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200000022

第22章 活跃在国民党决策中枢(1)

01多年媳妇熬成婆

1977年,五十七岁的粱肃戎在这一年的二月担任了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可行政职务却原地未动。

1988年,在副秘书长岗位上尽职近十二年的梁肃戎,终于有了晋升为秘书长的机会:秘书长赵自齐酒后摔断了脚骨,他百天之内无法上班,蒋经国有心让梁肃戎接任赵自齐之职,并接见梁肃戎叙谈很久,但因立法院有人从中作梗,蒋经国一时难以定夺。

适时,国民党正召开十三次代表大会,根据国民党以往的原则:中央常务委员不得兼职,赵自齐在十三大召开前夕,写呈子给中央表示:他若当选中央常务委员,就辞去秘书长职务,可是他当选之后,却未复前言。因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和他同时当选也没辞职,他攀比李焕,仍占据着政策会秘书长的位子。

梁肃戎的心理很不平衡。辛苦奔波大半生,对国民党可谓忠心耿耿。在立法院因派系之争,受压制;主张民主法治,保障人权,又受当局曲解:担任中央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为了国民党,没黑天白天地忘我工作,一干就是十二年,有了升迁机会,蒋经国又耳朵软。别人的事,梁肃戎可以无畏地为之主持正义,自己的事,说句公道话的人都少,他真有些伤心了,觉得再干也没意思了,莫不如辞职回家开办律师事务所。他去找曾在总统府担任过秘书的周宏涛,提出不干了。

梁肃戎判断:阻止蒋经国任命自己为秘书长的人是俞国华。俞国华与周宏涛是好朋友,梁肃戎与周宏涛又是好朋友,三人是三角关系,梁肃戎找周宏涛说出辞职,也是敲打敲打俞国华。

当时,俞国华被提名任行政院长,很担心民主进步党做梗,要宴请他们,对方又不来。只好托周宏涛找粱肃戎从中疏通。梁肃戎负责国民党与党外人士沟通事宜,与民主进步党负责人康宁祥、费希平等很熟悉,有能力帮助俞国华,答应了这件事,俞国华请客,梁肃戎应邀做陪,于是,民主进步党人士的负责人大部分到场,俞国华不仅有了面子,也顺利地当上了行政院长。

俞国华感激梁肃戎,又自觉愧对梁肃戎。听到周宏涛反映梁肃戎因自己阻止晋升,将要辞职不干的消息后,亲自邀请梁肃戎到行政院,劝说梁肃戎“别相信闲话”,并拍着胸脯说,“大哥我从来没有不赞成老弟你当秘书长啊I凭你的才能与声誉,早该扶正了。”俞国华改变了态度,

梁肃戎于1988年8月在蒋经国逝世后,才由副变正,成为国民党政策研究会的秘书长。呕心沥血地为国民党奉献,竟然不如为俞国华个人办一件疏通之事。粱肃戎感慨万千。

国民党中央政策会的前身是中央政治委员会,组建于南京,那时,陈立夫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政治委员会秘书长,齐世英、端木恺、程沧波担任特务秘书,即特种秘书。政治委员会权力很大,组成人的地位崇高。政治委员会通过的法案直送国民党中常委会通过。当时与之并列的还有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等,后来这些委员会取消,政治委员会的地位就更加突出。

政治委员会叫政策会后,谷风祥兼秘书长,之后,张宝树接任其职。这个秘书长的职务,小于中央党部秘书长,高于中央党部副秘书长。主任、副秘书长以上级别配有专车,有工薪外补助俸禄,列席国民党中央常委会,政治经济待遇高。可以直接给蒋经国递呈,或经由秘书长直接签字往上呈。中央政策会在政策上有独立行使职权的功能,手眼通天。

