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600000003

第3章 两性篇——让男女问题水落石出(2)

4.懒惰,邋遢。不修边幅,大大咧咧,对家务用心,但是对自己懒惰,甚至懒得为自己安排一点开心的事。

5.依赖性强。习惯性地依赖另一半。

6.淡漠。年纪还不是那么大,却对很多事情有了一种看破红尘的淡漠,不再新鲜好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7.自我意识不清。模糊了自我,渐渐不再清楚自己的需要,错以为家庭需求和爱人的需求便是自己真实的需求。

8.无聊。孩子或者另一半不在身边就感到无聊。

9.无趣。时常感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枯燥。

10.习惯性。做任何事都是出于一种久而久之形成的习惯,包括6点起床、8点吃饭、10点买菜等等。

冯俊杰:您认为“单身心态”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提到这个词,您的第一直觉是什么?

朱文波:我认为单身心态体现了当事人对婚姻状况的一种评价,这是偏重于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心态,代表对亲密关系的疏离和对“二人世界”的一种情感回避。我的第一直觉是这个婚姻内部缺少彼此的分享,没有归属感的婚姻会强调彼此独立,关系的维持基本依靠契约对彼此约束。

冯俊杰:如果由您来概括“单身的心态经营家园”,您会赋予它一个什么样的定义?据说有的人很在乎自由,希望结婚了,彼此之间也不要太多干涉,希望可以出去和朋友玩。

朱文波:婚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事人角色转化——告别单身。婚姻是基于彼此吸引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达成的家庭关系。单身心态在角色上缺乏对共同家庭的认同,过于强调个体权益而缺乏妥协。

“婚姻”作为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抱着单身心态的人对此变量是高度不敏感的,他(她)的婚姻关系的续存一定会面临严重挑战。

冯俊杰:您对我国当前婚姻、家庭关系大体的印象总结是怎样的?您认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状呢?

朱文波:这个我倒是看过一个数据。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离婚和新结婚比例各占50%(南京市民政局去年有个结婚离婚数据统计)。文化欠发达地区,乡镇及农村离婚率渐次下降。文化程度高的地区离婚率远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一是由于观念和思潮的影响,追求个人需要,性观念开放;二是由于文化程度跟个人社会适应能力成正比,较好的经济状况不会给再婚带来经济窘迫。文化程度高并且高收入的家庭,婚姻稳定性比预想的要高,即使有婚外情等因素存在。不过,高收入家庭的婚姻解体的成本过高也许是强化婚姻稳定性的一个原因。80后作为社会主流进入适婚高峰期,观念开放却缺失文化和社会背景思考,结果造成现实男女两性关系相处混乱。

还有,闪婚较多,带来婚姻基础的不牢靠。男女双方从相识到同居的时间极短,对彼此情感的投入程度和维持性魅力都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先结婚后恋爱和谈恋爱再结婚,看似简单的程序颠倒,带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冯俊杰:在假设的情况下,您自己会“用单身的心态经营家园”吗?为什么?

朱文波:不会。婚姻需要磨合,需要彼此妥协和包容,需要分享也需要分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骨带肉的依恋关系。单身心态意味着希望彼此有较大的隐私空间,甚至更多的个人秘密,通常婚姻出现状况是由彼此有了秘密开始的。

冯俊杰:不过的确有人抱着这种单身的心态,希望在性爱(婚内、婚外)的关系上多一点自由。您认为该如何处理?怎么看个人对家庭的责任?

朱文波:用单身心态对待婚姻,表达的是对婚姻的需要而不是爱本身。害怕受伤,不敢付出,这种心态是基于不安全感和不得不对关系的一种依赖。爱是付出,是无法维持单身心态的。

但是,真实平等的爱情,从来不会要求对方失去自我、屈就或依附,个体依然能在关系中体验到一种被尊重的自由,所以反而能感受到独处时的快乐。当单身心态主导婚姻时,以自己的需要为前提,很多隐患被隐藏了,当合适的对象出现,最容易改辙出轨的也是这个有单身心态的人。

冯俊杰:如果说要倡导“用单身的心态经营家园”,女性跟男性相比,是不是存在两性的差别呢?

