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00300000019

第19章 学术经典(1)

从遥远的孔孟之道、老庄思想,发展到后来探求微言大义的清代朴学,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章需要了解的则是我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学术经典。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着作是什么?

编年体是我国史书编纂的一种体裁,它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顺序来叙述历史。编年体是编写历史最早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编年体的历史着作能够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但是很难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着作。《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着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共二百九十四卷,写作历时十九年。它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即公元959年)之间的史实,跨越十六个朝代,计一千三百六十三年。它是我国最为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司马光编写这部书的目的在于总结以往历朝历代统治的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文笔优美,叙事生动,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都非常高,在历史上一直和《史记》并列为史家绝笔。

“二十四史”是哪些史书的合称?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代编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合称,一直被历朝统治者视为正统,因此又称为正史。二十四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即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长达三千二百一十三卷,约四千万字,都是用纪传体的体裁编写。

二十四史分别是:《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着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着是唐代着名史学家刘知几着的《史通》。刘知几生活于唐朝中前期,早年中进士之后一直在长安做官。他四十二岁的时候进入史馆,参与史书编纂工作。史馆主管官员不认可他的史学理论,经常训斥和贬抑他。他觉得这样下去会埋没了自己的史学才能,就私下撰写《史通》,来抒发自己对于史学的独特见解。他写作的《史通》共二十卷,分内外两篇,各十卷,都以专题论文的形式撰写。内篇原有三十九篇,其中三篇已经失传,现在只有三十六篇;外篇共十三篇,上下合为四十九篇。

《史通》对唐代以前的许多经典史书都进行了批判和分析。它论述了唐代以前史书的着述情况,并对它们的类别、源流和体例都做了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刘知几认为,史书只应该记载重要的、有用的史实,而寓言、神话和传说等,则不能作为史料编入史书中。他强调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能力)、史学(知识)和史识(观点)三个条件,其中史识最为重要。《史通》为我国的史学评论开辟了道路,对我国后世的史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了汉代被改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左丘明为了解释孔子的《春秋》,就写了《左传》这部书。《左传》上起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下至鲁悼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53年,以《春秋》为主要纲目,通过记录和叙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解读《春秋》,一直被视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巨着。

《左传》自成书以来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而且引录和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推动了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史学界认为,《左传》是继《尚书》和《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先河的重要经典。名着《经学通论·春秋》这样评论《左传》:左氏叙事之工,文采之富,即以史论,亦当在司马迁、班固之上,不必依傍经书,可以独有千古。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左传》不仅是历史着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名着。它用精彩简练的笔调描写了许多战争场面,引人入胜,因此也被称为“相斫书”。《左传》文字优美,言辞婉转。我国着名翻译家钱春绮先生在谈到他的翻译经验时说,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因为能够熟练背诵《左传》而已。由此可见其文字的优美生动。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者“太史公传”。“史记”原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候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史记》由司马迁花了十八年写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表十章、书八章、本纪十二、世家散失、列传七十,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以前的编年体史书,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一种体裁。自此以后,官方所修的正史都无一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并成为传统。

《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被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什么?

《汉书》由东汉时期着名的历史学家班固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记载了上至西汉汉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共二百三十年间的史实。它包括十二篇本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列传,共一百篇,共计八十万字。

自《汉书》成书以来,历朝历代都效仿它的体例,编纂和撰写了纪传体断代史。值得一提的是,《汉书》的八篇表和《天文志》是由班固的妹妹班昭以及马续共同续写完成的。班昭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女作者。《汉书》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着称,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我国着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先生一生钟爱《汉书》,据说他在有生之年通读了七次之多。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什么?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着作。它记载了周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在时间上,它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即公元前990年,下至智伯被灭,即公元前453年。

《国语》和《左传》都被视为是对《春秋》的解读,因此也被称为《春秋外传》。据近代学者考证,春秋时期就有盲史官,他们专门记诵和讲述从古到今的历史。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辑录成书,就叫做《语》,再按照国别区分,就是《楚语》《越语》等,总称为《国语》。现在流传的《国语》是一些残存记录的汇总。

《国语》共二十一卷,其中,《晋语》九卷,《楚语》二卷,《齐语》只有一卷。《晋语》记录到智伯灭亡,到了战国初期。因此,《国语》的内容不限于《春秋》,但确实记载了很多春秋及其以前的重要史实。《国语》的原始史料史学价值极高,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写作《史记》的时候从其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关于《国语》的作者,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到现在都还没有定论。我国古代最卓越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第一次提出《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到了晋朝,开始有人怀疑这一说法,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什么?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着作,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的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接近、符合雅言”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几个方面都非常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古代最早的词典。它被认为是我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按照义类编排,是读懂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的重要工具书。

关于《尔雅》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人认为是周公所作,而孔子和他的弟子作过增补。现代学界普遍认为,《尔雅》写作于秦汉时期,经过代代相传,增减多次,在西汉时期整理而成。

《榖梁传》是关于什么的着作?

