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3800000009

第9章 亦庄亦邪,大巧不工(8)

这份恩情张大千终生铭记于心,每年他开画展卖画赚钱后就给哥嫂们买最好的东西孝敬他们。新中国成立后,张大千与哥嫂相隔天涯,但是他总是不断地给他们寄钱寄物,还嘱咐女儿心庆每年过年和张丽诚生日都要去看望三伯母两次。在1961-1964年间,旅居巴西的张大千还奔走努力要把三哥三嫂接到海外去养老,观张大千在海外写给兄嫂的家书,几乎每一封信都在谈这个问题,当听到一点有希望的消息时,兴奋和喜悦之情立即跃然纸上,之后寄钱汇款,策划出境的路线,安排朋友帮忙接待,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每次都是万事俱备,东风不来,当听说申请又被拒绝时,张大千那种痛苦和绝望的心情简直让人不忍卒读:“哥手示,拜读再三,哭泣不已。老年手足但求同聚,不计贫苦。”“老年弟兄天各一方,不得相见,惨痛万分。”“兄与弟俱老矣,不得聚首,每每思念则为下泪。月之二十七号为弟七十诞辰,悬身海外,尤为难过。”“弟痛心万分,此生此世无复见面之矣!”

对嫂嫂尚且如此,对自己的母亲更不用说了,张心庆在《父亲是孝子》一文中记述的张大千为病重的母亲洗小脚、剪脚趾甲的事情真是令人感动万分。

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心中自然充满对天地和道德的敬畏,为人处世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我每见一些大千的友人记录,说张大千即使到朋友家做客,往往也是随手脱鞋退袜搔脚痒,憨态可掬,他谈锋甚健,喜欢开别人的玩笑,也从不介意别人开他的玩笑。张大千爱热闹,喜欢交朋友,但凡友朋有求于他,哪怕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他都会舍命陪君子。每见于此,我都忍不住感叹,大千先生乃一真人也!

徐悲鸿盛赞张大千的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表示愧不敢当,说:“五百年来一人,毋乃太过,过则近于谑矣。”但张大千虽然对自己的画艺表示谦虚,对自己的赏鉴之功却一点也不谦虚,他说:“世尝推吾画为五百年来所无,抑知吾之精鉴,足使墨林推诚,清标却步,仪周敛手,虚斋降心,五百年间,又岂有第二人哉!”连古代那些大收藏家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当今同辈。

正是有了这种独步天下的鉴赏功夫,张大千是最懂得真的人,才能造出最“真”的假物。画艺或许跟天赋有关,但是精鉴之功则必定来自于后天。张大千的努力令人感佩,他造假石涛赚的钱往往用来购买真石涛,观摩学习后提升自己的功力,他晚年曾告诉朋友自己收藏过的石涛真迹多达五百件,一时石涛精品荟萃大风堂。这样的张大千,造出来的假石涛,谁能识破?

曾跟随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的谢稚柳说:“大千学习极用功,在临摹学习古人技法时是非常用心的。他对这些画家的用笔、用墨习惯、作画时的节奏韵律都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甚至对这些画家一生中用了多少枚印章、哪一枚印章用于某年的作品中、其中某一枚印章又在哪一年跌损过、上面有什么样的残缺,他都做有详细的记载。在如此掌握大量信息资料的情况下,他摹仿出的假画,当然能够蒙骗许多收藏家,以致不少的鉴定家在他面前也大跌眼镜。”

张大千评徐文长说:“徐文长假的东西太多,先要看真假,才能断好坏。不过有时候,假的东西比真的还好!”这段话可真是夫子自道也!人常说张大千仿石涛,不仅是模仿,兼有创造之功,反观我们现在的造假者,一味地剽窃占有,品格低下,如果造假能造出张大千这样的境界,我们又何忧造假之风盛行。

张大千早年以人物画尤其是仕女画而出名,这个时候画的是工笔,以求真求细为准则。中年游历天下山川及敦煌三年面壁之后,画风为之一变,开始从形似转向神似,从工笔走向写意。到了晚年,由于目力受损,竟然因祸得福开创泼墨泼彩,引领新潮。从最初的以人为师,到中年的以天地为师,到晚年的以心为师,张大千的国画在外在上是越来越不“真”,内在上却是越来越“真”!

