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200000024

第24章 福泽谕吉《劝学篇》与张之洞《劝学篇》之比较(1)

从1872年(日本明治五年)到1876年(日本明治九年),日本着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陆续发表了17篇旨趣相近的论文,总发行量达80万册,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有些文章当时就被选作学校教材,有些内容还载入了日本文部省的正式文件,以至当时日本社会竟出现了“文部省在竹桥,文部卿在三田”(竹侨系当时文部省所在地,三田系福泽谕吉执教的庆应义塾所在地。语出鹿野正直着《福泽谕吉》。不文中凡不标明出处的引语,均为录自《劝学篇》)的议论。其实这时的福泽谕吉只是一文教工作者,无任何官方职务。

这些文章的发表,有力地促进了日本人民的觉醒,对当时日本的教育,乃至整个日本社会的改革,发生了巨大的作用。

1880年(日本明治十三年),福泽谕吉把这17篇文章合订为一本,结集出版,取名《学问のすすめ》,汉译为《劝学篇》。

无独有偶。1890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旧历戊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撰写了一部《劝学篇》按书分内外两篇,共含24篇文章,另有一序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见书后都十分赏识,认为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便以圣谕的形式下令转至此书,要求各地广为刊布。因而此书得以迅速刊行全国,据估计,总刊印量不下200万册。且不久又被译成英文和法文,先后在美、欧出版。可以说,张之洞《劝学篇》的问世,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

这两部书,虽然出自不同时间,不同国度,但却名称相通,内容相类,背景相近,只是思想认识有同有异。两书都以教育为逻辑起点,但都远远超出了教育范畴,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许多领域。但两书作者又以治学为线索,把这诸多内容极其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形成有机整体。付这样的两部书,从其思想内容、客观影响、问世背景、作者身世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鉴别其同异,考察其效应,分析其得失,追寻其根源,探究其宜忌,或许能为现代的教育,以至整个以改革、开放、搞活为主要措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

两书都以教育为逻辑起点,用治学结系全篇,便是见两位作者对教育的重视,而在两书的字里行间,更时时透渗出重视教育的信息。

福泽谕吉极其重视教育。他不仅把国家的贫弱归咎于人民的“蒙昧”,甚至把政府的专制也归因于国人的“愚”。因而他对无知文盲的憎恶和哀矜,可以说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认为“世界上再没有象无知文盲那样又可怜又可恶的了”。同样,他也把社会的变革和国家的进步归功于文明的发展。他说,即如明治维新这样的社会大“变动”,也仅仅是“文明所促成的人心的动荡”,而决非其他原因如战争等所引起。因此,他认为,“欧美的国家富强”,是因为那里“文明开化”导致了“文事武备”的昌盛,“亚非的国家贫弱”,也是因为那里“蒙昧还没有开化”,所以导致了“文事武备都落后”。于是他号召人们“必须赶快立志向学”,通过求学,“提高自己的才德”,达到“明白事理”,这样才能够“避免暴政”,求得“富贵”、“平等”和“自由自在”,并进而使国家达到富强、独立。基于这种认识,福泽谕吉多次回绝政府对他的聘请,一心一意地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张之洞之重视教育,并不亚于福泽谕吉。他把学问教育提到了与治国行政相表里的高度。他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他认为,“印度属于英,浩罕、哈萨克属于俄,阿非利加分属于英、法、德,皆以愚而亡;美国先属于英,以智而自立;古巴属于西班牙,以不尽愚而复振。”他由此推论道,“大抵国之智者,势虽弱,敌不能灭其国;民之智者,国虽危,人不能残其种”。“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要“救亡”就必须有“智”,要益“智”,就必须兴“学”。兴学是为了培养“士”,而兴学本身又离不开“士”,故“国家之兴亡,欧存乎士而已矣”。

(二)

福泽谕吉和张之洞都是想通过发展教育,以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但是,他二人所设计的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途径,却又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同异,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上。

教育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服务,其根本任务就在于为社会各行业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在这一点上,两家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是培养具有自由、平等、民主、独立精神的资产阶级志士,还是培养恪守封建伦理纲常的奴才,在这一点上,两家观点迥异。福泽谕吉主张前者,张之洞主张后者。

福泽谕吉认为,国与国应该是平等的,人与人也应该是平等的,并且人的平等是国家平等的前提,“如果国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国家独立的权利就不能伸张”。因此,他号召一切有爱国心的人,无论官民都应该首先谋求自身的独立,行有余力,再帮助他人独立。父兄教导子弟独立;老师勉励学生独立;士农工商全都应当独立起来,进而保卫国家。他并且告诫政府,“与其束缚人民而独立操心国事,实不如解放人民而与人民同甘共苦”。他认为,如果大家都有了平等意识、民主思想和独立精神,“不分贵贱上下”,都学好“实学”,“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所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张之洞的主张正好相反。他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人人智其智,勇其勇,而天下强”。培养军民,就是要他们“亲上死长”,而不“犯上作乱”、提倡民主、民权,就是不要政府。所以自由、民主、民权等,都是“召乱之言”,“无一益而有百害”。

