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400000014

第14章 把“势”牢牢控制在手(1)

给自己定好调

——秦始皇一统法行天下

儒家以德服人,法家以法治人。前者听来虽然亲切,但随意性非常大,绝大多数人容易误入“人治”的怪圈,作出一些失德失道的举动,最后反而落个为人口实的下场;后者不重人情,只凭制度、体制管人,虽然看起来苛刻、严厉,却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反而可以形成一种统一的意识,使次序更加规范。

古时强调施“仁”政,讲究勤政爱民,但施“仁”政、讲“德”行的背后仍旧有一套强大的法律体系在发挥着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申一下,无非在说“法”与“不法”的后果。无法,则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但有法,也不见得就会国富民强、事事兴旺。因为时势在变,各种客观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法也要因时、因地而变,惟有如此,才可真正达到恩泽一方的目的。

历史上,许多国家正是因为变法才强大起来的。春秋战国,秦楚两国一直是冤家对头。就历史渊源而言,楚国比秦国要久远;就国土面积而言,楚国比秦国要辽阔;就自然条件而言,楚国比秦国要优越;就经济实力而言,楚国比秦国要富庶;就军事力量而言,楚国比秦国要强大。可最后,楚国却败于秦国,为何?关键在于秦国真正做到了以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秦国首因商鞅变法而国盛,不仅消灭了老对手楚国,并且力挫群雄,终成霸业。

后李斯入秦,在客观分析各国态势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劝秦王推行变法。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秦王政南征北战,先后荡平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秦王政一统天下后,觉得应重议帝号、定制度,为此,召集群臣计议。李斯等人建议:“古时三皇五帝管辖的土地不过千里,如今陛下兴兵诛伐暴乱,荡平六国,统一天下,自上古以来未曾有过,三皇五帝岂能相比!”为此,合“三皇”、“五帝”之尊,秦王政改称“皇帝”,又因他是自古至今的第一位皇帝,即称为“始皇帝”。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秦始皇开始专心探讨治国安邦之道。他问李斯:“朕观前代史籍,见数百年间,常常是战乱迭起、兵戈不息,哪一朝的帝王权臣,都难免成为百姓攻击的目标;而每一次动乱中,一些豪门大户又总是争权夺利,趁势发迹。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李斯进谏道:“依臣看来,其主要原因是历朝历代或不能明法,或执法不严,所以才使得百姓造反,豪杰兼并,祸乱不息。陛下圣明,只要严执秦律,使天下之人都做到令行禁止,哪个还敢犯上作乱呢?!”这些想法颇受秦始皇的赞同。李斯进一步辅佐始皇制定了一系列诏命和法令。

为防止百姓叛乱,便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武器,不准私留。然后命人熔毁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每个重达24万斤),摆列在咸阳宫门外,用以象征自己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

为防止富豪大户聚众起事,令各地12万户以上的豪门大户迅速迁居国都咸阳(早在征服六国过程中,就曾把各国富贾豪绅迁移到巴蜀),这样,即使他们背井离乡,失去世代居住和统治所奠定的基础,又便于监督他们的言行,使其不能相互勾结、反叛。

为防止六国旧部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令全国险要地方,凡城堡、关塞及原来六国构筑的堤防等,统统拆毁,使欲反叛者无险可据,无塞可依,难以作乱。

为使秦朝的江山更加巩固,李斯还特别注重文化事业,主张文武兼治。秦始皇与李斯商议,拟定了“书同文”的诏令。李斯既有学问,又擅书法,他找了胡毋敬等人一起认真调查研究了流行的各种文字、字体,最后确定以小篆文字为标准文字,逐步加以推广。为此,李斯作《仓颉篇》,课高作《爱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为识字教材,以加速推广统一文字的普及。这一作法,使官府颁布法令、民间传播文化、交流思想,都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国家的强盛,必须以经济作为发展的后盾。李斯是一个颇具头脑的人,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迅速地富起来,必须得有一套规范的经济体制,于是集思广益,博众取长,统一了货币和度量体制。

