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200000003

第3章 叶适生活时代的社会政治局面

有宋一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学术繁荣时期学术繁荣的标志,是学派林立,人才辈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宋代的这种百家争鸣局面,为此前的汉,唐所不能比拟,嗣后的明代也不能望其项背,只有先秦才可与其相比。王梓材,冯云濠在《校刊宋元学案条例》

中说:

宋,元儒异于明儒.明儒诸家,派别尚少,宋,元儒则自安定(按指胡瑗),泰山(按指孙复)诸先生,以及濂,洛,关,闽,相继而起者,子目不知凡几。故明儒学案可以无表,宋元学案不可无表,以揭其流派(《宋元学案》卷首)制表虽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制表的必要性,反映了有宋一代学派关系的纷繁复杂。在北宋,除了上文所列的濂(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诸学外,还有新学(王安石),蜀学(苏轼,苏辙)等学派。到南宋,濂,洛,关学发展为闽学(朱熹),湖湘学(张栻),通称为道学,又出现了心学(陆九渊),婺学(吕祖谦),永嘉学派(薛季宣,陈傅良,叶适),永康学派(陈亮)等新学派,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更为可观,学术繁荣的程度超过了北宋。

南宋仅保有半壁河山,屈居于东南一隅,国力贫弱,时刻面临危亡之险,为什么在学术思想上反而繁荣呢为什么其学术繁荣程度超过了汉,唐盛世呢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极为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且不断激化,而民族矛盾处于主要矛盾,这样一些错综复杂的状况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在我国封建社会,每当一个王朝出现,都有一个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经济发展,社会和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历史上称为“治世”或“盛世”,在这种情况下,在思想学术领域往往难以出现新的思想和新的学派。而在社会矛盾激比,各种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以后,一些善于深思的思想家才去探索问题,揭露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出现新思想,甚至出现新学派。与以往朝代不同的是,南宋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动乱之中,面临危亡之势,社会矛盾激烈尖锐,问题充分暴露,使得思想家们不得不去深入思考,思想学术繁荣就由此而生。

叶适生活在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其政治和学术活动主要在孝宗到宁宗三朝。这段时间在政治上的特点是在屈辱“和议”下的相对稳定。由于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靖康之变到绍兴初年的那种战乱局面已成过去,南北对峙的局面已形成;但由于南宋统治者奉行对金的妥协投降政策,这种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始终笼罩在屈辱“和议”的阴影之下,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结合在一起,使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难极为深重.在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对金的和,战,守问题是政治生活的主要问题。以和战而论,在叶适出生前有“绍兴和议”,在叶适出生后,有孝宗北伐和“隆兴和议”以及宁宗朝的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

“绍兴和议”是在抗金战争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两次,一次成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一次成于绍兴十一年(公元年),都有宋对金纳贡称臣的内容,条件非常苛刻,而以第二次和议维持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绍兴十一年和议,是在金完颜宗粥(兀术)南侵,宋军反击,取得了顺昌之捷(刘锜)和尚源之捷(吴璘等),郾城之捷(岳飞)之后,宗弼通过其派往南宋的内奸秦桧实现的。高宗,秦桧为了求和,放弃了宋军经过艰苦战斗已收复的淮河以北的土地。宋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绢25万匹,银25万两.绍兴十一年是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这年不但接受了屈辱的“和议”,为了保障“和议”的实行,高宗,秦桧还收了前线各大将的兵权,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罢黜了抗金名将韩世忠,一大批反对屈辱“和议”的官员被罢职流放。如陈亮所抨击的,这是“忍耻事仇,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上孝宗皇帝第一书》,《陈亮集》第6页)。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高宗赵构实行“内禅”,传位于太子赵昚(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是为孝宗.孝宗初即位,即起用主战派大臣张浚,主持北伐。宋兵由两淮北上,由于前线将领不和,造成符离兵溃,金兵乘机渡淮南下。南宋在秦桧余党汤思退主持下,与金议和。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冬,和议成,宋帝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各减5万,分别为20万两,匹;宋割四郡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叶适回顾这次历史事件说:

往者隆兴之初,聚重兵于淮水之上,使辅臣督之。方其未战也,天下交口而议其后;及其一战而不胜也,大兵溃散,飞檄告警,督师罢黜,而复与虏和矣。(《廷对》,《水心别集》卷九在当时,士大夫中主和者为多数,反对和议的是少数。但这个主和的多数并不能代表南宋军民的多数,如朱熹所说:“且若必以人之众寡为胜负,则夫所谓士大夫是和之多者,又孰若六军,万姓之为多耶”(《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宋孝宗原是“锐意恢复”的君主,但在为数众多的主和派的包围下,进取之志逐渐减弱,终于不能有所作为。