朱文波:肯定有差别。在婚姻关系中,男女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是不对称的。女性为此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主要和女性的生殖优势有关。一旦生殖优势失去,女性的择偶优势也会快速失去。婚姻中女性还承担着照顾家庭、孕育孩子和抚育孩子的职责,有的还有职场压力,等等。

“忠诚激素”能不能治男友花心 ——心理学不能自己乱学乱用

核心认识:“各种名目的心理学就足以让人难辨真伪,除了兜售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大众难以知晓心理学真实的研究方法和各种心理研究成果。一个整体效能不堪质疑的行业,也难怪大众要自行解决困境。我们有一个简单的辨识方法,只要某位‘心理专业人士’所言,而身为其他专业的你,也可以言说一番类似的话语,那么他在专业度上大概就出了问题。”

典型事件: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忠诚激素”,它可以使男人忠于自己的伴侣,不会因为其他女人的诱惑而“出轨”。这种激素叫后叶催产素,也被称作“拥抱激素”,可在人体中自然产生,能够影响人的性行为、性吸引力、信任和信心,使男人与伴侣以外的女人保持距离。结果有个女孩看了新闻,决定用这个来治花心的男友,于是她在淘宝寻觅,发现没有卖的,就下单买了母猪催产素,准备给男朋友下药。(人民网消息)

冯俊杰:这真是又搞笑又可怕。且不说激素药物必须按医嘱,她居然还买了给猪用的药物。人体构造和动物不一样,这种做法太危险了,搞不好就会闹出人命。我们平时常说要普及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但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这样使用。您怎么看呢?

朱文波:这个事例确实荒诞搞笑。跟很多人买一两本医书,就准备照本宣科给自己看病一样危险。有一类人群,因受知识范畴的约束,他们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只受到启发式信息的提示,却以为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个女孩,一是急切,二是高度利己,因为对事物认知的肤浅,才显得胆大妄为。她不知道人、兽激素的差别,不知道生化递质的复杂的组合,她的行为会产生严重后果。

冯俊杰:这真的很逗。似乎大众更加喜欢廉价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其实有时候,专业的帮助也没那么贵。关键是,不专业的做法不仅无效,而且很可能带来损害。

朱文波:我觉得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大众主要以社会经验来维持生活,没有足够的知识深切理解身心一体的概念,对于心理决定了大部分生理之间的关系会忽略不计,所以会导致自以为是的解决办法。通常他们会以简单易得和低成本为出发点。

其二,现阶段我国从事心理援助的专业人员,整体素质严重堪忧。一门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学习的艰深学科,大批从业人员在经过短训班的培训后粉墨登场,外加各种江湖骗术,更易在此领域混淆视听,于是整个行业的质量显然难以得到保证和有效监控。

冯俊杰:您说得很对。现在心理学行业出现各种问题,既有大众自身的盲目,也有心理工作者和行业本身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社会新闻报道,很多身心灵修炼的培训班是敛财的江湖骗子,也不具备专业的能力。如何辨识呢?

朱文波:光微博上各种名目的心理学就足以让人难辨真伪,除了兜售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大众难以知晓心理学真实的研究方法和各种心理研究成果。一个整体效能不堪质疑的行业,也难怪大众要自行解决困境。

其实我可以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辨识方法,只要某位“心理专业人士”所言,而身为其他专业的你也可以言说一番类似的话语,那么他在专业度上大概就出了问题。

7结6离,形同游戏——新生代婚恋何以像过家家

核心认识:“任何人在亲密关系中一旦受骗,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谁也没有勇气以不求回报的方式继续对破损的关系投入真实感情——因为害怕受伤是人的本能。离婚率上升也说明人们对个人幸福的关心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

典型事件:2008年河北的董先生和张女士登记结婚,2009年他们的孩子出生后,家庭内战爆发。到2012年的三年里,这对80后夫妻结婚7次,离婚6次。他们离婚的理由很多:丈夫不照顾孩子,老打网游;丈夫和初恋保持联系;妻子在QQ上和别的男人聊天;等等。(据《深圳特区报》)

冯俊杰:就因为韩寒的事,我想找一些类似的例子,于是读到这条新闻。这对夫妻也是80后,有人说他们把婚姻当儿戏,我倒是觉得他们挺有趣。他们每次都坦诚地表现出矛盾、分歧和斗争,可以妥协了再结婚,发现问题了再离婚。反倒是很多不把婚姻当儿戏,喜欢积压问题的夫妻,憋着憋着火山爆发,一闹就关系破裂,覆水难收。

朱文波:是不是游戏暂且不说,但可以肯定,这对夫妻完全失去了婚内解决矛盾的能力,这才反复以结离婚的形式试图脱离困境,也反映他们彼此还存有情感的联接,但在性吸引方面已然停滞。

可以推断的是,他们之间即使有所谓的感情,也多半是在焦虑的背景下彼此熟悉默契对方的需求,互为刺激,造成情绪上的激动——很多人错以为那叫“爱情”。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双方马上进入另一种循环:要么背叛,要么报复。这也是他们的纠结所在,本质上,他们都不清楚自己在这段关系里真正需要什么。

可以预期的是,他们的关系不会维持太久。不再信任对方是根本,任何人在亲密关系中一旦受骗,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谁也没有勇气以不求回报的方式继续对破损的关系投入真实感情——因为害怕受伤是人的本能。双方关系消停下来的最终情况就是彼此都精疲力竭。

冯俊杰:一直以来人们常常强调婚姻的责任感,现代社会好像普遍有松弛淡化的倾向,是这样吗?

