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2600000016

第16章 电话沟通(1)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电话沟通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无论是日常性的联络,还是临时紧急事件的处理,只要您拿起电话,掌握一定的电话沟通技巧,就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对公务繁忙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既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拉近了与他人的心理距离。

关键词电话沟通正确倾听打电话技巧

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程序

接听、拨打电话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如果忽略了其中的某个环节,就会影响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要做到有效的电话沟通,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流程:

1.掌握接听电话的基本程序

(1)听到电话铃声响两次后拿起话筒。电话铃声响1秒,停2秒。如果过了10秒钟,仍无人接电话,一般情况下人们就会感到急躁:“糟糕,人不在。”因此,铃响3次之内,应接听电话。如果铃声响一声之后马上接,会让对方感到惊讶。所以较理想的是,电话铃响完第二次时,拿起听筒。

(2)自报公司、科室名称及您的职务和姓名。拿起话筒后,不能直接问对方什么事情,而需要先让对方知道您是谁。所以首先要报出公司的名称,然后具体到科室的名称,当然还有您的职务和姓名。

如果第一句话优美动听,会令打或接电话的对方感到身心愉快,从而放心地讲话,故电话中的第一声给对方的印象十分重要。接电话时,第一声应说:“您好,这是××公司。”打电话时则首先要说:“我是××公司××处的×××。”双方都应将第一句话的声调调整到最佳状态。

(3)确认对方姓名及单位。任何一次沟通,如果双方不知道相互的身份,那么沟通往往没有针对性,很难达到沟通目的。介绍完自己之后,您需要确认对方是谁。这就需要询问对方的姓名或者单位。

(4)寒暄问候。就像在面对面沟通中人们见面时的问候一样,在电话沟通中也需要双方互相寒暄问候。由于电话沟通只能靠声音来传递信息,所以这种问候应该在双方刚刚明确相互身份之后送出。问候时要依据对方的身份来确定具体的问候语。

(5)商谈有关事项,确认注意事项。问候完对方之后,对方会表明打电话的意图,然后您就可以针对这些信息来和对方进一步商谈。在商谈过程中,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信息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要及时向对方确认,以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

(6)礼貌地道别,轻轻放好话筒。双方谈话结束,要礼貌地和对方说再见。待对方说完“再见!”后,等待2~3秒钟再轻轻挂断电话。无论通话多么完美得体,如果最后毛毛草草地“咔嚓”一声挂断电话,都会功亏一篑,令对方很不愉快。因此,结束通话时,应轻轻地挂断电话。

2.掌握拨打电话的基本程序

(1)按重要程度整理谈话内容并记录。在拨打电话前,需要把和对方商谈的事情写下来,然后依据其重要性来排列,这样在通话时就能做到条理清晰,而且也很全面。

(2)确认对方工作单位、姓名及电话。当对方接听电话后,要及时地确认对方的工作单位、姓名和电话,明确对方是否是自己要找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免打错电话或者找错人,这样可以避免无意间泄露了商业秘密或者耽误了宝贵时间。

(3)自报公司名称及本人姓名。在确认对方的身份无误之后,需要告之对方您所在的公司名称及本人的姓名。

(4)寒暄问候。在明确了对方的身份之后,需要送出问候。例如,“您好”“早上好”等。简短的问候会为下面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心理铺垫。

(5)商谈有关事项,确认注意事项。当明确了对方的身份,送出问候之后,就可以依据前面列出事件的顺序来向对方表述您的沟通意图了,然后积极和对方进行商谈。一些重要的信息也需要向对方确认。

(6)礼貌地道别,轻轻放好话筒。当商谈结束时,您还需要向对方礼貌地说再见。一般来说,您要先放下电话,注意动作一定要轻。

无论是接听电话还是拨打电话的基本流程,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都有可能宣告这次电话沟通的失败,而且还会影响到和对方的进一步沟通。所以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的流程。

操作要点

掌握接听电话的基本程序:

听到电话铃响两次后拿起话筒。

自报公司、科室名称及您的职务和姓名。

确认对方姓名及单位。

寒暄问候。

商谈有关事项,确认注意事项。

礼貌地道别,轻轻放好话筒。

掌握拨打电话的基本程序:

按重要程度来整理谈话内容并记录。

确认对方工作单位、姓名及电话。

自报公司名称及本人姓名。

寒暄问候。

商谈有关事项,确认注意事项。

礼貌地道别,轻轻放好话筒。

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技巧

掌握接听或者拨打电话的基本流程还不能使您完美地完成电话沟通,掌握一些必要的电话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您完善电话沟通的细节,提高沟通效果。

1.电话机旁应备记事本和铅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通话时间过长或者事件复杂时,就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记忆。若在电话机旁放置好记事本、铅笔,当对方打来电话时,就可以立即把主要事项记录下来。如不备妥纸笔,到时候措手不及,不仅耽误时间,而且还会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2.先整理电话内容,然后拨打电话

