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阳光给河面披上一层淡淡的雾气,谁家公鸡断断续续地鸣叫报晓,村里人早起的已经背着背篓上山,扛着锄头下地。路上行人不断,踩踏着陷在污泥里的落花,没有人会停下脚步来怜惜。这便是农家少闲月。
石坪上的两间屋子也早被晨光唤醒,一声声鸡叫猪哼从篱笆的缝隙里溢出。棚窝里着实热闹,明语端着盆谷子,用脚把栅门勾开,轰着那群鸡赶到石坪上。
明语的娘亲王燕正在猪栏里搅拌着猪草与剩饭,家里唯一的那头肥猪正哼哼唧唧地嗅着王燕的手,眼里满是对那盆子里香味的渴望。王燕微恼,拍开猪头的鼻子,冲边上喊道:“明语,把篱笆关牢了,仔细这些鸡。”
“哦,知道了。”
明语把谷子撒在坪上,连忙把篱笆竹门扣上。事实上鸡们都埋着头专心闷声发着米财,“咕咕咕咕”,吃得正欢,哪还想到跑出篱笆这回事。
惜语提着一个铁皮桶摇摇摆摆从小石子路上走到篱笆竹门口,明语见了低哼声哎呀,他匆匆把谷子一倒,随便扔了空盆,拍拍手便开了那门。
明语接过水桶,摸摸惜语的头,责怪道:“以后不要去打水了,这种活男人来。”
惜语乖巧地笑笑,伸手整整明语的袖口,蹦蹦跳跳帮王燕喂猪去了。猪栏里立刻传出王燕的抱怨声:“哼,男人来,就没见过你哥帮我提过水。”
明语呵呵一笑,把打来的河水倒进大锅,扭头说道:“娘您怎么可以和惜语比,您膘肥体壮的呵呵呵……”
“怎么说话的,礼白学啦?”
“呵呵呵……”
王燕佯装恼怒,走过来帮忙点火烧柴。惜语也喂完猪了,很快乐地蹲在一旁添柴,顺便看明语的眼睛。对她来说,这每天一早看哥哥和娘亲拌嘴是最好玩的。特别是爹顶着晨星去书塾以后,就不会来说道了,因为爹爹太古板,看不得晚辈和长辈开玩笑。
王燕拿蒲扇把柴烟往外围扇去,眯着眼认真说道:“哎,趁你爹不在,我说说,那个村里的把式许不是正在招些徒弟嘛。学成以后就可以进猎队,闯荡这十里山。”
明语扇着柴火的手一顿,说道:“您也知道,我不喜欢……”
王燕叹口气道:“我也就说说,给你爹知道了又要唠叨了。你们爷俩还真是爷俩,那个啥,万般皆下品,万般皆下品啊。”
明语沉默,惜语歪着头认真地看着她哥。
春风带着山里的清香走向篱落,像远道而来的客人,稀疏的竹枝挡不住,只有浓重的白烟才能推开。
-----------------------------------------------------------------------------
“哎,燕子妹子,早起烧水啊?”
石坪外传来一声浑厚的嗓音,院里三人扭头看去,透过模糊的白烟,隐约一张男人脸。
王燕睁大了眼睛,惊喜地起身迎去。
“三哥,这春风也不大啊,咋给你吹来了?”
男人爽朗地笑道:“哈哈哈,不欢迎啊?哎,老苏呢?”
王燕在围裙上抹抹手,连忙开了竹门,朝地上踢了两脚把乱走的鸡们轰开。
“他呀,当圣人去了。欢迎欢迎,今儿咋有空到这里来?快进来坐坐。惜语,去把我屋里那十里香拿来泡。”
三哥走进篱笆,挥手抖去一些烟灰,瞅着惜语笑道:“惜语丫头都那么大啦?这生的水灵,和你娘一样,十里八乡的大美人。许人家没有?我那边倒是有不少好亲事。”
惜语红了脸,急忙躲进屋里。明语笑呵呵地站起身:“三叔说笑了,小丫头才多大点,不嫁不嫁。”
三哥上上下下打量着明语:“嗯,小伙子了,记得上次看见你还是拖着你爹的后摆念叨子曰诗云,现在倒和三叔一般高了。”
明语无奈地摆摆手道:“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我早忘记了。”
“诶,别站外面啊,进屋进屋。惜语的茶都凉啦。”王燕招呼道。
-----------------------------------------------------------------------------
正午,天光澄澈,碧云遮不住暖阳,整个村落生机勃勃,和十里大山一起缓慢而悠长地呼吸着。
石坪上弥漫着饭食的香气,书塾有午休,苏清离便乐得回家歇息。
“老苏啊,这次呢我回来主要想带明语出去见识见识,虞城的乘风大会上有各种学识论辩,都是些少年童生,要是给那些大员宿老看上了,前途无量。况且这对明语过几年的赶考也好。”
王仪放下茶杯轻叩桌面,看着对面细细啜茶的苏清离。
“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理当游历,去城里瞧瞧也好。这些年关着他,憋坏了。”
“那好,还怕你不肯放那小子出来呢,什么时候动身?我在这里也没什么熟人,尽早便好。”
“也行,收拾收拾,下午便随你去吧。”
两个男人一杯茶的时间,便把明语的前程敲定了。
-----------------------------------------------------------------------------
“明语啊,城里不比村里,万般礼为先,切不可与人争执,牢记君子不争。”
苏清离端坐椅上,严肃地告诫道,“此番远行一切任凭你三叔做主,长辈命不可违,可记住了?”
