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4600000008

第8章 六邪致病——引发疾病的自然界因素(2)

湿邪,与病菌有关

在西医临床中,由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痢疾杆菌、沙门氏杆菌、布氏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疟原虫、丝虫、疥虫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在中医看来,多为湿病。

所以,湿邪还包含在一定湿度中才能繁殖的微生物。

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是生物病原体繁殖、传播、流行的必要条件。

微生物缺乏适当的湿度,就不能生存。如淋球菌、霍乱弧菌、脑膜炎双球菌、梅毒螺旋体等。而当相对湿度由40%~60%升高至70%~80%时,病毒的存活率明显增加,真菌生长环境的相对湿度需要大于75%,而霉菌在高湿的环境中异常活跃。

西方对湿邪的研究

水湿之邪对人体的影响,西方国家也有研究。

美国一家科研机构曾对5个州从事11种主要工业生产的1500名雇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相对湿度高于80%时,工业意外事故增加了1/3。另一项研究指出,当湿度随温度上升而增高时,人会缺乏自控力,烦躁不安,打字员的出错率增加,在相对湿度高的4~9月,犯罪率也升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的水湿之邪不仅可以影响人体气血津液的循行,脏腑功能活动的强弱,还可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中医的风湿与西医的风湿病是一个意思吗风湿是一种常见病。中医所讲的风湿,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范畴更广。中医和西医对“风湿”的定义和理解不一样,治疗理念也不一样。

中医对风湿的定义

风湿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黄帝内经》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中医的风湿,指风、湿、寒三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说明了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寒冷或涉水、冒雨等风寒湿邪气,乘机体抵抗力低时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症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

因为这种痹症大多因受风、寒、湿影响而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各人体质不同,病邪各有偏盛,因而《黄帝内经》中又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如风寒湿痹日久不愈,病邪郁久化热,或感受风热之邪,或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邪之后易从火化而使关节红肿热痛,形成热痹。

中医还认为,风湿如果长久不去,则可以引起其他脏腑发生病变。《黄帝内经》云:“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这就是说外邪滞留机体,日积月累,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可产生相应的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悸、气短、胸痛的心痹较为常见。

综上所述,中医中的“风湿”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当人们的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皮肤等部位出现了疼痛、酸痹、麻木、肿胀、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甚至累及脏腑时,都能够称其为痹证、风湿痹病。

也就是说,中医将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都作为“痹病”,因其感邪不同,而分为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痹等,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因辨证施治。

西医对风湿的定义

西医对风湿病的认识,主要用来描述周身酸痛或疼痛的一类疾病。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风湿性疾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充,命名与分类不断变化,逐渐概括成为特指风湿性关节炎,又称风湿热,该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

而现代西医中的风湿病概念,范围更广,从临床角度出发,凡表现为:起病或急或慢,关节疼痛,局部肿胀、麻木、屈伸不利,部分患者可致骨关节破坏,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等,不论病因如何,全部列入风湿病范畴。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所有影响到骨关节及其软组织等的一大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骨质疏松症、痛风、坐骨神经痛等。

西医认为,风湿病的病因常为感染、代谢、退化、内分泌因素、免疫原因、地理环境及遗传因素等,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风湿病是致残的主要疾病,它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高度重视,尽早医治,保持健康的身体。

什么是类风湿

类风湿即类风湿关节炎。西医认为,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类风湿以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破坏,为常见的初期表现,直至最后导致关节强直及功能的障碍。

在中医诊断中,类风湿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因其以遍历关节肿胀疼痛,缠绵难愈为特点,故又有“白虎风”、“历节”、“鹤膝风”、“骨痹”、“痹”、“顽痹”之称。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内脏亏虚、禀赋不足、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其内因是脾胃肝肾气血阴阳不足,卫外不固;而外因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发病机制与关节、肌肉、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以邪气痹阻、痰瘀互结、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为特征,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末。

