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3400000009

第9章 明朝时期(4)

高六十九点一三米的主塔千寻塔,为方形十六层密檐式塔,由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方形塔基共有二层,下层边长为三十三点五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为二十一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写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塔身的第一层,高十三点四五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两米,西塔门倒在近六米处。塔墙厚达三点三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两米,宽约十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共有十七层砖,每层挑出零点零五至零点零七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奉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八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在中空的千寻塔内,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在主塔千寻塔以西,等距约七十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这两座小塔均为八角形十级密檐砖塔,各高四十二点一九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九十七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

其实,在主塔千寻塔之前,原先并没有镶嵌“永镇山川”匾额之照壁。据说,元、明之际,由于大理苍山高峻,溪谷深邃,夏秋时节常发洪水,危及田园庐舍,皆为蛟龙作怪,故古人建塔镇龙以消水患,把镇龙防水的传说附会在佛塔之上。所以,在明万历年间人们新建照壁,并题“永镇山川”四字刻于壁上,以颂三塔镇龙消灾之功绩。“永镇山川”四字,刻在高一点七米、宽一点二米的大理石板上,字径高一点三二米,阴刻双钩,楷书,笔法浑厚,气势雄伟。在其右侧,还刻有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二月邑人严镇圭捐资重刻之碑记,记述了公元1925年3月大理地震,大塔塔刹震落时砸坏“永镇山”三字,后于公元1926年重修的经过。在其左侧,则落款为“黔国公古濠世阶题”,旁侧又有一行小字楷书“委官大理卫官操扑指挥同知张维柏督造”等字。

沐世阶,名昌祚,是明初率兵平定云南的沐英的第十世孙,此石刻立于明万历年间,恰巧正是沐昌祚镇守云南袭黔国公时。

18.内蒙古包头“皇图巩固”

位于内蒙古包头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乡境内的美岱召,是一座城堡、寺庙和邸宅功能兼备的古建筑群。

明隆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为顺义王时,开始在土默川建造城寺,直到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才建成该地区第一座城寺,随即由明朝廷赐名为“福化城”。到了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西藏喇嘛迈达里胡图克图来到土默川创教,遂即福化城便有“迈达里庙”或“迈达召”之称,后来逐渐衍称为“美岱召”。平面布局为不规则正方形的美岱召,四周筑有用黄土夯筑的高厚城墙,而墙体内外表层则砌以石块,高达五米,底宽四米,顶宽两米,南北长一百九十五米,东西宽一百八十五米,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美岱召的正门即为城门,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长零点八八米、宽零点五一米的“皇图巩固”匾额就镶嵌在城门之上。这是一块四周饰以螺旋形花卉图案的长方形石匾,匾上刻有汉、藏两种文字,在汉文上方是藏文,即藏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和“圣识一切第三世达赖喇嘛”;汉文为十六个字的阴刻楷书,内容即“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特别的是,该匾上下款署文字较多,上款为“元后(注:蒙古土默特部,为元朝王室的后代,故自称‘元后’)敕封顺义王答呵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大成台吉妻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蒙语汉译音,即斯琴太后五兰妣吉)誓愿虔诚。敬赖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工城圆备,神力助佑,非人所为也”;下款为“大明金国(注:明顺义王俺答呵和他的后人归服明朝后,即自称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时建(即明万历三十四年九月四日正午),木作温伸石匠郭江”。由此可见,当时蒙古土默特部与明朝之间关系状况。遗憾的是,结构严谨、笔势飞动、颇有赵孟頫笔意的“皇图巩固”匾额,至今也没能考证出具体书写者是何人,但其称颂国家巩固、帝王圣明、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之意则表露无疑。

19.福建漳浦“完璧楼”

位于福建漳浦县城东南三十五公里处湖西乡硕高山西北麓的完璧楼,与福建永定等地著名的“土楼”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筑有围墙的城堡式古建筑群。关于完璧楼的来历,还有一段被尘封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往事。

南宋末年,闽冲郡王赵若和跟随皇室宗族仓皇南逃,在广东崖山遭遇蒙古骑兵追击中侥幸逃脱,后与一黄姓侍臣潜至漳浦入赘为其婿,并改赵姓为宋姓,从此过起了隐居的普通人生活。三百多年后,即明万历年间,元朝早已为朱明王朝所取代,时任浙江七道副使的赵若和第十世孙赵范为了缅怀先祖伟烈之基业,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1年)冬动工兴建完璧楼及四周城堡。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5年)夏,赵范之子赵义又仿照北宋故都汴京的建筑布局进行扩建,先后历时长达二十多年才全部竣工。

