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2300000002

第2章 王国维的行

1.1898年3月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顺利开学,王国维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生,当时他正供职于时务报馆,每天只能学习三小时日语,还得花很多时间去应付报馆事务,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结识罗振玉是王国维在东文学社的最大收获,与罗振玉结交成为他一生学术与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王结交,缘于罗振玉一次随意探视学员的机会,罗氏偶然发现王国维写在扇面上的“咏史”诗,极为叹赏其中两句:“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在随后的交谈中,罗振玉意识到王国维深厚的文史功底和远大志向,并了解王国维当时的处境和家境,当即表示免除王国维在东文学社的一切费用,并让王国维参与学社的管理事务。

2.1903年秋,某天黄昏,王国维饭后散步,走到通州师范学校西侧的东寺,听到寺里的朗朗钟声,不禁诗情勃发。他一面数着寺里的钟声,一面散步。而寺里钟声一停,他急忙跑到学校疾书,写下题为《秋夜即事》的诗歌:“萧然饭罢步鱼矶,东寺疏钟度夕霏。一百八声亲数彻,不知清露湿人衣。”

3.在仓圣明智大学,王国维有过短时期的授课经历,学生不太了解他,所以他也不怎么受欢迎。他不擅长应酬,也不会客套。某一天,有人请他鉴定一件古铜器,他看了之后说“这靠不住的”,那人再找出一些貌似真实可靠的证据,譬如色泽如何古雅、文字如何精致、书上的类似记载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提供他参考,请他再仔细看看。他看了以后,依然是“靠不住的”四字答复,既不附和别人,也不与人驳难。

4.王国维平生不善交游,而且多沉默寡言,但其学术上的朋友不少。不论老少、不分尊卑,凡是来访者,他都一律接待,从未赏人以闭门羹。他喜欢抽烟,宾主默对之时,唯见他口鼻间袅袅升腾的烟雾。凡是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他多不回答,遇见不甚熟悉的人,他是不愿多说话的,以致人们认为他是个孤僻冷酷之人。但是遇见熟悉的朋友,他很会聊天,不单谈学问,也涉及当时国内外的时事。他对于质疑的人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偶尔遇到驳难的时候,也不一味坚持自己的主观见解,有时也抛弃自己的主张。

5.王国维着述的方法可用三字概括:博、专、细。据徐森玉回忆,某一天,他去拜访王国维。当时,王国维正在撰写《宋元戏曲史》,家中的桌上、书架上摆的都是有关这部分的资料,其中还有一部分收自日本的善本。他们聊天之时,王国维总会将话题引到这部书稿上,并想听取对方的意见。刚好另有一位友人来访,王国维还用该法,提出问题,大家讨论。若有不同意见,则展开辩论,然后将最后的结论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徐森玉再去王国维家,当问起《宋元戏曲史》的情形,王国维说:“已看过校样,静等看最后的清样。”这时,他的书房里,桌上、书架上、凳子上有关那部书的资料,已全部收起,换成另一部书的资料,谈话的主题自然也变了。

6.1924年10月,北京政变,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王国维一直随侍逊帝左右,不曾稍离,事后更是终日忧愤不已,好几次想跳神武门御河自杀,因家人严密监视而未果。王国维对于冯玉祥撕毁民国优待皇室的约定,异常愤怒,引为奇耻大辱。王国维极为厌恶冯玉祥,收集了许多关于冯玉祥的负面评价,送到辻听花处,要求他登载于报上。如果到时还未刊登,他就会写信催促:“前天我要你登载,怎么还没载呢?”

