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3800000011

第11章 亦庄亦邪,大巧不工(10)

“錬师娘”是当年上海滩各家小报提到周錬霞时最喜欢用的雅号,三个字庄谐并重,很能表现周錬霞的风采。至于这个称呼如何得来,众说纷纭,我们倒也不必要计较那么多。在文艺界,周錬霞和苏青、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然而周錬霞的“霞粉”却远过于前三者的追随者,像上海书画界的一些名家巨擘,如冒鹤亭、许效庳、吴湖帆、瞿兑之、张大千、陈巨来、郑昌午、江寒汀、唐云、谢稚柳等人,都曾经拜倒在“錬师娘”的石榴裙下。

在美女和才女都多得数不清的大上海,光有美貌或者光有智慧都不足以让一大群成功男士追捧,通常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两者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在周錬霞的身上却结合得非常完美。“錬师娘”穿梭于沪上的各种文酒之会,不仅光艳照人,而且不拘小节,左右逢源,常常妙语连珠,倾倒四座,留下了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言行录。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中《记螺川事》一文讲述了不少跟周錬霞有关的趣事,足见其风韵,兹举几例:

其一,北京画家周怀民到上海来,与周錬霞同在“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吴青霞在家中设宴款待,邀唐云、江寒汀、陈巨来和周錬霞作陪。席间,陈巨来请江寒汀以“梁祝化蝶”为题作一扇面,江绘成后,陈巨来又请唐云补草,周錬霞补花。当时正值盛夏,周补花时,从口袋中取出一块大手帕盖在扇面的另一半上,以防汗污。唐云见之,又想趁机吃她的豆腐,调侃道:“这手帕这么大,是男人手帕么?”周錬霞笑道:“是的。”唐云强夺去,说:“归我吧。”周不动声色:“拿去不妨。”唐云窃喜,不料周又当众说:“你拿的是我儿子用的手帕。”闻者皆捧腹大笑,唐云也落了个面红耳赤。

其二,某次有人请客,嘱马公愚代邀周錬霞同去。宾朋全到了,只马、周二人迟到。马公愚作为吃周錬霞豆腐阵营中的一员老将,不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告诉主人说:“吾去时她尚睡在被窝中,被吾从被中拖了出来。”马一边说着,一边还做了一个拉她下身的手势,众人大笑,马氏也是得意洋洋。席间周錬霞忽然问马公愚:“你文学诗人也,今天要出一对联,上联是旧传句子‘风吹马尾千条线’,下联不准以什么‘日照龙鳞万点金’、‘雨打羊毛一片毡’等旧句子。”马公愚长髯一把,知道她在调侃自己,不说话,只是捻须微笑。周錬霞坏坏地笑道:“你这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此语一出,合座人人笑得喷饭,马氏大概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这事儿还有后话。后来有人作了一首打油诗送给马公愚:“第一大书家,江山说永嘉。两钟老居士,五绝旧生涯。动气师娘谑,开心婢女茶。前身陶彭泽,知己是黄花。”诗中所谓“动气师娘谑”,说的就是周錬霞拿马公愚的须儿开玩笑,马氏不许她乱作比喻:“再这样,我要动气。”怎奈这个比喻实在太经典,瞬间就流传开来,此后老是有人在马公愚面前提这一桩让他尴尬无比的“糗事”。有一次,马公愚实在忍无可忍,愤然道:“我有勇气与錬师娘一比短长,倘得同意,可假公共场所举行,并出售门票,号召力不让于梅兰芳登台也。”

“犀利姐”周錬霞的厉害让爱慕她的男人们又爱又惧,陈巨来认为自己总算也属于“善于嘻谑之人”,在江湖上也小有名声,但是遇到周錬霞却“从不敢以言谑之,盖畏其应对比余更快耳”。陈巨来笑谈,有一次自己去找周錬霞闲谈为乐,正好周錬霞身体不舒服,头上裹着毛巾。陈巨来以为她只是寻常的感冒,关切地问她是否头痛,没想到她却说:“不不。昨天月经来了,超前啊……”陈巨来无言以答,说自己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去她家了。

还有一件趣事发生在陈、周二人于中国画院同事时。中国画院的卫生间是男女共用的,一日陈巨来见厕所门没有关,推门进去,发现周錬霞正在马桶上方便呢,她见到陈巨来并不尴尬,反而一笑,陈巨来急忙撤退:“对不起,对不起……‘马上相逢’。”他说幸好自己没有再加“无纸笔”三个字,否则她必定拿出草纸,反问:“这不是纸吗?”老实说,以陈巨来的“八卦”风格,有的故事只能付之一笑罢了,不过周錬霞的“大胆作风,善于应付”却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就证明了即使在“出恭”的时候,“錬师娘”仍然如此仪态万方、不可亵玩,真可愧煞须眉也!