国民党各部会首长、五院院长都是政策会委员;政策会组织有五十多人,设有四位副秘书长,负责立法、国代、监察院、党外等,由于它的地位重要,部门组合复杂,人员层次高,为压住阵角,每次开会,国民党中央都有一名常务委员出席,任会议主席,例如倪文亚、黄少谷、袁守谦等都担任过会议主席,这样一来,实际上政策会就等于在协助国民党常务委员会开党政协调会。到了梁肃戎任秘书长时,每次开会,由于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们很忙,会议主席就由梁肃戎来担任了,他的资格与名望已足以压住各部首长和五院之长的官威了。

1986年10月15日,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委会上,听取了“国家安全法令问题”和“民间社团组织制度”报告后,提出了“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意在号召全党更新观念,面对新情况,采取新做法。以便在民主宪政基础上,推动革新。

梁肃戎个人认为:真正的民主、开放的政治革新,将从此正式开始,他积极配合国民党核心做出举措,政策会呈报通过了五项政策:

一、1987年7月1日公布,15日实施,《动员战乱时国家安全法》:蒋经国于7月14日下午正式宣告解除台澎地区戒严令,并自15日零晨凌时生效,正式结束实施了三十八年零一个月又二十五天的戒严。

二、1988年1月20日公布实施《动员战乱时期人民集会游行法》:保障人民集会之自由权利。

三、1989年1月27日公布实施《动员战乱时期人民团体法》:开放组党,保障人民结社之自由权利。

四、1989年2月3日公布实旋《动员战乱时期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增订政党推荐候选人,参加公职人员选举之程序与规范事项,奠定政党公平竞争的基础。

五、1989年2月3日公布实施《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维护宪政体制的传承,充实中央民意机构,以达成改造国会的目的。

02策划李登辉做党主席

梁肃戎为李登辉当上国民党主席而努力,促成了李登辉登基之梦,为此得到了李登辉的器重,并也从此潜下看清李登辉政治目的弃他而去的因素。

蒋经国于1988年1月13日早七时三十分故去,当天晚八时零分,副总统李登辉继任总统,国民党主席当属何人未卜。国民党是以党领权,党主席之位令人眼热。

蒋家父子把持的台湾,同一个台湾,同一个国民党的天下,在蒋经国去世后,台湾的政治形势出现了与蒋介石去世时的截然不同的变化。

蒋介石去世时,其后事已安排就绪,为蒋经国接班铺平了道路;虽然蒋经国对后事也有部署,但后事还未安排完毕,“政治革新”和“大陆政策”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台独”思潮和势力已在蔓延和发展;尤其是解除了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后,长期受压抑的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台币不断升值的打击,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濒临倒闭破产,社会更增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蒋介石去世时,中国大陆正处在“文革”动乱,美国等一些国家仍与国民党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公开的官方联系,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还有一定的活动市场;蒋经国去世之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治形势日益好转,与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台湾当局成了国际弃儿。

谁当国民党主席,谁来主宰台湾祸福难测的未来?未来凶多吉少,台湾谁主沉浮?

李登辉窥视党主席之位。

粱肃戎了解李登辉的成长历程。

李登辉出生于1923年1月15日,1940年春,十八岁的李登辉在中学读了四年后,提前一年考入台北高等学校(今台湾师范大学)。日本占领时期,在接受教育上,台籍人被歧视,班上只有五名中国台湾人,李登辉就是其中之一,他所取的日本名字为“岩里政男”,毕业后前往日本京都大学学习,学农业经济。李登辉的求学过程基本接受的是日本教育,世界观和性格的形成印下日本痕迹。

日本投降后,李登辉从日本回到台湾大学农经系继续学习,在校期间担任农学院代表(学生)会主席,并先参加后退出中国共产党。1949年秋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与曾文惠小姐结婚。1951年去美爱荷华州立大学进修一年,回台后继续在台大任教,并在当年他的老师、原台大农经系教授、时任“省农林厅长”徐庆钟的邀请下,出任“农林厅经济分析股长”。1957年起出任“台湾合作金库研究员”等。同时,也由台大评为“教授”。

