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400000006

第6章 明朝时期(1)

1.北京文丞相祠“教忠坊”

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路北的文丞相祠,相传是元军关押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不屈的民族英雄,就为他建造了这座文丞相祠。而著名的“教忠坊”匾额,就镶嵌在文丞相祠内享堂西壁之上。

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淳化乡(今吉安县富田村)人,南宋右丞相、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历史上忠臣良将的故事。二十岁那年,文天祥参加殿试,被皇帝亲点为头名状元,授宁军节度判官之职。当时由于父亲病故,文天祥推迟了就职的时间。不料,就在文天祥居家守孝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蒙古大军,突破长江天险,致使南宋朝庭上下极为恐慌。朝中掌权的宦官重臣一致主张迁都以避战灾,个别不满的忠臣因害怕自取其祸而不敢直言反对。文天祥得知情况后,毅然走马上任,并向皇帝上书要求先斩奸臣以稳定人心,然后组织军民坚决抗战。不料,一片报国之心未被朝庭所赏识,文天祥不得已弃官而去。其后,文天祥虽再次被召用,但是由于他不愿溜须拍马、屈志苟且,因此一直在官场上沉浮不定,未能受到重用。直到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南宋朝廷危急关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时,才得以统领军队坚决抗击元军。然而,文天祥并没能挽大厦于将倾,反而于五坡岭遭伏击被俘。第二年元月,文天祥在被元军押解北上路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写下了著名的七律《过零丁洋》,遂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自己不屈的信念,并就此成为激励后世的经典名句。文天祥被虏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于兵马司土牢,后于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十二月被杀害于大都柴市,卒年仅四十七岁。到了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由时任按察副使刘崧主持,修建这座专门祭祀文天祥的祠堂。

坐北朝南文丞相祠,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由大门、过厅和享堂三部分组成,著名的“教忠坊”石匾就镶嵌在享堂西山墙的内壁上。遗憾的是,体势朴茂、舒展自如的“教忠坊”三字,只知是明朝初年某人书写,姓氏名谁至今也无从考证。

2.河北秦皇岛“天下第一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是诗人对位于河北秦皇岛东北十七公里处山海关的赞美。作为明代万里长城东段一座重要的关城,山海关确实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从空中鸟瞰山海关全貌,其关城呈四方形,护城河绕城一周,恰似一条银色的丝带缠在龙头之上,别有一番韵味。关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关门:东门叫镇东,也就是悬挂有“天下第一关”匾额的那座关门,西门叫迎恩,南门叫望洋,北门叫威远。山海关的关城并非一处孤立的建筑,而是与关内外的长城、墩堡、隘口等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在关城的东西两头又各筑有东、西罗城,作为前卫。万里长城自关城的东门城楼向两侧伸展,南面伸入大海,北侧自上燕山。在南北两边长城的内侧,距关城不远处建有南北翼城各一座,可供屯兵之用,南北拱卫,甚是稳固。关城的东门外还有许多城堡和墩台作为前哨,墩台也叫烽火台,专供传递军情所用,白天燃烟,夜晚举火,据此不仅可以知道敌军距离的远近,而且还能得知敌军数量的多少。城楼东、南、北三面共开有六十八个箭窗,远望更显示出这一天下雄关城楼的凛然气势。

然而,这处名赫地显关城上那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却相传为明朝奸相严嵩之手笔,这实在是世人不愿接受的。于是,有人专门对其进行考证后,又有了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本地人萧显墨迹的说法。幸好这种说法被证实了,否则世人的心中肯定永远不是滋味。不过,现在关城楼下所藏的是原匾,楼上所藏是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的摹刻,而楼外悬挂的则又是公元1929年摹刻的。据说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军曾企图将原匾盗走,因当地群众设法将匾额藏于西大街文庙的大成殿内,才得以保存下来。

悬挂在山海关城楼上这方长五点九米、宽一点五五米的巨幅横匾,单是“天下第一关”这五个楷体大字就高达一米,而且书写时笔力雄浑凝重,苍劲有力,结构谨严,气势宏大。关于萧显这位家住山海关东罗城萧家胡同的“进士书家”,是何时题写“天下第一关”匾额一事,有人考证说应在其结束三十年仕途卸任回归故里后所写,这从书体已经成熟的风格中大约可信。

