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和艺术中吸取智慧的种子
我们知道,哲学是关系世界观的学问,是研究世界的本原的学科。当我们在中学初次接触哲学课本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哲学太深奥了,也觉得哲学似乎离我们太远了,但我们到了大学,我们就会深深感觉到,哲学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哲学,我们的人生就有可能陷入迷途。而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哲学也是指路明灯,一个把实现自我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人,他会不断进取,不断奋斗,无论是搞学术还是搞经济,他都会持之以恒,不时用新目标激励自己,搞学术的他会安贫乐道,搞经济的他不会有了几个钱就忘乎所以,他会把他挣的钱去投资教育,搞慈善事业,发展社会种种文化事业,他挣钱已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也正是这样,有些人对一些富商大贾没法理解,他们已经有了数以亿计的金钱,到处散钱,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挣钱?是金钱使他疯狂了吧!当然不是。在这里,挣钱已成了他们生命的事业,他们不是为钱而战,而是为事业而战。这时他们便有了与众不同的境界,反映在外表上会给人一种完全脱俗的气质。而另一些人,在人生观上没有什么想法,整天浑浑噩噩,把一个稳定的工作,一笔现有的收入,看得至高无上,生活里也全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事,这些人给人的感觉自然是我们常说的小市民、泼妇之类的感觉,哪里还有什么气质可谈!
以上是哲学的智慧,它给人带来的气质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以下我们再谈谈艺术的智慧,看她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气质改变。
我们先来看看艺术倒底是什么。
艺术的种类很多,有文学艺术、书画艺术、表演艺术等。一部长篇小说,一幅后现代的材料画,一部张艺谋的电影,就是一件件艺术品。那么艺术它到底给人什么影响呢?震撼人心的美的影响!所以我们说艺术是美的集合体。可以说世界最美的东西就是艺术。而我们要修炼自己的美,自然是向美的东西靠拢,从美的东西那里吸取营养成份,滋养自己。
在生活里,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位作家、一位艺术家他们可能长得很一般,但他们却给人非常夺目的感觉,为什么?他们身为美的创造者,他们当然先于我们沾染了美的气息。
还有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一下,一些气质好的人,她们往往都是比较接近艺术的,她们可能是个小说迷,也可能是个美术爱好者,常常会光顾一些画展什么的,平时也爱买一些装饰品布置自己的房间。现在的一些小资女人往往都有这些特点,所以她们往往在气质上给人的感觉要好一点。
智慧是女人内在的力量
只有学识渊博型气质的女人要选择内在的力量去征服别人。
魏明帝时,卫尉卿 (官名)阮伯玉有个女儿嫁给高阳名士许允为妻。阮女能诗善赋,才德兼备,但深目塌鼻,黑矮粗胖,相貌奇丑。许允行完婚礼,进入洞房,掀开蒙头巾,才知道自己娶了丑妇,一气之下走出洞房,另居书房,再不入内。家里人屡劝不听,都深以为忧。
过了几天,阮女正在窗前读 《史记》,忽听外面报说有客人来访相公。阮女便命使女去看客人是谁,使女还报说是沛郡桓范相公,他是许允的好友,经常书信往来。使女担心地说:“老爷独居书房,视夫人如路人,太没道理。如果桓相公再言论夫人,恐怕老爷更不会进屋了。”阮女毫不介意地说:“不用担心,桓相公不是那样的人,他一定会劝老爷进来看我的。”使女摇头不信。
桓范听了许允的诉苦,果然规劝他说:“阮家嫁女与你,自是对你有情意。听说阮女容貌虽丑,却是很有才德,贤弟万不可因小疵而较大德。”许允无法,只好进了新房。阮女见丈夫进来,万分欣喜,正欲起身迎接,只见许允来到身边马上又沉着脸要走。心里又气又痛,便向前拉住他的衣襟,低头说道:“你我既已成婚,就是百年夫妻,理应朝夕相处,相敬如宾。怎能长居外屋,刚来即走呢?”许允心里一直不快,现在见她竟然拉住自己的衣襟,不让出去,更加厌恶,便生气地质问: “古人云:德容工言,妇有四德,你具备了哪几德呢?”阮女抬起头来,从容答道:“新妇所缺,惟只容貌。其他女德、女工、女言皆无所缺;然而上有百行,君具有几?”
许允傲然地说:“百行皆备。”
阮女见他毫无谦逊之意,便正色地说:“百行之中,以道德为首,你看人只看外表,好色不好德,第一行就不合格,能说是百行皆备吗?”
阮女义正辞严,使得许允无话可说,面现惭愧之色。阮女见丈夫有悔悟之意,心中暗喜,便请他入座,又叫使女摆酒取菜,与许允对饮。许允见夫人言语温柔,有德有才,也渐渐有了转意,当夜就宿房中,家里人方才转忧为喜。后来许允为吏部郎 (官名),选官多用同乡。魏明帝以为他结党营私,卖官枉法,命武士逮捕了许允。临行前阮女镇静地对许允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请求,这次面见皇上,只要讲明用人选官的道理,万不可一味哀求,那样反会引起皇上的不满,带来大祸。”许允默记于心,随武士走了。魏明帝怒气冲冲地审问:“先祖武帝一向任人惟贤,你选任同乡为官,结党营私,败坏朝纲,该当何罪?”许允挺身答道:
“陛下曾说举荐官吏是国家大事,一定要举荐自己熟知的人。臣之同乡,都是臣所深知的贤人。春秋时,祁黄羊举贤不避仇人,不遗亲子。臣虽不才,敢忘先皇之训?请陛下派人考查臣所举荐的同乡是否称职。若不称职,臣甘愿领罪!”
