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400000008

第8章 明朝时期(3)

这是一方长一点一四米、宽零点三六米、字径零点二五米阴刻双钩线法显字的横匾,由明嘉靖年间进士甘茹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与友人胡安同游麦积山时所书。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小有洞天”这四个字乍见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不仅笔锋稍散,而且其外表也朴实得甚至有点粗糙,但其架正骨直,给人以一种庄重平易之感。由此可见,书者甘茹不仅深通柳骨之道,而且不为拘囿,遂能脱胎于柳,自成风格。

13.浙江宁波“宝书楼”

位于浙江宁波著名风景区月湖之西的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年—公元1566年)之间,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今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私家藏书楼之一。

范钦(公元1505年—公元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明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的范钦,性喜藏书,为了搜集图书,他在出任地方官员时每到一地都留心收集,经过多年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书籍坊肆,其图书收藏日渐丰富,于是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建阁藏书。前后历经六年终于建成的藏书楼,为重檐硬山顶建筑,楼上一大间,楼下六小间,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遂将藏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在天一阁之前,范钦还用心良苦地挖掘了一个常年不涸的“天一池”,以备不测之火灾。于是,天一阁的这种建筑格局随后便成为藏书楼的设计范本,例如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等著名藏书楼,都是按照天一阁的形制所营造。

天一阁建成后,范钦不仅将自己多年留心收集、购抄的图书藏于阁楼之上,其后人也多有购藏,到清康熙年间已藏图书达数十万卷之多,其中不乏善本、珍本、孤本和抄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据史料记载说,清乾隆时因编撰《四库全书》之需,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曾进呈珍贵古籍六百三十八种,其中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有九十六种,列入存目的有三百七十七种,为此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颁旨嘉奖。当然,随着天一阁藏书的日渐丰富,其“硬件”设施也不断得到改善。例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曾孙范光文在阁前增筑假山一座,“兰亭”内遍植竹木,显得幽静而清雅,也使天一阁更具江南园林特色。例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修天一阁时,就曾将原在府学的尊经阁迁至天一阁之后,因其中集中了自宋至清碑刻八十余方,故单辟为“明州碑林”。再如,近年来又扩建东园,使其成为集历史文献、园林和碑林于一身的名闻中外的学术与观光胜地。如今,天一阁现有藏书三十余万卷,其中珍本、善本和抄本就多达八万余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素有“南国书城”之盛誉。

不过,这座藏书楼虽以“天一阁”而素负盛名,但它真正的名称则叫“宝书楼”,因为悬挂在天一阁楼上的匾额就是明证。这是一方长一点零九米、宽零点八米的匾额,上款为“守郡前柱史东粤王原相于”,下款署“隆庆五年岁次辛未季冬吉旦立”,由此可知这是天一阁建成四年后即明隆庆五年(公元1570年)由范钦好友广州人王原相所题写。试想,如果范钦及其后人对王原相所题“宝书楼”不予认可的话,这块匾额何以留存至今呢?当然,王原相所题“宝书楼”这三个字,确实是笔法淳厚,严谨端庄,称得上是楷书体之楷模。

14.上海“豫园”

位于人烟稠密、市廛喧嚣的上海老城厢东北隅,有一座极富江南特色且环境清幽静雅的古典园林,这就是于公元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豫园。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的这座秀丽园林,是时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家花园。豫,即平安、安泰,之所以将花园取名为“豫园”,就是表达主人愉悦老亲的意思。不过,这样一座含有如此美好寓意的花园,在岁月长河中同样多遭毁坏,先有清朝中叶各商业会馆分据整个园林,接着在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沦落为商场,即便是自公元1956年重新修整到公元1961年正式对外开放,也只剩下了占地仅三十余亩的方寸之地。当然,这毕竟是一座集明、清两朝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的古典园林,其中四十余处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的景致,实在将江南园林那种清幽秀丽、玲珑剔透、小中见大等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如,厅堂内陈设有名贵清代红木家具的三穗堂,面山背水、冬暖夏凉取“和煦溶溶”之意的和煦堂,可登楼观月、俯看水中月影的那高两层且三面临水的得月楼,那得月楼下镶刻有不同形状“寿”字的“百寿廊”,那雕梁画栋、藻饰精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的古戏台,那由明代叠山高手张南阳堆叠的江南地区现存最大、最古老也最精美的黄石大假山,那以泥塑为龙头、瓦片作龙身鳞甲的穿云龙墙,那散布于园中各处诸多的砖雕、石雕、泥塑和木刻,无不体现着豫园悠久的历史和精妙的景致。而赋予豫园这历史与景致以文化养分的,自然是主人潘允端那高雅脱俗的清爽志趣。