这是一处以完璧楼为主体的城堡式建筑群。高达二十米的完璧楼,为三层四合式四方形楼,占地面积约四百八十四平方米,每层有房十六间,共四十八间,楼门镌刻“完璧楼”三字,取成语典故“完璧归赵”之寓意。环绕完璧楼四周的,是长达一点五公里的三合土堡墙,墙高六米,宽两米有余,堡墙之上建有垛口,并在四周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题刻“东方钜障”,西门题“硕高居胜”,南门题“丹鼎钟祥”,唯北门没有题额。在城堡天井之中,另筑有一条通往东门外的地道,很显然是为了预防不测逃生所用。对于完璧楼及其环卫土堡,当地人俗称之为“内城”,而由赵义扩建的五座五进府第,则被俗称为“官厅”。官厅每座三十间,每座第五进为两层楼,共有房一百五十间,这是内眷居住之地。在官厅前面的广场庭院中,有鱼池水阁、汴派桥、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等建筑。对于这处中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三驾马车”的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在参观考察后,曾这样留言评价说:“遗址丰富,建筑尚存,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遗址,其布局立意,处处犹以汴京之旧,使我们重温宋史,更觉有胜文献之记载。”

与这一珍贵建筑遗存相辉映的,就是镌刻在完璧楼门楣上方那长一点五米、宽零点六米的石刻行书横匾了。据说,“完璧楼”三字由赵范之子赵义亲手所书,这位自幼喜爱书画、书学米芾的帝族贵胄,不仅笔酣墨畅、挥洒自如,而且其书法藏锋取势,并无半点斧凿之痕,这从气韵轩昂、放纵如骏马一般的“完璧楼”三字中不难发现。确实,当时官拜南京中书舍人的赵义,在缅怀祖先伟烈帝业时,不禁感慨万千,故信手挥毫之笔,矫若惊龙。这种沉着痛快而又无籍因循的笔意驰骋,无疑是作者对赵宋家族衰落痛切之情的有意流露。关于这一点,如果人们留心“完璧楼”中的“璧”字写法,便很容易有最为贴近的联想,因为璧字中的“辛”旁竟占全字一半,而“王”字则被挤在了“

”字之下。

20.福建诏安“洗心之藏”

位于福建诏安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有一座方圆十余里、风光秀丽的山峰,据《漳州图经》中记载说“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九侯山。九侯山,不仅有“九侯十八景”(也有人说二十四景)的自然景观,更有极为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诸如悬挂有著名“洗心之藏”匾额的九侯禅寺,以及历代文人墨客题写的数十处摩崖石刻等。

坐北朝南的九侯禅寺,位于九侯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是一座依山势而建的重檐悬山顶建筑。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老寺庙,如今留存的有门楼、拜亭和正殿等,但这些建筑并非唐构,而多是宋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和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及清光绪年间重修时的建筑。进入九侯禅寺正门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楹联题刻,上书“如此名山能有几,是真游客不嫌多”。进入寺门,便是进深五间十九米、面阔二十四点五米的宏伟正殿,特别是在这座占地四百平方米的正殿两侧,有相隔三点五米的两条巷道,东、西两面还各有厢房六间,名曰东斋、西斋。不过,东斋早已在战火中毁坏不存,残留的西斋则因有宋代理学大师朱熹题写的“西斋”横匾而幸运地留存下来。与朱熹“西斋”匾额相媲美的,就是悬挂在正殿堂内那方由明代大学者黄道周题写的“洗心之藏”木刻横匾了。

关于“洗心之藏”四字含义,据《易·系辞》中记载说:“天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即“洗心”,便是“洗濯邪恶之心”。而至于黄道周题写“洗心之藏”四字所体现的书法艺术,有人评价则说是“用笔方折深沉,点画波磔停顿明显,结体平中寓奇,拙中藏巧”。确实,这从“之”与“藏”两字中就不难看出,黄道周在书写时于统一中求殊异、在和谐中寻变化的艺术追求及其浑厚的功力。那么,这位黄道周是何许人也,他有何不凡的生平事迹,在书法上又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呢?