朱文波:离婚率上升是一个重要信号。尽管离婚的理由千奇百怪,但这些也说明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个人幸福的关心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缔结婚姻的责任感是什么,每个人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关于离婚态度选择,一般遵循这些规律:个人拥有再婚资源的多寡,比如长相、经济或社会地位;性别比例是否协调,比如在科研单位,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且异性交往不太方便,那么即使男性条件高于女性,主动选择离婚的可能性也很小;其次,年龄小的未来选择余地很大,可能促成离婚决定。女性在中年以后,很多都靠隐忍来维持婚姻。

冯俊杰:这样看来,只能希望他们能够认真想清楚问题的本质,不再陷入循环游戏。

家暴是不可原谅的错——李阳家暴,疯狂英语疯狂人

核心认识:“暴力就是暴力,不能因为发生在家庭之中就要区别对待。亲情和家庭才是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人生最终的收获与归属。”

典型事件:2011年8月底,“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妻子李金(Kim)在微博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庭暴力,并公布了数张照片为证,引发热议。2013年2月3日,历时一年多的“李阳家暴门”离婚案有了结果。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准予李阳和妻子李金离婚,李阳向李金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财产折价款1200万元。大众媒体称之为李阳家暴门事件。(据新华网)

冯俊杰:“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外籍妻子(Kim)家暴事件被曝光后,李阳先沉默,后终于认账,但用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比如文化差异,以工作为重之类。他的妻子再次连发微博,控诉“家暴”的细节,比如,他按着她的头猛撞地板超过10次!太可怕了。

朱文波:最初从其妻子在微博上展示家暴照片来断言李阳有心理问题,太武断。那时事实尚不明确,且夫妻暴力冲突也可能存在故意激惹。当时网友评论“疯狂英语造就疯狂李阳”,我还觉得过于戏剧化。一个是职业策略,一个是人格评价,其内部的必然联系缺乏证据。

看过李阳接受采访的视频,观察他表达出来的态度,让人真切觉得“李阳病了,病得不轻”,网友说得没错,还真是“疯狂李阳”。事发后,他的道歉缺乏深刻的悔意和歉疚,只是策略和公关需要,是为了消火,迎合大众。

冯俊杰:我还记得,2008年我在湖北省图书城门口偶然目睹李阳的演讲,他激情澎湃地号召:“同学们,抬起你们的手来,学好英语一定要开口喊,大家跟我一起喊。”于是大家跟着他热情大喊。很有感染力。

那时我站在他的侧面,看着无数青春学子起劲地配合他。然后,我看见李阳忽然转过头,他居然捂嘴在偷笑。那一瞬间,我还以为看错了呢!结果他在整个场面沸腾时,仍然转头偷笑了至少四次。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外表看来充满魅力,教疯狂英语的名师,戴了一张面具。他自己恐怕都未必相信他的那一套吧!

朱文波:我们不明白一个搞家庭教育的专家何以如此分裂。这和病理性人格有关。他传授的知识只是工具,不是内化的信念,他高度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在生活中,自然会有面具化的特质。

总体上李阳表现出低于其年龄的认知幼稚化。

1.他以为家暴是为了家庭内部的纷争,需要各自承担责任。其实,社会应达成共识,对妇女实施暴力行为就是一种耻辱,不以任何条件为前提。因为她们不具备力量上的可抗衡性,所以,家暴对女性是极大的身心双重伤害,且伤愈后仍旧长期留下心理阴影。

2.他搞不清楚亲情和家庭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人生最终的收获与归属。一个自诩以事业为重的男人,一个对家庭全无责任感的男人,无法完成丈夫与父亲的角色需要,所以当他表白如何在节假日不回家却和学员在一起时,引来旁观者更多的不屑。损失一个父亲,对孩子意味着成功和健康处于风险中,未来将不会约会,缺乏安全感,逆境中不会成为灵活变通的人,缺少男性的世界观、缺少勇气和竞争能力,缺少保护他人的能力。

