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7300000024

第24章 灵魂的激情(2)

在定义的第二个方面指出,激情既是与灵魂相关的,也与外部客体引起的感受和身体的某些感受相关。外部客体引起的感受就是指颜色、声音和气味,这些体验完全是来自于外界的。而身体的某些感受,如饥饿、口渴、痛苦等则来自于身体内部,即使没有外来刺激也会反映出来。但是不管这些感受是以什么为原因,归根到底都是由动物精神所引起,并加以保持和增强的,当然也可以由灵魂自身引起。这就可以看出,知觉或者激情与灵魂和动物精神之间,具有着极其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呢?是什么有这种作用,能把物质和非物质联系在一起呢?笛卡尔给出的答案是——小腺体。

“松果腺”

笛卡尔指出,灵魂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为了理解灵魂与肉体的联系,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灵魂和整个肉体是结合在了一起的。我们看不到灵魂,它没有广延、维度,不占据空间,也不会因为身体上的残缺而变小。灵魂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得到一个残缺不全的灵魂。可是当身体死亡的时候,灵魂就随之不复存在了。灵魂和身体本身就具有着不同的属性,那到底是什么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当时的很多人都认为灵魂所处的位置是心脏。这是因为他们注意到,每一次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引起强烈的心跳,这说明,心脏正是灵魂的所在之处。可是笛卡尔认为,并不是心脏把灵魂和肉体联系在一起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灵魂是位于大脑的,可是笛卡尔也不认为灵魂在大脑中。笛卡尔认为,灵魂位于大脑的“最内部,即位于脑中部的一个小腺体,它悬浮在输送管的上方,位于前腔的动物精神通过这些输送管与后腔的动物精神联络,小腺体发生最细微的运动,都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精神的输导过程。同样,动物精神输导过程的最小变化,也会大大地改变这一腺体的运动”。笛卡尔认为,这个小腺体才是灵魂的居所。它凭借着动物精神,以及全身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把指令传达给全身。对于这样一件抽象的事物,笛卡尔为什么会这样具体并肯定地指出它的所在呢?

笛卡尔的理论依据是,人体上很多的器官都是成双成对的,比如说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两条手臂或是两条腿等等。可是这种成双成对的组合反映到人的感知去上只准确地显示一件事物。比如说每一只眼睛看到了一个人,那么呈现出来的肖像就应该是两个人,但是我们还是会准确地看到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笛卡尔把它解释为,在外来事物的形象反映到灵魂里之前,先有一个东西把它们中合了,所以传入灵魂后的合成过的肖像是一个完整肖像。而这个从中合成的、至关重要的东西就是小腺体。笛卡尔认为,人体内活跃的动物精神时断时续地刺激着小腺体,小腺体随动物精神的刺激开始活动,把外部传来的信息或图像整合,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才在我们的灵魂中显现出来。

要研究笛卡尔的激情心理—生理学,就必须去了解笛卡尔对松果腺的阐述。因为在笛卡尔的学说里,松果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使身心联系的关键,也是使人体各个器官相互配合,正常活动的关键。了解了小腺体的活动方式,就会了解灵魂与身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笛卡尔认为,小腺体是灵魂的处所,正是小腺体在动物精神时断时续的刺激下进行活动,才把外界传来的信息加以整理中和,最后把一个完整的图像传送给了灵魂,并且依靠着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把指令与能量传达到全身的每一个相应的器官。可以更具体地描绘它的动作:当一个外界事物对身体发生影响时,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引起了神经系统的运动。在运动中通往大脑腔的通道被打开,一部分活动的动物精神会流入大脑。当活跃的动物精神在脑腔中活动时,会以不同方式刺激悬浮在大脑腔中的小腺体,并促使小腺体发生了运动。与此同时,位于小腺体中的灵魂也开始运动,并且促使小腺体开始运动。

