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7300000025

第25章 灵魂的激情(3)

爱在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其中一种指的是物欲。这种最为直接外露。爱直接被物欲所勾起,然后产生强烈的渴望,渴望得到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是单纯的物欲之爱。另一种指的是仁慈。由爱来激励着我们去爱些什么,这才是高极形态的爱,是爱的激情的升华。笛卡尔自己也认为,这样的区分方式比较简单,因为它似乎只涉及到了爱的结果,而没有涉及到爱的本质。因为正是这样的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愿地去和某一外界的对象相结合,无论它的性质如何,我们都会对它产生一种近似乎仁慈的情感。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自身的态度。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断定,这件东西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不是通过意志与之相结合,只是想通过无论什么样的方式,一定要得到它才可以,这便是最常见的爱的结果之一。但有时我们更愿去相信这件东西是我们想要得到,并且自愿地去和它结合,这是爱的基本结果之一。

如果单单从结果而言,那么,有多少种外界事物,就会有多少种爱或物欲。尽管所要追求的对象不同,但是这种爱的本质是相同的。有野心的人希望握有权势,有雄心的希望建立功业,怀着贪心的人只想多多的敛聚财富,迷恋美色的人则是满脑子的男女温柔之事。这样的爱究其本质来说,还只限于占有欲方面,而不能就确切地说是对于对象的爱。但是,也有另外的一种爱,它只追求付出而不考虑回报。这种爱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操碎了心吃尽了苦也无怨言。忠诚的人对于朋友的爱,所谓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这种爱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不是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爱。第一种爱也是爱,但他们爱的只是自己,是由于爱自己,所以才会对自己希望拥有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占有欲。而第二种爱则是爱对象,心甘情愿为对象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是一种纯粹的爱。

虽然憎恨是与爱相对立的,但是笛卡尔却没有对恨做出更多的注解,而仅仅是略略地带过而已。这是因为,笛卡尔对恨的激情抱着一种非常冷漠的态度。他对恨的观察和体会远不如对爱深刻。也许是他故意不对恨作过多的剖析,或者是不愿对恨做出更多的论述。于是,我们很难在笛卡尔的学说中区分出多少种恨来。虽然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尽量地远离了那些邪恶的东西,但是,我们几乎不能从邪恶中找出什么差异来。笛卡尔对恨这种激情的淡漠态度,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原来,笛卡尔生性淡薄,他的一生都是那样的平静恬淡,与世无争。他从不愿意和任何人发生争执,对于只讲利益的人更是不愿与之打任何交道。他只对精神性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是对科学和真理始终都抱着一种真诚的爱。但笛卡尔的淡泊不同于自闭,事实上他对朋友一向忠诚坦白。笛卡尔愿意为了友谊朋友付出,而他的朋友、同学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也正因为如此,笛卡尔一生中从不执著于什么仇恨之类的东西,而他对真理和友谊,也怀着极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大概就因为这样,笛卡尔不愿意对恶的事物多加描绘。而他不注重利益、一心追求真理、信守对朋友忠诚的信念,虽然带有很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还是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与仰慕。

“渴望”

此前,笛卡尔把渴望归于灵魂的力量。在灵魂的激情当中,笛卡尔再次对渴望展开了讨论,而且是作为灵魂的主要激情之一来讨论的。笛卡尔认为,作为激情的渴望,是由动物精神而引起的灵魂的活动。动物精神向灵魂发出信号,使它更希望向它描述的某些东西是好的,是有利的,并且是我们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强烈地渴望好的东西出现,并且想一直保存下去不想失去它。在渴望好的东西出现的同时,我们也会渴望坏的东西不要在眼前出现,最好是永远都不要出现。这两种渴望我们都有。当时的经院哲学也在谈论着渴望,但是,他们是把渴望善与避开邪恶区分开来的,即渴望善和避开邪恶是完全相对立的,称为趋善避恶。笛卡尔认为,“趋善,同时避开与它相对立的邪恶,永远是同一个运动。”当我们趋向于善的同时,就是在有意地避开邪恶,或是我们认为它是恶的东西。正是因为我们对坏、恶的东西反感、恐惧与忧虑,我们才更希望去追求好的、善的东西。同样,当我们追求善的东西的时候,也会隐隐地把它和恶的东西相比较,那种对恶的东西的厌恶之情也就会再出现。所以,当我们把渴望并追求善与厌恶和避开恶结合在一起来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渴望这种激情中,善和恶是相互引发的激情。

“喜与忧”