魏明帝听许允说得有理,就派人去考查,方知许允说的是实话,又恢复了他的职位。许允方知夫人有先见之明,愈加佩服夫人才德,再也不嫌她貌丑了。
阮女其貌虽丑,却赢得了丈夫的爱,是凭借她内在的魅力、丰富的知识和绝妙的口才。当丈夫质问 “妇有四德,你具备了哪几德”时,她有退有进,言语得体,从容应对。之后就是反问,问得大才子许允无言可对。这里阮女所用的论据也是像许允那样以古代社会规范来作为依据的,用的是对比手法。“好色好德”之谈,是源于孔子 “未见好色如好德者”,这样就增加了批评的力度。当丈夫面露惭愧之色时,她并不是穷追猛打,而是见好就收。代之以含情脉脉的对酌,终于使丈夫回心转意。而当许允遇上困难时,她洞察秋毫,分析中肯,提出处理问题的正确意见,使许允得免牢狱之苦,为丈夫排忧解难。阮女的才德之美,赢得后世人们的称赞。
人的追求不完全来自外貌,它主要来自人的内在力量。漂亮自然值得庆幸,但并不代表有魅力。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人的审美观念则是后天产生的,这自然也是客观存在。外貌漂亮的确是一种优势,但这个世界上那种天生尤物毕竟为数不多,大多数的芸芸众生都是相貌平平,甚至是丑陋的也大有人在。其实丑陋的人也可以是美的,这就是其内在的品德修养所散发的魅力。
中国女人的四部必读书
1、中国女人必读的四大名著很多女人都不喜欢看书。可无论有多少个理由,作为一个中国女人,一个期待精彩且美好人生的中国女人,有4本书你一定要看,而且要仔细地看。因为它们会教你如何看一个男人,如何做一个女人。
(1)《神雕侠侣》
金庸对女人的研究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聪明机灵的黄蓉,心机深沉的周芷若,善良坚强的程灵素……简直每一个女人都呼之欲出,每一本书也都精彩纷呈,可单挑《神雕侠侣》来说,是因为这里面有杨过和郭芙。
林燕妮曾这样评价扬过: “一见杨过误终生”,确实不假。杨过是性情中人,小龙女与他生死相许,程英、陆无双苦苦痴恋着他,公孙绿萼更是情深一片,甚至连小郭襄也眷恋于他,可见杨过的魅力。可单纯的女人轻易不要爱上他,除非你自认够本事,不然你一定会为情所伤。
因为像杨过这样的新好男人,他看得上的只会是 “小龙女”这般清丽绝伦的人,说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是因为他拥有最好的啊……
事实上真正为杨过 “误了终生”的却是郭芙,她一直暗恋杨过,在得不到杨过的爱恋后,性情大变,怨天尤人,脾气暴躁,闯下无数大祸。可谁能明白她的心事呢?郭芙在乱军之中的一番感慨,堪称金庸小说所有心理描写最成功的一笔,令人感慨万分!可郭芙这个人物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一说起她,无不恨恨不已这是她的失败。
《神雕侠侣》里李莫愁,也是个很有个性的女人,但李莫愁这种女人最可怕,一个陆冠元就让她痴恋哀怨一生,任青春白白流逝,还到处杀人泄愤。害人又害己,为世人所唾弃?女人绝不可以这样用情之深,这是变态了。
(2)《围城》
《围城》的精彩之一便是描绘了中国男人的劣根性,帮你打破对男性世界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集劣根性之大成者,首推方鸿渐。
方鸿渐本性善良,可他的最大缺点便是优柔寡断、毫无原则。时至今日,男人优柔寡断、毫无原则便是致命伤。众位女读者一定要留心自己的男友是否是 “张鸿渐”或 “李鸿渐”,若不是,那当然是件好事,若是,感情深的慢慢地帮他改,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感情浅的则甩他没商量。其他诸如赵辛楣、李梅亭、高校长之流,生活中不是没有的,对他们最好明哲保身。倒是几个女孩子很有特点。苏文纨甚不可爱,但仔细想想,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她是个女强人;唐晓芙则甚为可爱,但遗憾的是她看不上方鸿渐这种男人;孙柔嘉没有可爱之处,有其心机深沉的一面,可这没错,对男人还能不多个心眼儿,君不知,如今色狼成群。《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大家,看两性关系细腻而且尖锐,女性读者须细心揣摩,从此以后,看男人不会走眼,故推为首选。
(3)《飘》
光看 《乱世佳人》这部世界名片是不够的,原著是应该读的。因为玛格丽特·密切尔会教你做一个成功的女人。这里没有中美差异,郝思嘉能够做到的,你也能够做到。坚强、独立、积极,是现代女人的必备素质。如果你没有郝思嘉那般美丽动人,你千万别自卑,你也有追求美好的权利,你可以使自己变得风情万种。像郝思嘉不能真正拥有白瑞德那样,如果你不能得到自己深爱的男人,不要紧,你还可以爱自己。
现代女人要学习的是郝思嘉那种风范,永不放弃,永远与残酷的现实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是由男人控制的,只有这样残酷,才显得郝思嘉的可贵,也惟其可贵,女人才应该好好读一读 《飘》。
(4)《红楼梦》