黄道周(公元1585年—公元1646年),字幼平,亦字幼玄,又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今山东县)人。据《明史》中记载说:“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石斋先生。”不过,这位“学贯古今”的大学者,虽然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高中进士,后又官至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显职,但在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抗击清兵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并在南京遭到杀害。当然,像黄道周这种恪守臣节和传统儒士精神的学者,在临刑前总要留下使后世惊叹之举,这就是他恪守忠义的破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因此,在黄道周壮烈殉国后,就连清廷也赐他谥号为“忠端”,以示崇敬。学识宏博的黄道周,不仅有忠勇壮烈的高贵品格,而且精通理学、历数、天文和易经等,并著有《黄彰浦集》四部一百九十六卷传世。而尤为擅长古文和书画的黄道周,其所绘画的山水卷轴,笔势刚遒,风格磊落,恰如其人一般;至于他以遒劲流畅为宗旨的书法艺术,同样是峻劲方拓,刚中带柔,拙朴沉毅,以险见胜,具有一种非凡的阳刚之美。故此,沈尹默曾诗赞黄道周的书法艺术为“高格倪黄见性情,即论险怪亦天成,此流未许他人与,雅俗相看最易明”。

21.北京房山“宝藏”

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有一座酷似印度天竺仙境的秀丽山峰,名曰“小西天”。在小西天山脚之下,就是有“北京敦煌”之美誉的云居寺,而题额“宝藏”的则是藏有珍贵石经的山洞之一。

占地七万多平方米的云居寺,是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所构成的中国佛教文化一大宝库。云居寺之名,最早见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一石刻,但其始建则是由隋朝末年僧人静琬所开创。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鉴于南北朝灭佛之教训,发宏愿要将佛经刻石收藏。从此,静琬开始面对顽石、背负青天地刻经于石,至唐贞观年间已使用一百四十六块石板,刻成了整部《大涅盘经》,并镶嵌在小西天雷音洞的西壁上。静琬圆寂后,其弟子玄导和玄法等秉乘师志,世代刻经不辍,竟绵延隋、唐、宋、辽、金、元、明七代一千零三十九年,石刻佛经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三千五百七十二卷,共使用石版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之多,并将这些石经分藏于八座山洞内,直到明朝末年又刻造十余部石经藏在新凿一小山洞中时,遂有“小西天藏经九洞”之盛名。据有人粗略估算说,如果将这万余块石经版排列起来的话,其长度可达二十五公里之巨,实在称的上是一座“佛学长城”了。故此,有专家将规模如此宏大、跨时如此之长的刊刻石经壮举,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及京杭大运河相媲美。

确实,作为“国之重宝”的房山石经,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例如,镶刻在明末新凿小洞外的那方“宝藏”横匾,就书法艺术而言早已为书界所称道。这是一块长零点八七米、宽零点四四米的横书石匾,在“宝藏”二字下署有“董其昌书”之款,其左则有跋书“司权氏新安许立礼同侄中秘志仁、文学谢绍烈、黄至虬、何如霖、田鐩、李自杰游小西天勒石,大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三月四日”。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明白无误地得知镌刻“宝藏”匾额之经过,更可以欣赏到一代书法大家董其昌那秀逸飘洒、清丽中见风骨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字元宰,号元白,松江华亭人,万历年间进士,著名书画家。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再转学钟繇和王羲之,自谓于率易中得秀色,对后世书法影响甚大。

22.陕西西安“能有有有”

位于陕西西安鼓楼街北隅化觉巷内,有一座被台湾作家柏杨称之为“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院”的古老建筑,这就是礼拜大殿内第一道檐枋正中悬挂有著名“能有有有”木质匾额的化觉巷清真寺。

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这座清真寺,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几朝多次重修和扩建后,如今已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东西长两百四十五点六七米、南北宽四十七点五六米、总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的化觉巷清真寺,仅建筑面积就超过了六千平方米。全寺共有五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中国北方特有的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等组成。不过,作为一座清真寺,在这里人们见不到阿拉伯清真寺所固有的石墙、圆屋顶和塔楼等标志,有的只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而当人们走进这座清真寺内时,才能领略到清真寺的韵味,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临安先生对其这样概括说:“远看不象,近看就是”。由此可见,这座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实在是中国众多清真寺中独树一帜的“另类”。

当然,最能体现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有机统一的,就是上面说到的那方“能有有有”匾额了。这块长二点五米、宽一点一五米的“能有有有”匾额,金地蓝字,四周边框有红、绿、蓝和金色彩绘的蔓草花纹,而内套则是阿拉伯文组成的装饰图案。至于“能有有有”这四个字的含意,则解释为: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神灵——安拉(汉语称“安拉”为“真主”)是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唯一真神,认为安拉有创造先世、现世和后世之大能。遗憾的是,这块根据四周边框彩绘图案的纹饰和设色等判断为明末清初之匾额,虽然行书“能有有有”四个大字用笔遒劲,书写流畅俊逸,特别是在同一块匾额内出现三个相同的“有”字,而这三个“有”字在书写时又富有变化,反映出书法家娴熟功力和巧妙布局,但其书写者却至今无考。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书中主要内容有: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荷兰的传播,中国文化在北欧的传播,易卜生在中国,意大利作家与中国文化等。
  • 中国文化探秘