快乐是在灵魂拥有善的时候自动泛起的感情,也是灵魂中的一种让人感觉到惬意的感情。除此之外,灵魂不能在它所拥有的其他任何事物中得到快乐,事实上,灵魂从它所拥有的那些事物中也不会得到什么东西。所以,它对我们所享有的乐趣仅仅在于拥有它们。笛卡尔在这方面的描述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笛卡尔的意思是,当大脑中的印象向灵魂描述某个东西是善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也不是要把作为激情的快乐和纯粹的理智上的快乐混为一谈。他所指的快乐要更超脱,更理想化,那就是善。善只能借助灵魂的活动进入到灵魂当中,所以笛卡尔才会把善称为在灵魂中被激发出来的惬意感情,而快乐,则存在于它所拥有的善当中。就在灵魂与肉体相联系的时候,这种理性上的快乐也伴随着激情出现了。当我们的理智突然发现我们已经拥有了某种善的东西时,虽然它与身体相关的一切都不相同,虽然它无法准确去表达、去描述,甚至无法去想象,但是,在大脑中仍然会立刻形成某种印象。这种印象来自于人的想象力。人总是必须对某种事物产生印象,即使它是如何的不可思议,这时就只能借助无边的想象力了。这种印象形成后会促使大脑进行某种活动或者是促进了动物精神的活动,而快乐的激情也就由此被激发出来了。

忧愁是灵魂从邪恶中感到了不安从而引发的沮丧和郁闷。当我们以灵魂去面对外界事物,而大脑向它提供的印象却不相符合的时候,一种强烈不适的感情会因此而生,这样也会引发忧愁。忧愁中也包括激情的忧愁和理性的忧愁,这是忧愁与快乐的相同之处。而两者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快乐因善而生,而随着忧愁而至的往往都是邪恶。

那么,快乐与忧愁这两种激情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快乐和忧愁的产生来自于两种不同的信念。快乐因拥有某种善的东西而生,而忧愁则是因为灵魂发觉到了我们存在着某种邪恶和不足。当然,我们往往会简单地感知到快乐与忧愁,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觉到善或邪恶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或者根本就没有看到善与恶的存在。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可以引发这种情况的出现:

第一,当善与恶在大脑中形成印象的时候,灵魂并没有参与到其中,所以当快乐与忧愁产生时,灵魂也没有发觉其中善与恶的存在。

第二,快乐与忧愁只出现在肉体的水平上,并没有通过灵魂去更深一层的认识它。

第三,虽然它们已经出现在灵魂中,但是,灵魂却并不认为它们是善或是恶的,但是我们在大脑中原本就存在着善和恶的印象,我们往往会以它们作为依据去对照新出现的事物。所以当它们和大脑中的善与恶的印象相混合的时候,也会引起快乐与忧愁。

笛卡尔对激情的分析,尤其是对以上六种激情的分析,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笛卡尔较侧重于心理方面的分析。虽然笛卡尔对激情生理基础做了很多阐述,但是这种叙述只是一个铺垫,是为激情的心理分析做铺垫。笛卡尔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从激情的心理分析引出对激情的道德评价。

特殊的激情

特殊的激情是笛卡尔在《灵魂的激情》中考察的第三部分内容。笛卡尔对特殊的激情的考察是建立在对一般的激情和原始的激情的考察的基础之上的。笛卡尔认为,特殊的激情是由原始的激情化合而成的。当然,特殊的激情已经超出了在一般的激情和原始的激情中所考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成分,而带有浓重的伦理学成分。所以,也有研究者把这一部分成为“激情伦理学”。笛卡尔认为,激情的伦理学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只会最高级的问题,应该被认为是位于人类知识之树的顶端。下面,我们将对笛卡尔在这一部分研究的“尊敬和鄙视”、“勇敢”、“懦弱”以及“光荣和羞愧”等“激情”作详细介绍。

“尊敬和鄙视”

正如笛卡尔所讲,“尊重也是一种激情,它代表了灵魂的一种倾向,灵魂向自己描述某物值得受到尊重。”也就是说,在笛卡尔看来,尊重也是一种激情,是灵魂所拥有的向它自身表示被尊重事务的价值的一种倾向。那么是什么造成这种倾向的呢?笛卡尔说,“当然按照规矩,这种倾向肯定是由动物精神的特殊运动引起的。”笛卡尔认为,“尊重”这种灵魂的倾向,是由动物精神的特殊运动引起的。具体的运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动物的精神传输到大脑,然后,动物精神在大脑内部强化服务于“尊敬”这一目的那个印象。