给别人打电话时,如果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往往会丢三落四,忘记了主要事项还毫无察觉,等对方挂断了电话才恍然想起。因此,应先把要讲的事情逐条逐项地记录下来,进行相应地整理。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拨电话,边讲边看记录,随时检查是否有遗漏。

3.恰当把握通话时间

电话沟通的时间相对于别的沟通方式比较短。要尽可能在3分钟之内结束。实际上,3分钟可讲1000个字左右,相当于两页半稿纸上的内容,按理是完全能行的。如果一通电话用了5分钟甚至10分钟,那么一定是措辞不当,未抓住纲领,重点也不够突出。

4.注意肢体语言

有人认为,电波只是传播声音,打电话时完全可以不注意姿势、表情,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双方的诚实恳切,都包含于说话声中。若声调不准就不易听清楚,甚至还会听错,引起误解。因此,讲话时必须抬头挺胸,伸直脊背。如果道歉时不低头,歉意便不能伴随言语传达给对方。同理,打电话表情麻木时,其声音也会冷冰冰的。因此,打电话也应该微笑着讲话,还可以适当地配合一些手势。

女性在对着镜子说话时,会很自然地微笑,人在微笑时声音更加悦耳、亲切。根据这一原理,在一些大公司的总机或者前台,管理者有意在接线员的桌子上放置一面镜子,以促使她们在接听电话的时候自然微笑,然后通过语言把友好的信息传递出去。

5.注意语速和语调

急性子的人听慢话,会觉得断断续续,有气无力,颇为难受;慢吞吞的人听快语,会感到焦躁心烦;年龄高的长者,听快言快语,难以充分理解其意。因此,说话速度并无定论,应视对方的年龄、性格、具体情境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灵活掌握。

打电话时,适当地提高声调会使您更显得富有朝气。人们在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大多凭第一听觉形成初步印象。因此,讲话时有意识地提高声调,会使您的声音更为悦耳。

6.慎用简略语、专用语

首先要明确企业内部的一些简略语只能在企业内部人员沟通时使用。如果与本企业之外的人沟通时也使用了简略语,会使对方产生疑问,甚至是误解。

专用语是行业内人士沟通时使用的特定语言,对于非此行业的人来讲,无疑是沟通中的一个障碍。

所以无论简略语还是专用语都只适用于特定的沟通人群,要针对对方的知识背景、行业背景等慎重使用。

7.养成复述习惯

文字与说话不同,一看便知,但读音相同或者极其相近的词语,通电话时却常常容易搞错。因此,对于容易混淆、难于分辨的词语要加倍注意,要放慢说话速度,发音更要清晰。例如:1和7、11和17,当说到日期时,不妨加上星期几等。所以,为了防止听错电话内容,一定要当场复述。特别是同音不同义的词语及日期、时间、电话号码等各种数字,同时对特别重要的信息,例如双方达成的共识或者存在的分歧等也要及时向对方确认。养成听后立刻复述、予以确认的良好习惯。

掌握了以上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技巧,您就可以恰当地处理电话沟通中的细节问题了。

操作要点

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技巧需要做到:

电话机旁应准备记事本和铅笔。

先整理电话内容,然后拨打电话。

恰当把握通话时间。

注意肢体语言。

注意语速和语调。

慎用简略语、专用语。

养成复述的习惯。

掌握转达电话的基本技巧

当电话铃声响起,您拿起话筒确认对方要找的并非自己,而是别人,而他又恰巧不在时,您该如何恰当地处理呢?

1.把握关键词

在接听电话时,您需要认真倾听,把握对方讲话的关键词。

(1)首先要确认对方到底找谁,然后依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1)如果要找的人暂时离开座位,那就可以告诉对方,他要找的人不在,可以告知他要找的人回来的大概时间,并且询问对方:“要我转达什么吗?”对方可能会说出这样几种愿望:一是稍后再打电话;二是想尽快与要找的人通话;三是让您转告对方一些事情。如果是前面两种情况可以礼貌地和对方道别,如果是最后一种情况,则需要仔细倾听并且记录对方要求您转达的事情。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听清楚对方表达的关键词。

(2)如果要找的人不在公司或者出差等,您可以告诉对方他要找的人因某些原因不在公司,如有要紧事,可以由您转达。如果对方同意,会告诉您要转达的事情。当对方不便告知具体事项时,要留下对方的姓名、电话、公司的名称等信息。

(2)当见到对方要找的人时,要告诉是谁给他打了电话,什么时候打的,说了些什么。并且需要确认对方的姓名、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信息的正确与否。

(3)当对方表达完之后,您需要复述对方的姓名及所讲事项。通话结束时应道别,并且自报姓名,告诉对方会立刻转告,其目的是让对方感到自己很有责任感,办事踏实可靠,使对方放心。