在屈辱和议下,南宋人民受着宋金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仅岁贡(隆兴后改岁币)一项,南宋每年派官吏军兵押送过境,途中费用自备,不堪其苦。入金后,不断地受金官吏刁难和勒索。“初交绢十退其九,以金人秤尺无法,又胥吏需索作难之故。数月后所需如欲,方始通融,然亦十退四,五。”实际负担远远超过“和议”规定之数。此外,每年宋金要互派正旦使,生辰使,宋使入金要纳大量财物,金使南来大肆勒索。如“正旦生朝遣使,每次礼物金器一千两,银器一万两,彩缎一千匹.又有脑子,香茶等物,及私觐香茶,药物,果子,币帛,杂物,莫不与焉。若外遣泛使,则其礼物等又皆倍之。又有起发副使土物之费。又有朝辞回程宜赐等费。若盱眙等军,在路四处应办南北贺正旦生辰,常使往回程八次,赐御筵每处钱一万八千五百余贯,而沿途应办复不预。若北使之来,赐予尤不赀焉。”连完颜宗弼(兀术)也不得不承认:“江南累岁供需岁币,竭其财赋,安得不重敛于民。非理扰乱,人心离怨,叛亡必矣。”宋末周密认为:“开边之用固无穷,而和戎之费亦不易。”(《齐东野语》卷十二《淳绍岁币》

南宋统治者就是这样以大量的民脂民膏去讨好自己的仇敌,以求得在东南的苟安。南宋的官僚,大地主在残酷刻剥人民的基础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置复仇雪耻和中原人民的苦难于不顾。定都临安(杭州)后,以高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就大兴土木,营造宫殿,作长期偏安的打算。由中原南逃的贵族大家,官僚富户聚集临安,他们“酣歌深宫,啸傲湖山,玩岁日,缓急倒施”(《宋史汪立信传》)。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诗中,揭露了他们苟且偷安的情景: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南宋晚期文人罗大经也有类似的讽刺诗:

杀胡快剑是清讴,牛渚依然一片秋;却恨荷花留玉辇,竟忘烟柳汴宫愁。

(《十里荷花》,《鹤林玉露》丙编卷一)陈亮对南宋统治者这种“忍耻事仇,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乐其生于干戈之际,上下宴安”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陈亮集》卷一)的行径深恶痛绝。而叶适正是生于绍兴和议之后,亲眼看到隆兴北伐的失败和隆兴和议的实现。他的政治活动和学术研究,就是面对着这个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晚年,叶适又亲历了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

宁宗(赵扩)嘉泰三年(公元1204年)十二月,邓友龙使金,有人夜半求见,“且言金为蒙古所困,饥馑连年,民不聊生。王师若来,势如拉朽。邓友龙归告韩侂胄,且上倡兵之书,北伐之议遂起。”次年正月,“有劝韩侂胄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侂胄然之,遂定议伐金”;又有浙东安抚使辛弃疾人见,“言金必乱必亡,愿属元老大臣备兵为仓卒应变之计”,侂胄大喜。郑挺,邓友龙等又“附和其说,侂胄用兵之意益锐”。(以上均见《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应该说,金外有蒙古之患,内有饥荒,说“必乱必亡”,并非虚言,建议“以元老大臣备兵”以为“应变之计”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当时南宋在屈辱的“和议”下苟安数十年,国力贫弱,内政腐败,人民困苦,兵情将怯;北伐恢复失地虽符合人民的愿望,但在并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兵,却是轻举妄动。当时主持北伐的韩侂胄是一个外戚,权臣,在政治军事上并无杰出才能,实不堪此重任。他不听有识之士的劝告,一意孤行,兴兵北伐。由于此举发生在开禧年间,史称“开禧北伐”。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韩侂胄加封平章军国事,下令各军密作准备。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宋军分四路出击。淮东一路,因有大将毕再遇比较能战,于四月取得了攻占泗州和附近四县的小胜。韩侂胄得到消息后,就请宁宗下诏伐金。诏书于五月下达,淮东一路郭倬所率五万之众在宿州城下溃败;其后其他各路皆败。十月,金兵分九路南下,深入两淮,江南震动。金主扬言:“径度长江,亦其时矣。淮南既为我有,临江为界,理所其然。”(《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与此同时,韩侂胃派往四川的吴曦叛宋降金被封蜀王。年底,两淮金兵被击退.开禧三年初,金主帅仆散揆病死军中,四川宋军杀吴曦平叛,战事渐趋平稳.但宋廷急于求和,史弥远(礼部侍郎)发动政变,袭杀韩侂胄,双方罢兵议和.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和议成,宋帝与金帝改称侄伯;宋增岁币绢,银各三十万匹,两;犒军钱三百万贯;函韩侂胄首至金;双方疆界如旧。可见,嘉定和议的条件更为苛刻。南宋后期文人罗大经曾评论说:开禧之举,韩侂胄无谋浪战,固可罪矣。

