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6800000015

第15章 事必躬亲,不懂授权(3)

那些伟大人物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是一种崇高的品德,然而,一个职场中人若为了工作而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却是一种有失平衡的作法。任何事情,都需有一个度来衡量,“8小时×5天”就是对工作的一种限度。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8小时”之外继续学习和努力,但是如果因为大量的工作而影响了生命的正常运转,那么,这种工作方式就超过了工作的限度。如果只顾工作而冷落了生活中的合理享受,那么,工作也便失去了意义。

一个人的潜能的确是无限的,但生命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但是人生的目的都是追求自由。所以,我们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所谓“知足者常乐”,它并不是鼓动人们安于现状,而是指人要认清工作对生命的依附关系。在有限的生命中,以“自由”为终点,在物质自由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自由。

如果把人的健康和生命比做“1”,其所拥有的事业、家庭、地位、金钱等一切其它追求比做“1”后面的“0”,那么,只有“1”存在,后面的“0”才可能存在并显示人生的价值;如果“1”不存在了,那么后面的“0”将不复存在,也就谈不上价值和意义。这样的人生,终将一无所有。所以,没有了健康和生命,再多的财富,其价值也只能等于“0”。

每个人的心智都有一定的负荷量,作为管理者要面对一系列的决策、计划和领导重任,那种事必躬亲、“不顾死活”的干劲儿虽然令人钦佩,但是,如果不懂得规划,不懂得合理休息,那只能导致工作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这样做不但损害自己的健康,而且最终也适得其反,影响了工作的进展,使自己不能完全“燃烧”就已经“熄灭”。领导者更不能一味地要求员工只知工作而忽略健康和休闲,否则,既侵犯了员工应该拥有的权利,导致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退化,又由于员工精力不佳而影响工作,最终得不偿失。

健康指数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健商(HQ)是比智商(IQ)和情商(EQ)更重要的个人特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疾病缠身之后开始懊悔年轻时的过度操劳,所以,倡导健康、热爱生命成了一种流行的趋势,它必将向那些执迷不悟的“工作狂”发起强烈的挑战。

5.一纸军令状,推掉自己的责任

军令状是古代作战时将士在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证明如完不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由此可见,如果军令状为将士自己心甘情愿所立,则证明他们有完成任务的决心和自信,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然而,如果军令状是将帅们要求甚至强迫属下所立,那么,军令状不仅起不到激励士气的作用,反而因为将帅推卸责任而增加了属下的负担和包袱。

虽然要属下立军令状不是诸葛亮首创,但是,在诸葛亮一生的数度用兵中,总能找到它的影子。

刘、孙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诸葛亮立即派兵遣将,布置人马沿途截击曹操的残兵,却惟独不理首席大将关羽。原来,当时曹操已是败军之将,遑遑如丧家之犬,诸葛亮料定曹操会在沿途被截后无路可逃,而关羽与曹操之间有着一层特殊的关系,所以诸葛亮担心关羽会放脱走投无路的曹操。然而,他也知道,关羽岂是甘于寂寞之人,加之其身份特殊——与刘备称兄道弟,所以,当关羽强烈请求出战时,诸葛亮明确告诉他:“如今曹操兵败,必定会从华容道逃脱,如果派你前往截击,你必定念及旧情而放他一马,所以不能派你去。”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而且反问一句:“如果曹操不从华容道逃走,那又如何?”诸葛亮立即回答:“我也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明知关羽非去不可,所以逼其立下军令状,先将自己的责任推干净。不料关羽并非弱智,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想让诸葛亮承担一部分责任。只不过他稍逊一筹,由于不具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判断曹操的逃亡退兵路线,所以诸葛亮的军令状只不过加重了他的负担而已。当然,后来关羽虽然放走了曹操,但是仍然被免除刑罚,军令状也没起作用。

诸葛亮首出祁山,在街亭守卫战时,他选定了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而又缺乏一线作战经验的马谡。司马懿在听到马谡守街亭时说:“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对马谡也不完全放心,所以他又故伎重演,“逼”马谡立下军令状,以“乞斩全家”的担保来表明决心与信心,先将责任推到马谡头上。可惜他的担心果然应验了,马谡失街亭,导致了首度北伐无功而返,损兵折将无数,浪费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诸葛亮当然也不想“挥泪斩马谡”,可是,街亭失守的责任实在太重,既然责任已经推给了马谡,他便以“不明军法,无以服众”为名,兑现了军令状。但是他也明白只斩马谡不能完全推卸责任,于是又自贬三级——当然虽贬但仍行丞相之职!