3.陕西蒲城“百里金汤”

著名的“百里金汤”匾额,原悬挂在陕西蒲城县陛庙内一座木牌坊上,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由书法家周爰诹重摹上石并跋文刊刻,今镶嵌在该县文化馆院内西侧石刻艺术陈列廊房的砖墙上。对此,周爰诹在刻石题跋中这样记载说:“霁堂先生书法出入晋唐,庙内诸额各体兼备。此四字尤见真力弥满,运笔入神,允为先生得意之书。惟悬诸木坊已数百年,不免风雨剥蚀之虞。李警吾县长盖深惜之,因命手民摹勒上石,嵌诸壁间,永垂不朽,后之人庶于此得以常睹先民矩矱云。癸亥冬十月周爰诹识并书。”在这里,周爰诹不仅详细记述了“百里金汤”刻石经过,还对原书写者“霁堂先生”的这几个字予以高度赞誉。那么,这位“霁堂先生”是何许人也,他高妙的书法技艺又源自何处呢?

“霁堂先生”,名王进德,字霁堂,蒲城县坡头乡桥陵头村人,明末廪生。据说,幼时家贫的王进德为了学习书法,每天旭日东升时便起床前往离家五六里地的“云麾碑”前研习揣摩,由于买不起纸笔只好用手指在衣襟上描划,或是以树枝当笔在地上临摹,中午饿了就啃一口早上从家中怀揣而来的冷馍,吃过后又接着研习临摹,直到晚霞渐渐隐去时才回家。经过这样十余年从不间断的学习,王进德竟然从桥陵头到云麾碑前踩出了留有他深深足迹的一条小路,自己也终成明末清初一代书法大家。写到这,实在不能不对“云麾碑”进行解读,否则将陷读者于王进德为何如此痴迷该碑之迷雾。

“云麾碑”,全称《云麾将军李思训碑》,这是由唐朝北海太守李邕所书之墨迹,如今早已成为驰誉海内外的书法名碑。李思训,字子建,为李唐宗室,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后封为云麾大将军、秦州大都督,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亦是书画并擅的艺术家,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睿宗李旦入葬桥陵时,李思训是陪葬的惟一名臣。四年后,即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行书并立碑纪念。在这通高二点八米、宽一点三米、厚零点五米的石碑上,李邕挥毫泼墨,“如同华岳三峰,黄河九曲”,又“如蚊龙出海,猛虎下山,倚侧处有安定之势,妍丽中有雄强之气”,该碑共有三十行两千一百字,竟然泼洒得气势恢弘,让人惊叹。特别是“唐故君武卫大将军李君府碑”十二字篆书,更是超凡脱俗,如龙盘亘,显示出一派书艺大家之气象。

正是这样一通于公元1979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之碑,早在数百年前就为蒲城当地少年王进德所认知,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书艺奇缘。不过,少年王进德并非一味摹仿,而是在研学中又有所创新,这从他题写“百里金汤”四字石刻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块长一点七六米、高零点五八米的大字石刻,研习“云麾碑”、兼蓄“二王”书风的王进德在书写时,可以说是用笔洗练、气势磅礴,字体也刚柔匀称,在潇洒飘逸中颇见骨力。遗憾或者说幸运的是,一代书家王进德颇有陶渊明之风骨,为人正直不阿,清高自洁,一生潜心于书法研究,并不追求浮世功名,故因终身布衣而在史书和地方志中不留盛名。

4.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全院占地面积为三千亩,建筑面积为三千八百平方米,现存建筑群沿惯道溪自西向东而列,主要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等组成,所有建筑都坐北朝南,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式,具有一种清雅淡泊的气韵。其实,白鹿洞最先并不是一个洞穴,也不是一座书院,而是唐代著名学者李渤少年时的读书地。

