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4900000015

第15章 作家的艺术特色(2)

《罪与罚》一开头简单地交待了时间是七月初的一个黄昏,地点是C拐角,K桥附近,人物是一个年轻人。接着,立即转入对人物行动的叙述,伴随着主人公所到之处,颇为节省笔墨地勾勒出一些细节,造成他活动的环境。拉斯柯里尼科夫走出他那棺材般的斗室,“径直往干草市场走去。还不到干草市场,在一家小铺子前面的马路上站着一个黑头发的年轻的街头乐师,他正在演奏一支十分动听的情歌,替他面前的一个姑娘伴奏,这个姑娘站在人行道上,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打扮得像个小姐,穿着一条钟式裙,肩上披着一件斗篷,手上戴着手套,头戴一顶麦秸帽,上面插着一根火红色的羽毛;这些东西都破旧了。她用街头卖唱的、颤动的 但却相当悦耳和嘹亮的嗓音唱出那首情歌,等待着铺子里的人丢给她两个戈比。”在一所大房子里,“开设着小酒馆和别的饮食店。从这些酒馆和饮食店里不时跑出来穿得像去‘走亲戚’的女人——她们都不包头巾,只穿着连衣裙。在人行道上,有两三个地方,主要是在一楼门口,都成群结队地攒集着这样的女人。走进一楼,只要再下两级石阶就可以进各种娱乐场所去玩,其中有一个娱乐场,这时有一阵阵敲击声和吵闹声传到街上。吉他叮叮咚咚地弹奏着,人们在唱歌,一片欢乐的气氛……有个喝得烂醉的人横躺在街上。”街头歌女、醉汉、妓女、酒馆、娱乐场……这些街头即景构成了资本主义大城市贫民窟里的风俗画。这些娱乐场不仅不给人以快感和享受,而且这里的一切都违反人的正常的官能感受。小酒馆里肮脏气闷,气味难闻,醉酒的叫喊声不绝于耳,刺激着人的神经。“一张小桌上摆着一只铁盘子,盘子里盛着吃剩的叫人难以下咽的马铃薯煎牛排”。“柜台上摆着小黄瓜、黑面包干和鱼块,这些东西都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大厅里歌声荡漾,黑管吹出悠扬的曲调。传来一阵妇女的尖叫声。”“在一阵阵狂笑和尖叫声中,在调子雄壮、声音尖细的假嗓伴唱下,还有吉他伴奏着,用鞋跟打着拍子,在疯狂地跳舞。”这里的一切都是不正常的,漫画式的,被歪曲了的,变了形的。斯维德里加伊洛夫自杀前的一天夜里,在游艺“花园”里鬼混,这花园仅仅种植着一棵“三年的细小的枞树和一丛灌木”;这里的人也都是畸形的,透过喜剧性的外表暴露出悲剧来。“一个喝得醉醺醺、鼻子通红,但不知为什么神气沮丧,像个小丑的来自慕尼黑的德国人在表演,给顾客助兴”。斯德里加伊洛夫跟两个“录事”在一起,“这两个人的鼻子都是歪的,一个向右歪,另一个向左歪”。娱乐场里的“小姐”“眼睛差不多都是被打得发青”,一个“麻脸女郎,约摸二十岁,脸上全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上唇发肿”。

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本意并不在于描写这些客观现象;他总是一来就抓住人物的心灵,发掘着深深地埋藏在底下的思想和感情。《罪与罚》中,种种客观现象几乎全都是通过主人公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眼睛描绘出来的,因此既真实具体,生动可感,又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揭示着人物的内心感受。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那“尖利、凶狠的目光”,抹着油的头发,“像鸡腿似的”脖子;小酒店里令人难以下咽的“黄瓜和黑面包干”;马尔美拉道夫的脏衣服,脸上的“鬃毛”,龌龊的手,黑色的指甲……这一切在拉斯柯里尼科夫的心里引起强烈的反感。他看到干草市场上那成群结队的妓女,陷入痛苦的沉思:人的生命是多么不值钱,多么没有意义。为了生存,人却又须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而换来的则是耻辱和恐怖。拉斯柯里尼科夫心里不禁想道:一个人,“如果他必须在高高的峭壁顶上,并且在一块只容两脚站立的弹丸之地上过活,而周围是深渊,一片汪洋,永远漆黑一团,永远孤立无援,永远是狂风暴雨;——他愿意在这块一俄尺宽的地方站一辈子,站一千年,永远站着,——即使这样活着也比马上死好!只要活着,活着,活着!不管怎样活,只要能活着!……这话一点儿不错!天哪,这话一点儿不错!人是卑鄙的!因此管他们叫作卑鄙的东西的那个人也是卑鄙的。”