福(福泽谕吉的简称,不是指姓,余同)、张两家在这方面的正误得失,已由日本的勃兴和清王朝的覆灭作出具体结论,这不必再费笔墨。只是对于这个结论还应补充一句话,这就是它为这样一个真理作了注脚,这个真理就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解放是又正比的。

(三)

教学内容决定于培养目标。福、张两家培养目标的同异,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同异。在近代,要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注重新学实学,福、张两家都主张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所以他们都很注重新学实学。

福泽谕吉主张,学生应当“专心致力于拉近世间一般日用的实学,如学习伊吕波四十七个字母,练习写信记账,学会打算盘和使用天秤等等”。“地理学介绍日本国同及世界万国的风土情况;物理学考察天地万物性质并探究其作用;历史是详记年代研究古今万国情况的典籍;经济学是从一身一家的生计讨论到国家世界的生计的学问;修身学则阐述合乎自然的修身交友和处世之道”,这些学科的知识都应很好地学习。“有才能的青年”,还“可兼学外文”,其目的在于“深切追求真理,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张之洞说,“政刑兵食,国势邦交,士之智也;种宜土化,农具粪料,农之智也;机器之用,物化之学,工之智也;访新地,创新货,察人国之好恶,较各国之息耗,商之智也;船械营垒,测绘工程,兵之智也:

此教养富强之实政也,非所谓奇技淫巧也。华人于此数者”,应“殚心力以求之”。张之洞之重西学,并不象一些人所攻击的只学一点修炮补船的皮毛技术而已。他不仅注重西方的自然科学,而且尤其重视西方的社会科学,不仅号召学习“算、绘、矿、医、声、光、化、电”

这些“西艺”,而尤其重视学习“刑狱、立法”、“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这些“西政”,他说:“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

由于张之洞主张培养奴才,福译谕吉主张培养自由战士,所以两家在思想道统纲常伦纪的教育方面,意见尖锐对立。

张之洞主张尊孔崇圣。“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我孔孟相传大中至正之圣教,炳然如日月之中天,天理之纯,人伦之至”,不得有丝毫违悖。儒学虽然也曾是日本官定的正统哲学,但福泽谕吉却对尊崇圣这一套深恶痛绝,他根本不把儒学当作教学内容,他认为,孔子是根据他“那个时代的风俗人情来实行教化的”,“即令孔子真是圣人,有洞察万世以后的远见卓越识”,“后世学孔子的人也不可不考虑时代这一要素而来决定取舍”,要是“把两千多年的教条原封不动地搬到明治时代来施行,那就是不识时务了”,有些“议论虽然出自孔子,其实是大谬不然的”。

张之洞要求把“三钢”作为修身教学的主要内容。他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乃“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人君非此不能立国,人师非此不能立教”,所以它是“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至于民主、民权、平等、自由等,都不合中国国情,不可实行,不能倡导。福泽谕吉则认为“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之类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人性,违反天理,都是错误的东西,绝对不宜提倡。他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他说,“人生来就是一律平等、自由自在和没有上下之别”。他解释说,所谓平等,“并不是现实情况上的平等,而是指基本权利上的平等”。就现实情况而论,人间确实存在贫富贵贱之别,他认为这不仅是实现的,而且是合理的和应该的,但是这“并不是天命注定的”,也不应由特权来决定,而应当决定于人的后天努力,“惟有勤于学问,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富贵,没有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然而,人世间“虽有所谓天壤之别,但从另一角度,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而论,则是完全平等,毫无区别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重视其生命,维护其财产和珍视名誉”。“农民也是人”,“天皇也是人”,父亲是人,儿子也是人,丈夫是人,妻妇也是人,在基本权利上大家一律平等,谁也不应享有特权,谁也不应有所“顾忌”。

福泽谕吉主张用自由自在,独立不羁的精神教育学生,但他决不是主张恣情放荡,而是教育人们要恪守本分。他说,“人们自降生到自然界以来,本来不受任何约束。生为一个男人就是男人,生为一个女人就是女人,并且是自由自在的。但如仅仅高唱自由自在,而不懂得守本分,则易陷于恣情放荡”。所谓本分,“就意味着基于天理,顺乎人情,不妨害他人而发挥自己的自由。自由与恣情放荡的界限也就在于妨害他人与否”。