据说,李渤少年时住在庐山五老峰下,他年少志大,学习刻苦。一天,李渤一大清早起来就坐在读书石上攻读,不觉中竟爬在读书石上睡着了。梦中,李渤猛然听到五老峰上“轰隆”一声巨响,一只白鹿从峰顶跃出,驾云而下,落在离他不远处的枕流桥上。李渤一见那毛色雪白松软的白鹿,非常高兴地用手招了招,没想到那只白鹿竟蹦跳着来到李渤身边,李渤抚着白鹿身上的白毛,说:“白鹿呀白鹿!你从今以后就跟我作伴吧。”从此后,那白鹿真的成了李渤行影不离的伙伴,早上陪着李渤在溪边石上读书,中午跟着李渤到林中小路上散步,傍晚则温顺地让李渤给它洗澡。李渤和白鹿结下不解之缘后,人们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传说,这只神鹿颇通人性,常常独自到二十余公里外的鄱阳湖畔南康镇为李渤投递书简,有时也帮李渤购买读书用品,从未误过事。一次,李渤躺在读书石上读书,不觉中又掩书睡着了。这时,天空升起乌云,山雨欲来,神鹿当即鸣叫一声,从五老峰上飞来为李渤遮风挡雨。有了神鹿陪伴后,李渤更加专心学习,后来还骑着白鹿赴京赶考并金榜题名。李渤功名成就后,白鹿不久就插翅飞上天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神鹿,便把李渤当年在五老峰下读书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白鹿洞”。

白鹿伴随李渤读书高中的故事是传说,但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安徽人朱熹在白鹿洞创建书院,设坛讲学,著书立说,成为一代理学大师的事,不仅史书上有记载,而且他的学说还影响了中国思想界长达七百年之久。这实在是白鹿洞书院驰名中外的真正根源。到了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弘治年间进士李梦阳(公元1475年—公元1531年)出任江西提学副史,当地学界因仰慕这位著名文学家之盛名,便经常邀请他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和视察。一次,李梦阳到书院讲学时适逢当地知县建立石坊,他便应邀提笔书写了“白鹿洞书院”五字,后被刻石制匾嵌于坊上。

如今,镶嵌在书院入口处门楣上的“白鹿洞书院”匾额,为一块长二点三米、宽零点四六米的阴刻楷书青石质匾,上款题有“明正德七年仲冬月吉旦”,下款分署“李梦阳书”和“督洞推官巫之峦重修”。李梦阳所题的“白鹿洞书院”五字,结体肥厚圆满,遒劲端庄,雄浑劲拔,运笔潇洒,结构舒畅。

5.广东兴宁“母节子孝”

位于广东兴宁黄陂镇陶古村的中山公祠堂,是一座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当然也是该镇石氏家族的私家祠堂。虽然黄陂镇石氏始祖,是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58年左右)由惠州迁居而来的石崇山,而石崇山则又是原居金陵(今南京)石氏肇祖石螽扈的第十九世孙,但悬挂于中山祠堂中厅正上方横梁上的“母节子孝”匾额,却并非因他们而设,而是为了石螽扈第二十四世孙石介夫及其母石刘氏所题。

据说,黄陂镇石氏第四世祖石昂,字国望,少而敏学,后出任广西贵县一教职,并娶当地一刘姓女子为妻。不料,石昂婚后不久便因病而逝,当时妻子刘氏才年仅十八岁,但她已怀有身孕。数月后,刘氏生下了遗腹子石介夫,并矢志孀居守节,贞操不渝,以自己的辛勤耕作及忍饥挨饿教子读书,石介夫也不负母望,十五岁便考取秀才,十六岁又被录为廪生。鉴于此,时任兴宁县知县的祝枝山(即祝允明)想委任石介夫以官职,但石介夫却婉言谢辞,而是一心留在家中侍奉母亲。对此,祝枝山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非常感动,遂题写了“母节子孝”四字以示颂扬。其实,早在祝枝山初到兴宁县就职时,就闻知刘氏守节教子的感人事迹,当时曾以旌匾表彰其“苦节奇行”。

不过,这里要讲的是表彰刘氏母子“母节子孝”的匾额。这是一方长两米、宽零点八米、字径零点四米的黑地金字木质匾额,匾文虽为祝允明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所书写,但这块四边边框装饰有金龙盘云纹的匾额则是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刻之物,不过这并不妨碍与唐寅(伯虎)、文徵明、徐祯卿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所题“母节子孝”匾额的神采。确实,祝允明以楷体书写的“母节子孝”四字,用笔矜贵,结构左顾右盼,格韵劲练兼胜,雍和之气逼人,是祝允明书法艺术的难得之作。