潘允端(公元1495年—公元1582年),官至四川布政使,父潘恩为南京刑部尚书。据说,潘允端结交当时名士甚多,如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与王穉登等,都经常应邀到豫园内赋诗题额或挥毫作画。特别是与潘允端过从甚密的王穉登,更是在园主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扩展豫园时,应邀挥毫书写了“豫园”二字门额,从此使豫园成为“海上名园”,名留史册。确实,六岁便擅长擘窝大字的王穉登,虽然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但他却终身不仕。特别是他极为擅长的篆、隶书体,更是继文徵明之后名满吴门一代大家,这从结构严谨、体势端整且颇为遒劲,但又不乏古意的隶书“豫园”匾额上可见一斑。

15.广东番禺“善世堂”

坐落在广东番禺石楼镇一村西街的陈氏大宗祠,是纪念石楼陈氏六世祖陈道明之祠堂。作为番禺四大名祠之一,陈氏大宗祠之所以声名远播,除了祠堂主人足以名垂青史之功德外,还有就是那悬挂于祠堂中厅横梁上的“善世堂”匾额了。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0年)的陈氏大宗祠,为硬山式四进院落一平面建筑,占地约两千五百平方米,由头门、牌坊、月台、正堂、寝堂和钟楼等组成。该建筑群宏伟壮观、画栋雕梁,特别是那木雕、石雕、砖雕和灰塑上的各种图案,不仅造工精湛,而且无论是各种人物,还是花鸟虫鱼或飞禽走兽,都栩栩如生,鲜活生动。至于高悬在大堂正中那块刻有“善世堂”三个大字的贴金木质匾额,不仅匾字有出处和典故,就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手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

善世,语出《易·乾》:“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也就是“为善于世”的意思。据“善世堂藏版”《石楼陈氏家谱》中记载,石楼陈氏四世祖陈友谅(字子忠),生于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才略过人,常存济世之心,能振兴有为,继承先志,田园富美,广交士人,遂有“元龙”之称。元龙,即东汉时的陈登,因有豪气,故后人有“元龙豪气”之说。宋理宗(公元1201年—公元1264年)时,陈友谅见广东境内因旱饥而死者无数,遂捐出万石家谷以活民命,后被朝廷擢升为嘉兴路知事并进阶朝议大夫。于是,石楼陈氏家族为了敬重其先祖“为善于世”之美行,便建祠纪念并取名“善世”。

到了石楼陈氏十三世祖陈大有(公元1518年—公元1587年)时,这位清高欲寡、博学多才的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后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由福建永福县转任仙游县知县期间,恰逢倭寇围攻仙游。于是,精通守城之术的陈大有开仓济民,组织军民筑垒坚守五十余日,随后便与自浙江领兵而至的戚继光里应外合,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自此,忠心为国的戚继光与为官清正的陈大有结下了深挚情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戚继光由京师出任广东总兵路经番禺石子头(今石楼镇)时,遂前往拜访已辞官归乡的好友陈大有。对于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大名,石楼镇民众十分敬仰,遂扶老携幼来到陈大有家,想一睹戚继光之风采。面对众多乡亲,陈大有无论是对年幼叔辈,还是年长侄辈(即俗谓“老侄嫩叔”),都彬彬有礼,嘘寒问暖。目睹此情,戚继光连声赞叹:“真乃善世人家!”遂应陈大有之请,欣然命笔为其扩建的祖祠写下了“善世堂”三个大字。

这是一方长三点六米、宽一点一五米、字径零点五至零点六米的无边金地黑字匾额,下款书有“毗陵戚继光拜题”字样,并钤有“戚继光印”和“南塘”两方印章;上款则书“乾隆已丑仲秋谷旦重修”楷书,这是重修时后人所补刻。这方“善世堂”楷书匾额,不仅点画沉劲而态度虚和,而且结构浑厚朴茂,骨相朗俊,那种胸次豁然的感觉,颇得柳公权用笔之深意。

