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8400000024

第24章 传奇原料:蚱蜢作食美味多(1)

凡物各有先天, 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 虽孔、孟教之, 无益也;物性不良, 虽易牙烹之, 亦无味也。指其大略: 猪宜皮薄, 不可腥臊; 鸡宜骟嫩, 不可老稚; 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 乌背者, 必崛强于盘中; 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 江生者, 必搓枒其骨节; 谷喂之鸭, 其膘肥而白色; 壅土之笋, 其节少而甘鲜; 同一火腿也, 而好丑判若天渊; 同一台鲞也, 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 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 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

膳食探秘:古今八珍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历代“八珍”的内容并不相同。

周代八珍。《礼记·内侧》所列: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糖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网油烤狗肝)八种食品。也有人认为,“八珍”指“珍用八物”:是指牛、羊、麋、鹿、豕、狗、狼等。

元代八珍。人称“迤北八珍”,又称蒙古八珍或北八珍,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迤北八珍分别是:醍醐(精制奶酪)、沆(有人认为是马奶酒,也有的人认为是獐)、野驼蹄、鹿唇、驼乳糜(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可能是紫羊的奶汁)和玄玉浆(马奶子)。

明代八珍。见于明代张九韶的《群书拾唾》:龙肝(可能是娃娃鱼或穿山甲的肝,或是蛇的肝,也有的人认为是白马肝)、凤髓(可能是锦鸡的脑髓)、豹胎、鲤尾(并非是鲤鱼尾,因鲤鱼尾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既非稀有珍贵,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很可能是穿山甲的尾,因古时称穿山甲为“鲮鲤”)、炙(烤猫头鹰)、猩唇、熊掌和酥酪蝉(可能是高级酥酪,明朝人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记载“乃今之抱螺酥也。其形与螺形不肖,而酷似蝉腹”)。

清代八珍。据载,其一是“参翅八珍”,“参翅八珍”中海产品占半数,指参(海参)、翅(鱼翅)、骨(鱼明骨,也称鱼脆)、肚(鱼肚)、窝(燕窝)、掌(熊掌)、筋(鹿筋)、蟆(蛤士馍)。其二是“山水八珍”。山八珍:熊掌、鹿茸、犀鼻(或象拔、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水八珍: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鳖的甲壳外围裙状软肉)、干贝、鱼脆、蛤士蟆。其三是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娃娃鱼);禽八珍: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种叫榛鸡的鸟)、鹌鹑、天鹅、鹧鸪、彩雀(可能是孔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猴头(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种)。其四是据旧时南货老人说的“海味八样”和“动物八珍”。海味八样:鱼翅、海参、鱼肚、淡菜(干贻贝肉)、干贝(干扇贝肉)、鱼唇、鲍鱼、鱿鱼;动物八珍:熊掌、象鼻、驼峰、猩唇、鹿尾、猴脑、豹胎、燕窝。

民国八珍。民国时期又出现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但因地域不同,八珍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北京上八珍: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菌)、豹胎、鹿筋、蛤士馍;烟台上八珍: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菌)、凫脯(野鸭胸脯肉)、鹿筋、黄唇胶;北京中八珍:鱼翅、广肚(广东产的鳘鱼肚,即鳘鱼鳔)、鱼骨、龙鱼肠、大乌参、鲥鱼、鲍鱼、干贝;烟台中八珍:鱼翅、广肚、鲥鱼、银耳、果子狸、蛤士蟆、鱼唇、裙边;北京下八珍:川竹笋、乌鱼蛋(墨鱼卵)、银耳、大口蘑、猴头(菌)、裙边、鱼唇、果子狸;烟台下八珍:川竹笋、海参、龙须菜、大口蘑、乌鱼蛋、赤鳞鱼、干贝、啤黄。

由于以前的八珍中,有很多现在已属于保护动物,国家明令禁止捕杀食用,如熊、猴、象、鹿、猩猩、豹、犀牛、天鹅、猫头鹰、野骆驼、海豹、娃娃鱼等等,所以当今的八珍是什么?尚无定论。