明语低着头端详着墙角倔强探出头脑的小草,痛快地应承着:“礼曰,行在外,宽待人,严律己,长者必恭,幼者必亲。”
“好好,行礼之约,游学必成啊。见你娘去吧。”苏清离欣慰地点点头。
终于可以走出这个小笼子,明语的心一如院里那棵老桃树,点点粉红希望被和煦的春风吹出。他脚步轻快,绕到自己屋子里,王燕和惜语正在整理行装。
明语脸带笑容,迈过现在看来也可爱非常的老旧门槛,冲娘儿俩点点头。
然而惜语却不是很高兴,小身板一扭,别过头不去瞅她哥,自顾自嘟着嘴往包裹里塞着那些叠成豆腐块的衣物。
“咦,小丫头不高兴啊?”明语很疑惑地看着惜语。
“嗨,你看看,”王燕苦笑着说道,“这丫头一听要看不见她哥就赌气,都你惯的。”
明语长大了嘴巴:“啊?”
惜语扭头白了明语一眼,嘴巴翘起老高。
“要不?”明语露出询问的神色。
王燕一惊:“别这么惯她,多么好的机会,不去可惜了。”
“不是,”明语苦笑,“是惜语也一起去?”
“啥,你疯了。”王燕眼里充满震惊,“你爹会打死你的!”
惜语在一旁听了,长长的睫毛一垂,把头也低了下去。
“我和爹去说。”
话音未落,明语跑出了屋子。
------------------------------------------------------------------------------
“你说什么?”
苏清离正端着的茶杯一震,些许水珠溅出,洒在了衣袖上。可一向注意的苏先生这次似乎没有顾及到这些。
“女孩子家家不在闺中描字绣画,跟着你到处乱跑,这,这成何体统?”
明语淡然地笑着:“爹,惜语可不能像那些城里大小姐一样,我的妹妹您的千金将来必定是人上人,女孩也要像男儿一般,可习文可约礼,便也游学四方。”
苏清离眉毛微抖,把茶杯拍在桌上。
“此事不可。”
明语闻言心中微凉,便是从窗外透进的阳光似乎也不是那么温暖可人,他还待再次游说,就听见屋外走来进三人。王仪和王燕跨过门槛走到跟前,后面还跟着小惜语,低着头不去看端坐着的苏清离。
“呵,我看可以。”王仪笑道,“女孩子嘛,出去看看也好,说不定人家就说下了。”
“胡闹。”
王燕也在一边劝道:“这兄妹俩感情太厚,从小就没分离过,断不了。你看都这样子了。”
惜语低着头,苏清离借着屋里午后困懒的阳光,清楚地看到她藏在发间的大眼睛一片水汪汪,这是从未见过的。
苏清离心头微软,自家这丫头好强,从来没哭过,今天若不答应,恐怕就……毕竟小丫头是这个家里的中心。
明语见爹扶着头沉思,心中欣喜道有戏,他连忙说道:“礼曰,父不在,长兄为纲,如父。我一定会照顾好惜语的。”
苏清离一听,气得眼睛都要瞪出来了:“礼怎么学的,我还没死呢,什么为纲!”
明语吐吐舌头,赶忙退后,躲在王燕身后。
王仪哈哈一笑,说道:“老苏啊,让丫头去吧,我会管好他俩的。这合礼。”
“你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惜语过来,在外面要听你三叔和你哥的话……”
苏清离摇摇头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眨巴着湿润眸子的女孩招招手,后者听得,拿袖子擦擦眼,扯开唇角轻笑起来。
顿时春光明媚,满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