然乃至函首以乞和,何也当时太学诸生之诗日:“晁错既诛终叛汉,于期已入竟亡燕。”此但以利害言耳,盖未尝以名义言也。譬如人家子孙,其祖父为人所杀,其田宅为人所吞,有一狂仆佐之复仇,谋疏计浅,迄不能遂,乃归罪此仆,送之仇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函首诗》),《鹤林玉露》乙编卷二)罗大经是个道学家,他认为复仇本身是合于“义理”的,韩侂胄之罪在于“谋疏计浅”,杀韩并函首送金以乞和,是不合“义理”的。这是对嘉定主持和议的投降派的有力斥责,也与元代修《宋史》把韩侂胄列入《奸臣传》,与蔡京,秦桧为伍的不公正做法根本不同。

开禧北伐的失败和嘉定和议的屈辱,再次暴露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南宋人民不仅受金兵南侵的残害和屈辱和议的刻剥,也受南宋地主官僚统治集团的压榨。宋南迁后,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商人掀起了兼并土地的狂潮,南方的地主也和官府通同作弊,乘战乱中土地簿籍丧失之机,抢占农民土地。秦桧在溧水县永丰圩(今属江苏高淳县)一地就占田10万亩,此外在金陵也“田业甚富”,有永宁庄,荆山庄等。张俊占田接州连县,年收租米60万斛。杨存中仅楚州(今江苏淮安)宝应县占田就有4万亩。绍兴府鉴湖地区农民开辟湖田2300多顷,都被豪族强占。淮南驻军开垦荒地,被将领占作私人庄田。韩侂胄被杀后,朝廷没收韩侂胄,陈自强,苏师旦等的田产归官,每年收租米70多万斛。南宋土地兼并的激烈程度,大大超过了北宋。

南宋的赋税剥削也十分苛重。正税(夏秋二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从北宋未年开始到南宋,每次兴兵,就加税,军事罢后,加税不减,这样越积越多。“正税之外,科条繁重。”

“税米一斛,有输及五,六斛;税钱一千,有输及七,八千者。如所谓和籴米,与所输正税等,而未尝支钱.它皆类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二)和籴原是政府用低价向农民证购粮食,但后来变成无偿交纳.此外杂税还有经总制钱(多种杂税总合向地方摊派),月桩钱,折帛钱,和买,预借,科配等名目。到孝宗时,杂税己达正税的九倍。南宋建国之初,朝廷收入不满1000万贯,到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猛增到6000万贯,到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年)又增到8000万贯。南宋统治区不到北宋的三分之二,朝廷的剥削收入,却已超过北宋(北宋初1600余万贯,神宗时最高达6000万贯)。如朱熹所说:“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

由于土地兼并使大量农民破产,官户,寺院,农村上户有免税的特权和逃税之法,沉重的赋税负担就完全落到下户自耕农和佃客身上,加速了他们的贫困比。加上沉重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使得南宋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比,社会危机十分严重。

南宋人民在宋金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剥削下无法生活,不断举行起义以反抗南宋统治者的黑暗统治。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荆湖南路洞庭湖地区农民在钟相,杨太领寻下的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钟相向农民宣传:“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以此作为起义的纲领。这次起义历时六年,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被张浚,岳飞以精锐军队镇压下去。从公元年,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还有王宗石,彭友,陈颙,王仓,邓宁等领导的农民起义,都被南宋朝廷派兵镇压。绍兴和议后,又爆发了“管天下”,“满山红”,俞一,杜八子,何白旗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孝宗统治时期,又有李金,赖文政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陈峒领导的湖南少数民族起义。从南宋一建立,农民起义就接连不断,地域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起义有的是反抗官府,豪绅的迫害和压榨,有的是反对南宋统治者的投降政策。如钟相的儿子钟昂原来曾率部赶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勤王,准备抗金。只因高宗君臣妥协投降,决计南逃,遣散各地勤王军,钟相才举旗起义。后来伪齐派人联络杨太“联合灭宋”,杨太断然拒绝,撕毁伪齐官诰,并杀了伪齐说客三十五人,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南宋政权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调集抗金主力军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求和和对内镇压都表现了南宋政权的反动和腐败,而农民起义是南宋政权黑暗统治和转嫁金统治者民族压迫的结果。

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错,社会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人民苦难深重,封建统治受到威胁,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着忧患意识;以屈辱的和议为代价而换来的社会的相对安定,使知识分子也存在着强烈的受压抑感。这种忧患意识和受压抑感,是激发当时知识分子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直接动力。