当初,关羽不也立过军令状吗?关羽放走曹操绝非力不能及,其罪比马谡要严重得多。即使诸葛亮能以曹操不该死为由,替关羽开脱,那为什么不在斩马谡之前自推责任,贬职三级,也为马谡开脱些责任,免其死罪呢?况且,马谡被斩后,众将及全体官兵都为其流泪悲涕,包括诸葛亮本人也为之“挥泪”。可见,当时斩与不斩,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服众”问题,反而斩杀马谡只能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就连刘禅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又何必因责任的问题而在用人之际斩杀一员大将呢?

由此可见,军令状不过是推诿责任的工具而已,难怪它在中国古代用兵时会那么流行呢。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东西,因其妙处多多而被国人乔装打扮,改头换面而又粉墨登场,成为很多人百试不爽的仕途道具,“军令状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军令状文化”又称“责文化”即从授权于下级,部署一项工作任务开始,就开口不离“干不好,我拿你是问”、“拿不下城池,就提头来见”。当然,在长期的“演义”过程中,真正的军令状早已弃而不用,以免为人留下什么嫌疑。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其最终目的,就是将责任推给下级,而从不检验自己的决策是否周密,从而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一旦下级圆满完成任务,便是自己英明果断,免不了露出“要不是我当初……”的神色。否则,一旦事情办砸,则免不了放出口风:“我就知道……”若是追究起来,责任由下级承担。而且,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英明”和“公平”,“恨下心来”,向自己挑选的下级“开刀问斩”,“以平民愤”。这就是“军令状”文化的内涵,它充分显示了授权者高明圆滑的手段。高!实在是高!不愧为传统智慧继承者。

只是,公道自在人心,那些深谙“厚黑学”之道的领导者,即使他的“处事兵法”发挥得有多高明,但是他不授权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是他领导力是否高强的最好凭据。而且,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企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责任制也越来越明朗化和开放化,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其工作大都处于众人的目光注视之下。各种条件的改变,都让那些玩弄手腕的授权者越来越原形毕露,深感形势大为不利,苦思而无良策,翻遍“兵书”也很无奈,最后只得叹息:“唉!时代变了,变得真快!”——两千多年,快吗?

其实,推诿责任的毛病自人类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圣经》里描写亚当偷吃禁果之后,在上帝面前指着夏娃说:“你安置在此与我同居的女人要我这么做的。”在工作上诿过于人更是常见的把戏:“这是他的错。”推卸责任的结果只能是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误视而不见,从而积习成弊。“胜败乃兵家常事”,工作中的错误失败更是在所难免,但凡历经过艰难创业的老板,都能够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下属的错误。他们会鼓励员工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且勇于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主动承担责任,以赢得员工的尊重和向心力。在交待任务、向下属授权之时,他们绝对不会先划清责任,而是给予下属足够的信任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能为自己的思想、工作习惯、目标和生活负责,你会发现你在开创走向成功的道路。只要你种下率真、自制和负责的种子,你必将得到满足与成功的丰收。

每一项工作都有它相对的责任,这其实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相辅相成关系。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同样,任何人只要接手了一项工作,就得承担这项工作所连带的责任。

或许,你可以推卸责任,但是不可能推掉不负责任的后果。积习成弊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工作态度的恶劣和工作效率的降低,以及道德标准的日益降低。作为一个领导者,没有什么比工作态度的恶劣更危险的了,它可能引起整个团队的人心涣散,更可能导致整个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心态决定一切。

推诿责任的根本原因,是对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对个人利益的斤斤计较,所以这种人将负责看成纯粹的付出,他们不愿意让责任和付出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不愿因为负责任而使自己受到损失。特别是当某些付出得不到明确回报时,他们更是互相推诿。这样的管理者,不知道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他们自己身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是企业的支柱,更是直接与企业互相依存,所以也更应为企业而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下属。

当然,企业的确需要勇于负责的员工,如果不负责整个企业也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然而,成功的管理者在引导下属提高责任心时,首先自己付出了“爱”和“信任”,因为它们是与责任感相对应的必然要素。只有中具体的管理和体制中先对员工负起责任,以培养员工成长为宗旨,才能让员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才能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团队和企业,也才能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必然性,你要收获什么,必先播种什么。相反,如果你播下一颗扭曲的种子,那也就别奢望收获正直的果子;你推卸责任,就不可能赢得下属的负责。

