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7800000017

第17章 路标(3)

我们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意义上谈到符合。比如,看到桌子上有两个五分硬币,我们便说:它们彼此是符合一致的。两者由于外观上的一致而相符合。它们有着共同的外观,而且就此来说,它们是相同的。如果我们就其中的一枚硬币说:它是圆的,这时,我们也谈到了符合。不过,这里是陈述与物相符合。其中的关系不是物与物之间的,而是陈述与物之间的。那么,物与陈述又在何处符合一致呢?从质地上看,物与陈述显然是不相同的。硬币是由金属做成的,而陈述根本就不是物质。此外,从外形上看,硬币是圆形的,而陈述根本就没有外形。另外,硬币是一种货币,能用来购买物品,但关于硬币的陈述从来就不是货币,自然也就无法用它来购买物品。但是,尽管有上述诸多不同,陈述作为一个真实的陈述却与硬币相符合。而且,根据流俗的真理概念,这种符合乃是一种适合。完全不同的陈述如何可能与硬币适合呢?或许它必得成为硬币并且以此完全取消自己。这是陈述绝对做不到的。一旦做到这一点,那么陈述也就不可能成为与物相一致的陈述了。在相称中,陈述必须保持其所是,甚至首先要成其所是。那么,陈述全然不同于其它一物的本质在哪?陈述又是怎样通过守住其本质而与一个它者——物——相适合呢?

在这里,适合的意思不可能是不同物之间的物性上的同化。还不如说,适合的本质取决于在陈述与物之间起作用的那种关系的特征。当然,单靠这种“关系”还是不确定的,在其本质上还是未曾得到论究的,这样,所有关于此种适合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争执,关于此种适合的特性和程度的争执,就会陷入空洞。但关于硬币的陈述将“自身”

系于这一物,因为它将这一物表象出来,且就这个被表象的东西来说,这一表象的东西在其主要方面处于何种情况中,有所表象的陈述就像对一个如其所是的被表象之物那样来说其所说。这个“像……”那样涉及到表象及其所表象的东西。在此,在不考虑所有那些“心理学的”和“意识理论的”先行之见的情况下,表象意味着让物对立而成为对象。作为如此这般被摆置者,对立者必须横贯一个敞开的对立领域,而同时自身又必须保持为一物并且自行显示为一个持留的东西。

贯穿于对立领域的物的这一显现实行于敞开之境中,此敞开之境的敞开状态首先并不是由表象创造出来的,而是一向只作为一个关联领域而为后者所关涉和接受。表象性陈述与物的关系乃是那种关系的实行,这种关系原始地且向来作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但一切行为的特征在于,它持留于敞开之境而总是系于一个可敞开者之为可敞开者。如此这般的可敞开者,在严格意义上的可敞开者,在早先的西方思想中被经验为“在场者”,且长期以来被称为“存在者”。

行为向存在者保持开放,所有开放的关联都是行为。按照存在者的种类和行为方式,人的开放姿态各不相同。任何作业与动作,任何行动与筹谋,都处于敞开领域之中,在其中,存在者作为所是和如何是的存在者,才能适得其所且成为可道说的。而只有当存在者本身向表象性陈述呈现自身,以至于后者服从于指令而如其所是地道说存在者之际上面的情形才会发生。由于陈述遵从这样一个指令,它才指向存在者。这样指引着的道说便是正确的,这样被道说的东西也是正确的东西。

行为的开放状态赋予了陈述以正确性;因为只有通过行为的开放状态,可敞开者才能成为表象性适合的标准。开放的行为本身必须要让自己来充当这种尺度。这意味着:它必须担当起对一切表象之标准的先行确定。这归于行为的开放状态。但是,倘若只有通过行为的这种开放状态,陈述的正确性(真理)才是可能的,那么,首先使正确性得以成为可能的那个东西就必然具有更为原始的权利而被看作真理的本质。

所以说,将真理当作陈述的惟一本质位置而指派给它的做法,也就自动失效了。真理原始地并非寓居于命题之中。但与此同时也派生出一个问题,即开放的和先行确定标准的行为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的问题,惟有这种可能性才能赋予命题之正确性以那种根本上实现了真理之本质的外观。

正确性之内在可能性

先行确定一种定向,指示一种符合一致,这种先行确定已经自行开放而入于敞开之境,已经为一个由敞开之境而来运作着的结合当下各种表象的可敞开者自行开放出来了。这种为结合着的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这种自由存在指示着迄今未曾得到把握的自由之本质。作为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行为的开放状态植根于自由。

表象性陈述从何获得指令,去指向对象且依正确性与对象符合一致?为什么这种符合一致也一并决定着真理的本质?而先行确定一种定向,指示一种符合一致,类似这样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只有这样来发生,即这种先行确定已经自行开放而入于敞开之境,已经为一个由敞开之境而来运作着的结合当下各种表象的可敞开者自行开放出来了。这种为结合着的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这种自由存在指示着迄今未曾得到把握的自由之本质。作为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行为的开放状态植根于自由。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