拉斯柯里尼科夫从马尔美拉道夫嘴里得知索妮娅被生活所逼沦落为娼,他第一次到马尔美拉道夫家去,那种贫困凄惨的景象使他痛苦万分。他离去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可怜的索妮娅!但是他们倒也有办法,找到一个丰富的矿井!他们可以取之不尽,享受其成!他们都习惯了。他们开头还哭泣,可是后来就习惯了。人是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人活在世上,脚下仅有弹丸之地,为了生存而变得卑鄙,不得不接受屈辱和损害。索妮娅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可是她为之牺牲的那些人命运也同样是悲惨的。人类的命运永远是悲惨的。“世界存在一天,便永远会有索涅奇卡!”

拉斯柯里尼科夫在林荫路上遇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只见她神志不清,醉得不省人事,疲惫不堪地倒在长椅上。连衣裙上扣子差不多全没扣上,背后靠腰的地方被撕破,一条子布挂下来,飘荡着。显然有人灌醉了她,把她诱骗之后推出门外。可是这时,也仍然还有一个脸色红润的、衣着讲究的先生站在不远的地方,盯着她,企图打她的主意。这个少女的形象是广大底层妇女普遍命运的象征。拉斯柯里尼科夫见到她那情景,想道:“一个可怜的姑娘!她醒来后会痛哭一场的,以后母亲会知道……开头打她耳光,然后拿鞭子抽她,痛苦,没脸见人……说不定还会把她撵出家门……不久就会进医院(那些瞒着她们正派的母亲而暗地里干着不正当勾当的姑娘们总是这样下场的),后来……后来又进医院……伏特加……酒店……再进医院……两三年后就残废了,她只活了十八岁或十九岁……难道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姑娘吗?她们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拉斯柯里尼科夫思虑着人类的悲惨命运,有如精神病患者一样不断发出痛苦的绝叫。作家也跟主人公一起激动不安,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表现出切肤之痛。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被称为“残酷的天才”;鲁迅称他为“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写道:“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都表示着。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

拉斯柯里尼科夫苦苦地思索着穷人遭受苦难的原因。马尔美拉多夫说:“一个穷苦然而清白的少女依靠诚实的劳动能挣很多钱吗?……如果她安分守已,没有特殊的本领,即便双手一刻不停地干活,一天也挣不到十五戈比。”金钱,不是什么成千上万的巨款,而是三分五角的小钱,在这些穷人的生活中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支配着他们的整个命运。他们须要用自己的肉体、灵魂、尊严去换取。拉祖米兴艰苦地从事翻译,拿到六卢布稿费,才能勉强度日;拉斯柯里尼科夫悄悄放在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家窗台上的那把铜钱,可以使几个孩子暂且得以果腹充饥;索妮娅交给继母的三十卢布,是她出卖自己肉体换来的;卢仁偷偷塞进索妮娅衣袋里的一百卢布险些把这个无辜的姑娘送进监牢;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为了乞讨几个小钱,带着孩子在街头唱歌跳舞,跌倒在地,喀血而死;拉斯柯里尼科夫把父亲的遗物——一块怀表送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那里抵押,扣掉利息,拿到手的仅仅有一卢布十五戈比;他收到的三十卢布汇款是母亲和妹妹茹苦含辛积攒起来的血汗钱。这些穷人都是金钱的牺牲品,正是由于缺少得以糊口的金钱,他们才没落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实地表现了沉沦在底层的人们惊心动魄的悲剧,使人在精神上经受着难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令人战栗不已。这样的作家自然可以说是“残酷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被迫害者在追求着出路,但始终迷失方向,最后在悲苦的重压下屈服,抱着疯狂的自虐心理投向宗教……作家在表现他的人物思想斗争的过程时更加“残酷无情”,把他送到绝望的道路。拉斯柯里尼科夫看清了穷人贫困的原因,为了取得几千卢布去解除穷人的倒悬之疾,决定铤而走险,去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陀思妥耶夫斯基细腻地表现了主人公如何在心里酝酿凶杀作案的想法。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在促使这一想法逐渐成熟,尽管他本人未必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拉斯柯里尼科夫在作案前进行了精心的考虑和周密的设想。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必定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拉斯柯里尼科夫本来只须要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一人,因此特意选择丽扎维塔不在家的时刻前来做案。可是丽扎维塔却突然闯进屋来,拉斯柯里尼科夫不得不把她杀死。作案以后,拉斯柯里尼科夫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疑神疑鬼,觉得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暗示着他的犯罪。他把自己跟别人相比较,权衡着自己是否正确,可是他越来越感到自己“与人类脱节”的痛苦。甚至最亲近的人,母亲和妹妹,他都觉得与自己十分疏远,格格不入。他企图为自己辩解,给自己寻找借口,使自己的灵魂平静下来,可是无济于事。拉斯柯里尼科夫超越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因而斩断了自己与全人类的联系。他杀死了他所憎恨的老太婆,但实际上是杀死了“自己”,使自己的灵魂完全崩溃。这样,作家就把读者引进了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用他的眼光观察一切,体验他的感受,与他一起思考,经受着痛苦的折磨,心情无比激动。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分析的鲜明特点。