《榖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另外两部分别为《左传》《公羊传》),也叫做《榖梁春秋》,或者《春秋榖梁传》,《榖梁传》是简要的说法。《榖梁传》与《左传》《公羊传》一样,都是为了解说《春秋》而作。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史实。

相传,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用口述的方式传给榖梁赤,榖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不过,据后世学者考证,这部书的口头传说早就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因为《春秋》语言晦涩难懂,表述简约,后人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很不方便。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领会《春秋》的内容大义,许多学者都写文章来解释。最后只有《左传》《公羊传》《榖梁传》流传下来,因此被称为“《春秋》三传”。

《榖梁传》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崇尚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对缓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起了很大作用,因此一直备受重视。现在,它是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孝经》是谁写的?

《孝经》是我国古代着名的伦理学着作。它以孝为中心,非常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孝”是天经地义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还指出,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孝”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则可以用孝来立身和持家。《孝经》第一次将“孝”与忠君结合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是愚忠思想的重要来源。

《孝经》还对于“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方法。它认为,“孝”应该贯串于人的所有行为之中,孝顺的开始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终点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经鼎以显父母”。它还将道德规范和刑罚联系起来,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主张利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尊卑秩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唐玄宗李隆基曾亲自为之作注,一直流传到现在。到了南宋,《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此后的历代统治者对之都加以重视,对于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起过很大的作用。

关于它的作者,相传是大思想家孔子。到了南宋,有人怀疑它的真正作者并不是孔子,而是后人的附会。古籍浩如烟海,又多散佚,现在已难以考证,因此,学界仍然普遍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

《白虎通义》是部什么书?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为了讨论“五经”在思想上的共同和差异,汉章帝命令一些饱学之士在白虎观召开辩论会,以便达成共识。后来,着名史学家班固等人将这些经学辩论的结果撰写成书,即着名的《白虎通义》。《白虎通义》有着浓厚而又神秘的唯心主义色彩。它在已经被神化了的阴阳五行的基础上,解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白虎通义》集两汉今文经学之大成,主要记述了白虎观辩论会中关于经学的议论,大部分地方都在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并有所发挥。它认为,天是最高神,而地则是天的妻子,五行是天地滋生万物的材料,整个世界的进程都由最高的神——天来安排。这样一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封建伦理的性质。天造就了人,人时时处处模仿天,天人一体,可以遥相感应。

《白虎通义》还对三统学说作了较董仲舒更为详尽的发挥,它认为“三统”来源于天的旨意。因此,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都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它还大力强调学习,不过,这里所说的“学”的内容,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圣人之道”。

《后汉书》的作者是谁?

《后汉书》记载了我国东汉一朝的历史,属于纪传体断代史,是继《史记》和《汉书》之后又一部由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它在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和《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记述了上起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即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共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史实。

《后汉书》共有十卷本纪,八十卷列传,三十卷志。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期着名的史学家范晔。范晔在写作的时候,综合了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着的《后汉纪》,语言简明周详,叙事生动,因此书一出来就取代了以前通行的所有后汉史。志的作者是司马彪。北宋时期,有人将范晔写作的列传、本纪与司马彪撰写的志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后汉书》。

《后汉书》沿袭了《史记》和《汉书》的体例,但是范晔根据东汉的时代特征,又有所创新。他在帝纪之后添加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接连六个太后临朝。范晔将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非常准确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此外,他还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门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

《三国志》记载了哪些历史?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时期,由着名史学家陈寿编写,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实,如实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共六十年间的史实。《三国志》自成书以来就受到后人的推崇。

陈寿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历史学家,他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深得时人赞许。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夏侯湛写了《魏书》,看到陈寿写的《三国志》之后,自叹弗如,就焚毁了自己的作品。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的史书中,只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和《史记》《汉书》媲美。所以,《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陈寿本来是蜀国人,蜀亡之后,他投降做了西晋的大臣。西晋继承魏国而有天下。所以,西晋王室一直尊魏为正统。陈寿在写作《三国志》时也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他专门为曹操写了本纪,但在《蜀书》和《吴书》中,则只有传,没有纪。虽然如此,这部书实际上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先主传》和《吴主传》在记事方法上也和本纪完全相同,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晋书》是谁编写的?