西医对风湿的治疗

西医对风湿的研究、分类相当详细,而且风湿病本身就是以西医标准命名的疾病,诊治标准也是由西医制定的,因此西医在诊断和治疗上针对性较强。

在治疗上,西医基本采用的是改善症状的药物,目的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用来改善风湿症状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药物,包括: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芬必得等,服药后短时间内可取得抗炎、消肿、解热、止痛之效;当病情处于急性期时,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在合并心脑等重要脏器病变时,肾上腺皮质激素能迅速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以缓解病情。在病情缓解后,激素即应逐渐减量,如减量过快会引起病情重新快速加重。西医常用的药物有:青霉胺、金制剂、雷公藤和免疫抑制剂,可根据不同病种、个体差异及病情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缓解症状。

西药治疗起效快,能迅速缓解病情,但其不足之处是存在着许多毒副作用。

中医对风湿的治疗

中医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对痹证的病因、症状、分类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以后经过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补充,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中医认为,风湿的治疗需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讲究从整体方面进行调节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在治疗时,中医重视人体的正气即本身的抗病防病能力。中药本身不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大量的临床报道和实践证实,通过补肾或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调动机体促进自身增加激素、细胞因子的分泌,发挥其治疗效应。尤其是组成中药复方后可以针对不同的证候类型,发挥相应的双向调节作用,使偏亢的免疫反应得以平息,使不足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在治疗上,中医的流派甚多,方法各异,但总体原则是相似的,均为: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

一般来说,“行痹”以祛风为主,兼用散寒除湿,佐以养血;“痛痹”以温经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着痹”以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佐以健脾;“热痹”以清热为主,兼用祛风除湿;如果痹症日久,则应根据正气亏损的不同而加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的成分,在“扶正”与“祛邪”的同时,做到标本兼顾。

中药虽见效慢,但安全性高,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用中药治疗风湿一定要长期坚持。

燥邪伤人

燥邪是中医学上对一类外界环境致病因素的称呼,为六淫之一。

与湿邪相反,现代医学认为,燥邪是由于空气湿度过低引起的。

有句成语叫“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秋季燥气主令,燥邪伤人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故又称秋燥。干燥的空气影响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的湿度,使皮肤干燥,肺功能受损,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容易发生干燥或炎症。

燥邪可导致干咳、咽痛、口干鼻燥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出现“燥咳”。

燥邪又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类:温燥属阳邪,可见偏热症状;凉燥属阴邪,可见偏寒症状。

症状对策

温燥

心里感觉烦热、口渴、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鼻干唇燥等多吃水果和汤水。

凉燥

感觉寒凉、身热头痛、恶寒无汗、流涕、唇燥咽干、舌苔薄白而干等喝姜糖水,以除寒气。

温燥和凉燥主要是由于秋天气候有偏寒或偏热的不同变化所产生。在西医看来,温燥的主要成因是空气干燥时,革兰氏阳性菌和流感病毒容易繁殖。因此,当空气干燥,气温较高时,人体容易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机体出现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干咳、咽喉肿痛的症状。温燥症状中的少汗、痰黏量少或带血、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是身体轻度脱水所致,心烦和舌边尖红是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活跃的表现。

凉燥的成因也与空气干燥有关,当周围气温较低时,人体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机体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增多,而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凉燥引起的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少痰或无痰也大多与身体轻度脱水有关。

在外的燥邪如果不解,就会向里传变,而形成内燥,症状可见大便秘结、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消瘦、舌燥无津、脉细涩等。

“上火”是什么

一个中国人,没有听说过“上火”这个词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嘴里长了小泡、溃疡,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这说明你“上火”了。

一些人会将“上火”等同于西医的“发炎”,这并不完全准确。

西医的“发炎”,实质就是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其主要的临床病理表现为红、肿、热、痛。应该说,上火的某些症状和发炎相似,但又有区别。

例如口腔“上火”症状,在西医看来,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黏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如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溃疡。有的还可能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

“上火”和西医的“应激性疾病”也有交集,比如熬夜、着急、身体透支,都会引起“上火”。

“上火”并非纯粹的中医概念,只是一种民间口语,所指症状较为广泛。“上火”在所对应的中医概念尚且比较笼统,所以,在现代西医中更难找到具体的对应称呼。

“火”从哪里来

“火”是中医“六邪”致病理论中的一种病因。

“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自身引发的,还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

其实,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火”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

健康的人体是阴阳平衡的,火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如果阴阳失衡,比如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对人体来说,适度的火的存在是必需的,当“火”超过了正常范围,就成为“火邪”,就是致病之火。