花馔:用鲜花作食物

鲜花,餐风饮露,汲日月精华,除观赏之外,还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馐佳肴。以花为美食,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在说明诗人品性高洁之外,也间接反映战国末期已见食用花卉的端倪。汉武帝时,宫中每到重阳必饮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汉魏时期酿制菊花酒的方法已有简述。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有一次,他痴坐菊花丛中,忽见江州刺史王弘送来美酒,他便将菊花充作佳肴下酒,从此成为古今美谈。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此俗自汉时宫廷传入民间,相沿成习至今。

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据《隋唐佳话录》记载: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她本人十分喜欢松花,爱吃一种用松花制成的糕点。武则天之后,鲜花入馔之风日盛,并相继出现《山家清供》《养余月全》等记述烹调鲜花的“花馔谱”。

唐以后,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是一种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许多“秀色可餐”的佳话。宋代苏东坡喜用松花制作食品。如《酒小史》中载: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酒,他将松花、槐花、杏花入饭共蒸,密封数日后得酒。并挥毫歌咏,作了《松醪赋》:“一斤松花不可少,八橭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齐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道出了松花的美颜功能。

清朝慈禧为美颜养身,常以鲜花为食。每年六月之后,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待红日跃出地平线,荷花开放后,慈禧令宫女们采摘最完整、妖艳的荷花带回御膳房,将肥壮的花瓣浸在鸡蛋、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她还将玫瑰花捣烂,拌以红糖,经过特殊的配料加工,制成一种花酱,涂在面食点心上,食后齿颊留香。由于慈禧太后常用鲜花提取精萃,用于美容、美发、润肤,她的肤发老而不衰。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花卉含有16至22种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并含有维生素A、B、C以及铁、镁、钾、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如菊花能安肠胃、利血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茉莉花生发养肌;梨花清热化痰;栀子花清肺凉血;玫瑰花活血理气,驻人容颜;芍药花能行血中气;月季花能消肿疗疮。由此看来,古人食花习俗确有其道理。

猪头:民间美味

在美食体系中,猪头通常被认为是下贱的菜,与下水、猪脚一起卖,以低廉美食的身份,做了穷人的牙祭和下酒菜,上不得席面。猪头因为很难打理,以及有种特别的味道(一般人认做臭味),很难称为高档食材料,在历代宫廷名菜中都难觅踪迹,加上历代文人也极少吟咏赞叹猪头做的美食,因此即便在地方菜系中也很难成为名菜。

但在淮扬菜中有个例外,扬州名菜有道“扒烧整猪头”,与扬州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并称“扬州三头”。“扒烧整猪头”在扬州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据清代《扬州风土词萃》中白沙惺庵居士的《望江南》词写到:“扬州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这道“留客烂猪头”果然是迷倒了不少客,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法海寺精治肴馔》中就忘情的写到:“宣统己酉夏,林重夫尝至寺。留啖点心,佐以素食之肴核,甚精,然亦有荤品。设盛席时,亦八大八小,类于酒楼,且咄嗟立办。其所制焖猪头,尤有特色,味绝浓厚,清洁无比,惟必定预定。焖烂以整者上,攫以箸,肉已融化,随箸而上。食者之当于全席资费之外,别酬以银币四圆。李淡吾尝食之,越岁告重夫,谓尚齿颊留香,言时犹津津有余也。”

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烧猪头二法”,其中一法实际上就是扬州的“扒烧整猪头”。具体做法是“洗净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添开水要漫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细煨,收干以腻为度;烂后即开锅盖,迟则走油。”

猪头的做法在清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调鼎集》中就记载了至少14种做法,包括:煨猪头、蒸猪头、锅烧猪头、醉猪头、烂猪头、猪头糜、陈猪头、猪头膏、派猪头、糟猪头、红烧猪头、煮猪头等。

这其中的“糟猪头”至少在明代就是江南一代成熟的名吃了,一般做秋冬时解馋的好东西。其具体做法是,将猪头整干净,用醪糟水擦洗,压放一整夜后,再按一斤肉、四两油、三两盐的比例,还需要加冰糖、盐、葱、姜等,放入容器中糟1~2天,再捞出蒸熟,其肉醇美酥烂,堪比熊掌之味。

