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50200000017

第17章 守己无求尽性知命(2)

清军江南大营被再度摧毁之后,清朝绿营武装基本垮台,黄河以南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足以与太平军抗衡,因而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依靠他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所以,清政府就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迅速提拔和积极扶植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使之与曾国藩地位相当,感情疏远,渐渐打破其从属关系;清政府对曾国藩的部下将领和幕僚,如已经死去的塔齐布、罗泽南、江忠源、胡林翼、李续宾、李续宜和当时尚在的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杨载福、刘长佑等都实行拉拢和扶植政策,使他们渐渐与曾国藩分庭抗礼,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而对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则恰恰相反。同治二年(1863)五月曾国荃升任浙江巡抚之后,虽仍在雨花台办理军务,未去杭州赴任,亦本属清政府的意旨,照例是可以单折奏事的。曾国藩遂让曾国荃自己上奏军情,以便攻陷天京后抢先报功。不料,奏折刚到立遭批驳。清政府以其尚未赴巡抚任,不准单折奏事,以后如有军务要事,仍报告曾国藩,由曾国藩奏报。曾国藩恐曾国荃心情抑郁,言词不逊,在奏折中惹出祸来,特派颇有见识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迅速赶赴雨花台大营,专门负责草拟章奏咨禀事项。

曾国荃攻陷天京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大赞扬,不料又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千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事情发生后,曾国荃部下各将都埋怨赵烈文,以为是他起草的奏折中有不当言词引起的。赵烈文则认为,这与奏拆言词无关,而完全是清政府猜疑,有意诃求,否则,杭州城破时陈炳文等十余万人突围而去,左宗棠为何不受指责?幸好有人将李秀成捆送营,否则曾国荃更无法下台。

但是,清政府并不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上谕说:“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长承恩眷。”这无疑是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真是寥寥数语,暗伏杀机。

活学活用

遭疑被怨,却挺坚守则,矢志不移,尤为可贵。

因为被怨恨,不理解而至前景暗淡的事例,着实不少,但能够顽强地坚挺下去,直至留芳于世,才是值得人景仰的,我们想起了“挺身迎祸”的晁错。

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是西汉文景时代的政治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早年随张恢学申商刑名之术。以文学任太常掌故。曾受太常派遣,至伏生处学习今文《尚书》,不久,任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太子家令。得幸太子刘启(即景帝),号称“智囊”。

文帝时,晁错看到匈奴侵扰日益严重,商人兼并农民土地等问题,先后上书言兵事和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等急务,不久,晁错由平阳侯曹窟等联名举为贤良,因对策高第,迁大中大夫。他又向文帝建议削夺诸侯王权力及更改法令,所言多能切中时弊,以此得到文帝的赏识。

景帝即位后,晁错擢为左内史。不久,迁为御史大夫。他受到景帝的信任,更定法三十章,力求剥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他在《削藩策》中明确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奏请根据诸侯王罪过的大小,削其支郡,遭到外戚窦婴的反对;他更定法令三十章,更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晁错的父亲从家乡赶来,劝他不要“侵削诸侯,疏人骨肉”,以免树敌招怨,晁错却不以为然,明确回答:“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他父亲不由得叹息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随即饮毒药自杀,说是“吾不忍见祸廷身”。

父亲的反对和自杀,并没有动摇晁错削藩的决心。景帝根据他的建议,先后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印六县和楚王戊东海郡,并决定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终于发动武装叛乱。

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调兵遣将以遏制叛乱的势头;同时,为来势汹汹的叛乱感到不安。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师,正当景帝举棋不定之际,晁错的政敌、曾任吴相的爰盎,在窦婴的唆使下,乘机向景帝建议斩晁错以谢诸侯。景帝遂拜爰盎为太常,出使吴国;同时授意丞相、中尉、廷尉等官员劾奏晁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根据这一无中生有的罪名,竟然判处晁错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景帝虽然批准了这一判决,却无法消除心头沉重的负罪感,只好让中尉哄骗晁错,结果,晁错穿着朝衣被斩于东市。

晁错虽然被冤而死,吴楚七国却丝毫没有罢兵的迹象。一天,校尉邓公从平叛前线返回,向景帝报告军事。君臣之间有这样一段对白。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但臣恐天下之士拑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君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晁错“为国远虑,祸反及身。”令世人叹息,志士扼腕。后来,《汉书》作者班固感叹说:

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容”,“世哀其忠”,可说是历史对晁错的评价。

于谦以“意欲”罪名被杀,同样应了,“功高震主者危”这句话。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充满浩然之气,流传千古。它的作者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民族英雄于谦。然而,正如明代朱懋澄所说:“勇略震主,今古莫容”。最后于谦竟然含冤被害而死,令人感慨良深。