但是,关于正确性之本质的命题不是以一种不言自明替换了另一种不言自明么?为了能够完成一个行为,由此也能完成表象性陈述的行为,乃至与“真理”符合或不符合的行为,行为者当然必须是自由的。然而,前面那个命题实际并不意味着,作出陈述、通报与接受陈述,是一种无所拘束的行为;反之,这个命题倒是说:自由是真理之本质本身。在这里,“本质”被理解为那种首先并且一般地被当作已知的东西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但在自由这个概念中,我们所思的却并不是真理,更不是真理的本质。因此,“真理”(陈述之正确性)的“本质是自由”这个命题就必然是令人诧异的。

将真理之本质设定在自由中——这不是将真理委屈于人的随心所欲吗?人们见真理交付给人——难道还有比这更为彻底的对真理的葬送吗?真理在此被压制到人类主体的主体性那里。尽管这个主体也能获得一种客观性,但这种客观性也还与主体性一起,是人性的且受人的支配。

错误与伪装,谎言和欺骗,幻觉与假象,简而言之,诸多的非真理,人们理所当然的将它们归咎于人。但非真理确实也是真理的反面,因此,非真理作为真理的非本质,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真理的纯粹本质的问题范围之外了。非真理的这种人性起源,仅仅是根据对立去证明那种“超出”人而起支配作用的“自在的”真理之本质。形而上学将这种真理看作不朽的和永恒的,是不能建立在人之本质的易逝性和脆弱性之上的。那么,真理之本质如何才能在人的自由中找到其保存和根据呢?

对“真理的本质是自由”的命题的排斥态度依靠的是一些先入之见,其中最为顽固的是:自由是人的特性。自由的本质无须,也不容进一步的置疑。人是什么,尽人皆知。

自由的本质

关于自由的本质,海德格尔这样解释: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换句话说,自由的本质便是让存在者存在。

关于真理与自由的本质联系的思考驱使我们去讨论认识本质的问题,着眼点是保证我们获得对人(此在)的被遮蔽的本质根据的经验的那个方面,这种经验事先将我们置于原始地本质现身着的真理领域之中。但由此也显示出:自由之所以是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的根据,那是因为它是从独一无二的根本性的真理之原始本质那里获得其本己的本质的。

最初,自由被规定为对于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来说是自由了。那么,应该如何来思考自由的这一本质呢?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

通常,当我们放弃一件早已安排好的事情时,我们就会说到这个存在。“我们听其自然吧”,意思就是我们不要再干预它,不要去碰它。在这里,让某物存在有放任、放弃、冷漠、乃至疏忽等消极意义。

但是,“让存在者存在”一词却并没有疏忽和冷漠的意思。“让存在”乃是让参与到存在者那里。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它理解为对当下照面的或寻找到的存在者的单纯推动、保管、照料和安排。让存在——即让存在者成其所是——意味着:参与到敞开之境及其敞开状态中,每个似乎与之俱来的存在者就置身于这种敞开状态中。作为“让存在”,它向存在者本身展开自身,且将一切行为置入敞开之境中。让存在,本身就是展开着的,是绽出的。着眼于真理的本质,自由的本质显示自身为进入存在者之被解蔽(解开遮蔽,下同)状态的展开。

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被解蔽状态本身被保存于绽出的参与之中,正由于这种参与,敞开之境的敞开状态,即这个“此”才是其所是。

在此之在中,人才具有他赖以生存的本质根据,而这个本质根据长期以来没人接触过。在此,“生存”并不意味着一个存在者的出现和“现存”意义上的实在。但“生存”在此也不是“在生存状态上”意指人在身心机制的基础上构造出来的为其自身道德努力。绽出之生存植根于作为自由的真理,乃是那种进入存在者本身的被解蔽状态之中的展开。

倘若绽出的此之在——作为让存在者存在——解放了人而让人获得其“自由”,因为它才为人提供出选择的可能性(存在者),向人托出必然之物(存在者),那么,人的任性愿望就并不占有自由。人并不将自由“占有”为特性,而是绽出的、解蔽着的此之在占有人,以至于惟有自由才允诺给人类那种与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整体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才首先创建并标志着一切历史。惟有绽出的人才是历史性的人。“自然”是无历史的。

这样来理解的作为让存在者存在的自由是存在者之解蔽意义上的真理的本质的实现和实行。“真理”并不是正确命题的标志,并不是由人类“主体”对一个“客体”所说出的,且在某个地方“有效”的命题的标志;可以这样来理解“真理”,“真理”是存在者之解蔽,通过这种解蔽,一种敞开状态才成其本质。人类一切行为和姿态都在它的敞开之环境中展开。因此,人才能以绽出之生存的方式存在。