7.北京大学三番五次请王国维到北大任教,但他均以各种理由拒绝,最后只答应担任通讯导师一职。北大方面曾邀请王国维到校参观,为显示对他的尊重,预先安排师生们夹道欢迎,但被王国维拒绝,他说欢迎队伍中自有各色人等,免不了要与自己不投机者接触,他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蔡元培听后,一笑了之,随即将欢迎会改成茶话会,只邀请与王国维有共同研究兴趣的教授参加。

8.某次,北京大学的学生皖峰、何子星等人前往王国维家问学。在王国维的书房里,他们围坐一圈,虚心请教王国维关于金石学、小学、学术史、文学史的问题,王国维均一一解答。后来,何子星请教关于李邕书叶国重碑的问题,说有两种版本,一为“江夏李邕撰书”,一为“括州李邕文并书”,不知何者为真。王国维沉思片刻,回答:“不甚清楚。”

9.王国维潜心学问,不谙世事,不营生机,不图享受,处处以严谨自持,甘于清贫。接受清华聘书之际,王国维早已誉满天下。清华方面本希望他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但他认为出任院长后必须总理院中大小事务,会因为行政事务而妨碍治学,所以坚辞不就。此后,该职改由吴宓以办公室主任的名义兼理。

10.王国维不修边幅,不慕浮华,常头戴红顶瓜皮帽,背后拖着不长不短的小辫,青马褂,蓝长衫,布裤布鞋,面黄肌瘦,行动迟缓。不知底细的人,会错以为他是一个乡巴佬。初到清华园,常有人背后议论他那条辫子,轻者说是难看,重者言他是遗老。有一次王夫人在为他梳头之时,问过:“来到这个时候了,还留着这东西做甚么?”他却回答:“正是到了这个时候了,我还剪它做甚么!”王国维的辫子是清华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日人桥川时雄说:“余每访先生于清华园,校仆必肃然低语曰,彼留辫之先生,是此校第一学者也,敬导而入。”

11.当时,有许多人劝王国维剪发。北伐战争爆发后,梁启超突然去天津,王国维心中也惶恐万分。大约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姜亮夫去看望王国维。王国维对他说:“有人劝我剪辫子,你看怎样?”姜回答:“你别管这些事,这个学校关系到国际关系,本校是庚子赔款而维持的,一定要看国际形势,你剪不剪辫子,这是形式。”王国维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12.王国维授课于清华,从不迟到,亦不早退。每次授课,以说明题旨为度,他人已经说过的东西,他从来不抄袭,也不诋毁。上课不大抬头看学生,讲课却非常细腻,课堂上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欲解决一个问题,就先把有关这问题的所有材料找全,才下第一步结论,然后将结论与有关问题对照,才做最后的结论。他从不去学生居住之处,每次上完课就走。每当学生去请益质疑,他均竭诚相告。凡遇不知之事,他每每说“弗晓得格”,毫不掩饰。

13.王国维曾坦然承认自己对于《尚书》大约有十分之五读不懂,而《诗经》有十分之一二读不懂,这使当场的研究生很为震惊。一次,清华开茶话会,王国维为学生朗诵辛弃疾的《摸鱼儿》、《贺新郎》助兴。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词作,王国维仓促朗诵,皆有遗漏。徐中舒说:“以此知先生不善强记,其谨严精深之学,殆皆由专一与勤苦得来。”

14.王国维说过,每天人的精神是从朝气落到暮气的,所以上午宜读经典考据书,午后宜读史传,晚间宜读诗词杂记之书。王国维每天在书房看书、着述,家务事不闻不问。清华每月四百元的薪水均由家里人去领,他自己一个钱也不带,也不知道花钱,只有买书之时才向王夫人要些钱用。家里人不去干扰他治学,可是王家孩子很多,打架顽习,时有发生。有时小孩追逐到书院,从房这角滚到那角,有时也会缠逼到王国维膝下,他只得拿着书绕屋躲避,而一心两目始终不离书本,直至家人赶到,驱赶小孩,方才了事。

15.寓居日本时,王国维家共有八口人,四个小孩,且全系男孩,难以约束。仅以衣服论,王夫人和保姆日以继夜缝纫,也供不应求,往往是新制鞋袜刚成,就被小孩们剪坏。王国维只知看书,家中事务一概委诸夫人,完全是个甩手掌柜。一次,王夫人潘丽正与他商议家事,但王国维手不释卷,忙若未闻,王夫人一怒之下,欲将书投入火中,恰逢罗振玉来访,旧俗虽为至友,内眷亦得回避。潘丽正进入内室,方才解围。