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贵族也先率军攻打明朝,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挟持下,发兵五十万亲征。朝中不少大臣极谏不可亲征,不听,并命兵部侍郎于谦代理兵部事,守卫北京城。英宗这次亲征,由于军事组织的不健全,后勤供应的困难,军队在行进过程中就多叹惊扰不定,再加上受到王振的错误指挥,迂回周折,延误了时间,当明军行至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时被敌军追及。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彼俘,王振也被敌军杀死,明朝的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所谓的“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后,瓦刺军直驱北京。留守北京的于谦组织军民坚决抵抗。十月,瓦刺军抵北京城下,于谦率兵出城迎敌,然后派骑兵在郊外埋伏出击,连北京西郊的居民多登屋掷砖瓦助战。瓦刺军屡战不利,被迫退却,明军乘胜追击,杀死瓦刺军数万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战后,明朝论功行赏,升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于谦此话,表明他保卫国家的赤诚之心。

京师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明朝的边防在于谦的整顿下,日益严密,瓦剌以武力进攻不能取胜,而诱降、反间等政治图谋也不能得逞。此时,英宗在瓦刺手中,已失去了任何的诱惑作用,也先决定把英宗送归明朝。这时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已成为明朝皇帝了,是为代宗。代宗不愿接英宗回来,怕影响自己的皇位。于谦认为,英宗在瓦剌手中,毕竟对明朝不利,如果瓦剌送英宗回来不是诡计,对明朝还是有利的。于谦便对代宗解释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于理当速奏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代宗同意了于谦的意见,派人去把英宗接了回来,但为了提防他复辟,就把他软禁在南宫,切断了他与外边的联系。

景泰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不能临朝,石亨、徐有贞勾结太监曹吉祥等,在夜里秘密将英宗拥上皇位。

英宗复辟成功后,当即传旨逮捕于谦。同时,大学士王文、学士陈循、萧镃、商辂,尚书俞士悦、江渊,都督范广,太监王成、舒良等,也都被捕下狱。

英宗复辟以后为什么要马上就逮捕于谦呢?原来英宗被俘以后,希望明朝和瓦刺讲和,能把自己赎回来。于谦坚决进行抗击瓦剌的斗争,使他在瓦刺中吃了不少苦头,便对于谦恨之入骨。但是他复辟之后,马上就把于谦逮捕起来,又和复辟的主谋人徐有贞和石亨有关。

徐有贞是副都御史,因在也先入侵时,倡议南迁,被于谦所驳斥,为舆论所讥笑,后来他想当国子监祭酒,也没有得到于谦的支持,所以一直仇恨于谦,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了功,景泰三年任京营总兵官提督十团营,佩镇朔大将军印,职任极重,但骄纵枉法,结常营私。于谦屡次对石亨的罪行加以奏劾,石亨本来嫉妒于谦的才智和地位在己之上,至此更积恨在心。

徐有贞、石亨因为复辟有功,都得到英宗的信任,掌了大权。于是,英宗、石亨、徐有贞等首先诬于谦、王文等谋迎立襄王朱赡善的儿子做皇帝。石亨扬言:“虽无显迹,其意则有,”廷审时,徐有贞当众喝令法司把于谦等痛加拷掠。王文不堪冤愤,激辩不止。于谦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遂被判处谋逆罪,死刑,抄没家产时,发现于谦“家无余货,萧然仅书籍耳!”独有正室锁钥严密,查抄者以为内中所藏的一定是金银财物,及将屋门打开一看,原来里面珍藏的是代宗赏赐给他的“蟒衣剑器”等物,于谦的清廉忠正更得到明证,于谦被杀时,英宗尚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徐有贞秘密进言道:“不杀于谦,此举(夺门)为无名!”遂下毒手。都督范广,勇而知义,为于谦所信任,却被石亨忌恨,并斩范广。英宗、徐有贞、石亨等更疯狂残害抗战派人物,王祐、陈循、江渊、俞士悦等充军,年富、萧铉、商辂、王伟等革职,其他经于谦推荐选拔的文武官吏都加以迫害,列名镂板,并且榜示“于谦党”于天下。于谦等既死,国防又被废弛,此后,边警频传,恭顺侯吴瑾对英宗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英宗、徐有贞、石亨之流的凶残反动,陷害忠良,致使明朝政局更加恶化。

清白一生的于谦,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的政变中,惨遭杀害,当时已是六十岁的白发老人了。于谦遇害时,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京城百姓无不失声痛哭,切齿痛骂奸佞小人。不论男女老少,“论公事业则颜开,谈公冤愤则色变”。