独特的社会哲理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就其体裁来说属于一种独特的社会哲理小说。《罪与罚》、《白痴》、《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优秀作品,不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胜利所引起的尖锐社会矛盾,而且也反映了这个时代激烈的思想冲突。作家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解释和进行艺术描写,使作品具有极大的思想容量。高度概括的社会哲学问题,包括作家反对“虚无主义”和宣扬基督顺从与忍耐的反动思想倾向在内,构成了小说的基础,与情节融为一体,决定了作品中人物形象体系和情节发展的路数。

在《罪与罚》中,作者所提出的社会哲学问题首先体现在主人公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之中,而与他的“理论”相对立的是索妮娅的道德面貌和行为准则。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又与这个人物的整个形象浑然一体。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既出自于他的生活境遇和性格气质,又符合他的“理论”主张。拉斯柯里尼科夫的形象及其“理论”所反映的既是周围客观现实的悲剧,又是他主观思想歧途的悲剧。他的反叛是个人主义的和无政府主义的,充满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必然失败。这种反叛及其“理论”依据反映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法则和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了主人公反叛的失败及其“理论”的破产,就是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法则和人生哲学。

但是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又企图把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与革命民主派的所谓“虚无主义”联系起来,把他的犯罪与革命暴力混为一谈,从而否定一切社会反抗,鼓吹人应该靠着心灵和宗教信仰而生。索妮娅的形象体现着作者关于宽恕和解、逆来顺受的理想,她终于用基督的爱拯救了拉斯柯里尼科夫,使他的灵魂获得新生。但是《罪与罚》中所描绘出来的实际生活形象,比这种反动的宗教情绪和反“虚无主义”倾向更有艺术感染力,体现着作品的主要思想价值。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安排故事情节的大师,他的长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变幻莫测,紧张集中,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因此书中虽然经常插入大段大段的哲学和宗教议论,但并不使人觉得枯燥沉闷,而使人一读就被吸引,不终卷就不释手。《罪与罚》的中心情节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犯罪以及犯罪以后的自我斗争而展开。小说没有按时间顺序介绍主人公犯罪前的生活史以及他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一开始就进入情节,简洁地描绘了主人公犯罪前两天发生的几件事,接着马上把他带到犯罪的现场。这样,犯罪就成了全书情节的开端,而情节的结局则是主人公投案自首。尾声简要地介绍了他在苦没地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变化。犯罪以后何去何从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他本人今后的命运,而且也关系到他所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解决,因此犯罪以后的内心斗争,他在精神上所受到的“惩罚”,则是全书的重点,占有大部分篇幅,体现着情节的展开和发展的高潮。这样,“惩罚”就不单单是一系列外在事件发展的结果,而是主人公内心斗争的逻辑必然。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安排结构的大师,他的长篇小说规模宏伟,线索复杂,头绪繁多,但是布局严谨,结构缜密。《罪与罚》包括数条情节线索,但作为全书的基础的社会哲学问题把这些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线索彼此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但又各有各的使命,分别体现着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的某个方面或者不同的解决途径。马尔美拉道夫一家的不幸,反映了人类的苦难,是拉斯柯里尼科夫痛苦思索的对象,使他觉得人生在世上只处于“一块只容两脚站立的弹丸之地”,这是他的整套“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现实依据。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的情节表明,一个随意超越一切道德约束的人,并不是什么杰出的“超人”,而是个披着人皮的禽兽,是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从一个侧面否定了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与拉斯柯里尼科夫相对立的是索妮娅的线索,体现着他的“理论”问题的正面解决——对人类的爱,为人类而受苦,勇于自我牺牲。小说的中心情节是拉斯柯里尼科夫的故事,直接体现着他的“超人”哲学及其破产的过程。而卢仁的情节则是主要情节的补充,从日常生活方面间接地体现了这种“理论”,表明拉斯柯里尼科夫所向往的“超人”与那些为非作歹的恶徒,与那些在通行的道德范围之内不断犯罪的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毫无区别。卑鄙无耻之徒卢仁是个资产阶级生意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了拉斯柯里尼科夫所鼓吹的“有权犯罪”的思想。因此可以说,《罪与罚》讲的不只是一项犯罪,而是若干起犯罪及其所受到的惩罚。拉斯柯里尼科夫企图通过流血的途径而成为人类命运的主宰者;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的禽兽行为毁了许多人的生命,他最后不得不判处自己死刑;索妮娅是个卖淫妇,也在犯罪,但她是在作自我牺牲,如果说她也有罪,那么她仅仅是对自己犯了罪,因此不该受到惩罚;卢仁不断犯罪,但他从不越过资产阶级法律所容许的范围,因此受不到惩罚。拉斯柯里尼科夫与警察机关的周旋,不构成独立的情节线索,而跟他的自我斗争融为一体。警察当局对他越是注意,他的斗争就越加激烈。他最后完全露出马脚,因而陷入绝境,于是到警察局去投案自首。