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向我们走来,看到他的瞬间其实已经完成了好几个运动。首先是移动过来的人,它身上反射的光刺激了眼睛,使视神经开始运动,并把这一图像传达给大脑内部。但传送时的人的形象应该是两个,即两只眼睛的视神经都在进行着运动,并向大脑内部传输。大脑腔中充满了活跃的动物精神,它们立刻把形象传达给了包裹在动物精神中的小腺体,小腺体开始进行动物精神传递的形象的整合工作。形象完美地被合并了,并且立刻对处于小腺体内部的灵魂发生了作用,使灵魂看到了这一形象。这一整段的过程是个生理过程,它还不需要激情出场辅助。但是特殊的是,在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立刻还产生某一种反应。比如这个人样子很可怕,比如事先知道这个人是个坏人或是曾经被这个人伤害过,再或虽然和他根本不认识,但相遇的场合或是某种能够产生联想的可能(比如是一个人在黑路上遇见他)都会在灵魂中直接地生产恐惧的激情,并且既而诱发其他的激情,例如说勇气的激情,我们有可能大着胆子迎上前去,或是作过防卫甚至攻击的准备。也可能会产生畏惧的激情,这时的我们就会采取躲避退缩的反应。哪一种激情的产生就会导致哪一些反应表现,这些反应其实并不是由外界事物的直接侵犯造成的,那一瞬间是动物精神刺激小腺体,小腺体中的灵魂直接使人的身体产生的本能反应。

“意志”

当我们感觉到外界事物有可能对我们产生威胁时产生的本能反应,其实是因为身体的需要,受到刺激的灵魂认为必须采取的行动。这种行动是一种渴望。不管是准备攻击、防卫还是退避,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为了让身体可以得到安全感。这种渴望其实是意志的力量。笛卡尔认为,灵魂中除了激情以外,还有一种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志。

笛卡尔认为,“意志的性质是极其自由的,它绝不可能受到任何限制。”笛卡尔把思想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灵魂的活动。灵魂的活动指的就是渴望,它是意志力量存在的根本,而肉体也仅仅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变化。另一种则是激情,它是由一切知觉所构成的。激情完全依赖于支配着它们的活动,即灵魂的活动,但灵魂也不能够直接改变激情,只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改变,除非灵魂本身就是它们的原因。正是因为渴望,它们渴望某一种东西的时候,会因此而引发小腺体的活动,而小腺体的活动都源于一个目标,那就是要产生与这种渴望相关的结果。意志的力量就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笛卡尔认为,灵魂和肉体是通过松果腺建立起联系的。可是,如果想要去解释意志的活动是通过什么发挥作用的,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笛卡尔指出,当灵魂渴望收集某种东西的时候,这种渴望会引发小腺体发生运动,小腺体更进一步使动物精神流向大脑腔中的某个部分。这种流向就相当明确了,一定不会错误地指向其他的部分。这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着记忆,而正是记忆引导着动物精神,使动物精神进入这一部分比进入其他的部分更加容易了。笛卡尔认为,大脑之所以有记忆,其实是因为大脑渴望记忆,而这种对于记忆的渴望,则又是意志在发挥它的作用了。如果我们渴望去想象某一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当渴望产生的时候,它依然一丝不苟地引发着小腺体以相对应的方式产生运动,这时大脑中的动物精神就会发挥作用,试图在大脑某一个位置去寻找对于这种并没有见过的陌生事物的种种可能存在的踪迹,以便能够向灵魂来描述这种还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的形象。不管我们是像平常一样走路,或是以另外一种特殊奇怪的方式来走路,哪怕只是让身体做几个简单的动作,都是源于渴望引发小腺体的运动,支配动物精神各赴其位,指令下达后,相应的动物精神会导致相应的肌肉发生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而这个时候所做的,自然就是我们渴望做的事情了。这样看来,渴望——意志本身是自由的,并不受任何的限制。而一个人的活动,不管是表现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不是仅仅取决于身心而已,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凌驾于灵魂之上的声音。因此可以说,意志就是人体内部的上帝,正是意志主宰和驱动人的一切生理—心理的活动。

激情心理学

“激情心理学”是《灵魂的激情》的第二部分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笛卡尔主要介绍了激情的内容以及运作方式,并对惊讶、爱、憎、渴望、喜、忧等六种原始激情的内容和运作方式作了简单介绍。笛卡尔认为,灵魂的激情其实是有很多种的,而且它们之间的动作还有一定的顺序可循。笛卡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列举了多达40多种激情,但在这许多种激情中,惊讶、爱、憎、渴望、喜、忧等六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激情。如果能把这六种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激情考查清楚,那么,其他数十种激情的原因和影响也就容易理解了。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也将对这六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激情作简单介绍。

笛卡尔指出,灵魂的激情其实是有很多种的,而且它们之间的动作还有一定的顺序可循。笛卡尔在著作中大量地罗列了人类的各种激情。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把所有的激情都一一罗列出来。笛卡尔列出了人类的各种激情,对其中的六种主要激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这六种分别是:惊讶、爱、憎、渴望、喜、忧。