于谦被害后,指挥同知陈逵感念于谦的忠义爱国,不顾个人安危,收葬了于谦的遗骸。两年后,于谦的女婿朱骥把他的灵柩运回家乡杭州,葬于西湖三台山麓。

明末抗清斗争中牺牲的张惶言,生前曾表示自己在斗争中要以岳飞和于谦为榜样,曾写下著名的诗篇: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的确,于谦壮烈的一生与岳飞一样,是一出壮丽的悲剧,也都是我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人物,为国家民族的存亡作过巨大贡献的人,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智慧金言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于岳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这是袁枚所赞扬的一首诗。岳飞、于谦忠贞爱国的可贵精神与英雄气概,将同秀丽的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万古长青,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他敢于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强调以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而不是忠于皇帝个人,这一点尤其值得称颂。

同类推荐
  •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

    20几岁要懂点职场策略

    本书从二十几岁年轻人在职场遭遇到的各个问题入手,以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说理阐明职场人在求职面试、职场晋升、跳槽以及人际交往等环节中所需要掌握的策略,给年轻人提供最实用、最具体的指导,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能够充分把握住机遇,懂得如何抉择、进退,进而迈向成功。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 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

    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

    本书介绍了现代礼仪知识,分别从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生活礼仪、饮食礼仪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系统归类、详细的阐释说明,把现代人应知应会的实用礼仪一网打尽。
  • 能力+行动=成功

    能力+行动=成功

    成功管理学是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把成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构的新学科。成功管理学把传统行为科学由纯描述性的实证科学提升为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现代科学,从而为现代管理学、领导学与企业家理论奠定了现代行为科学基础。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成功管理模式是成功的系统工程学。在成功管理模式中,人的整体素质是成功的本质、规律、要害、关键。成功管理模式是把所有成功的必要条件按逻辑和历史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成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而成功本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成功哲学指导下的成功路线图,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 像他们一样生活

    像他们一样生活

    学习别人的生活方式,铸炼自己的生活态度。本书分像诗人一样浪漫、像和尚一样大观、像学者一样思考,像军事家一样谋略,像艺术家一样文情,像贵妇一样优雅,像绅士一样风度,像孩子一样天真,像天使一样美丽,像隐士一样宁静等10方面。
热门推荐
  • 误入王爷怀

    误入王爷怀

    穿到古代的林慧娘,因为偶然救了永康帝,却错把永康帝的双胞胎弟弟晋王当做了自己救的那个人,还给对方留下了自己的头发做信物,希望对方能想起自己的救命之恩,却没想到晋王误会了她的意思,啼笑皆非的故事也由此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是时光两三事

    爱是时光两三事

    因为是你,我更接近梦想;因为是你,我陷入爱里;因为是你,我可以变成最真实的那个我。
  • 凤逆天:别惹废柴小姐

    凤逆天:别惹废柴小姐

    左丞相三小姐熟睡中被人戏弄。哎呀呀,三小姐发威了,始作俑者在树上看戏好不自在……五小姐游湖掉水了,啧啧啧,春光乍现……某人贼笑,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希望我能看到你

    希望我能看到你

    温柔大姐姐性格的小溪在一场车祸中丧命,男主得到一条手链便可以看到小溪,但好景不长……
  • 耽耽雨落易水寒

    耽耽雨落易水寒

    他,喜欢她,喜欢她的那份执着,喜欢她的那份勇敢,喜欢她的那份聪明。他,喜欢她,喜欢她那双爱笑的眼睛,喜欢他的那份沉默,喜欢她的变化无常。
  • 三世雪鸢之恋

    三世雪鸢之恋

    她,天地之间精华孕育的第一位神他,是魔族最年轻的帝王但神魔不能相恋,雪鸢被六界之人联合所杀,陷入三世轮回,三世情缘,是否能再续前缘?
  • 祝酒辞: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技巧

    祝酒辞: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技巧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技巧,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礼仪和实用技巧,同时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题材丰富,兼具实用,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一道丰盛的宴会文化大餐。适合各层次的读者阅读参考。
  • 颜控时代

    颜控时代

    相貌普通,高度近视,满脸痘痘,身材浮肿,单眼皮,大鼻头,矮个子……上天为何如此不公?社团竞选输给系花;实习兼职无人问津;就业面试屡战屡败;工作不顺,相亲难嫁……名校毕业也难改变命运?试看身边美女如云,颜控时代,看脸的天下,她该何去何从?重生萝莉,减肥塑身,美容养颜,捕获男神,且看女神养成改变人生?
  • 天道剑主

    天道剑主

    仙界被毁,叶辰携带青梅竹马的九天玄女到达地球,肩负起重建仙界的使命。任何东西看一遍就手到擒来。什么,我有不会的东西!不可能,吾为诸仙至尊没有什么我是不会的,于是乎各路美女纷至沓来。最终且看叶辰如何手持一把仙剑斩破虚空重建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