统一前通行的货币多以黄金和铜等制成,各国的货币不仅形状不同,就是轻重、大小也不一致。铜币中,秦国使用圆形钱币,赵国的钱币像小铲,齐国的像小刀。黄金的重量单位也不一样,有的以镒为单位,重20两;有的以斤为单位,重16两,如此等等,给各地的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始皇颁诏令:全国通用两种货币,黄金为上币,镒为单位,重20两;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且把铜钱全制成圆形,中间铸成方孔,便于携带和交换。

当时各国的度量衡也不统一,大小、长短、轻重不同,单位、进制也不一样。如重量,秦以升、斗、斛为单位,魏以半斗、斗、钟为单位,齐以釜、钟为单位,换算起来十分麻烦、复杂。于是秦始皇又废除了六国的度量衡,全国一律改用先前秦国的度量制度,并制定了标准量器,在全国统一使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无疑加速了秦经济上的繁荣。

事无巨细,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先是方圆,后定规矩,才是明智之举。李斯建议修驰道、定车轨一事就颇能反映这一点。一次,少府卿给始皇造了一辆热可避暑、冷可防寒、新颖华美、精巧别致的车子,众臣围车赞不绝口,说皇帝乘此车巡游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李斯不以为然,说:“这车子造得倒是精美,只是陛下不能乘坐它巡游四方!”众皆愕然,李斯慢慢说道:“臣刚才仔细量过,这车两轮间距是6尺,需要6尺车轨之路才能行驶。而如今天下道路哪有这么宽呢?”秦始皇恍然大悟,颁发诏令,规定天下车轨一律为6尺宽。又开始修筑“驰道”,宽50步,土高石厚,每隔30丈植一青松,如有什么地方发生变乱便于迅速调集兵马。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南直通吴、楚;另一条由咸阳向东直达燕、齐。后来又接着修了“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等,分别从咸阳通往北方、西南和岭南的广大地区,使咸阳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虽然秦始皇注重苛刻严厉之法,讲究酷刑,以致秦朝治国不过两代,但在其统治期间所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统一文字、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等无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社会虽然不主张严刑峻法,但是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必须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来约束,才可使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治国如此,治理一个企业也是一样。健全、严明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在无形中使员工产生一种自我约束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娓娓而来。因此对领导者来说,法治无疑是最高明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敢于站在“势”头上

——光绪失势而致变法失败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势就是地位,就是权力。领导者如果没有势,就什么也干不成,只有取得了势,才能令行禁止,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

韩非曾说:“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意为:尧为平民时,三户人家都管理不好,不是他没有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地位卑下。《韩非子》中也有语:“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可见,领导的才能与品行虽然是成大事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势”才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中的每一个角色的得势与失势,都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辱成败,而最高掌权者的势的得失,有时则关系到一个集团甚至一个国家的兴亡。例如清末光绪的失势,就使得中国错过了发展的良机,丧失了一次振兴的大好机会。

光绪四岁时就被慈禧推上帝位,当然慈禧有她自己的打算。四岁孩童,万事不懂,于是顺理成章地宣布,为了辅佐皇上她要垂帘听政。表面上她作出承诺:“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惟念嗣皇帝(即光绪)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公大臣等不能无所秉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可是这一垂帘便是十几年。1889年,光绪19岁,已到了建功立业的年龄,为了兑现先前的承诺,慈禧不得不撤帘归政了。表面上看,光绪似乎是获得了权力,可实际上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这一点在《慈禧外记》中有记载:“表面上虽不与闻国政,实则未尝一日离去大权;身虽在颐和园,而精神实贯注于紫禁城也。”戊戌变法的倡导人之一梁启超也说:“皇上(光绪帝)虽有亲裁大政之名,而无其实,一切用人行政仍出西后之手。”