大千先生兴趣广泛,而且常带几分痴气,他养有许多动物,家里简直成了一个动物园,他热爱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为了能看到梅花盛开的胜景,他甚至常常打飞的直奔日本赏梅。他也如米芾一样爱石,回归台湾时,不惜花费巨资将一块巨石海运到摩耶精舍,石侧遍植梅花,呼为“梅丘”,身后亦将骨灰葬于此石之下。

有人说张大千是“一个究于艺事,至死不忘其本之人;一个博爱众友,舍命陪君之人;一个痴爱众生,好玩得趣之人”,这样的人又怎会假的了!

晚年的张大千偶尔还会画一画假石涛,这个时候当然不再是为钱了。

前辈风流谁可比

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伯虎,今有张大千。看了张大千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会说:此言诚不我欺。

张大千的第一位夫人曾庆蓉是名门闺秀,是旧式的家庭妇女,两人的结合属于包办婚姻,感情并不深厚。第二位是黄凝素,与张母乃远房亲戚,因为父母早亡寄居张家,和张大千自由恋爱。黄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精明干练,略通画事,两人共生育了十一个子女。

第三位是杨宛君,原是北平观音寺清音阁的鼓书艺女,据说张大千在北平听她唱大鼓一见钟情,立志抱得美人归,竟动用了二夫人黄凝素去当说客;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说法,说是中国画向来称“画人难画手”,张大千因为画仕女图的关系对于女孩子的手特别注意,他偶然邂逅杨宛君,发现其有一双芊芊玉手,不由为之意乱神迷。后来他娶了杨宛君后,便创作了不少以她为模特的仕女图,去敦煌临摹壁画的时候也是带着她。

第四位是徐雯波,她是张大千大女儿心瑞的同学,平时喜爱绘画,一天慕名来大风堂观画,张大千被其美丽娴静、风度优雅所吸引,便邀请她天天来看自己作画。张大千虽然年纪和胡子都是一大把,但他是“三有”(有钱有名有才)男人,加上能说会道,幽默诙谐,善于“摆龙门阵”,这样的男人俘获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芳心自然并非难事。等到徐氏珠胎暗结,木已成舟,张家人和徐家人也只好无奈地承认了这桩婚事,两人结婚这一年张大千四十八岁,徐雯波十八岁。

徐雯波被娶进张家的时候,也正是黄凝素离开张家之门的时候。黄凝素个性较强,一次带头联合曾氏、杨氏两位夫人造反,将乱发脾气的老公打出了家门。张大千躲到一个山洞里,嚷着要出家,吓坏了三位夫人,只好向他负荆请罪,事情才告了结。

黄凝素嫁到张家后,几乎成了生育机器,抚养子女的琐碎与辛苦当过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何况是一堆的孩子。而其艺术家老公事业心太强,以至于常常入不敷出,他的女人自然也不是养尊处优的命,本以为嫁给他能成为艺术品,到最后发现还是日用品。加上张大千有了杨宛君后,对她较为冷落,关心不够。黄凝素为了解闷整天流连于麻将桌,以至于红杏出墙,张大千娶徐雯波成了她提出离婚的最佳理由。这个奇女子,先是和张大千自由恋爱,敢于反抗独裁老公,又能够主动跳出不如意的婚姻,聪慧果敢,可惜徒有王熙凤的胆识,嫁给张大千后却一直在走祥林嫂的道路。因此,张大千深感对她有愧,给了她一笔不菲的分手费,这件事也成了他心中一个长久的伤痛。

黄夫人的离开虽然是张大千婚姻中一个不和谐的插曲,但是从各种记述来看,张大千的几位夫人应该还是比较贤惠的,这也说明了他看女人跟看书画一样,都是眼光精准的。张大千离开大陆后只带走了徐雯波,但是曾夫人和杨夫人并没有怨恨他,连他留下的许多画都舍不得卖,捐给了国家。有如此贤妻,张大千此生足矣!