同类推荐
  •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本书是关于公务员心理保健的读物,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健康的心理、当心理出现问题时有哪些表现,到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上以及公务员应具备的健康心理,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以达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使公务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加以注意,并做好防范,实现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 一生的资本(最伟大的励志书)

    一生的资本(最伟大的励志书)

    成功之道是相通的,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的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的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硌事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生的资本》里,马登告诉你,每个人都拥有获得财富的资本,认识到这些资本,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资本,将会让你梦想成真。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 活在路上

    活在路上

    还没毕业,市场上的资本格局就已经形成;还没工作,白领就已经民工化;还没结婚,房价就已经涨到天文数字……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消沉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我们依然活在路上,并且,我们还是那样古灵精怪,还是那样把生活变得生动幽默。这个励志不太猛,可以温柔地让你找到生活的勇气!
  •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

    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都会有心情郁闷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抑郁的心情恣意发展下去,抑郁的程度一定越来越厉害,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新的烦恼、因此,一个人无论正在面临什么问题,正在遭遇什么烦恼,都不要因此输了心情,输了心情,就等于输了全部。有了好的心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大的挫折,也有重新开始、东山再起的资本。正像法国的文学家乔治·桑说的那样“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土的最佳卫生法”。《输什么不能输心情:情绪决定办事的成败和输赢》告诉读者面对成败输赢,要善于调控情绪,把握心态。不能悲观、气馁甚至绝望,不能在内心把自己打垮。
热门推荐
  • 医生创天涯

    医生创天涯

    我就是医生,看我怎样闯天涯!!
  • 安徒生童话4

    安徒生童话4

    包括了安徒生创作的全部童话作品,从中可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全貌,感受其间的无穷魅力。其中著名形象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上当受骗想新衣服的皇帝栩栩如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丰富。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品味到真、善、美的巨大魅力,受到启迪和感染。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厚实,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同时又是阅读和收藏的优秀版本。
  • 竟是相亲惹的祸

    竟是相亲惹的祸

    他来自书香门第,是自小人人称颂的少年天才,是心智无双的金牌律师,为人放浪不羁,却和她称兄道弟,惺惺相惜;他是邪气的黑道少主,绝美魅惑,狠辣冷酷,却倾心于她,九死不悔;他是温润如玉的豪门公子,温和绅士,腹黑霸气,却对她另眼相看爱恋有加,相依相伴,死生不弃。她是聪慧淡然的平凡女子,却搅进了三个不平凡的男人的生命中。是青梅竹马的男闺蜜?是刻骨铭心的初恋?是误打误撞的合法丈夫?谁才是她的有缘人?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他的祖辈从明朝末年起定居湖南浏阳,世代为官。祖父谭学琴,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父亲谭继洵,在进士考试中遥遥领先,获得一甲第二名,因此担任了户部主事,后升任户部郎中。父亲37岁那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斓眠胡同一座大宅第中。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给谭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谭嗣同却生不逢时,大清王朝康熙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到这时已荡然无存,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却接踵而来,从士绅到百姓,他们都感到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穿越之,夫君,请叫我老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好不容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困难,落儿的命运真的这么悲惨吗?遇到了他?是命运吗?
  • 寻因之旅

    寻因之旅

    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面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无意间从身边流过,将你彩色般的银投入河水的柔波。过眼的烟云兮,永远的梦。前世之因后世之果。她,一个正值花季的阳光女孩。只因前世与他们的纠缠,今世他又该何去何从?
  • 仙途:龙君请上钩

    仙途:龙君请上钩

    小店新开张,红颜任君选。是要“红颜战沙场,枪挑敌将首”的英气?是要“音轻体柔软,易推好蹂蹑”的柔情?是要“身姿曼妙,舞广袖演魅惑”的妖娆?是要“这坛酒,老娘轻轻松松干”的豪迈?……龙君,我饵已挂,您倒是咬呀!
  • 穿越之绝世妖妃

    穿越之绝世妖妃

    本是豪门望族千金,穿越到痴傻大小姐身上。两人相似的遭遇,以及琴忆之在琴府上受到的待遇,让她决定崛起再不受人欺凌。此后化身琴忆之智斗后娘与蛇蝎姐妹,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贯彻到古代,垄断四国女性消费品,店面遍及四国。造火药,改兵弩,四国大战大展风华。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拿什么超越自己——工作那些事儿

    拿什么超越自己——工作那些事儿

    你是否在求职中也时常承受各种压力?面试、工作难题、人际关系。那就看看书中如何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并成为成功的职场新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