《晋书》共一百三十卷。其中,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它记载了从西晋开国,即公元265年,到东晋灭亡,即公元420年,共一百五十五年间的史实。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全面系统地评述了20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状况及主要成就。
热门推荐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越涧

    越涧

    小说描写了上世纪90年代初,年仅30多岁的年轻县委书记尉越涧带领一个40多万人的穷县———金江县创业发展的故事。小说语言亦庄亦谐,生动朴实,故事情节曲折真实,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尤其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处于基层的县委书记在重重压力下求新求变,抓住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推进该县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 TFBOYS之摩天轮之恋

    TFBOYS之摩天轮之恋

    这是我用我自己的真心和幻想写的,我不会在想上一本小说,那样,我可能不会一天更一章。但我会尽力。^?_?^
  • 混沌群侠传:地渊之潮

    混沌群侠传:地渊之潮

    天地初分,混沌始开,世间万物,诸邪为尊!东方流毒之泽,有暗黑魔龙,盘踞枯毒之沼,目如磺火,毒烟绕身,统世间之虫,纵横云水之间。西方苍莽之原,有雷玉战虎,雄霸万兽之山,声若雷震,爪碎金石,御世间之兽,啸聚山野之地。南方针石之林,有赤炎凶凰,凌驾通天之树,动如疾风,挥焰如雨,号世间之禽,翱翔天地之际。北方冻土之苔,有冰甲玄鳄,栖息无底之洞,稳若磐山,碾压所及,令世间之鳞,穿游海陆之交。四大邪灵神威无敌,为祸一方,世间万物尽为其奴,四海之内俱如地狱,生者无望,天地无光。闻所未闻的异界传说,层出不穷的英雄种族,变幻万千的魔法招式,一鸣惊人的绝世神兵,惊天动地的阴谋野心——尽在《混沌群英传》!
  • 乱舞的命运

    乱舞的命运

    命运的齿轮分分合合,主人公们的前世今生由时间一一展示,命运的邂逅、分离、重逢,人物间的生离死别,爱恨情愁,交织着惊人的阴谋和惊天的秘密,一切都将归向千万年前的历史真相。
  • 中华崛起1894

    中华崛起1894

    商场上屡战屡败的小老板张炜回到了中法战争即将爆发的清末,他先是遭遇了一系列坎坷,无意中加入黑旗军。战争结束后,他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军力,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日本,让中华民族走上一条崛起之路。
  • 诸天大法官

    诸天大法官

    诸天万界分化、异族恒沙无数人族,居祖庭、掌至尊、号诸天无数元会后,人族大能纷纷归隐失踪万界异族携手大军杀至祖庭吾——司掌三十三天法典定纲常、论刑法。诸,以下犯上,扰乱制法判,灰飞烟灭,即刻行刑!
  • 大游戏时代

    大游戏时代

    游戏?越玩越诡异!现实?越来越模糊!我不管这是谁的布局,我只要登上那最高的王座!英灵?为我所用!天下?入我囊中!世界要乱,我便拨乱反正;乾坤要倒,我便重铸乾坤!
  •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彗星撞地球是一个缘分巧合,但是余下的念想却成就了青春的痛楚。谁也不是王宝钏,不能一直苦守寒窑。也许爱情,到了最后也只是对过去的一点点念想。平静的生活,每个人都甘之如饴。但也许有一天,遇见曾经的念想,会生出一股遗憾,然后各归各位,再也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宠爱

    至尊宠爱

    12岁的林苹心,兴高采烈的乘飞机,一个人偷偷摸摸跑到英国,去找从小认定的恋爱对象,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他搂抱另一个女人亲密拥吻的一幕,伤心之余,也让她认清了她对他的感情,只是亲情,而不是爱情。又一个人坐飞机回台湾,飞机失事,失去了记忆。从此,她生命中,由另一个男人强行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