除了明媒正娶的四位老婆之外,张大千尚有已知的和未知的红颜知己一箩筐!

上海名门之后的李秋君算是张大千的首席红颜知己。李家系宁波望族,世居上海,与张家乃世交,1921年,结婚不久的张大千返回上海,借寓李宅。李家三小姐秋君是沪上才女,家学渊源,诗词书画样样皆通,两人由相识发展到相知,志趣相同,情投意合。李家的家长看在眼里,也有意撮合两人。一天,秋君的二伯父李薇庄将张大千叫去,单刀直入,跟他说:“我家秋君,就许配给你了……”大千一听,赶紧下跪,自承已经有妻室,“有负雅爱”。“李府名门望族,自无把千金闺女与人作妾的道理;而我也无停妻再娶道理”,一桩金玉良缘就此化为泡影。但是,令张大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秋君竟因此终身不嫁!

虽然没有机会“登堂入室”,但是大千寓居李家时,李秋君始终无怨无悔地服侍他,衣食住行一手包办,可谓无微不至,以至于不知情者皆以为二人是一对夫妻。张大千也发扬了君子之风,发乎情止乎礼,自承“绝无半点逾越本分的事”。在他的熏陶下,李秋君画艺大进,以一幅《秋山读易图》荣获1930年布鲁塞尔“劳动和美术”国际大奖赛金牌。

抗战前夕,张大千将自己两个女儿心瑞、心沛过继给李秋君做养女,李秋君视她们如亲生骨肉。1948年,大千和秋君都刚好到知天命之年,朋友们为俩人在上海合庆百岁寿诞,两人当场合作一幅《高山流水图》,友人纷纷送礼庆祝,其中以陈巨来所刻、寓双方名字于其中的“百岁千秋”印章最为夺目。而后,两人还一起合购墓地,互写墓碑,相约死后邻穴而葬。

“文革”期间,李秋君病逝于上海,消息传到台湾,张大千为之肝肠寸断,在给秋君之弟的信中写道:“偶思七十子之徒,于夫子之殁,心丧三年,古无与朋友服丧者,兄将心丧报吾秋君也!呜呼痛矣!”

张大千的感情攻势不仅限于国内,还冲出国门,上演跨国之恋。

1927年,张大千应日本古董商江藤涛雄邀请赴朝鲜金刚山游览,结识了年仅十五岁的歌舞伎池春红。池春红能歌善舞,喜爱书画,两人语言不通,但心有灵犀。大千在朝鲜数月,两人形影不离,大千作画她磨墨抻纸,休息的时候则为他献歌献舞解其困乏。温柔乡中的张大千诗兴大发,写有情诗多首,其中一首写道:“闲舒皓腕似柔翰,发叶抽芽取次看。前辈风流谁可比,金陵唯有马香兰。”

张大千离开朝鲜时,对春红依依不舍,本拟将之带回国内,无奈写信回家试探时,遭到了黄凝素及张母的强烈反对,只好忍痛割爱。临行前,张大千赠予春红一大笔钱,让她用这笔钱开了家中药房,从此不用再卖艺。此后十年,张大千每年都去朝鲜和春红幽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天各一方的日子,大千常以吟诗作画的方式寄托自己的相思,有《春娘曲》、《美人双蝶图》等诸多作品传世。

中日战争爆发后,这段感情被迫暂时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正准备前往朝鲜看望池春红时,得到的消息却是池春红在1939年因抵抗日本鬼子的非礼而被杀害了。大千为之唏嘘落泪,立即写了一纸碑文托友人带去韩国为池春红修坟立碑,30多年后,张大千应邀到汉城办画展,还特地到坟前上香祭拜,“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张大千的另外一位有案可查的国际红颜知己是日本女郎山田喜美子。