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被贫困所逼,写作匆忙,因此往往来不及细致地推敲,文字有些芜杂,描写有时也不免粗糙,缺少精雕细刻。但是这些缺点和不足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丝毫遮盖不住他的艺术光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遗产极其丰富而且珍贵,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

同类推荐
  • 听面包唱歌

    听面包唱歌

    收录了尤今20则在袅袅炊烟里完成的美食散文,与读者一起分享蕴藏在袅袅炊烟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让我们大家感受——烹饪,是艺术的创造、也是快乐的源泉。尤今把书名定为《听面包唱歌》,是希望人人都能听到发自食物那宛如天籁的美妙声响,感受它、享受它;珍惜它、爱惜它。最重要的是,让这种圆融的幸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英文版)》中那些生动离奇的故事,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与自然万物形成过程的奇妙想象。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怎样产生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人类又是怎样一步步征服自然的……人们通过想象来解释这一切,于是使形成了早期的神话。人们将这些故事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形成了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热门推荐
  • 末世之超能系统

    末世之超能系统

    「发现宿主总神经元细胞」「正在匹配宿主细胞」「匹配成功」「系统融合宿主本体」「融合成功」
  • 龙魂煅体

    龙魂煅体

    九九煅体,终将归一,九九炼魂,终凝龙魂!他曾是孤儿,遭人欺凌,然而命运总会让人意想不到,那个世界,他无法成为强者,那么,这一世,他一定会主宰天下!他只想守护自己心中不想被侵犯的东西。以龙魂,筑我身!以天地,化我道!少年在众多世界中脱颖而出,展开了一段独一无二的封帝之路!
  • 伐

    黑暗时代,人命如草;礼崩乐坏,大道不存。见习医生石青抛弃手术刀,拿起战刀;以大仁大慈之心,行杀伐屠戮之事。因为,这是以刀为尊的年代。
  • 农家生活小窍门

    农家生活小窍门

    本书从现代农民朋友生活的需要出发,分门别类的为农民朋友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生活和生产常识。
  • 婚姻逆袭:爱情中转站

    婚姻逆袭:爱情中转站

    他和她,注定要有一场故事。这场故事就从春天开始。当柳树刚开始泛绿,当桃花刚开始娇艳。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开始,而爱情,总是开始的让人如此动情。他和她,就这样毫无预兆的相遇了。相遇的时候呢?忘记了是什么季节,但那感觉,就直接就如海棠灿烂的时节,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感动。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草原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草原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草原的内容。草原的生态系统复杂,本书按草原的形态分10章介绍了世界上15个著名的草原。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生活在这些草原上的民族。
  • 傲娇队长的甜萌妻

    傲娇队长的甜萌妻

    警校刚毕业的田雨,来到警~局后,被分到了冷面队长秦川的手下实习。只是,实习就实习呗,他怎么还假公济私,让她冒充他的女友,帮他应付家里人为他安排的相亲。不仅如此,最后,他还得寸进尺了,明明说好的假女友啊!怎么还弄假成真了!(
  • 学生特种兵

    学生特种兵

    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16岁特种兵,被意外安排到高中进行三年的读书生活,殊不知,未来一切的敌人,都在这里等着他...............
  • 新诗话语

    新诗话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最新成果,书中除了征引大量的名人名言名诗名译之外,始终渗透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和诗歌话语的独特理解。
  • 最美初恋之虐恋

    最美初恋之虐恋

    她,万玲,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为什么家里还有个‘外人’而且在学校还跟自己处处作对。好吧,她承认喜欢上他了,可为什么,他们的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