猪头虽难上上等席面,在民间却是持久的美食,更成为民间节庆、祭祀不可少的美食。中国人有祭祀用“三牲”的习俗,猪是“三牲”之一,猪头也做为祭品被广泛应用在祭祀窑神、祖先等典礼中。

在江西婺源,除夕讲究吃年汤,主料就是猪头。焚香祭祖之后,将预先买好的猪头入锅加汤烧煮,煮熟后将猪头捞出,再将调和好的面粉搅入猪头汤中,并加肉丁、冬笋、丁香等佐料,煮成糊状,全家团坐一起享用;这煮好的猪头,也切成薄片上桌。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描述了当时过节祭祀的情形,其中就有“猪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中国人试图用粘糯米糕和猪头烂熟双鱼鲜来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猪头更是江湖宴会、集体会餐最多使用的美食之一。猪头肉是肥肉和瘦肉的“天作之合”,妙在肥瘦相间,其中猪拱嘴部分已经不能分清是肥肉还是瘦肉了。煮到恰到好处的猪头肉,皮层厚,韧劲足,耐咀嚼,有香味。是一种让人容易上瘾的美食。

近代大文人周作人也是一位“猪粉”,他专门有篇《猪头肉》的文章:“小时候在摊上用几个钱买猪头肉,白切薄片,放在干荷叶上,微微洒点盐,空口吃也好,夹在烧饼里最是相宜,胜过北方的酱肘子。江浙人民过年必买猪头祭神,但城里人家多用长方猪肉……”

猪头吃起来满是趣味:猪耳脆、核桃肉(即猪头上坑洼处的核桃状肉)酥、猪拱嘴弹牙,最妙的是猪口条,爽滑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蝉:高蛋白美食

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懂得蝉是难得的美食,也很早就有了专门从事捕蝉的人。在《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里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孔子到楚国去,路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位驼背的人正在用竿子黏蝉,动作干净利落。虽然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道,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孔夫子那会儿,中国就有“专业”的捕蝉者了。

蝉不仅是庶民们桌上的解馋菜,也颇能登大雅之堂。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把蝉列为君王宴席上的一道珍馐美味,《周礼·天官》记载着,周天子进膳时,“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其中就包括蝉。

食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随捕随吃,生吞细嚼;不过多数还是晒干备用,四季取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讲的很清楚,“蝉,诸蜩总名也……古人食之,夜以火取,谓之耀蝉”。很多人小时候都试过用手电筒,在雨后的晚上觅蝉,觅得一兜,第二日用盐水泡几个小时后,用热油炸了,出锅时趁热洒上盐面,吃过后唇齿留香。美食家蔡澜也在他的专栏里介绍过蝉的吃法,说广东人喜欢吃桂花蝉。泰国人也爱吃蝉,不整只吃,而是放入石臼中,加入配料,舂碎了用来沾蔬菜吃。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喜食蝉。其中尤以布朗族食用成蝉别具情趣。捕捉成蝉,一般都选在入夏以后,由年轻的姑娘来进行。布朗族姑娘捕蝉不是听蝉的叫声去寻找,而是多在黄昏之后,寨子里的姑娘们成群结伙去踏山。那些白天飞累了的蝉都落在地上或灌木丛里,并且被露水润湿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姑娘们就可以信手拈来。待拣到一定数量之后,回家将蝉用沸水烫死,去其翅膀,放入小笼屉内蒸熟,捣碎,做成与沿海渔民食用的虾酱一样的蝉酱。经常食用蝉酱,据说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有人嫌弃蝉样子丑,怕它不干净,这担心是多余的,看看李时珍是怎么说的吧──“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土木幻化、饮风吸露的蝉不正是神仙吃的东西么!我国古代典籍里说,蝉咸、甘,寒,无毒,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蝉是无毒的高蛋白食品,非常有营养。

附:美食知了猴(蝉猴)