16.王国维不擅长绘画,王家孩子缠着要他画人,他只会画一位策杖老人或一叶扁舟。他有时也亲自教孩子读书,指导他们读《孟子》、《论语》。听他们背诵之时,他从不看书本。为孩子讲解,并非逐字逐句讲评,一口气讲完,问孩子们懂不懂,一旦孩子们点头表示懂了,这一天的功课也就算是结束了。

17.王国维一生爱书,供职清华园后,一天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在书房消磨掉。有一天他去琉璃厂淘书,发现一本书的衬垫夹了张纸,抽出来一看,想必是名人笔迹,简直比中了奖券还开心千万倍。他急急买了那书回家,一连好几天都兴奋无比。他生活极有规律,晚上10点多一定上床,每天看完书回卧室,就自己一个人拿着牌玩“过五关”,尽了兴,睡觉时间已到,即熄灯安寝。

18.每次午饭后,王国维抽根烟,喝杯茶,闲坐片刻,算是休息了。一点来钟,他就到前院书房开始工作,到了三四点钟,有时会回到卧房,自行打开柜子,找些零食。王国维喜爱甜食,他的卧室放了一个朱红的大柜,下面放些棉被及衣物,上面两层专放零食,一开橱门,零食琳琅满目,犹若小型糖果店。

19.王国维居住北京,常赴宣外大街喝小酒。他以盐水毛豆、煮花生下酒,他酒量小,稍饮鼻子、眼睛均发红,但他乐此不疲。王国维夫子自道,以此寻觅高阳酒徒的风味。后来王夫人来京,王国维方才不再去那地方喝酒。

20.王国维外表严肃,他清华同事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女士有着直爽的大嗓门,但一见到王国维却噤不出声。王国维的五十寿诞,清华同事为他办了三桌酒席,杨步伟硬是避免与王国维同桌,她说:“不,不,我不跟王先生一桌。”果然,席间,王国维那桌沉默无语,杨步伟那桌则笑语不断。

21.王国维说话不利落,性情僻冷,但一遇到学术问题便立马显出热情的一面。他五十岁生日,学生纷纷来王家向他祝寿。七天后,他在清华园工字厅设宴答谢,席间,他向学生展示所藏的历代石经拓本。学生们竞相发问,他辩答入流,欣悦异常。

22.王国维书法不算太好,但酷似其人。每次批校书稿,他一律用工整的小楷。他不轻易为人作书,除非是至友或门人。某次,有人请他为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题个像赞,他就当面拒绝,说:“这是应酬,我没时间。”另有一位近邻,想请他题写一幅小屏,先从王夫人处着手,王夫人说:“你把纸格子打好,交给我,我逼他写就是。”果不其然,没几天就如愿写成。不过,这种方法不可再用的。

23.王国维在清华执教“小学”,当年姜亮夫报考清华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向他提过诸多“小学”方面的问题,姜亮夫均没有答错,因为他之前曾精读过章太炎的《章氏丛书》。王国维看过姜亮夫的考卷后,便问:“你可是章太炎先生的学生?”姜亮夫据实回答:“不是,我是四川来的。”“四川来的,怎么说的都是章太炎先生的话呢?”姜亮夫只得将因为假期要升学、突击阅读《章氏丛书》的事情一一道出。王国维进而询问:“《章氏丛书》你看得懂吗?”姜亮夫马上回答:“只有一二篇我看不懂,别的还可以。”王国维连声说:“好的,好的,你等一会儿。”然后叫他助手赵万里转告梁启超:“姜亮夫这个学生我看可以取。”