6.广东海康“天宁古刹”

位于广东海康县海城镇的天宁寺,古名报恩寺,又称天宁万寿禅寺,是雷州地区最古老的寺院。

雷州,早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以来,不仅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多是州郡治所,是古时人们进出海南的重要通道,而且还一直是中国佛教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比如,在雷州西门外的那处天宁古刹,自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建造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不断毁建,如今虽然寺院占地面积较小,但久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遗存,都使其与苏轼当年誉之为“万山第一”相匹配。确实,天宁寺在宋代时规模最为隆盛,宋绍圣四年(公元109年)苏轼因“元祜党争”一再遭受贬谪,先贬杭州,再贬惠州,直至贬到有天涯海角——雷州。这时,患难与共的爱妾王朝云已经香消玉殒,埋骨惠州,苏学士只能携一仆人在凄风苦雨中踯躅南下,当他到达雷州住进天宁寺后,心境才稍得宽慰。一日,苏轼与天宁寺住持方丈谈佛论经后,在几杯薄酒的催发下雅兴忽至,遂书“万山第一”四字以赠。当然,这里要讲的并非苏轼书写的“万山第一”,而是由中国古代清正耿介官员代表人物海瑞所题的“天宁古刹”匾额。

镶嵌在天宁寺大门门额上的“天宁古刹”石匾,长二点一米,宽零点六五米,字径零点四五米,匾额四周装饰有灰塑图案,匾内并无上款,下款也只有“海瑞书”三个字。至于匾文“天宁古刹”这四字楷书,则行笔迟涩,拙扑遒劲;构字骏雄沉毅而没有晦滞之色,殊属难能可贵;其远追颜(真卿)柳(公权),奇情横溢,显得姿态雍容可爱,实为天宁寺镇寺之宝。作为琼山(今海南琼山县)人的海瑞(公元1514年—公元1587年),虽历任淳安(今浙江淳安西)知县、户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职,但他每回故乡则必经雷州天宁寺,故有人考证说“天宁古刹”匾额是其于明嘉靖年间返乡时所写,当属不谬。

7.湖北丹江口“金殿”

金殿,俗称“金顶”,它镶嵌在湖北均县(今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那海拔高达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主峰——天柱峰绝顶之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在这座重达四十吨的铜铸鎏金建筑檐下,竖悬有通高零点五五米、宽零点四二米且同样材质的匾额一方,这就是四周斗边上铸有浮雕游龙宝珠的著名“金殿”匾额。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书画碑刻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罪仙之主

    罪仙之主

    爱做梦的少年运气总不会太差。杂役弟子李青山,好吃懒做还做梦,被管家教训已是家常便饭。谁知一粒九天星砂,竟降落在他的身上,梦想也能成真!李青山开启了他的修炼之路:大战妖兽,解封受罚百族,斩杀百万仙人……
  • 独霸仙界

    独霸仙界

    本人是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支持一下。写小说都得有个笔名,本人想几个,最后决定叫《陈少爺》吧。《陈少爺》的第一次作品,是以自己的经历、和向往的未来,以及看过的小说做为题材的仙侠小说《独霸仙界》。希望各位书友们能喜欢,谢谢。
  • 一剑雪月

    一剑雪月

    流风是名资质普通的少年,却拥有着一颗渴望变强的心,在成长路上机智聪慧,坚毅不屈,终获一剑倾心。然而随着身世的揭晓,深陷情感纠葛,在风花月雪间探寻修真之路。
  • A镇传奇

    A镇传奇

    A镇,距离县城八十里,三县交汇地。一条独街横贯东西,不算长,撒泡尿都能从头冲到尾。临街一条小溪唱着歌,日夜不停地流着。小溪两旁长满了的杂草,从没衰败过,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生机勃勃。过去,街上最热闹的地方是镇中的那个叫通天的大茶馆,那里消息灵通,赶集前赶集后,有喜欢的,都要到那里喝口茶,说会儿闲话,或者摸几把麻将。A镇可算人杰地灵,清朝年间出过两个进士。土地革命时期,青壮男丁踊跃投军,参加革命,有人竟然当上了营长,不过革命胜利后,又主动回乡做了农民。解放后,有个人,因为很有才华,又正直,从镇长一直干到了市长。这就是A镇。1997年以后,又开始了它激情与燃烧的岁月。那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到处都飘扬着《春天的故事》……
  • 暴狱