从政后,1978年李登辉出任台北市长,1981年10月出任台湾省主席,1984年3月23日成为国民党台湾的副总统,蒋经国逝去,成为总统,他对农业科学具有造诣。在长达三十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写了一百多篇论文,代表作有《台湾农业发展对经济成长之贡献》、《台湾农业发展的经济分析》、《台湾农业成长的过程与形态》等。

梁肃戎评价他“并不是一位不学无术的政客”。

宋美龄清楚李登辉并非是蒋经国的人,为防止台湾政局非蒋化,她希望“行政院长”俞国华接任或代理党的主席,其理由是蒋介石去世时就是由行政院长蒋经国接任党主席的。

李登辉有谋略,拉大旗做虎皮,把自己打扮成蒋经国的钦定接班人,他是蒋经国路线的忠实执行扞卫者。反对他就是反对蒋经国。从而骗取了元老派的支持。

李登辉在亲信队伍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宣布保持“五院一人事的连续性,稳定了执政队伍。

在朝野之间出现了强烈的拥李潮。这样,宋美龄的阻李之举不仅显得苍白无力,实际上还助长了“拥李风”,社会上不满蒋家父子统治者,恰好借此机会发泄不满:你说李登辉不行,我偏拥护他当主席;你说俞国华行,我偏反对他。

李登辉当总统后的第二天,官邸等人主张俞国华当党主席,李焕不敢做主,1988年1月26日深夜,李焕找到梁肃戎商量谁当党的主席。政策会秘书长赵自齐因摔伤未上班,梁肃戎成r实际上的秘书长,李焕希望眼光独到且又开明的梁肃戎,纵横地谈谈主席之位由谁来坐才有利于国民党的前途。

李焕开诚布公地说:

“宋美龄和官邸等人想让俞国华当党主席,我想让李登辉当党主席,请肃戎您说说哪个意见利大弊小”。

梁肃戎似乎早就有了成熟的思考,说:

“蒋经国主席活着,一身二职,党政大权集于一身,好了,歹了,都是一个人发出指令,不是令出多门,全局一盘棋,阵容不乱,党政大权合为一体,利大。若抬出一俞国华,就得把李登辉从“总统”位置上赶下去,让俞国华一身二职,即当主席又当“总统”。谁有能力赶李总统下台?“宪法”也不允许啊!李副“总统”依宪继承了总统,如在他当“总统”的前提下,再另选出一个党主席来,台湾岛上就是一个山头两个王了,本来就不消停,往后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我看,依李总统的威望和形势的需要,由李总统当党的主席,不仅顺理成章,而且也有利于台湾的稳定。我支持你的意见”。

李焕是蒋经国晚年最信任的人,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做为推选党主席的协调人正属其职,他听了梁肃戎的意见,主意定了,信心足了,顶住宋美龄的压力,并邀梁肃戎去向有关人宣传二人既定的观点。

很快,梁肃戎分管的“立法院”开明派代表、立委赵少康联合三十八名立委署名发表声明“推选李登辉先生代理本党主席,以维护全民信心,并维护本党形象”。

在这大趋势下,决定1月27日召开中常委会,主题是选代理主席。李焕于1月27日早赶到中央党部,和当天会议主席、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行政院长”俞国华统一认识:当天的会议要完成选代理主席任务。

李焕邀请轮值的余纪忠担任主席,是因李焕和他私交甚好。他俩在东北行辕时,余纪忠是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李焕是余纪忠的部下,后来李焕担任大连市党部书记长。

上午8点,和往常的中常会一样,会议正常召开,直到9点,会议因为进行其他议程,推举代理党主席案还没有人提出。此时,有一个人跳了出来,为李登辉劝进,这人就是宋楚瑜。

宋氏,祖籍湖南湘潭人,其父曾在蒋介石手下服务多年,本人为美国乔治城大学政治系博士,1974年返台后不久出任蒋经国的英文秘书,以后官职直线上升,蒋经国去世前夕转任中央党部副秘书长。