“知了猴”也叫“蝉猴”,还有“知了狗”、“爬拉猴”、“蝶拉猴”等等好多地方叫法。它就是蝉的幼虫,营养非常丰富。关于第一个勇敢吃蝉猴的人,还有段传说呢。

相传崇祯年间,天大旱,蝉甚多。据当时有人记载:(蝉)伏时,居荫长鸣,路人捂耳。驱之,起而群飞,遮天蔽日,滴露(注:露,尿矣)如雨。

传说一年轻人,父母双亡,夜间跪地烧纸,火光招来飞蝉无数。第二天,他见失去翅膀的蝉虫,全部被田鼠吃光,心中一亮:人们何不食之?于是晚上再次燃柴火,引来飞蝉投火,待熟后,撕烂口尝,果然肉味浓香。此事传出,众人纷纷效仿。蝉吃完了,人们就逮知了猴,总算熬过灾年。事后,有人说:“猴年吃‘猴’,也算天意。”

从此,吃知了猴的习俗流传下来,并且吃法极多:

一是干炕。将爬拉猴洗净控干,放在铁锅里,文火慢腾,待其软化,再用铲子压扁翻个,等到香气溢出,外焦内熟,即可盛盘,这叫原味知了猴。

二是油炸。把控净水的知了猴,放在热油锅里来回翻动,看看颜色变黄,立即出锅,趁热撒上盐末、胡椒粉、味精等,这叫“金丝猴”;若用蛋清、淀粉挂浆,再置热油锅里炸焦,滚上白糖,又名“甜面猴”。

三是火烤。将知了猴用竹签串起来,架在木炭火上,来回翻个移动,边烤边撒孜然等佐料,其味不比羊肉串逊色。

最普通、最省事的吃法是,将知了猴用盐水浸泡一下,在热锅里油煎,以咸为主,用来就馍,这更是家常便饭。有时间的人家,还可将知了猴逐个掐头去壳,剁成肉泥与芹菜一起包饺子,算得上美味佳肴。

莴苣:旧名“千金菜”

有“千金菜”高贵称号的莴苣,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菊科植物,地中海沿岸东南一带及亚洲西部地区为主要起源地。宋代陶谷《清异录》载:“呙国使者来汉,陏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所谓“呙国”,有人推想可能是阿富汗,因该国也是莴苣起源地之一,且与中国毗邻,故此说有一定依据;另有人推想是日本,因日本在古代称“倭”,汉文读音与“呙”相同,但此说证据不足。

一般认为,莴苣菜种大约在晋代时被传入中国,“苣”字是因该种蔬菜“叶似白苣”(宋代《墨客挥犀》)。莴苣也称莴菜,其叶称生菜,茎称莴笋、莴苣笋、香莴笋等,之所以有“笋”字,是因其茎外观有些像竹笋。削皮后的莴苣茎,外观似玉晶莹悦目,食之质嫩味美爽口,可供凉拌生吃或熟食,还可做成酱菜、泡菜等。莴苣叶主要供烹调熟食。

同类推荐
  • 告别腰腿痛

    告别腰腿痛

    腰痛可称得上是“大众病”,很少有人没有出现过腰痛的毛病。据资料显示,生活中有70%~80%的人深受腰腿痛之害。在医院的疼痛门诊中腰腿痛患者占半数以上。可以说腰腿痛的原因极其复杂,病程长短不一疼痛维持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几十年,对人的日常生活影响甚大,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认为腰腿痛病是小毛病,而不注意防治,待腰腿痛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才后悔莫及。
  • 养生就是手边事

    养生就是手边事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身体里有着怎样的秘密;了解身体反射区,健康变成举手之劳;读懂你的身体特质,健康才能对号入座;从经络下手,大小疾患定点清除等。
  •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有的人喝凉水也发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美国最佳医学科普作者盖里陶比斯决心为公众找到答案。他花费整整10年,全面调查了一百多年来减肥科学的文献和最前沿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肥胖的惊人真相和科学减肥的唯一做法:肥胖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滋养身体,此时盲目少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要想一次性彻底减肥,必须先优化营养结构,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什么、怎么吃。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国际医学界,美国数千个减肥中心和研究所更新减肥方案,全球数千万肥胖者因此重返健康。最终,美国政府决定重新制定健康减肥新标准,陶比斯也因此三度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者奖。
  • 登上健康快车(第二辑)