据陈氏所讲,就算阅女无数的张大千,在周錬霞的锋芒面前也要退避三舍,有一次他还把陈巨来拉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带着“严肃、至诚”的语气对陈说:“你千碰万碰,此人勿要失足碰之。”又重申一句:“本人‘寡人有疾’之人,亦不敢碰她也。”

不过,在周錬霞身后庞大的吃豆腐军团中,还真有一人修成了正果。这个人的名字至今在画坛仍如雷贯耳,他就是吴湖帆。据说“文革”时造反派威逼利诱周錬霞交代自己以前那些“有伤风化”的罪行,周錬霞死活只承认跟吴湖帆有过暧昧之情。周錬霞曾跟吴湖帆学画,其时周錬霞与丈夫两地相隔、音书渺茫,而吴湖帆也新丧爱妻,孤独落寞,两个人志趣相投,闹出一点绯闻来倒也不算什么太让人惊讶的事情。

周錬霞跟随吴湖帆学画之后,技艺精进。吴湖帆不仅是画坛巨匠,出身名门的他,家里还有富比博物馆的字画典藏,周錬霞每日得临真迹,画中自然更多了几分前辈风流。而吴湖帆似乎也在周錬霞的影响下更喜欢写词了,但大部分人都认为吴湖帆并没有因为周錬霞而在填词上有所提升,在他的《佞宋词痕》里,很多词作其实都是周錬霞代笔的。冒鹤亭更是不留情面地说道,在填词方面,吴作周的徒孙尚不够格。当然,这样的话出自周錬霞的粉丝之口,未免带上了几分醋意。我觉得,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在这种软语温存的时光中能够保持自己的水平不退步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吴湖帆是个很喜欢写日记的人,日记中又多酬唱应和之作,即使他没有和周錬霞的这段感情,以两人的交往,在他的日记中也应该留下不少“雪泥鸿爪”。但是有人检阅了吴湖帆的日记,竟然没有在里面发现周錬霞的一点“蛛丝马迹”,很显然,吴氏是有意绕过了这一页。又或者,大爱无言,真正的爱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正如周錬霞的那句经典之词: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在后来的中国画院中,陈小翠与周錬霞是人们很喜欢拿来相提并论和比较的两位女画家,因为传统的中国画讲究的是“诗书画三绝”,要达到这一点就连男画家尚且不易,在那样一个女子教育普遍缺失的时代,就更别提女画家了。陈小翠与周錬霞的珍贵与稀有,在今日更加令人感慨,试观当今的画家,最多也就抄抄旧书,卖弄风雅,还有几人有这样的素质?传统断代,小处尤显。

遗憾的是,在“画院双姝”中,陈小翠远不如周錬霞来得美貌,这对于一个画家也许并不重要,对于一个女人却简直是天差地别。但陈小翠并不嫉妒周錬霞的受宠,她曾当着李秋君的学生金秋生之面赞扬周錬霞美如秋水芙蓉,还即兴口占一首七绝来赞叹这位总是抢自己风头的同行:

艳质惊才回不群,万人低首拜红裙。

近来闻得秋生语,出水芙蓉略似君。

佳人难再得

周錬霞的真命天子叫做徐晚苹,徐氏出身嘉定名门,也是当时社会上很活跃的一个文艺青年,喜爱文学、摄影、跳舞,算得上多才多艺。徐、周同庚,两人于1927年成婚,时年都是二十二岁。两人结婚后的前几年倒也鸾凤和鸣,举案齐眉,曾发挥各自的专长,将摄影与绘画结合起来,出版了一部《影画集》作为结婚纪念。

然而,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娶到一个如此出色的妻子,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俗话说:“老婆是别人的好”,但反过来要是别人都对自己老婆好,那肯定就揪心乃至闹心了。可以想象,夫妻俩经常因为情感上的事情发生纠纷,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如果将徐、周二人的婚姻比喻为一只股票的话,那么这只“股票”的价值在1946年跌到了一个谷底。这一年的5月,徐晚苹统率二百多名邮员到台湾接收当地邮政。此次公差乃徐晚苹主动请缨,推其原因,可能是在夫妻冲突后,暂时寻找一个避风港,以便让双方冷静下来,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这次徐氏的公差原拟半年为期,所谓小别胜新婚,半年后一切顺利的话婚姻这只“股票”还可以进行重组,焕发第二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内战的爆发以及政局的突变,徐晚苹的回家之路被堵死了。这一别,竟然整整分别了三十多年,以至于所有人都以为两人一起经营的这只婚姻“股票”注定要退市了。