然而,光绪并不甘心做一辈子的傀儡皇帝,更不愿做一个亡国之君,面对列强瓜分,国势危殆的局面,他要有所作为。终于在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向慈禧摊牌了,他让人转告慈禧:“我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我权,我宁逊位。”慈禧获悉后,勃然大怒:“他(指光绪)不愿坐此位,我早不愿他坐之。”不过,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压力,慈禧也不敢贸然地将光绪拿下,只好悻悻地表示:“由他去办,俟办不出模样再说。”

光绪得到权力后,毅然实行变法,颁布了《明定国是》诏,痛析了当时面临的危殆形势:“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坚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坚甲利兵乎?”提出要“博采西学”,挽救危局,以振国势。他起用变法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变法方案,设计改革蓝图。可惜他的这些做法,极大地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腐朽势力。于是一场殊死的斗争开始了。

政治斗争,“势”的有无,取决于后台,取决于你是否掌握了武装,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新旧两派都清楚这个道理,而顽固派在这个方面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当时掌握军政大权的是慈禧的头号亲信荣禄。光绪虽为一国之主,却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康有为等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这袁世凯本身就很有野心,在最关键时刻,将光绪帝出卖了。

1898年9月21日,光绪在中和殿审阅公文,一群侍卫太监和一队士兵突然闯进,声称奉太后令,将其押解到中南海的瀛台看守起来。紧接着,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宣布,自“今日始”,重新由她“训政”,至此,光绪完全丧失了权力,成了笼中之鸟。

这一次的失势,不只是光绪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

由此可见,“势”就好比鱼儿所赖以生存的水,离开了“势”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其结果不得而知。所以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深渊。”这同慎道将人君比喻为龙蛇,而将权势比喻为云雾是一个意思。

对此,管子有过更为精确的表述:“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臣制君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

当然,人之权势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来自于他人,是众人拥戴的结果,也就是“借人以成势”。但是必须清楚一点,势既已形成,就一定要牢牢抓住,千万不可再“以势借人”,将权势假于他手,这就是“失势”,如同放虎归山,那虎是会回过头来咬伤、咬死自己的。

把握赏罚之道

——穰苜杀鸡儆猴立军威

赏罚,历来是统驭者经常运用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只要有人存在,只要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分,就应该把赏罚作为一种驭人手段常加运用,否则,国将不国,军队也会成为乌合之众。

当然,赏罚是为了“兴功”、“立威”和“禁奸”,即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争立战功;提高自身威望,赢得众人的拥护;禁止部属作奸犯科,约束他们的行为。使“勇士知其所死”、“邪恶知其所畏”。而要达到这种效果,领导者必须赏不避仇,罚不避亲,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自身也要起到模范示范的作用,才能使赏罚措施具有威信,令部属信服。

历史上,就流传下来许多杀一人,而威震三军的范例。春秋末期,齐国大将军穰苜斩庄贾就是一例。

穰苜初任将军一职,为了便于指挥,便上言,要求齐景公指派一亲信作为监军随军训练,以肃军纪。于是齐景公派庄贾为监军。

穰苜走马上任后与庄贾相约:第二天中午,准时在军门相会。次日,穰苜早早到了军营,结果已过晌午仍未见庄贾的身影。原来,庄贾自恃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就没把穰苜的话当回事,在他眼里,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早去晚去都不要紧。因此,就和送行的朋友在家里饮酒作乐,直到中午还没起行。穰苜派人去催,他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还大言不惭地说,今日出征,朋友送行,多喝了几杯。穰苜却十分严肃地说:“作为将帅,受命之后,就应忘其家,治理军队就应忘其亲,临阵对敌就应忘其身。现在国难当头,将士在边境浴血奋战,国君日夜寝食不安,在这危急时刻,你却把军机大事当儿戏,竟在家饮酒作乐!”穰苜又问军法官:“军法规定,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的将士,该当何罪?”回答说:“当斩。”庄贾这时候才惊恐万状,立即遣人速报景公来救。使者还没回来,庄贾已被斩首。从此,齐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穰苜治军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美名流传后世。

《曾胡治兵语录》中有语:“古人用兵,先明功罪、赏罚”。姜子牙和周武王在商讨如何治理军队时,也得出:将帅只有做到信赏必罚才可立威,才可明察,才可令行而禁止。《南齐书·崔祖思传》也说:“天下治者,赏罚而已。”既然赏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赏罚有度、公正不阿呢?