24.姜亮夫就读清华国学研究院之际,苏联盲诗人爱罗先珂旅游至北京,姜亮夫加盟的云南会馆出一刊物,请爱氏画一封面,姜亮夫自赋一首词。随后,姜亮夫拿填好的词请王国维评价,当时已是晚上7点。王国维浏览之后,说:“你过去想做诗人,你这个人理性东西多,感情少,词是复杂感情的产物,这首词还可以。”一改就改了近两个小时,其间,姜亮夫随手翻看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德文本的《资本论》,只见书中好几处都打上了记号。王国维对姜亮夫说:“此书是十多年前读德国人作品时读的。”该事给了姜亮夫以深刻的印痕。晚上9点多,姜亮夫起身告辞,王国维要家人点灯笼跟他一起,一直将姜送到大礼堂后面的流水桥,等姜过了桥方才回去。王国维说:“你的眼睛太坏,过了小桥,路便好走了。”

25.叶德辉之死,对王国维触动很大。他一度闪过避难的念头,曾经问过学生卫聚贤:“何处可以避难?”卫聚贤回答:“山西省可以,它是表里山河,阎锡山又善变,国内几次大变动,他都避免过了!”王国维追问:“我去了生活费如何维持?”卫聚贤接过话头:“我们几位朋友,办了一间‘兴贤大学’,王先生在那里教书,月薪只能给一百元,居住在山西省风景区晋祠,距学校三十里,洋车两点钟可拉得到,那里,学校的校长有洋房可住,每月来校上课一次。”王国维却质疑:“我的书不够!”最后终究未去。

26.冯玉祥部队抵达保定,威逼北京。日本友人桥川时雄等人去看望王国维,他们觉得王国维和平时不大一样。王国维直说“再坐一会儿”、“在这儿吃饭”等等。桥川等人上午去,一直到晚上才离开。临别时,王国维一直将他们送到清华大学正门。桥川他们纳闷,王国维为何如此热情而且依依不舍,事后才知斯时的王国维大概已存死志。

同类推荐
  •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商道酬勤:泽厚儒商李达三

    本书着重介绍著名宁波帮人士、香港宁波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李达三,在半个多世纪里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风雨历程。通过浓墨重笔的描绘,全面详实刻画了李达三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睿智决策的形象,让读者了解其成功铸就个人事业的历程,以及其弘扬宁波帮爱国爱乡的传统与美德的相关事迹。本书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不仅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创业闯世界的拼博精神,也反映了宁波帮群体合力兴家乡的桑梓情怀。
  •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叶永烈与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苏步青、淡家桢、陈中伟等院士有着很多交往,其中傅鹰院士还是作者的老师,这报告文学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与性格,记述了他们艰辛的奋斗历程。他是出身理工科的一位作家,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创作理论2000多万字的畅销作品。书中写了苍蝇专家、跳蚤专家、虱子专家、蚊子专家、蜻蜒专家,他们的科学研究鲜为人知。
  •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谋士今日观

    三国,一个让我们今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本书聚焦三国历史,从那个时代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谋士进行介绍,兼顾各家史料,以成一家之言。主要分析了各个谋士怎样选择君主并被所选择的君主信任重用,以致最后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些无不对我们今天的职场中人有一定的启发。不虚美,不隐恶,对人物的论及兼顾能力与人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三国谋士群像。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

    讲述一个枭雄的传奇人生,解读一个真实的袁世凯。他曾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他也被称为阴谋家、伪君子、窃国大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且看一个梟雄真实的人生历程。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