周錬霞独自一人留在国内,迎来了新中国,也迎来了“三反五反”、“反右”和“文革”,以她的经历,在这样的政治运动中没有任何置身事外的侥幸。在“三反五反”中,周錬霞的许多朋友经受不住打击,“自杀”成了这些日子她经常看到的字眼,朋友中的一个银行经理跳楼自杀后,周錬霞提笔写下了这样一首“感时诗”:

呼声动地电流波,别样纲常四壁罗。

销尽繁华春似梦,坠楼人比落花多。

周錬霞也许想象不到,在这样“别样纲常”的时代和社会中,“坠楼人比落花多”还将源源不断地上演,更大的风暴还在后头。

1968年的7月1日,这一天是党的节日,按照套话,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然而,与周錬霞同在上海中国画院供职的陈小翠却在家中开煤气自尽身亡了。这时,“文革”才爆发两年。不过陈小翠的死并不让人意外,自从入画院以来,她一直拒绝参加任何会议,这样的刚烈个性已经注定了她的结局。在陈小翠自杀一个月后的8月11日,与周錬霞曾经闹过绯闻的吴湖帆也在医院中将自己喉头上的导管拔下,选择了自我了断。“文革”开始后,吴湖帆被打成“反革命”,家中几代人的珍藏被查抄一空,他就此倒下。进了医院后,造反派仍然不放过他,就连他在输氧急救的时候,都围着他的病床高呼批斗的口号。

我不知道陈小翠与吴湖帆之死对于周錬霞的内心会造成多么大的冲击。也许那个时候她没有多少精力去想这些,她的命运并不比这两人好到哪去,她最大的罪名竟然是那句为人传诵的名句“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革命小将们污之为“喜欢黑暗,不要光明”,竟将她的一只眼睛打瞎了。这一个从小到大被宠坏的弱女子,又如何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迈过那一个个连很多男子都无法迈过之巨坎?

让人惊讶的是,周錬霞不仅迈过了一道道坎,而且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与冷静甚至连批斗她的对头也不得不刮目相看。据陈巨来说,周錬霞有一特点,不管别人怎么斗她,她从不写任何人一张大字报。面对批斗,她只说“我有罪,我有罪”这六个字。周錬霞在“文革”中受到批斗的时候,陈巨来已经和她闹矛盾而关系破裂了,正是因为如此,此时他说出来的话可信度很高。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使眼睛被人打瞎了,周錬霞也并不因此悲愤欲绝或者呼天抢地,她还请书画家来楚生为她篆刻一印,印文为“一目了然”,另请书画家高络园篆刻一印,印文为“眇眇予怀”,又引屈原《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余”之句篆刻一印。正是这样超凡脱俗的气度,使她安然度过了那场虫沙浩劫。

如果再回过头去看周錬霞的人生,我们发现她的这种非常之气度的确由来非一日。

年轻时在上海滩,周錬霞是狗仔队和像《晶报》这样的小报追逐的热门人物,关于她的生活趣事,乃至一些捕风捉影的桃色新闻时不时会在报上登载。但周錬霞并不像现在某些明星一样动不动就要对簿公堂,讨个说法,总是一笑了之。

抗战胜利后,有一次周錬霞到七浦路吉祥寺参加友人组织的素餐宴,席中她要如厕,住持方丈若瓢和尚带她到方丈僧房中方便。此时节为大热天,周氏解手后,见台上有一卢帽,戏戴上对着镜子赏玩,旁边的方丈识趣,又特取僧衣请她一起穿了,看看像一和尚否。周錬霞欣然脱上身衣,只穿一汗马甲,若瓢恭持僧衣代穿,一臂已伸入,另一臂裸着正待伸入时,这个镜头被一个“潜伏”在窗外的“狗仔队员”抓拍下来了。

两天后,这个小报记者将洗出来的照片放在周錬霞的面前,嬉皮笑脸地问道:“师娘,你看这小照价值可多少?”盖欲敲一笔竹杠也。哪知周錬霞看了后,笑嘻嘻,两手合掌,对这记者说:“阿弥陀佛,谢谢谢谢,请你在小报上制版刊登,宣传宣传为好。”这种极度“有伤风化”的照片连小报也不敢随便刊登,记者无可奈何,只好一走了之。

这个故事固然说明周錬霞的“善于应付”,不过从另一个方面,不也体现了她这种雍容大度,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精神气度吗?