福泽谕吉认为,所谓博爱,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敬爱”,互相理解,不应嫉妒和怨尤。他说,如果互相理解了,“暗杀者和被害者”也可成为朋友。

福泽谕吉主张以民主和民权思想教育人民,其思想基本源于西方的社会契约思想,即法律应是人民的互相约定,政府应是人民推举出来的契约监督,在制订契约时,人民是主人,且人人是主人,而在执行契约,受法律约束时,大家又都是客人,谁都必须守法。而当个人利益遭受侵犯时,人民有自卫的权利,但应不违犯法律。

同类推荐
  •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本书以轻松、风趣而又求真的风格,记述了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时代风云、办学脉络、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关于办学规律和治学之道的研究。阅读本书对了解东南大学的发展史和我国近现代高校的轨迹有重要参考价值。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心理诊断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心理诊断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本书围绕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当一位好老师的必备条件和方法,是广大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好教材。本书教育的对象是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们,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 西夏地理志

    西夏地理志

    鲁人勇编著的《西夏地理志》是研究西夏地理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西夏史籍无地理志的缺憾,对西夏的疆域和边界划分,都城、州县建置,监军司的设置,交通运输,山川河流,在搜集大量文献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归纳。都城及各州县之下,还列具历史沿革、西夏古迹、物产等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对西夏沿边堡寨的具体位置,对照史籍和遗址,参考文物部门和方志界的研究成果,纠正错误,重新予以考订。《西夏地理志》末附录有《北宋沿边军城考》,便于研究人员参考。
  •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本书主要介绍了黄宗羲、全祖望、赵万里、王世贞、徐乾学、董沛、郑振铎、谢国桢、郭沫若等历代名人对中国古代藏书楼——天一阁所作出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沙漏青春无痕岁月

    沙漏青春无痕岁月

    青春很美好,却如同昙花一现,沙漏可以倒回去,可一些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当想要紧紧握住的时候,还能否紧紧握住
  • 梦神空间

    梦神空间

    面对死亡,神界传说,到达永恒界就可以永生。为了进入永恒界的线索,神界爆发了激烈的战斗……21世纪都市,收藏爱好者李天鹿,买一块玉佩时,周围的人嘲笑他……记忆残缺的器灵、地球灵魂、废物少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筑梦e族群(书友群、清明梦资料群)228630179,欢迎大家来聊天happy……
  • 孺子文集(上)

    孺子文集(上)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由教育界转入社科界,开始了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二个职业。因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区域历史文化。涉猎和研习炎帝、姜炎文化。我原是学文的。虽“文”“史”有联系,但毕竟是属于两个学科。
  • 乖:乖女法则

    乖:乖女法则

    她,是一个双面美女,人前美若天仙却弱不禁风,背地里一统黑白两道,学校里,如同乖乖女般,黑道内,却冷血无情,他是全世界最强的黑帮老大,邪魅,冷傲,一次‘乖巧’的她不小心认错人把他大骂了一顿,当发现认错时,急忙想抽身,但是他如同撒旦般冷笑“想跑?没那么容易。”,于是游戏正式开始……
  • 横行无界

    横行无界

    身体就是我的武器,把这世界一拳打破再无拘束。
  • 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

    1904-1905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

    本书源自1905年美国Underwood&Underwood公司出版的一套98张日俄战争的立体照片,多数照片都有英文的说明,编译者对其进行了整理、翻译。借这些外国摄影师的镜头再现了一百多年前,以中国东北为战场,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地盘的那场不义战争的一个侧面,可看到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军备装置、官兵士气、战场火拼、日胜俄败,中国人民惨遭涂炭等真切的战争场面。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村是个不大不小的山村,老杜家啊,就生活在这个村。极品不极品的,端看大家伙怎么说了。且看老杜家家长里短的种田生活。
  • 无尽霸途

    无尽霸途

    一柄残破的断刃,划破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只有当站在世界的巅峰时,才发现世界并非我们认识的那么简单……
  • 网游之不可能的世界

    网游之不可能的世界

    因遭遇危机,陈刚选择冬眠,但他却因此而活在了另一个世界。这几近于穿越的幸运落在他头上时,他很平静,甚至还有抱怨。他不相信自己能改变什么,一个连日常计划都不能完成的人,重来之后就不一样了?他不相信。所以,他从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起,就不曾想过惊天动地,人中龙凤。他就是他,无论世界怎么改变,他还是那朵不一样的烟火。
  • 武尊帝皇

    武尊帝皇

    晋元大陆,以武为尊。在这天才辈出,妖孽横行的世界,少年江尘在沉寂三年后,再度崛起,以无上圣体踏上风云际会的争霸之路,武道一途,缘劫一线,看我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睥睨苍穹,武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