上世纪50年代,移居海外的张大千经常到日本购买绘画用具或装裱字画,下榻于横滨名园偕乐园。园主介绍山田小姐照顾张大千的起居,年轻貌美的山田很快成为了张大千的侍应兼情人。大千在诗中写道:“亲辇名花送草堂,真成白发拥红妆;知君有意从君笑,笑我狂奴老更狂”,有了“红妆”陪伴,张大千几乎乐不思归。此后,大千多年往来于南美与日本,出乎意料的是,徐夫人知道了之后不仅没有责怪丈夫,反而鼓励他去和山田相会。跟池春红一样,大千也作了很多的诗画赠予山田。

这段感情在多年之后宣告结束,原因是张大千发现对方动机并不单纯,也有说是山田接受大陆邀请访华,张大千不想因此卷入政治的是非之中,故而选择了“沙扬娜拉”。

万里归迟总恋乡

1949年12月,在解放军的隆隆炮火声中,驻守西南重镇成都的国军已经四面楚歌。靠着好友、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的帮助,张大千勉强弄到了三张空军机票。三张机票意味着除了张大千本人外,只有两个家人可以一同离开。夫人中,自然是正与张大千如胶似漆的徐雯波,徐氏此时已经生育了一个三岁的女儿心碧和刚出生半年的儿子心建,顺理成章也应该带走其中的一个才是。

然而,就在犹豫的这当口,张大千和黄凝素所生的女儿、三岁的心沛吵着要爸爸,张大千心里一痛,决定带心沛离开。徐雯波这时表现了难得的深明大义,放弃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带走了黄凝素的女儿。这一瞬间的决定,也让三个孩子的命运从此天差地别。心沛跟着父亲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心碧却在父母离开没多久就得了急性脑炎,死在了姐姐心庆的怀里。

心建倒是活到了“文革”,并在成都铁路局当上了电工,他聪明肯干,深受赏识。然而,在申请入团他时受到父亲“叛国分子”的连累而遭拒绝,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他竟因此想不开,冲动之中卧轨自杀,同样死在了姐姐心庆的怀里,从小没有父母关爱的心建临终前他深情地对心庆说:“姐姐,我想叫你一声妈妈,可以吗?”

家人怕刺激张大千,一直瞒着心建死的消息不敢告诉他,直到1974年,可怜的张大千还在家书中对三哥说:“心建侄十年无音信,想已死矣,倘有所闻望告知,弟绝不为此伤痛也。”说不伤痛,又怎能不伤痛!在政治的残酷和无情面前,即使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师,也不免感到渺小和无助啊!

关于张大千登机离蜀还有这样一段插曲,据说当时同机撤离大陆还有国民党当局的几个高官,包括大名鼎鼎的陈立夫、阎锡山以及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教育部部长杭立武。由于张大千带了一只箱子,里面装着七十余幅名贵古画及他在敦煌临摹的壁画,导致飞机超重不能及时起飞。杭立武认为张大千所带的都是国宝,他竟然把自己所带的一箱黄金从飞机上扔下来,以成全张大千!

张大千或许没有想到,这一去,他此生竟再也未能涉足大陆。

移居海外之人即使没有被同化,或多或少也要入乡随俗一点,但张大千跑到国外去反而更加中国化,在洋人的地盘,他照样穿长袍,吃中餐,住中式园林,他的喜好乃至情趣都完全是中国的。一个人爱不爱国,往往要到了他离开这国家之后才能看得更加真切啊。

人越老,思乡病就越严重。1979年末,一位日本画家送给张大千一瓶从西安华清池采集的水,张大千激动落泪,以此水研磨作画;1982年3月,一位从中国访问回来的美籍人士向张大千赠送了一包“故乡成都平原的泥土”,手捧泥土,张大千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恭恭敬敬地把泥土供奉在先人的灵位前。

在张大千晚年的诗词中,思乡成了主旋律:“万重山隔衡阳远”、“万里归迟总恋乡”、“平生梦结青城宅”,故乡的山水在他的心中萦回缠绕,挥之不去,于是《长江万里图》、《庐山图》这样的巨作喷薄而出,如相思之情一样不可遏制。