1980年,从台湾邮政局退休的徐晚苹移居美国洛杉矶,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他终于有机会和分别三十余年的妻子再次取得了联系。在征得周錬霞同意后,徐晚苹将她接到了美国治疗,她的眼疾方有所好转。这个时候,周錬霞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之后的二十年她一直在太平洋彼岸度过。

2000年,周錬霞逝世于大洋彼岸,享年九十五岁。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民国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然而,她的灵魂却属于民国。她生在清朝,从古典走到现代,她逝于美国,从东方走到西方,她的人生、性格绝非单一的词汇所能形容,这样的丰富性与包容性,也正是民国的特征。今天再回首周錬霞的故事,我忍不住想起了那句遥远的歌谣: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同类推荐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家庭,13岁时移居到美国。他从棉纺厂的小工做起,依靠个人奋斗,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称的美国经济界三巨头之一。晚年他热衷于慈善事业,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既是一个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美国梦的典型,也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是安德鲁·卡内基的一部自传。该书将带你:观商政两界如何渗透的鸿图韬略,看人脉圈子如何设计的机巧智慧。《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中国宰相传(全二册)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许多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宰相。在皇权社会里,作为最高行政首脑,宰相的地位非常特殊,堪称是整个国家的“二把手”,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角色,在整个皇权社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热门推荐
  • 符化战神

    符化战神

    圣贤:“叶少,您的梦想是什么?”叶开一笑道:“娶七个顶好顶好的老婆,然后大被同眠。”圣贤:“罪过罪过!”-----------------------------------符化战神,且看叶开君临异世,化战神,踏天下,武动乾坤,我为主。
  • QC特工战队

    QC特工战队

    从小被定为倾城特工公司“希望力量”的成员的五人,在被一一寻找回来训练成为了继“希望”战队之后世上最强的特工战队,他们被派去为地球实现崛起,他们和另外两个星球会有怎样的怪事?恋夏第一次写科幻小说,有什么写不好的地方告诉恋夏,给恋夏提建议。
  • 无男不欢

    无男不欢

    听说有个地方叫禁区,她不知道偏要去尝试!最后怎么样,丢盔弃甲被人吃干抹净,跑又跑不掉,逃又逃不了!对于他来说,女人穿上衣服和脱了衣服的感觉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眼前这个女人,滋味甚好!
  •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你弄脏了我的衣服,所以你不能走”宽阔的别墅里冷峻的他缓缓开口!她是单纯美丽的小绵羊,他是冷酷霸道的恶总裁,他用金钱诱惑她,用武力强迫她,用威胁禁锢她,不择手段;她从女佣,助理到契约情人,一步步走入他的牢笼……
  • 脉元纪

    脉元纪

    乾元大陆。以姓为荣、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姓氏可以影响世界的变局、百万家族向自己称王、自己的子孙可以高人一等、这对家族来说是无比的荣耀、可是这需要震惊世界的实力。脉师、乾元大陆唯一一种修炼方式。王道一途、以脉为尊、九练脉门鬼神动、十练脉门天地惊。想变成强者、孕脉固然重要、但是必须与脉师的对立面脉兽经历无数次生死一瞬才能有所提高、我生它死、才能变强。家族因为木木洗脉时的现象发出征召令、老爹为保木木的性命用自己的生命签下一条条约、一个对强者之路甚是遥远的男孩能否不负老爹期望在短短十年内成为震惊一方的强者?
  • 骨代之王

    骨代之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魔弓鬼箭

    魔弓鬼箭

    一位网络游戏职业玩家,意外的穿越到武技与魔法的世界中……冥冥中无形的力量赐予了他强悍的魔法感知能力,却剥夺了他施放魔法的能力……他与同他一同穿越而来的七曜逐影弓在这神奇的大陆上奇遇连连,找寻自己穿越而来的秘密……
  • 重生之爱需要时间

    重生之爱需要时间

    如果我有机会告诉你,我会说,太多人用不同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有人说我的天下仅你一人,有人说一人之中全天下之轻。如果神已无能为力,魔救天下又如何呢。我情愿代你成魔,但愿我魔一出,万魔封存。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