16.江西大余“岭南第一关”

“岭南第一关”,是指位于江西大余县城正南十五华里处梅岭上的关城,故在解析这座关城之前,首先要对梅岭作一简介。

梅岭,又称大庾岭,横跨江西与广东两省,“其山延袤二百里,螺转九磴而上,山势峻险,磅礴高耸”。由此可见,梅岭实在是一处“形胜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峻所在,自然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既然是这样一处险峻的军事要地,自秦汉以降历代兵家都对此有所经营,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就在此设关,而筑城把守则始于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筑城将军是汉朝的裨将瘐胜兄弟俩,故梅岭遂有大庾岭之称。至于在此开凿沟通中原通往岭南的著名古栈道,又是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所为之事了。到了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时任江西提刑、南安知军的蔡挺与其弟广东转运使蔡抗,开始在其上修建关楼,以为江西与广东之分界。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大书法家张弼出任南安知府时,在对梅岭古驿道和关楼进行大规模修复后,遂挥毫题写了“岭南第一关”几个大字,并镌刻成匾额镶嵌在关楼之上。不过,如今人们在关楼南墙上所见到的“岭南第一关”几字并非张氏所题,而是明万历戊戌年(公元1598年)时任知府蒋杰,在该关楼及张弼题匾自明万历年间倾圯毁坏后,重新修复关楼时所题写的。重修后的梅关关楼,是以砖石为结构、横卧东西、紧连山崖、坐北朝南且跨越赣粤两省的一座居高临下之险峻关城。城阙高五点五米,宽六米,门洞进深五点五米,关门高三点五米,内宽三米。在这样一座雄厚的关楼南墙上,就镶嵌阴刻着蒋杰所题写的“岭南第一关”匾额,而南门两侧也有清光绪癸未年春(公元1883年)闽汀李化题写的“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的门联。至于北门关楼之上,至今也有不知是何人以行书题写的“南粤雄关”四字,在其东侧是一供人们登关楼所用的石磴路,西侧则竖立一块上刻“梅岭”两个苍劲雄浑大字的清康熙年间之赫红石碑。所有这些至今尚存的遗迹,都是是梅关古驿道及关楼沧桑历史之见证。

在这里之所以将由蒋杰题写的“岭南第一关”匾额列为中国名匾,自然是其所题这五个字的书法艺术有精妙之处。确实,在这方长一点三米、宽零点四五米的红石质匾额上,书法研习颜真卿的蒋杰挥毫泼墨,竟然以行草书体将这五个字写得隽逸流畅、使转自如,但运笔时在洒脱中又不失含蓄,这就使这五个字的章法显得嵌奇有致、古朴自然,实在可以看出其书法艺术深得颜体之精髓。

17.云南大理“永镇山川”

位于云南大理以北三华里处苍山应乐峰下的崇圣寺三塔,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两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既然名为崇圣寺三塔,想来应该还有一座名为崇圣寺的佛教寺庙,而今却只有三塔并无寺庙建筑。不过,查阅《南诏野史》与《自古通记》等史籍可知,与三塔之主塔——千寻塔同时建造的,确实还有一座崇圣寺。相传,崇圣寺与主塔建造于唐文宗时,即南诏王丰佑在位期间(公元824年—公元859年),而崇圣寺后来毁于清咸丰年间。至于两座小塔,据考证则建造于宋代的大理国时期,明显要晚于主塔与崇圣寺的建造时间。著名的“永镇山川”匾额,就镶嵌在主塔千寻塔东面正中的石照壁上。

同类推荐
  • 汉韵胡风巴里坤

    汉韵胡风巴里坤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新疆地域的汉文化,它的美无处不在,让读者清晰明了的了解到汉文化的魅力。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茶道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茶道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简明中国戏曲史

    简明中国戏曲史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元代杂剧、南戏、明代戏曲、清代戏曲、昆曲的消歇与京剧的诞生及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辑等。
热门推荐
  • 鬼谷门生之问道长生