3.他以文化不同来解释婚姻冲突,属于强词夺理。对任何女性来说,与一个不顾家庭的男人是很难成就一个幸福家庭的,抱怨和争吵都是难免的。如果丈夫对她的劝导屡教不改,她唯有不断升级抱怨与争吵来刺激对方。

冯俊杰:您说的三点,几乎也是所有喜欢使用暴力的人共有的思维。李阳应该被全社会谴责。暴力就是暴力,不能因为发生在家庭之中就要区别对待。此外,这件事到最后,我很敬佩他的妻子。她表态将与李阳离婚,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为了女儿们我必须和你离婚。你是她们的爸爸,我不会教她们恨你,但我会教她们憎恨你的行为。”这话很理智,很让我感动。

女追男,问题多——付出成本才能情感牢固

同类推荐
  • 中年心理诊所

    中年心理诊所

    本书内容有:处世心理:解脱“不惑”之惑;婚姻心理:围城中不再迷路;人际心理:善待交往中的你我;病态心理:心障怎样跨越等。
  •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这本书是为家长和教师而作的,他们可以从书中对儿童教育的新的洞见中获益。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书出版70多年来,在欧洲特别是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的中国,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教师,或者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们,它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本书的出版有益于从深层次提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方法,培养更多有健全人格的人,更好地挽救问题儿童。
  •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心理健康枕边书Ⅱ

    本书对面对心理异常、人格缺陷、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心态和不良嗜好、怪僻等一系列心理、生理不适应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阐释和破译,并对这些心理疾病的治疗与调试作了详尽的剖析与说明。
  • 服饰心理学

    服饰心理学

    服饰心理学的研究,当然要依托普通心理学。人的心理机制、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都是服饰心理学所必然涉及的内容。但是,服饰心理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必须限定在衣服、佩饰、着装者及其关系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普通心理学并不能完全具备解谜的作用。同时,服饰心理学也涉及审美心理活动诸问题,但因本人著作中有专门的《服装美学》,所以对于美的认知问题,不再作为服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热门推荐
  • 浮生烟云

    浮生烟云

    这是一部写满人世悲喜的作品,用我最真挚的情感来写其中的喜怒哀乐,没有恶搞和无厘头,有的只是人性的探索……
  • 带着魔兽争霸到异界

    带着魔兽争霸到异界

    萧波笑的狠灿烂,手下有英雄12名,兵种齐全,谁敢动我?各位朋友,这是我一个老哥的小说,打个广告噶,愿意看的麻烦添添人气《邪道大判官》这题材我觉得可以,至于具体内容还得各位去看看。
  • 洛荒决

    洛荒决

    六合崩毁,九幽河边。洛天大声嘶喊着:“苍天何故,血染万里浮屠。便是宿命,又怎叫我忘情!”血月现,八荒乱,众生残喘。瞳中映照着诸天界内的陨灭,那是,谁,踏血而歌,逆天而战!
  • 枯木又逢春

    枯木又逢春

    侠走五湖四海,武入境里乾坤,用武的精神侠的豪情致敬一辈又一辈的武学奇才,探寻天地间触不可及武侠世界
  • 哑蝉

    哑蝉

    一个快要从学校毕业的女大学生,一场突如其来的实习安排,一百多年前的车站,一趟开往远方的列车,一艘承载着百年亡灵在世纪之海中飘荡的轮船,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为什么所以人都绝口不提,是不幸闯入者历史的漩涡中,还是注定的事情,为什么上的是一趟车却跨进了一艘船,是来自哪里的船,又始向何方?
  • 粤逆纪略

    粤逆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光下的漂亮女人

    月光下的漂亮女人

    月光下的我们相视而立,这究竟是太过真实的梦,还是太过虚幻的现实?是否大厦林立、霓虹缤纷的城市边缘,真的有个忘记了尘世纷扰的月光之城?皎洁的月光下,洗尽铅华的我们,能不能就那样简简单单地,牵手相拥……
  • 傲娇明星到校园

    傲娇明星到校园

    女主是一个红到爆的万人迷,因此作为明星交换生驾到并加入男主的校园,两人性格不和,也总是吵架,但是当他们撞在一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血尊

    血尊

    选择,便需要承载。试图把我和拥有,是我们的选择,也许得偿所愿,也许终究错肩而过,但努力过,坚持过,即便失去,我不难过,也无悔……
  • 常语笔存_松阳钞存

    常语笔存_松阳钞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