这时时针指向九点,宋楚瑜请求发言。宋楚瑜身为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在中常会上只有列席权,如果不被点名则不能发言,对于宋楚瑜的唐突行为,与会者感到惊讶,作为会议主席的余纪忠出于礼貌同意宋讲话。

郝柏村是这样记述宋的讲话的:

“坐在列席人位上的宋楚瑜心急如焚,突然要求发言,陈述推党主席案如不提出,‘对党、对国伤害一天大过一天’、‘多拖一天,多对不起经国先生一天’,然后愤然退席,留下在场中常委一片愕然。”谁都明白,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宋楚瑜所为,是考虑到自己作为蒋经国最亲近的人之一,在李登辉时期已无多大挥洒空间,只有及早划清与蒋经国的关系,漂洗身上的亲蒋味,才能为迎接“李登辉时期”的到来立功、才能为投靠李登辉而创造条件。

宋楚瑜的发言,等于把全体中常委逼到只有同意李登辉出任代理党主席的边缘。原先没有人提案,同意与否定的矛盾不突出,拥李和亲蒋都用不着公开表态。现在则不一样,宋楚瑜的挑战,亲蒋派不敢公开反李,拥李派趁势而上,结果拥护李登辉代理党主席成为一边倒,会议一致同意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代主席。

然而,宋楚瑜也确实赢得了李登辉的好感,实现了日后青云直上的美梦。

03多于院长一票的副院长

梁肃戎于1988年8月担任中央政策会秘书长,七个月后,即1989年2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

李登辉代理党主席,急于巩固亲李派的权力,把信任的人安排到位。

倪文亚是青年团的骨干,是亲蒋者,平素趾高气扬,我行我素,固执傲慢,许多中常委和“立委”,出于对他的积怨和亲李的需要,开始公开反对他。1989年初,倪文亚遭到立委朱高正、吴德美羞辱,因而告假,把工作搁了挑子,为缓解“立法院”的矛盾,使“立法院”工作正常化,李登辉亲自于2月3日召开中央党都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有倪文亚和副院长刘阔才,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立法院党部委员等,听取倪文亚的工作报告,倪文亚在会上还发了一点牢骚。

吴德美当即指责倪文亚不对,认为:

“应该能者上,庸者下,谁行用谁。院长不行就让给副院长,谁也不例外。”倪文亚气得一抬手把阅文桌上的水杯碰翻,茶水洒了一桌面,也不擦,指着吴德美鼻子说:

“你要造反?我下去,你也干不上!”吴德美也不相让,说;“我干不干,不是你说的算,大家信任谁,就选谁。本人不是想自己当什么,而是代表群众请你让贤!”她又大声地指责,豪不留情地批评倪文亚的太太郭婉容。

倪文亚气极了,站起身求救般请李登辉评理,李登辉竟暖昧地说:

“你们二人不要激动,有话慢慢说”。

李登辉丝毫没有批评吴德美之意,实际是在怂恿吴德美当众与倪文亚作斗争。

散会了,倪文亚已感受到李登辉对自己有弃用之心,提出辞职。

李登辉回答说:

“研究研究”。

倪文亚彻底没了面子,失去信心,满腹幽怨,便不来上班了。

李登辉出于礼节,请倪文亚的老朋友中常委俞国华和梁肃戎去倪文亚家挽留。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马克·吐温自传

    马克·吐温自传

    马克·吐温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其思想和作品风格也呈现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改变。马克·吐温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倡并开辟了“运用口语进行创作”的独特文体。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历史的玄机——权臣谋士的传奇人生

    从权臣的传奇经历,到鲜为人知的谋臣秘闻,从英雄名士的历史踪影,到千奇百怪的人生故事,从政治权谋到扑朔迷离的历史迷局……呈献了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和历史玄机,你会突然发现历史的真相不忍细读。
  •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6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热门推荐
  •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