“热”与“火”相类,二者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热是火之源,火为热之渐”。中医认为“火邪”比“热邪”在致病能力及临床表现上更为严重。

“火”分为内火和外火。

外火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时间过长,然后体温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

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在人生活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经常吃烧烤等,内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多得多。

如咽喉干燥、口腔溃疡的“上火”,除外感热邪可引发外,更多的是“内火”所致,而且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如肺阴不足,阴虚火旺;或肝气郁结,肝火上扰等。病根不同,治法当然各异。

一般地说,从外界感染的“上火”比较容易治疗。从内而生的“上火”,其发病机理复杂、症状杂乱、证型较多,治疗上较为困难。

怕“上火”就要喝凉茶吗

“怕上火,喝凉茶!”类似这种广告,从宣传效果来讲,非常成功;从医学角度讲,是大错特错的。

在中医看来,与“火”有关的疾病多达数十种,按脏腑分有肝火、胃火、肾火等;按八纲分又有表火、内火、虚火、实火等。

症状对策

实火

牙龈疼痛、喉痛、口腔内生疮、口渴欲饮、内热、大便干结等。

清热泻火

虚火

燥热、盗汗、口热干燥不欲饮、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

养阴清热

不同的火热病证在治疗方法上也各有差异。

凉茶从功效上分为两派。一派是“泄阳派”,特点是“霸道”、“苦寒”,适合“实火”患者饮用,以王老吉凉茶为代表;另一派是“养阴派”,特点是“性温”、“滋阴”,适合“虚火”患者饮用,以白云山凉茶为代表。

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夏枯草、杭菊花等;双黄连是金银花、川黄连、枯黄芩。这些成分多是苦寒之药。

如果是阴虚所致的虚火,过度使用寒凉之物会伤阳,阳损及阴,则加重阴虚火旺。如此周而复始,各种怪病便会纷至沓来。

临床上,有因服用夏枯草导致过敏,出现皮肤瘙痒、丘疹,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昏倒的病例。也有儿童因服用含苍耳子、夏枯草和鸡内金的中草药3个月导致急性重症肝炎而死亡的病例。

凉茶含有药物,会有副作用。不分青红皂白,感觉上火了就去喝凉茶,并不能达到去火的效果。

所以,不管是不是“上火”,当需要使用“清热泻火”类中药的时候,最好能够找专业的中医咨询:是不是真的有“火”?有火的话是“实火”还是“虚火”?需要去“火”的话,去“火”药该吃哪种?吃到什么时候为止?是“虚火”的话怎么样用中药攻补兼施?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中医给出医嘱。

同类推荐
  •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药物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健康绝非仅靠医生和药物来维持,适宜的饮食营养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凶手,追根究底,往往是由于饮食营养失调导致的疾病。《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就是这样一本服务于现代家庭生活的自然营养宝典,是操作性很强的自助健康指南,同时也是一本借用营养、天然食物治疗身体病变的上佳之作。
  • 现代人吃什么怎么吃养生全集

    现代人吃什么怎么吃养生全集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内容包括:做自己最好的营养师ABC、特定人群饮食养生金典、慢性高发疾病饮食调理。
  •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历代御医推荐给皇后的养生食谱

    食典、食经、品宫廷养生文化;益身、益心、传华夏强健秘方。想知道皇后是如何养颜、养气、补血的?书中汇集萧皇后、吕后、慈禧太后等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皇后的保养秘方,一探皇家养生秘笈。
  • 衣食住行指南针

    衣食住行指南针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我们人人却得无能为力,但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改善个人居住的小环境,科学抵御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将“绿色生活”贯穿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便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本书从衣食住行出发,介绍了简便易行、形式多样的生活之道,只要你在生活中躬身实践,你就会享受到璞归真的生活乐趣。
  •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皇家,又是最贪生怕死,最注重养生,最追求长寿的群体;《皇家养生》,集几千年皇室养生精华于一身,博采历代名医养生理论之长,带你领略最顶尖、最权威的养生之道。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大量可直接借鉴的皇家养生法,大量不为人知的巧妙偏方。大量不为人道的皇家养生趣闻——武则天益母草洗面方、宋宫黄精药酒与丹参药酒、永乐公主“沙苑蒺藜”茶、清宫八仙长寿酒、慈禧太后“避瘟丹”……
热门推荐
  • 域皇戒