同类推荐
  • 中国演员访谈录

    中国演员访谈录

    27位华语实力派演员畅谈人生感悟。其中既有对中国电影生存环境的探寻,也有对自己从业生涯的反思。在作者与演员的问与答中,上演了一幕挑战与应战的双人舞。本书,让我们重新打量镁光灯下这些光鲜亮丽的身影。
  •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封建礼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批小资产者贫困、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即宪章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做讲道德有良知的人。一起来翻阅《狄更斯》吧!
  • 言畅心品

    言畅心品

    翻开《言畅心品》,第一篇“畅言视界”,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与发现,企业的生命莫不如此”、“人生在世,需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行走自如”之类深刻的警句和段落。关于时代进步与企业发展,关于企业家成长,关于为人之道与经营理念,关于时局与历史,关于文学与艺术,关于情感与宗教,它们如此沉重,而言畅却如此轻盈。第二篇“言畅诗书画”,我见到了作为诗人的全晓畅。关于诗,关于诗人,关于女诗人,话题太大,一言难尽。似乎我们的时代,诗人已经消失了,消失在日渐稀薄的空气和斑谰的时光之中,了无痕迹……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九州新编

    九州新编

    混沌创世之初,星辰划分疆土,九州崛起。权力之争由古至今从未停歇,是非成败过眼云烟,时间才是答案。
  • 混沌之辉

    混沌之辉

    有所成就者,无不依靠自己所走之路,妄图追求他人足迹者,终究只是泛泛之辈罢了。混沌之路,苍穹之下,唯有强者方能行走天下。无论天地奥能,或是武器机甲,皆属吾之能!
  • 遇见另一个简爱

    遇见另一个简爱

    我们的爱,我不想过了就不再回来。
  • 那年青春岁月

    那年青春岁月

    当又懒又宅又八卦的略带隐藏性小腹黑的慢性毒舌女,碰见了又酷又拽又自恋的带有无敌腹黑帝属性的隐藏性智商情商双高男。是像少女小说那样油腻腻,甜滋滋?No,No,No.结果显而易见。是什么呢。追完这本小说吧
  • 出逃99次:招牌萌妻太抢手

    出逃99次:招牌萌妻太抢手

    【甜宠,1VS1】误惹霸道总裁,她带“球”出逃,不想,一路桃花满满……总裁大人第99次闯入教堂:“宝贝,嫁人可以,儿子留下。”留下两个小的,不信大的不乖乖跟他回家……【双宝连萌】“麻麻,宝宝想要夏哥哥当新粑粑,酱紫,宝宝就是王子啦!”“弟弟你真笨,夏哥哥打不过爸爸的,还是宫炎叔叔厉害,妈咪,要宫炎叔叔当爸爸!”“要哥哥!”“要叔叔!”“要哥哥!”……总裁大人一张俊脸阴云密布:儿子什么的,果然是来坑爹的!一手一个,果断扔出房间,转身,笑容邪肆:“宝贝,听说你想给我儿子换爸爸?来,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去床上慢慢谈……”
  •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最美丽的梦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最美丽的梦

    当呆萌的她,遇上高冷的他;当公主遇上王子;火星撞地球,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与昼三部曲

    黑与昼三部曲

    小说通过主人公李成哲等个体的坎坷爱情悲剧与理想追求,从正、反、侧面凝画了人文、经济、政治、宗教四大领域的时代变迁,缩写了幅幅遍及农村与现代城市社会的综合性改革的历史画卷,既刻画了个体理想主义者的心声,也展现了恢弘的时代运动的整体风貌。
  • 斯年

    斯年

    人是新人,书是新书,欢迎各位看官品鉴!!
  • 控制不住的神偷

    控制不住的神偷

    智勇双全的名侦探“四小龙”——波洛、火龙、小龙女和范熙樱接到奇怪的委托,一位无所不能的小偷找上他们,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总在无意识间犯下匪夷所思的窃案?银行保险柜里的宝石、校长的轿车、电视台的机密档案,甚至是心仪女孩的贴身衣物,神偷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神秘的蒙面人徘徊在四小龙周围,案情绝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