    登上健康快车(第二辑)

    《登上健康快车(第二辑)》,北京出版社出版,本书主题为护心、养脑、健身等。
  • 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本书介绍了多种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的食疗方法,还给出了相应的生活建议。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闺蜜二人组

    穿越之闺蜜二人组

    不要嫌弃我们的无耻,因为我们的写作宗旨就是:节操什么的就散了吧!作者温馨提示:本书绝非言情。只喜欢看言情和不喜欢看无节操问的可以选择不看,这是大家的自由,我也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 总裁大人求放过

    总裁大人求放过

    他,是地狱的修罗,恶魔的化身,冷漠待人,从不宽容。她,是美丽的天使,魅力的化身,只对一人嫣然一笑。他对她一见钟情,紧追不舍,唯独她谁也不爱。“求求你放我走吧,求求你!”她喊的歇斯底里,终于忍不住撕心裂肺的吼了出来。“宝贝~这辈子我不会允许你离开的。”他邪魅一笑,眼睛里的深情毫不避讳的四周蔓延。一场你追我逃的游戏,到底谁是赢家呢?
  • 魂连

    魂连

    神秘异读者被困巴尔亚山能否找回失去的记忆从新争霸宇宙
  • 浴火重生之杀手女神

    浴火重生之杀手女神

    前世,她是杀手界的神话,秘密拜师于玄门风水祖师爷,杀人无形。人送外号——阎罗无常,却因为出任务抢夺一枚神秘古戒而陨落。今生,她是平凡家庭里的女孩,就因为得罪了一个有钱有势的千金,就被找来的人失手打死。师傅,你说过,天道轮回,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自视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之事,为何却落到如此田地。既然上天让我重活一世,我必踏着茫茫白骨登上世界之巅,俯瞰众生。——墨雨涵
  • 我心唯剑

    我心唯剑

    以手中之剑,斩却一切阻我心意之力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武学道家魔法百家争鸣,无数天才如过江之鲫闪烁无限光辉登临大道之巅。在这个世界每个修者都乃逆天而行,希望挣脱天道的牢笼打破轮回的凄苦,但是斩断命运束缚的却寥寥无几。且看天生灵魂力就极强的七月在这个世界以手中之剑披荆斩棘登临绝世。【本文是新作一切全新开始属于成长型希望大家喜欢】
  • 王俊凯一个最美的谎言

    王俊凯一个最美的谎言

    女主是一个追星狂,一直深爱王俊凯,她为了王俊凯,整容,去重庆刚好遇到了花心少爷王俊凯,他们直接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再次睁开眼,已不再是废材凤允然,而是人人所惧怕的魔君凤允然。人人对她又恐又惧,唯独他,黎王,君九黎!更有这么一说:宁揭吾皇一房,也不掀黎王一瓦!对魔君凤允然又宠又爱。魔君降世,天下大乱,必除魔君!而君九黎则是尽全力保护他的允儿!“允儿,你手帕掉了。”某男拿着绣有曼珠沙华的手帕道,“不用了。”某女甩了甩衣袖。“那本王就当做是你送给本王的定情信物了。”某男厚脸道。“随你,本君不稀罕!”某女转身而走,留下一个秀气的背影。
  • 舰娘同人深海来的三姐妹

    舰娘同人深海来的三姐妹

    老俞我已经转来腾讯来写书了!舰娘同人!欢迎大家阅览哦~
  • 萌萌娇妻御四王

    萌萌娇妻御四王

    女主角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中女生,正值青春,却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穿越了一个连朝代都没有记载的封建王朝,阴差阳错的当了人人畏惧的冷王爷的---冷王妃?“老婆是什么东西?”某王爷呆萌呆萌的拽着某女的袖子。“放开,我要睡觉!”某女不耐烦的抖了抖袖子,回到床上去。
  • 左手裁决者

    左手裁决者

    如果你已经一无所有,那么你有什么理由不去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