首先,必须“赏不遗贱,罚不阿贵”。

赏罚分明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赏不遗贱,罚不阿贵”。奖赏时,能够奖励有功的小人物;惩罚时,敢于处罚有罪的大人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法令、军令具有权威性,畅行无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的外甥赵节犯了死罪,太宗知道后,下诏将赵节处以死刑,并将曾为赵节开脱的宰相杨师道(唐太宗的姐夫)降为吏部尚书。唐太宗认为,只有“赏赐不避仇敌,刑罚不避亲戚”,才能严肃法纪。

清朝雍正皇帝不仅注意“王公士民同罪”,而且还注意“王公士民同赏”,力求做到“赏罚同一”,他曾诏示:“农民勤劳作苦,手胼足胝以供租税、养父母、育妻子,其敦厚淳朴之行,虽荣宠非其所慕,而奖赏要当有加。其令州县有司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身无过举者,岁举一人,给予八品顶戴荣身,以示鼓励。”

春秋时吕尚对此论述则更为精辟,“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人,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当然,“法不阿贵”也并非易事,其阻力之大,甚至常使刑律无法执行。阻力之一,是数千年来的“上尊下卑”的习惯势力;阻力之二,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友谊。人情莫过于亲情,亲情莫过于父(母)子(女)。赏罚分明的主观愿望常常败于亲情、友谊之下,即使是赏罚成事,也需克服重重人情阻力;阻力之三,是领导者的以言代法、感情代法的劣根影响。因此,要想真正做到“法不阿贵”,领导者必须克服以上的这三点阻力。

其次,赏罚有据,要有准确性。

同类推荐
  • 思维战争

    思维战争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运用的思维法宝!谁掌握思维的杠杆,谁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500道冲击大脑的思维名题。这些故事短小而精悍,通俗而深刻,独特而经典,可让你在充满智慧的较量中,领略思维的奥妙,在波诡云谲的思维战争中,感受智慧的冲击。
  • 幸福八卦

    幸福八卦

    本书是一位蒙古族女作家的自处之道,是一部解读生命的灵思妙语,是一卷心灵飞翔的精神足迹。其睿智的生命体验、诗意的情感笔触、隽永的人生感悟,为保养灵魂提供一个窗口,为相伴快乐提供一个视角,同时也为活好每个自己提供一个参照系。个中三味,旨趣多端,幸福八卦,饱含感悟人生的哲思,承载着挚爱人生的深情,不乏提升人生的深邃思想。
  • 高点定位低点起步

    高点定位低点起步

    本书分为“高点定位——目标高,方能攀得高”和“低点起步——走得稳,方能行得远”上下两篇共十章,介绍了做人应该坚持高点定位、低点起步的道理。
  • 看穿人心术,拿来就用

    看穿人心术,拿来就用

    如果能掌握“看穿人心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更有效。本书要为您揭晓的“秘术”有:从弦外之音看人际关系、从外表和动作看本性、听到哪些话值得注意、从口头禅看相处之道、从不同的借口洞悉性格等。只要勤加“修炼”,谁都可以更有心机和技巧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家庭更和睦、让工作环境更舒适。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心灵力:读懂10个词,换一生平心静气

    心灵力:读懂10个词,换一生平心静气

    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从忍耐、放弃、压力、豁达、信念等方面进行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为读者奉上一款用“20”个字涵盖的营养健康的心灵大餐,希冀大家能够因此而具备一种健康智慧的人生心态,拥有一种摆脱烦恼仰望幸福的绝妙方法。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的风平浪静?
热门推荐
  • TFBOYS指尖上的紫滕花