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通过它们而折射到各种思想家的思想上,因为各自的社会地位,阶层,社会经历,所受的教育,所承接的传统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分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提出了各种解决社会危机的方案。各种不同的观点之间发生了接触,撞击,论争,吸收,融合等,使得南宋的思想学术界空前活跃起来,出现了学术繁荣的时期,而在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形成了高峰期。

同类推荐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

    郑欣等所著的《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的研究主题为基于农民受众为研究主体的对农传播实证调查与对策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对农政策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信息传播、科技传播、健康传播和法律传播等乡村传播现状及其效果。本书以发现和解决当前对农传播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在与新的时代背景的动态关联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充分关切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研究成果对促进对农传播服务的改善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 大学竞争论

    大学竞争论

    本书分为理论篇、本体篇和谋略篇,共七章,内容包括大学竞争的发展论、大学竞争的环境论、大学竞争的理念和制度论、大学竞争的质量论等。
  • 精典教育-童年的秘密

    精典教育-童年的秘密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热门推荐
  • 挑战魔王殿下

    挑战魔王殿下

    “一千万,嫁给我!”某天,自大骄傲的皇太子殿下对我说。哇卡!他以为他是皇太子就可以强抢良家妇女啊,本大姐心里早就已经有喜欢的人,管他什么皇太子,本大姐我就是不嫁,可是……为了我外婆的病,我还是悲催地答应嫁给他,做他的皇太子妃。也就是因此,害我不知道被女生恶整了多少次。在即将大婚之时,我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结果导致他要娶别人……
  • 八极九州

    八极九州

    中原之地,势分九州,是为:北面乾州,南面坤州,东面坎州,西面离州,东北巽州,西北兑州,东南艮州,西南震州,以及居于中央的中州。是非成败何时了,江湖恩怨断又来,九州大地续演义,少年英杰造传奇!
  • 人间星路

    人间星路

    这是一个地球少年秦末成为星武者的故事,而这仅仅只是他踏入宇宙浩瀚星途的起点。人类危机,怪兽威胁,星球大战,星空中的国度,宇宙人类族群……一切都在颠覆他以往对宇宙的认知。
  • 醒梦传世

    醒梦传世

    他天资纵横,却因意外沉睡了足足一万年,当他醒来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科技,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世界观。地球已被其他物种主宰,为了资源连年战争不断,人类成为了奴隶,社会最底层的存在,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源自他自己,为了改变这一切,他鼓起了勇气带领人类对抗奴役与压迫,联合对人类还算友善的种族,建立人类自己的国家,使人类重新站了起来。
  • 中二世界

    中二世界

    其实我很不擅长写内容简介。就是一个少女她失忆了然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找回记忆,发现最大的Boss是哥哥,然后就没然后了。全篇无男主,最后的结局就是到了一个平行空间[中二世界]的地方和另外一个男生定下羁绊契约。嗯,就是这样。√√√
  • 大神别任性

    大神别任性

    以前的席侨也喜欢招摇的车款,但他的女朋友宋俏却说:“网上有个排名你看过吗?”席侨:“什么排名?”宋俏:“车主出轨率。”席侨:“哦……那么?”宋俏:“保时捷荣登冠军宝座!”席侨搂着她立刻狗腿的表示:“上次不是被你砸了嘛!劳资这次低调了,开桑塔纳好不好啊?”这是一个欺压与被欺压的故事,软妹子总要有爆发的一天。
  • 最游戏世界

    最游戏世界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等到人类反应了过来以后,才发现因为战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何其之大。而就在全人类都以为自己等人完蛋了的时候,从外太空来了一群披着黄金斗篷的黄金人,‘他们’帮助人类重建家园、帮助人类们改善环境、帮助人类们恢复生机。一直到人类们恢复原状,人类们对于这些‘黄金人’表示感谢,甚至为其建造教派称呼为‘神’的时候,这群人离开了,离开的毫无踪迹、离开的仿佛不存在一样。仿佛是为了杜绝人类的再次战争爆发,‘他们’在离开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将地球变成了游戏的世界!!
  •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狼王的丑后:佣兵女神医

    她是大烟国的公主,娘亲被杀,自己被下毒,捡了一条小命,又遇到雪狼族,想要我死没那么容易。身为人类的她,却当长了雪狼族的狼后,统领数万狼族佣兵,征战沙场,挡我者死,顺我者昌!他是狼王之子,贵气鄙人,强大无比。一场偶遇,七年之约。
  • 母亲

    母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神沙瓶

    死神沙瓶

    记载死生的沙瓶在不断地流动、流动,直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