“惊讶”

惊讶是当一个与我们曾有的意象中不同的客体出现,使我们感受到的意想不到的震撼。其实,从根本上说,真正感觉到震撼的应该是灵魂,灵魂对这一个罕见的、非凡的客体进行仔细辨认思考,而感受到的震撼。惊讶的主要原因是当灵魂审视客体的时候,发现仅仅依靠大脑中存留的印象无法对客体进行辨别,也就是说,这一个客体是罕见的,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这时,灵魂就会调动动物精神发动运动,动物精神在灵魂强大的力量,也会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把所见到的异乎寻常的客体形象送到大脑中的某一个部分,把这一印象加强并保存下来;与此同时,也会调动肌肉运动,所以外部的感官也随着做出了相应的反应。笛卡尔认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灵魂的活动虽然很强烈,但却并未伴随着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加速。这是因为能够引起人的对象虽然会让人感受到震撼,但是印象本身“并未有善与恶之分,只是对事物的认识感到惊讶。”

惊讶有两个内涵,第一种内涵就是意外。这是因为特殊的客体出现时太过突然,突如其来的印象又和原有的印象不能够重合,从而改变了动物精神的运动。所以不难看出,意外是专属于激情的。意外的力量的出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种是出现的物体十分新奇,另一种是由它所引起的运动则拥有它开始的全部力量。这种运动比那些开始还比较微弱,但到后来就逐渐加强的运动更加有效,它很容易改变方向。通过这种运动,新出现的特殊客体影响到了大脑的某个部分。但由于这个部分平时是不大容易受到影响的,相较平时经常受到影响的大脑的别的部分,这一部分要更加脆弱更加敏感,所以引发的效果自然要比平常事物所反映在大脑区域中的效果更为强烈。

惊讶的另外一种内涵就是惊愕。因为惊讶的强度超过一般的灵魂活动,这种力量强制原处于大脑腔中的动物精神沿着它们的途径进入大脑中。这种力量是那么的强大,以至于它们都被吸引在那里,不要说传达到肌肉了,就算顺原路再返回大脑腔都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瞬间,肌肉因为没有受到动物精神的支配而无法立刻运动,人就整个僵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然而越是这样,越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更多的认识这一新奇的客体。其实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遇到超乎我们认识的事物时,整个人都呆住了,一时做不出正确的反应。而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惊愕,所谓惊愕,指的就是极度的惊讶。

惊讶并不只是当时的吃惊而已,其实它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因为惊讶的原因是看到了我们从未认识过的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惊讶才会更多的保存在记忆里。这就是因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客体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或者是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见过所知道的东西。当然,我们并不可能把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清楚地保存在记忆中,有很多过后就忘记了。但是,那些通过了激情的力量之后才呈现的东西,会更加强化我们的记忆,保存下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这一新奇的客体,在多次出现后也就不会再显得惊奇,渐渐地就不会再引起我们的惊讶了。如果我们置身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的环境,可能会震惊于眼中所见到的每一件事物,但当我们在这个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惊讶就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很多原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会习以为常了。这是通过我们逐渐认识的增多而决定的。当我们认识社会的时候,也是要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我们会对外界的事物产生惊讶,只是因为它的新奇陌生,与它的善恶与否没有任何的关系。

“爱与憎”

笛卡尔对爱憎的论述是“爱是灵魂的情感,由动物精神的运动所引起,动物精神促使灵魂自愿地与令人惬意的对象结合起来。憎也是动物精神引起的情感,当一个对灵魂有害的客体出现在灵魂面前时,动物精神促使灵魂极力避开它。”对于这一论述,笛卡尔补充说,说爱与憎这些情感是由动物精神的运动所引起的,是为了把爱与憎区分开来。爱与憎的区分就来自于自身的判断。灵魂会凭借着自由意志去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如果判断这一事物是好的,是有利的,它就会把自己与该物结合在一起。反之,如果它认为这一事物是坏的,会引发不利的,它就会想尽办法让自己避开它。灵魂对事物的好坏做出判断并自动自觉地挑选了好的并尽量离坏的东西越远越好。可是灵魂怎样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呢?这其实就来自于灵魂对事物的爱憎情感。笛卡尔特别强调说,虽然在这里也谈到了意志,但是,这里的意志并不是指渴望,而是指认同。当我们处于爱的激情中时,我们会想象出一个整体来,我们和我们爱的对象是一个整体。我们自身就是这整体的一部分,而我们爱的对象则成为这个整体的另一部分。这就是灵魂依靠选择与其所爱的事物结合的方式。但当我们处于憎的激情中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出于自身的保护意识,把自己设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和我们所厌恶的事物截然分开。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教”意味着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让接受者“孝敬父母,忠诚国家”。“育”则意味着“成才”非一日之事,需要日积月累而成。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教育执行者的老师本就应是爱的源泉。爱心的日渗月透,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这颗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是基于对“渗透爱心”的朴素理解和切身践行,便有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人、成才的成长经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孩子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一诺千玺