    TFBOYS指尖上的紫滕花

    十年之间爱恨交错,她妈妈临终前和她说:要像彼岸花一样盛开,她们承诺过8年后会回来报仇的,8年后嗜血公主冷血归来,5年爱恋,1年婚约,却抵不过初恋的一场阴谋,谁的因,谁的果,遇见了,便遇见了……
  • 公主生存守则

    公主生存守则

    正常的女主有三宝——穿越,重生,身手好慕成凰听了冷汗直冒,自己可是一样不沾某人安慰道:“你也有三宝啊,貌美,胸大,有头脑。”“哦,对对对,可是等等,这胸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啊摔!”以下是温情版对话:有些人明明一无是处,可就是舍不得,放不下。”“皇叔,你要是一直这样拐着弯骂我的话,我就不让你抱抱了。”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超神系统在都市

    超神系统在都市

    一个叫叶少云的少年,不知不觉的在一个地摊买了一个吊坠,可谁知那吊坠竟然是无所不能的超神系统,这个系统改变了他的生活······
  • 厮守承诺:水中的一滴油

    厮守承诺:水中的一滴油

    我们都在寻找同类质的人,成长环境、年龄、时间、并不会影响我们寻找的决心;只是在你受过伤之后,还会有勇气去再爱一次吗?进到水中一起来看,水中的一滴油吧; 她职业室内设计师、所以看光了他的家、连带“身体”、有一天她利用自己伤心之际、又顺便借了一颗他的“精子”;他靠作曲为生的优质男人、在她眼中他是“幼稚男”、混血儿、有轻度的恋母情结、弟弟、勉强的男朋友、孩子的爹、唯独没有丈夫这一项;他很委屈、他可是在花季、委身于她的!!!!直到有一天她说:执子之手、相伴到老、足矣,何必在乎那一纸婚书呢
  • 前世修仙今生缘

    前世修仙今生缘

    一个叫做王默的少年,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成为了二流宗门青山宗的一个弟子。斗心机,学高冷,贿赂长老,欺压师弟,调戏师姐。宗门外各种装X被人追杀,玩转修真界。
  • 逝去的童年岁月

    逝去的童年岁月

    女主人公有三位,男主人公也有三位,他们在同一个班级里擦出了有趣搞笑的故事
  • 从1万到100万的短线操盘实

    从1万到100万的短线操盘实

    本书讲述了:做好短线操盘,要掌握K线知识,要“搞好”散户与庄家的关系,还要把短期图和长期图结合着看、K线图和成交量结合着看、K线图和均线结合着看。
  • 轮回帝归

    轮回帝归

    血煞体,修罗面,帝王相,天罪神,杀手夜帝沦“少年”,雪子封棺待卿归,恩怨变故血来偿,是非公道自在心!她说,宁可她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她!他说,为了她,纵然背负众生鲜血沾染罪业又何妨,他的心里没有天下,只有唯一一个她!ps:火火书友群,340174453,欢迎诸位前来鞭尸
  • 重生之爱的宿命

    重生之爱的宿命

    女主偶然获得了一次梦寐以求的重生机会,兴致勃勃的开始重新规划自己青春里最重要的八年,努力重塑自我,重塑爱情和幸福,为了让这八年不再有懊悔,不再有遗憾,她尝试了很多前世所没有勇气去尝试的生活状态,最后却发现,当她真正有机会了解、辗转于、这世上各种不同的男子所给予的不同的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的时候,她困惑了,很多前世心目中的王子好像并没想像中那么好,很多表面看来那么幸福的婚姻原来里面都有一种叫做苦涩的成分,“从此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好像也只能永远是童话,倒是那个前世一直想摆脱的唯一的爱人,今生如冤家路窄般又相遇了,仍然执着的与自己相依相随,从不曾怀疑、放弃过自己的选择。她终于明白,即使时光可以倒流,生命可以重来,于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从不曾改变;一个人的爱或被爱,却始终都在那里,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不早不晚的与你相遇、相伴、痛并快乐着,组成了一部叫”生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