一个女人如果没读过 《红楼梦》的话,简直罪不可恕。理由很简单,只有看过 《红楼梦》,才会明白原来女人是如此哀婉动人,这样仪态万千,这样楚楚可怜,这样冰雪聪明……曹雪芹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
豪迈如史湘云,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聪慧如薛宝钗,也有花间扑蝶的雅气;也惟有幽怨如林黛玉,才有掩埋落花的闲情。《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是水做的女人的深刻含义。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善于交际、果断坚决、处变不惊还是值得今天的女性学习。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做尤二姐,被男人金屋藏娇是很难有好结局的;也别模仿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尤其在你一无才情,二无美貌的情况下;千万别学贾惜春,懦弱无力,一走了之,要做个有胆识的女人;更千万别学尤三姐,为个柳湘莲、为个所谓名节便抹了脖子,这个世界上好男人多得是,丢了爱情,天也塌不下来。
处事的聪明糊涂术
1、聪明糊涂计
世界是复杂多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没有一定不移之规,不可能像想像中那样泾渭分明,淄涅不染。
为人处世,是精明一点好,还是糊涂一点好?个人有个人不同的答案。但在实际生活中,精明是多数人所追求的,而糊涂是多数人所力图避免的。但是,只想避免不见得就避免得了,所以常常有 “弄巧成拙”的尴尬时候。既然弄巧反而成拙,还不如当初索性糊涂一些,还可以少一点弄巧不成的难堪。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宰相就需要包容,包容必须有肚量。包容其实正是 “糊涂”的本义,和泥水而涂之,就是 “糊涂”。
说起糊涂宰相,人们最容易想起来的,就是西汉时的丙吉了。路边有人斗殴死伤,他不管;碰到一头牛在喘息,他偏要去问。属下认为他可能犯糊涂了,提醒他:“您这样做是不是贵畜而贱人吗?”丙吉回答:“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优,是以问之。”
丙吉的意思是,老百姓斗殴,这件事是长安令、京兆尹这样的官管的。宰相只是根据这些官一年总的政绩进行考评,奏请皇帝实行赏罚就行了,用不着亲自过问。而现在季节还不到大热的时候,牛喘息可能是节气失调,而节气失调又可能导致灾荒,这才是宰相份内应该管的。
可见丙吉这个人,只是看起来糊涂,其实并不糊涂。汉宣帝是武帝的曾孙子,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小时候因为受卫太子刘据巫蛊案的牵连,被关在长安监狱里。当时丙吉正好负责审理这个案子,知道有隐情,对皇曾孙特别照顾,派了几名女犯人专门哺养他。汉武帝病了,听方士说,长安监狱里有天子气,于是下令把监狱里的犯人都处死,当然也包括皇曾孙。使者夜间到监狱,被丙吉挡在门外。他说,无辜的人尚且不应该被杀,何况皇曾孙呢?僵持到天亮,使者没有办法,回去向武帝复命。武帝此时已过了心血来潮那股劲儿,听说是丙吉这样做的,也就不追究了,并且大赦天下。皇曾孙这才算保住了性命。
宣帝即位后,并不知道丙吉保全过自己的性命。丙吉自己也从来不说。后来有一个宫廷里参与其事的婢女,把这事讲了出去,宣帝这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这样的大恩,所以历史上评价丙吉,说他 “为人深厚,不伐善”。就是甘当 “无名英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
丙吉于皇帝有救命之恩,却不肯让皇帝知道。算不算糊涂,其实并不,反而可以说是丙吉精明的地方。霍去病是武帝时的名将,武帝死后,霍去病的兄弟霍光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主持朝纲。汉宣帝就是他拥立的。对宣帝来说,霍光也是有大恩的。但是霍光死后不久,宣帝就将霍氏家族的人全都处死,一个不留。连司马光都感叹说:“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可见皇帝是随时可以翻脸无情的,虽有大恩于皇帝,一旦获罪,仍不能免死,正是 “伴君如伴虎”。丙吉虽然没让皇帝知道自己曾有恩于他,只凭他自己的努力,也已经当上了宰相,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就算皇帝知道有恩于自己,又能怎样呢?也无法给他更高的官做。何况这样大的事,朝廷里知道的想必不止一个人,就算自己不说,就算那个婢女不说,总会有别人会告诉皇帝的,用不着发愁功劳被埋没。出自他人之口,岂不是能使自己厚重的形象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