    域皇戒

    域皇戒,传闻可生死人肉白骨,到了主角手上却只能教给他逃跑。而主角,父母失踪,其师父为了帮他突破破碎了神魂,与他相爱的女孩还不能陪着他,甚至从小跟着他的白狐都要被迫离他而去……“那又如何?天要绝我,我定逆天!”
  • 心中的那份爱情

    心中的那份爱情

    每章分别讲了分手故事。甜蜜故事的开局,凄凉故事的结局。
  • 口袋妖怪之青炎传奇

    口袋妖怪之青炎传奇

    孤独天才少年自创机器穿越,失忆后肩负使命。亲情,友情,爱情;严肃,搞怪,虐心,欢迎光临
  • 英雄无敌之弦月法师

    英雄无敌之弦月法师

    他拥有帮助龙后摩莉尔称霸世界的力量。他也能阻止格鲁和科尔格之间那场毁灭世界的战争。他甚至还知道塔南那个鲜为人知的干儿子的下落。但他的理想却只是……
  • 梦醒时见你

    梦醒时见你

    “林深,我总是喜欢着你的,物极必反,我也总是恨你的,但是,感谢你,陪我度过的一整个青春,一段无知的青春,即使,没有陪我走到最后...”
  •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喂喂喂,看谁呢!说的就是你!前面那位穿着白上衣黑长裤的小胖子姑娘!”顾封搂着一个胸大貌美屁股翘的美铝,笑得没心没肝的,就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在食堂大声嚷嚷着。众人默契的将目光投到了排在了老前面的某位有点小胖,白上衣黑裤子的妹纸身上。莫小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自己那个冤家邻居又找上门来了,干脆不理他默默地排着队。顾封看着莫小二居然完全不理会自己,一想到自己在她眼中还不如食堂里的一条红烧鱼,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丢下身边的大美女,气冲冲走到前面从队伍里一把拉出莫小二。
  •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物理科普读物,它以一个个新鲜生动、引人入胜的物理故事,如冰箱为何会爆炸、他能推动地球吗、他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金属也有记忆力、水能削铁如泥吗……在讲故事的同时,讲述一些物理原理和物理知识,寓教于乐,读起来津津有味,从而提高青少年读者对物理科学的兴趣,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科学的窗口,在阅读故事中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本书可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使用。
  • 破碎星穹

    破碎星穹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被来自异族的符文神君元神寄居后,引发的修真之路。本应占据少年肉身的符文神君元神,却阴差阳错的寄居在少年体内,与少年绑定在一起,为了能在世间生存下去,符文神君传授少年修真之术,却不料被少年习得其中顶级邪功的血符心诀,随后少年卷入灵石矿脉的修真门派战斗中,侥幸加入了一个修真大派文诛门,在其内凭借那顶级血符心诀在文诛门中开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之后与各种道佛武魔妖兽等修士派别宗门,在这颗幻世星上展开各种恩怨情仇,最后实力提升到一定地步,便离开这颗星球,前往符文神君所在的异族之地,在茫茫宇宙中经历更多光怪陆离之事。
  • 道术至尊

    道术至尊

    他是军队的王,一只尼泊尔军刀,鬼神惧怕。他是道术大家,一本阴阳筹术,算尽天下。猛虎归山,蛟龙沉渊,本想做普通人的他,不得不再度出山。武立,犯我尊严鬼怪者,格杀之!
  • 亚玛伦

    亚玛伦

    一段传奇的际遇,原本风华集身的企业首席执政官,成为了星际传奇的主导者。从科研的突破到外星文明的旅程,这是一系列的开端。资源、人力、还有统治秩序等等内容无不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制约着文明的延续,而科技的进步却丝毫未有松懈。和平与战争的界限永远不会清晰可辨,战火必定会燃烧到所有的文明,从石器时代到高级科幻时代,也必是一墙之隔。伊拉星球的死敌阿玛星球发动了对伊拉星的攻击,而逃脱的伊拉星人以攻击阿史那星球来惩罚阿玛人的恶劣行径。就此地球人类被卷入残酷的星际战争中,地球毁灭殆尽,而在阿玛人的帮助下,人类在外太空的其他星球创建着新的文明,并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