    中国文化探秘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经过后天培养,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现代人的分内之事。其意义小可从个人学识修养,大可从民族文化上讲。有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典籍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昌盛。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浸润了传统文化因子,培养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人才素质涵养。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幽默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那只无知的妖

    那只无知的妖

    当某人得知某人是只妖时没有惊讶,只是一番嘲笑加白眼,“有你这样的妖,那些妖怪不觉得丢人吗?”随后是一阵豪放的大笑......这是一场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守护,没有陷阱却步步维艰,没有伤害却体无完肤,最后他们能否守护到底?谁知道......
  • 狐妖之葫芦大仙

    狐妖之葫芦大仙

    在混乱与无序中挣扎,寻找自我的本性,没有谁能一步登天,走上那条路,就不存在所谓的好坏善恶了。
  • 美若年华,然如云

    美若年华,然如云

    第一写书可能不太好。冷梦瑶和程然第一次见面闹的不可收拾,接下来他俩之间会发生什么喜剧和温情的事情呢
  • 穿越之跨界战记

    穿越之跨界战记

    战争。人类自古的发展动力。从人猿时代,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最后到太空殖民时代。敌人从猿类人类再到外星生物。无一例外的,败者会被永远淘汰。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人类,是不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被淘汰。-----------------------------------------------《进军太空时代》2178年著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人类是灭亡,是生存?一次以外的穿越,一个奇怪的世界,科技和魔法的交集。能否寻找到反击的奇迹
  • 缠绵的雪花

    缠绵的雪花

    是夜,灯红酒绿的街道,闪烁的霓虹间,那一袭紧身的白色短裙,把林惜晨性感的身材衬托得更加火爆,嘴角泛起的那一抹慵懒的媚笑让周围的男人为她赴汤蹈火。有此佳人,即使一夜,足矣。她是修炼千年的雪狐,本该潇洒自在。却为了帮体弱多病的妹妹林若思修炼成精,潜伏在人间的红灯区,双手沾满鲜血,掏人心肝。一次偶然,遇上了那个眸子清澈如水的少年,命运开始慢慢改写……偶然的邂逅,必然的相爱。相识,相知,却如何相守?真实的触感,爱与被爱的感动。一切尽在《缠绵》中,此文作为晨的处女作,虽然短小,但却值得回味,回头看了好几次都还很有感觉……
  • 今世扭转

    今世扭转

    抛弃温柔,换上冷厉。掩盖笑颜,露出淡漠。卸下真实,戴上虚假。放下执着,学会放弃。潇洒一笑,消失世间。
  • 道天途

    道天途

    一个山村少年,得到了一样神秘的东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时代序幕由此拉开,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光明与黑暗交织,群豪争霸,妖魔乱舞,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英雄与天才辈出,风云际会,异宝璀璨,这是一个神秘的时代,远古至今的秘辛,一一揭开,激情澎湃,这个时代将属于谁的?天之途,道之不尽,唯在心中!
  • 花舞天际

    花舞天际

    萧莫,本是华夏国锦程集团董事长的私人保镖,一次机缘巧合中,他从一个颇有年代感的木制盒中发现了一朵看起来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怪异花朵,并意外唤醒了隐藏在花心中沉睡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花灵。恍惚中,他被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里有修炼斗气的武士国度,也有修炼真气的法师仙门,而在这片人类生活的大陆之外,四周更是盘踞着其它更为强横的种族。国家混战,仙门斗法,异族入侵,神界降临。怀揣从花灵处所得的无上至宝与绝世功法,萧莫开启了一扇征战异界的神秘大门
  • 朱鸟于归

    朱鸟于归

    朱鸟于归,江山为媒,似是应了这传承之言,丞相之女华晨鸢身陷朝廷纷争,平白丧魂。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学者异世来魂,重新点燃朱鸟的命运。负心王爷痴情太子,究竟谁是她的命中注定?朝廷政乱宫宅之斗,怎能让她为之动容!一盏清酒入喉,一扇春花绽放,儿女情长抛掷脑后,且护这天下百姓一世太平!
  • 九生九世恋

    九生九世恋

    她与他,有着九生九世解不开的情结。她爱他爱得太痴也太惨。在青石碑前,最终灰飞烟灭。可上天偏偏不让她解脱,又让她痴缠了九生九世。“我是,欠了你什么吗?”“为何要这么对我?”“你放开我好不好?”“我很爱很爱你,可我终究是累了。”“如果到了另一个时空,就换你来爱我可好?”《九生九世恋》草仙儿,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