    暴狱

    特种兵出身的监狱警察铁剑到地处偏远的沙拉监狱任职途中遭遇惊险车祸?悬崖旁边,千钧一发,他拼着重伤,救了同车女孩周瑾一命,意外收获甜蜜爱情。初任监狱管教干事,铁剑就遇到了敌手。犯有谋杀罪的重刑犯吴应泉老谋深算,与身手利落的铁剑硬碰硬,遭到教训后怀恨在心。伪装老实的他早已偷偷预谋越狱,血气方刚的铁剑能否防范这只狡猾狐狸?表面平静的高墙电网内,暴风骤雨般的流血冲突即将袭来……
  • 恶趣味大史记

    恶趣味大史记

    神爱世人、圣人不死、道法自然、佛入轮回、人定胜天……
  • 拳皇归来

    拳皇归来

    “拳皇”楚墨在游戏异界穿越归来,发现此时正值《拳皇Online》正式开服的那一天!千年的异界之旅,这刻重回故里,楚墨默然,轻轻摇头苦笑,“这是要让我回来重新玩游戏吗?”于是一个传奇便就此诞生了!他是地下黑拳的王者,实力令人闻风丧胆,胆寒生畏;他是代表华夏国参加奥运会甚至世界级拳击赛事的黑马冠军!他是网文圈大神,他写的《异界拳王日记》好评如潮,席卷全球;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带领华夏队征战拳皇OL世界级赛事的冠军队长!!!Ps:故事有点天马行空,遍地开花,不过主线清晰明朗,新人不易,急求全面支持!点击,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PS:文笔略差,持之以恒,慢慢雕琢,想必有一天能得到您的认可,便是吾之幸哉!
  • 武林笙歌

    武林笙歌

    武林中,有个“玉扇公子”闵友意,“武林三蝶”之一,怜香惜玉,花蝴蝶一只。七破窟,有个夜多窟主闵嫣,微有洁癖,自称“老子”,武痴一个。他以为,但凡激情澎湃又震撼古今,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缠绵悱恻著称的爱情,都发生在敌对阵营的俊男美女之间。这世间的情仇爱恨——唯有凄美,才最动人!唯有遗憾,才最痛人!唯有惆怅,才最慑人!所以——但凡敌辈中人,那绝色美颜、倾城倾国者,无论待字闺中或已为人妇,就请捧着你们的芳心,等着与那红尘花蝴蝶谱出一段一段又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吧……听我偈言:蝴蝶恋花,天性使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萌宝俏妈咪

    腹黑萌宝俏妈咪

    四年前,安心错遇一个男人,一夜激情满身吻痕另附送萌宝一个。四年后,安心再次偶遇他,顿时天雷勾动地火!安心打定了主意远离他。谁想,他却是三番四次的缠上来……说好的总裁冷酷霸道呢,怎么分分钟变忠犬?!!人前,他是四方胆寒的顾三少。冷冽,嗜血,唯我独尊!人后,他是惟妻是从的大忠犬。卖萌,献宝,博妻一笑。
  • 倾城王爷桃花妃

    倾城王爷桃花妃

    唐家三小姐——爹是当朝宰相,大姐是皇后,大哥是护国大将军,还有个拿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她的二姐。她家世显赫,个性火爆,自小就是出了名的骄横,上街当霸王,皇宫戏皇子谁能拿他怎样,就连皇帝也被她哄得一愣一愣的,试问谁能管得住她。直到有一天,他的出现,彻底让她乱了阵脚。她为他从一只桀骜不驯的野马变成一只可人的绵羊,他为她自废了武功只为换得她的性命,她为他上仙云山顶着烈日的烘烤跪在地上只为求得人出山救他一命,他为她放弃功名利禄只为能和她携手走天涯。他们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彼此的蜕变,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路,但结局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