    本书囊括了这3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法,选录了他们积多年心血研制的保健诊疗方,是一本既权威,又实用、有趣的健康宝典,让现代人尽享一种绿色的养生方式。
  • 当拽少爷遇上黑帮女

    当拽少爷遇上黑帮女

    她,霍小乱,黑帮老大的女儿,母亲一命换一命给予她生命,父亲珍视这个女儿,从小跟父亲到处打打杀杀,未逢敌手。他,伊狂,伊家大少,伊家的独苗苗。从小娇生惯养,天之骄子。两人的爱情将发生怎样的冲撞?
  • 地底密码

    地底密码

    一张三国时期的方絮,却记载了一座明朝的墓,循着线索抽丝剥茧,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惊天秘密开始渐渐浮现……
  • 高冷校草的拽拽未婚妻

    高冷校草的拽拽未婚妻

    一个高冷的少爷,一个冰山千金两人原本是两条平行线,命运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 恶魔老师:丫头,你别跑

    恶魔老师:丫头,你别跑

    (甜文+宠文全本免费)周同学:“老公,第八题选什么呀?”何老师:“自己写!”周同学:“我要会还问你。”何老师:“我讲的时候你怎么不听呢!”周同学:“你太帅,听不进去。”何老师:“别来虚的,自己写!”周同学:“免费家教都快进我家户口本了,谁还听现场。”何老师:“好好写,要不晚上…..”从中三到高三,作为学校风云老师的何靖一直陪着周依梦从中三到高三,这是一本有关青春、初恋、老师与学生的小说,欢迎亲们的收藏新书:《致我的傲娇男神老师》,求收藏~~
  • 金枝玉霜

    金枝玉霜

    现代的富家千金,倒霉悲催的被黑白无常的一次乌龙弄到了古代。某男一号:爱妃,过来侍寝吧。某女淡定无比:王爷记性不太好,明明是我要找男子给您侍寝的。某男二号:小千霜,嫁给我吧。某女很像狼外婆:没问题,只要你让我随时M你。某男三号:我要解约。某女拿出契约:要解约的话,请先练成葵花宝典。
  • 魂译天道

    魂译天道

    主角念尘是兰斯大陆上毫无斗气和魔法的废材少年,饱受贵族少年科维拉欺负,这天科维拉又开始欺负念尘,被念尘青梅竹马的诗雅儿警告,科维拉对诗雅儿这个帝奇特学院特等生忍无可忍,和手下人一起围攻诗雅儿,诗雅儿展示出白色圣光,准备迎战,被爷爷威尔.霍戈及时制止,诗雅儿不服,霍戈答应买根法杖给她,科维拉不敢得罪这个连父亲都畏惧的人,只好作罢。霍戈三人去镇上买法杖,镇上极为繁花,全因圣龙森林的缘故,因其飞出的圣兽双翼飞龙曾帮助飞龙骑士蒙休斯战胜兰斯大陆各方强者。霍戈带着念尘和诗雅儿拐进住在偏僻巷中的老朋友穆拉家,穆拉答应替诗雅儿打造法杖,并送给她空间戒指,念尘心痒,问自己是否也有礼物,炼金师告诉他要收他为徒。
  •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感动中学生的友情故事

    本书是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收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诗歌、小说、历史故事等,共18册。
  • 天云之剑

    天云之剑

    既然灵家是因天云宗而亡,那便散功不入宗,武道漫漫,不在一时……
  • 冥帝养成之樱仙嫁到

    冥帝养成之樱仙嫁到

    某男:“看你那么凄惨,我就勉为其难的让你跟我回家好了。”某女:“什么凄惨,什么勉为其难,你这是绑架好不好!”某男无赖:“是吗?我以为我这是救你出来。”某女一个劲的翻着白眼“那好吧,其实我是为了拯救那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