与“尊敬”相反,“鄙视”是灵魂考虑它所鄙视的那个事物低下与渺小的一种倾向,例如,笛卡尔说,“而鄙视则是灵魂的一种相反的倾向,即灵魂认定某些东西低劣,对其产生鄙视。”这里所说的相反,自然是指“鄙视”是和“尊重”相反的倾向。当然,“鄙视”和“尊重”还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产生机制都是一样的。“鄙视”也是由动物精神的特殊运动产生的:动物精神进入大脑后对那个渺小或者低劣的观念的强化最终导致“鄙视”这种激情的产生。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曾国藩改变一生的十大事典

    本书深入探究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提炼出10大事典。即:一生成就都在“砺志”再取得;终生在自省与自律中度过;勤奋自立者才能闯出一片天;善把用人之道与取人之术合为一体;像猎手一样紧追每一个人生机会;越是逆境越应抗得住等人生哲学。
  • 中华家训(第九卷)

    中华家训(第九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口袋妖怪之风雨同舟

    口袋妖怪之风雨同舟

    穿越到口袋世界我怎么能不收割一下名为智爷的经验包呢……“赤,我错了,咱能好好说话么。”“那怎么能行呢,明明当年你“教”了我怎么多,我怎么能不回报一下呢”“哦——原来你在这儿,来接受我的挑战吧。”小茂和小智并肩站着。“小智,原来你在这儿啊。”小黄高高兴兴的走到了小智身边。“过去,你们两个人生淫家,接受我的大FFF团的制裁吧。”小茂冲着小智吼道。“哦哦,看我是不能置身事外了呢。”本来站在门口看戏的小蓝拿出精灵球有些无奈了。“你们几个……是在欺负我弟弟么。”黑化了的娜娜美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在小茂的身后,猩红的双眼瞪着对面的四人。【单女主限定、特别篇剧场版混合,有一点TV人物关系】
  • 绝世妖猿

    绝世妖猿

    一万年来的和平,带来了绝世大陆的繁盛,却让整个世界的生灵都觉得寂寞。于是,和平开始松动,一场通天透地的谋划在长久的酝酿中越发香醇……一名穿越者的故事从这里说起。
  • 重欢旧爱:冷血总裁老公你走开

    重欢旧爱:冷血总裁老公你走开

    先......先生,我妈租你一天多少钱,我给你好不好?能不能让我多租一天,我加钱!裴泽卫看着面前大胆的女人,看来她又拿他当出来卖的了?行啊,租一天加一晚,买贵包赔,想退货啊,那多送你两晚好了......
  • 一起躲过的屋檐

    一起躲过的屋檐

    一件微小的事情,却让我认识了那个改变我一生的人。
  • 互联网版图:掘金时代

    互联网版图:掘金时代

    讲述“洋巨头”ebay、沃尔玛在线、亚马逊和雅虎,携巨额资本,布局中国市场,封疆裂土。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等,于生死存亡之际,团队协作,审时度势,迎难而上,面临一次次凶猛的围剿,依然坚强地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创造出新的奇迹。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迎来了新的浪潮,百家争鸣,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版图,各方进入了结盟和厮杀阶段,谁又会成为最后的赢家,什么才是致胜的法宝,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出路又在哪里……
  • 异魂歌

    异魂歌

    关于异能,和一群异能者,以及他们的契约者的故事。
  •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全文免费】她,狠戾乘张的暗夜特工。一朝重生为将军府的废材庶出四小姐,丑陋无颜,废材一枚,人人可欺?很好,她会让那些人百倍偿之。当丑颜褪去,一袭红裙惊艳天下。伪善嫡姐扮莲花,好,撕了她的美人面;渣男跑来要求亲?千玥红唇微勾:“既然想死,送你一程又何妨?”他绝色无双,冷漠狠戾,独独对她宠溺入骨,奉上所有温柔:“就算倾尽天下,放弃所有,也比不上唯一的你。”红尘滚滚,苍桑巨变,哪怕历经万年,而你却早已融入我的骨血。
  • 浮云志

    浮云志

    人生如浮云,谁能破贪嗔痴怒,唯有向本心,才获大自在,行我路,踏破天歌。。。。。。
  • 今天的阳光刚刚好

    今天的阳光刚刚好

    总是憧憬着自己能圆了自己的写作梦,着这是第一次大自己的故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更多的是想记住那一刻的美好。一个小女生对未来的憧憬,对爱情的向往与羞涩。一个男孩子从爱恋走向成熟的经历······
  •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不完美少女之完美逆袭

    她是不完美的少女,仇恨与背叛都降临在了她的头上,她要逆袭!她要让那些曾嘲笑她的人受到报复!但怯,懦弱拜拜了,就在这时……她的命运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