    知民、翟迎春编著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引灵者

    引灵者

    人间总有那么些不可说,不可语,不可闻之事。他不是无常,行走在人间,引渡灵魂,破鬼怪怨念来修行,逍遥世间!
  • 主脉

    主脉

    强者血脉脉脉相传,一个由异人类强者和普通女子所生的孩子是否能继承父亲强大血脉......
  • 千年凝轩尽

    千年凝轩尽

    16岁前,她常常抬头询问蓝天,要用多大的努力,才能站在众人顶端?要走多遥远的路,才会到达蓝天的尽头?要用多大的真心,去换得另一人的倾心相付?可16岁后,这些仿佛是噩梦一般在她的耳畔缠绕。一朝穿越,她不再是懵懂的女孩,而是深宫外族里心狠手辣的富家女子。可有一个人,他就这么地出现了,在她软弱的时候,在她没有一丝丝防备的时候。“我心悦你。”面对他,她才知道,无论多么坚强的外表,但总有一颗柔软的心。而她,愿做他心中的唯一。“这朝廷上下风起云涌,难道你真以为,你我能一路到白头吗?”她笑道:“也罢,我在千年的尽头等你。”
  • 减肥顺带修个仙

    减肥顺带修个仙

    不怕美女胸脯大,就怕她娇媚背景有文化!邻家有女桃花千里,自家胖妞光棍万年。炼气一阶的吃货胖妞与天界第一白富美比邻而居,日日感受着天道酬“美”。胖虽不是错,但却因胖被诬陷成淫贼,被当烧火丫头。难得一次狗屎运,如愿靠着关系进入仙界重点大学,胖妞发誓一定要认真减肥,不当吊车尾。
  • 无痕之血狼

    无痕之血狼

    一场门派的倾覆,一个奇怪的印记,一场延续二十年的时间,十八位江湖高手,本是没有交集,可为什么他们会相继死于他人之手。
  • 快穿之黑化少女

    快穿之黑化少女

    魅心有些无语的看着眼前这只叫系统的狐狸,“我可是自杀,你觉得我会认命!”某只狐狸抱着自己的尾巴傻傻的看宿主弱弱的说:“你不绑定会死的,真的会死的。”魅心翻了个白眼,都说了她是自杀的,还拿会死来威胁她,她也是醉了。不过这弱智狐狸很有趣啊!“看在你傻的这么有气质就和你绑定了。”某只狐狸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过宿主同意了,宿主真的好温柔啊!魅心好笑的看着某弱智狐狸,“我第一个要去的世界是?”某狐狸听到宿主说的话,惊讶的说“宿主你怎么知道你要穿越啊,宿主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你是不是有未知的能力啊?宿主……”魅心看着某弱智的狐狸,决定还是不要理它了!看魅心如何带着自家蠢货系统在各个位面逆袭的!
  • 总裁无耻:锁爱不节制

    总裁无耻:锁爱不节制

    他倾尽残忍!让她痛的彻底,更想忘记。再相见,她如愿忘记一切,拉着女儿回眸一笑:“先生,我不卖笑更不卖身!”却只听他说:“你不卖?那我卖!”于是,他无耻,他霸道,他锁爱,他发誓要将她的爱夺回来!他说;老婆是用来宠的,要宠上天,宠入地,宠到全城横着走!他说;老婆是用来疼的,捧在手里疼,抱在怀里疼,搁在心尖疼!原来恨和爱并存,过去的恨,是爱的太深……
  • 无上剑骨

    无上剑骨

    沧海桑田,日月变幻,当归来的少年面对这全然陌生的世界时,坚定的扬起了手中之剑。
  • 我的主演大人

    我的主演大人

    陶蔺本以为自己找到的工作就是帮着某老板大人审稿子、买东西、打扫卫生,顺便可以死皮赖脸地蹭吃蹭喝……结果陶蔺不知她签下的入职合同竟然是一份“送命契约”。在主演大人的威逼利诱下,她开始了与其谜(妹?)之日常地“同居”生活。白天练练功,偶尔出门打打妖;下午做做咖啡,偶尔在家打打妖;夜里陪着某大人去刺探妖情,偶尔组团打打妖……陶蔺发现,她开始变得不人不妖………即使这样,当那个妖孽冷傲的主演大人含情脉脉地喊她一声“小桃林”的时候,她还是觉得即便是献上自己永生永世的性命,也值了。
  • 华严经心陀罗尼

    华严经心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