    一诺千玺

    她如愿以偿的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他所在的大学,本只是喜欢犯二的一个丫头,却因为爱他变得不爱说话。情窍初开,使她再也回不去原本的纯真。随着她的出现,他内心最柔弱的地方,也有了归宿。原本尽然有序的生活,随着她的小习惯,变得毫无规律。“一诺,不要走!”“放开我。”“不要这样,我错了。”“啪…”随着一个巴掌声回荡在耳边,她毫不留情的转身离去,泛白的唇微动,“千玺,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瞒……”时间仿佛静止了,看着女孩慢慢倒下,他不禁眉头一皱,推开挡在面前的路人,奔了过去。。。
  • 一鸣惊云

    一鸣惊云

    她本是九重天上高贵的凤凰尊者,却因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推落轮回台,转是为人。却又因肉体不凡,惹来灭族之祸。诺大的家族,唯剩她一人......被路过的玉山掌门人救下,拜师,学术,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路......原本冷情的师傅,竟是热心肠!?对她疼爱极致的师姐却是恨她入骨!?对于师徒恋违伦道,她该何去何从?......
  • 星际浮城

    星际浮城

    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黑色的海洋在肆虐,漫天的黄沙在飞卷。宇宙之中,十二座城市,它们正围绕着彼此悬浮,旋转。城市周围,一个个身着【防护服】的猛士,他们正穿越星空,去向另一片未知。这里,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现实的,真实的,钢铁世界。这里,是星际浮城。
  • 产后十八论

    产后十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一季飞扬跋扈的青春

    那些爱过我和伤害过我的人,我并不憎恨你们,因为你们都是我青春存在的意义。不管结局是悲是喜,伤疤是大是小,都是我青春里最珍贵的礼物。我的青春就是要跌汤起伏、飞扬跋扈。
  • 古剑奇谭屠雪之婚

    古剑奇谭屠雪之婚

    百世山河任调换,一生意气未改迁;愿从劫火投身去,重自寒灰飞赤鸾;沧海桑田新几度,月明还照旧容颜;心剑魄今何在,留见星虹贯九天。继古剑电视剧热播后,(本银古剑中毒粉一枚啦)不由自主的为男女主最后的结局而惋惜,为了弥补这份惋惜,小唯作死的写了这么一篇同人文,欢迎大家吐槽(*^__^*)
  • 无生散人

    无生散人

    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来体实,无有虚妄,名为涅槃。仙路无涯,人世无生,鬼道不死。他想成仙,只为弑仙!——————————————————————————————————————————新书求推荐收藏!
  • 魅影修仙

    魅影修仙

    以一人之影,化身万千。影之所在,不死不灭。
  • 为棋曲

    为棋曲

    她是皇帝落在深宫中的遗珠,心机算计只为为自己与亲人撑起一方天地。然而动荡的时局却让她不得不加入储君之争,大局将定时一个意外却使她走上和亲之路。在异国他乡,她用智慧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丈夫的友谊,但随着两人朝夕相处,两人间的感情却发生了转变,然而曾经的经历,却使她不敢面对这份感情,未来,两人是否仅仅止步于朋友……
  • 最爱是你,倾世无言

    最爱是你,倾世无言

    四月一日,学校里众星捧月的“哥哥”林朝安玩笑似的自杀,这一日是死神忙乱的工作日,是对活着的人最大的玩笑。比起牙膏味的饼干,加了芥末的水,今年的愚人节充满了血腥味。究竟自杀真相是什么?回忆此前,沉默寡言的神秘转校生安然有着不一般的过往,在与林朝安的相处中,面对恶意的舆论、潜伏在校园里的暴力猥亵事件······在与林朝安没有了明天,愿一生以歌,怀念逝去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