男穿越到大明后成为信王的故事。细节不合理还请不必计较,就当看架空历史吧。
  •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绘画、剪纸为主,集书法、楹联、诗词和手工编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本书介绍了忠信花灯的历史渊源、上灯习俗、制作工艺、艺术特色与价值等内容。
  • 天后成长路

    天后成长路

    高媛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被SM公司选中当练习生。到了韩国之后,她处处受欺压,只有她的闺蜜丁丹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熬了三年,她终于出道。然而,娱乐圈并没有她之前想的那么好混。就当她想要退出娱乐圈的时候,她碰到了当红巨星萧逸。他给了她前进下去的动力,然后帮着她成为娱乐圈的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