由于没一种人类行为都以各自的方式保持开放,且与它所对待的东西相协调,因此,让存在之行为状态,即自由,必然已经赋予它以一种内在的指引的禀赋,即指引表象去符合于当下存在者。于是,所谓人绽出地生存就意味着:一个历史性人类的本质可能性的历史对人来说被保存于存在者整体之解蔽中了。历史的罕见而质朴的决断就源出于真理的原始本质的现身方式中。

但是,基于真理在本质上乃是自由,因此,历史性的人在让存在者存在中也可能让存在者不成其为它所是和如何是的存在者。如此一来,存在者就被遮盖和伪装了。假象占据了上风,于此,真理的非本质突现出来了。不过,因为绽出的自由作为真理的本质并不是人原本就有的特性,所以,即便真理的非本质也并不是事后来源于人的纯然无能和疏忽。非真理必然源出于真理的本质。只是由于真理和非真理在本质上并非彼此互不相干,相反是共属一体的。这样,一个真实的命题才能成为一个相应地非真实的命题的对立面。于是,真理之本质的问题才达到问之所以问的原始领域中,当时,处于对真理的全部本质的先行领悟,这个问题也已经将对于非真理之沉思摄入本质揭示中了。对真理之非本质的探讨并不是事后补遗,而是充分地发动对真理之本质的追问的关键一步。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真理之本质中的非本质呢?假如说陈述的正确性并没有囊括真理的本质,那么,非真理也是不能与判断的不正确性相等同的。

真理的本质

关于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用了一句简洁的话提了出来,即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作为参与到存在者整体本身的解蔽中去这样一回事,自由已经使一切行为协调于存在者整体。

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作为参与到存在者整体本身的解蔽中去这样一回事,自由已经使一切行为协调于存在者整体。然而,我们并不能将这种协调状态理解为“体验”和“情感”,因为这样做,我们不过是使其丧失了本质,且从那种东西出发对之做出解释而已。

同类推荐
  •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看哪,这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热门推荐
  • 夜残妍会蹁跹

    夜残妍会蹁跹

    为什么昙花总在夜里开放?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更显出它的神秘?也许是为了寻求片刻安宁?也许是为了......玉骨冰肌入夜香,羞同俗卉逐荣光。辉煌生命何言短?一现奇芳韵久长。昙花一现,她静静地等待夜幕降临。如精灵一般,翩翩起舞。玉佩的指引!共生的使命!
  • 咏尊

    咏尊

    不想成为最强者的修士不是好修士!齐家第三子齐昊,夺了大哥齐阳雄的造化,转眼就从“三少爷”变成了“少爷”!一切就此开始……
  • 宇宙星空大汉魂

    宇宙星空大汉魂

    苍茫的宇宙中,我们的祖先在何处?银河系中为啥只有我们孤零零的一只华夏遗族?其他星系可有我们族群的身影?异界?修真界?仙界?神界?三千世界?.....我们华夏的汉魂今何在?平凡少年胡军受冤而死,看他如何以灵魂之身踏上星空。无尽分身、无尽掠夺、无极吞噬、.......万界的惨嚎,万界的崩溃、让整个宇宙星空在颤抖,在崩溃。
  •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因你是王俊凯

    只因你是王俊凯

    一个拽拽的女生,碰到一个霸气总裁王俊凯,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呢?嘿嘿,,,
  • 暗恋初体验

    暗恋初体验

    她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他是令师长同学闻之色变的打架大王,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喜欢他。他说,我知道你喜欢我,但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她说,我表现得这么明显吗?不过这跟我有关系吗?是我喜欢你,你是我喜欢的类型就行了。他说,以后不准喜欢我!她说,你不喜欢我是你的事,我喜欢你是我的事,你不喜欢我我管不着,我喜欢你你也管不着,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阻止我喜欢你。老师:你还有理了你!你作为我们班的优等生,还是女生前途无量,怎么能也跟着男生打架滋事?她:老师,你不是教育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吗?看到同学挨打我觉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应该没错吧?......她:你,是我喝酒赢回来的,以后只能跟我好。他:好,都听你的。
  • 仙世华章

    仙世华章

    因为,一个体系复杂、文明昌盛的大世界~所以,一段从苍冥学院开始的世界大冒险~
  • 明觉禅师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生茶栈

    浮生茶栈

    这世上有座浮生茶栈,游荡在三方六界。唯有深沉的绝望,才能让它停留。我是这茶栈的老板娘度浮生。倘若你有缘遇见我,我定允你一盏茶,许你一个愿望。————————ps:这是作者菌手痒写的,偏暗黑,不喜慎入。本文不一定有爱情,甚至不一定有男主。所以。慎入!慎入!慎入!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