同类推荐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 小经验大财富

    小经验大财富

    本书将作者本人在生活、经商、学习、旅游中遇到的一些与经营管理、职场生涯密切相关的真实故事,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把自己经商的所遇、所想、所悟、所乐、所苦……进行了一下盘点,其中有经验、有教训、有快意、有辛酸、有感叹、有思考……
  •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本书选取了餐饮、IT、汽车、零售等当前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内的家领先企业,回顾其品牌创建历史,提炼其品牌核心,再现其与竞争对手之间品牌竞争的实战对抗,从而总结出促使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显赫的品牌营销关键策略。
  • 文化、企业制度与交易成本

    文化、企业制度与交易成本

    温州模式的文化脉络实际上是非常清晰的,情感伦理与五缘关系渗透于温州模式的各个方面。从工业方面看,家庭与生产单位一体,家与企业的边界是重合的,科层组织的发育是不足的;从商业方面看,温商善于抱团行动,依靠五缘关系结成松散联合体,四处出击,迅速掠取;从借贷资本方面看,温州民间的金融组织发达,甚至不用契约的维系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资本。
  • 淘宝网开店入门

    淘宝网开店入门

    本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淘宝网开店前期准备、淘宝网店注册及相关程序、淘宝网店的图片准备、商品发布的基本技巧、淘宝网店的装修知识、淘宝网店的交易流程、淘宝网店进货存货的学问、淘宝网店的客户服务、理性选择包装与快递、淘宝网店的营销与促销手段、淘宝网店的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该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方法切实可行,均是经验之谈,从而能让读者在淘宝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热门推荐
  • 校草来袭丫头乖乖不要跑

    校草来袭丫头乖乖不要跑

    “夏诺雪!你给我站住”某个巨颜值国民校草在后面追着吼道。“我才不嘞,站着干嘛被你虐啊?”诺雪顺带的做了一个鬼脸。“夏诺雪你已经跑了三年了你还想跑,不要被我抓到负责你一辈子都别想从我身边逃走!”国民校草边跑边吼------纯纯的宠物哦。
  • 校花大人求饶命

    校花大人求饶命

    她,是赤焰顾家的二小姐,一个傲娇的校花爱上了一个傲娇的校草。
  • 冷宫替嫁妃之青点君心

    冷宫替嫁妃之青点君心

    青岚,是冷宫暖阁里出生的女儿,为了自保,甘愿顶替皇后的女儿青鸾远嫁未央和亲。同为羽国的公主,另个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到了未央青岚的命运又该如何?是成为后宫勾心斗角的一人?是被夜寒溪赐死?还是离开?两人之间的仇恨又能否因为爱而化解?夜寒溪、夜倾言、景容、君虞……青岚又意属于何人?一个遗失百年的东西,又将勾起怎么样的腥风血雨,它又将落在谁的手里,解救谁的命运,打破谁的枷锁。她是羽国冷宫公主,是未央王朝的宠妃,是前朝遗孤,还是他执手白头,笑傲江湖的人?他是一国帝王,是报复,是爱恋,还是幽禁?他是世间之主,只为保护青岚,倾尽所有,还是另有所图?
  • 神龙之城

    神龙之城

    幽暗深渊,空旷的天空上传来一声痛苦的呼喊声!龙的声音与人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奇怪的野兽声夹杂着其他野兽的哀鸣声,还有刀子入肉的嗤嗤声!
  • 狂暴系统分析师

    狂暴系统分析师

    “这个【末世助人为乐系统】简直坑爹,重做!”“这个【邻家妹妹养成系统】倒不错,不过要注意尺度啊……”“这个【老爷爷带你装逼系统】是谁做的?站出来!这么过时的东西还做?”“这个……”体验各种系统,测试各种系统,分析各种系统就是秦翌的工作!听说很多人靠系统混到了人生顶峰,秦翌表示你们的系统都是我玩剩下的!
  • 魔翎传之萌神下凡

    魔翎传之萌神下凡

    好不容易上了天,却不幸掉下来砸了人家王爷的荷花池。珍珠不要,夜明珠不要,什么?要我?那好吧!勉为其难打工还钱。这是魔翎传的前世篇,小短篇
  • 国名男神:丫头别跑

    国名男神:丫头别跑

    “靠我他妈和你有仇啊要不要这样”“哪样你说的是这样吗”说着又欺上了身.............................................卧槽死不要脸。
  • 神之元启

    神之元启

    练功,成神,一代武陵神的传奇一生,当天才少年遇上搞怪器灵,会擦起怎样的火花?
  • 我为神尊

    我为神尊

    呸,一群道貌岸然的家伙,想要我的经书罢了,可悲笑的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出卖,如有来世,必将屠尽尔等?这一世我不甘。。
  • 史前系统在都市

    史前系统在都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得早……悲催的他在准备和女神表白的那天,终于知道了一切真相一场车祸,他回到了俩年前,却得到了史前系统从此推倒女神,扑倒老师,学姐投怀送抱,学妹争分吃醋他就是吴辰,一个曾经的“屌丝”……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