    鬼谷门生之问道长生

    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自在。秦皇汉武皆求长生而不可得,世间求长生者不知凡几,却终究落得一场空……小道士下山,捡了个兽灵,遇见鬼命的小丫头,回家有三个大美女,换回了顶级功法,又捡了一个大妖怪,还有一个不是木匠的木匠……
  • 步步惊情:鬼王逼近我

    步步惊情:鬼王逼近我

    身为灵狩家族的继承人,第一次抓鬼就遇到了鬼王,而我竟然稀里糊涂的成了他的人。点颗痣就成了你的人了,我坚决不干,我就不信我躲不了你。可是为什么倒霉的事情都被我碰上了,千年鬼棺,恐怖鬼婴,血海窟窿,不是说抓鬼有套路么,怎么我遇到的事儿就这么奇葩呢,还有那个鬼王,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跟踪我!
  • 重生之小姐酷酷哒

    重生之小姐酷酷哒

    “她是我的女人,刚生出来就贴了标签的,只等着二十年长大之后就领证,谁也别想抢!”某冷傲少爷一手搂着欧阳沫儿的腰,一边霸气的说着。“我喜欢的女人,管她贴标签没,我抢定了!”某狂傲少爷剑眉一挑霸气十足说道。一个轻蔑的眼神扫过去,视线落到欧阳沫儿腰间的手上时,瞬间变得凌厉起来,一把伸手抓住某人的手,气势十足的就要把人抢过来。
  • 百鬼夜行僧

    百鬼夜行僧

    从我在身上纹上一个释迦摩尼佛像开始,我的人生就已经改变了。众百鬼首领被我封印,寺庙被强大的怨念诅咒,为了拯救寺庙。我跻身红灯区,成为纹身店的老板。为了得到12种不同魂力,我无耻的到处找黄花大闺女求婚……
  • 魅影重生之都市医女

    魅影重生之都市医女

    家里外债累累,父亲昏迷住院,母亲气的一病不起,年幼的弟弟还在读书,这一切,小曼用她弱小的肩膀独自承受,亲戚的冷嘲热讽,当官的虚伪冷漠,社会的势力现实,把小曼逼入绝境,当她再次醒来时,她不知不觉中已步入拥有神器的都市修真一族......且看她如何在都市中书写自己的传奇......(看后给点评论吧吧!!)
  • 爱的大团圆

    爱的大团圆

    看着那些以前一直在电视上看的杂耍,比自己亲眼看见的,似乎要有趣的多。可是郝香却依旧还是笑不出来,她不喜欢这样的喧闹声,特别是这人来人往,不小心的碰撞,会让她觉得心里很烦躁。她看着身边的月秀,月秀是一脸的笑容,欢喜的看着演出。圆月高挂于天空之上,郝香坐在石凳上,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她会想起从刚刚进宫到现在,她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了,多年来,她再也不是以前的所谓的那个仁慈的自己了,现在的她再也不会对任何的人仁慈,凡是要伤害她的人,她都绝对不可能会手下留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潮战剑

    战潮战剑

    公元2030年11月25日,人类还在忙碌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想过这颗蔚蓝的行星将在这天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天,八颗神秘的“陨石”于太空中直冲地球,其中一颗巨大的蓝色“陨石”将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各国商讨决定使用核武器将其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拦截。人类手中最强的底牌,将这颗蓝色“陨石”成功狙击,就在人们认为灾难结束之时,另一场灾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 私奔的丁香

    私奔的丁香

    他们的手指下流淌着欢乐和忧伤,只因和丁香的一次偶然邂逅。你惊讶我自由的飞行,却不知我即将远行。我给你一程爱情,你给我多长的曾经。丁香花期未央,今年又是怎样的风景,日子,长了又短、短了又长。年轻时的爱情,只是午后一场浪漫的丁香花雨。她说她喜欢丁香那苦涩而迷离的香气。自从她年少时在中学的花圃中首次见到这明丽的花朵,她就决定,不再去爱那布满斑斓花纹的蓝色地球仪、画满梅花般格子的习字本和五彩缤纷的蜡笔。她还说,丁香的花瓣,柔软得犹如婴儿的嘴唇。
  •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本选题是一部个人文集。书稿收录了作者的讲稿20多篇,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与法规解读、建队育人与带兵感悟、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安全预防与管理探讨、机关业务与写作交流等五个部分。书稿反映了武警建设工作的理论成就,供广大武警战士和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