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4200000027

第27章

上官仪依旧不知如何是好,他很矛盾。他看得出皇上的忍耐一定已到了极限,否则他是决不会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的。但是他又没有把握这个懦弱的李治是不是真能把武兆废掉。如果此举不能成功,那他上官仪就必然会遭到杀身之祸。他怎么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呢?

但是,无论上官仪怎样地前思后虑,想找到一个求生的夹缝,他却命中注定不能逃脱灾祸。君令不能违,何况皇上就在眼前。于是上官仪只得硬着头皮,冒着生命之风险,战战兢兢地依照皇上的指令,在诏纸上写下了“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几个既代表了皇上也代表了——部分朝臣心愿的大字。

没想到这十五个字刚刚写好,墨迹未干,武兆便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卷起了一股让人胆战心寒的阴风。

皇上李治立刻乱了阵脚。他惊慌地看着武兆在大殿里走来走去,为所欲为。武兆先是抓起那份写好的诏书,她大声读过之后便拿着它一步步逼近李治。她神态平静地问着李治:“这是你的意思吗?你真的那么想废掉我吗?出了什么事了?我怎么妨碍你了?你生病期间,是谁早起晚归地为你治理朝政?又是谁昼夜点灯熬油地照料你的身体?现在你龙体康复了,便要想方设法来废掉我了。你好狠哪,这就是我的下场吗?你告诉我这就是我的下场吗?我使谁失望了,你吗?可你不是口口声声说我才是那个最伟大的皇后吗?你给我讲讲这诏书的意思,你不要只是在那里发抖!”

武兆的语调尽管还算平静,但她真的是愤恨以极。其实从这个早晨天一亮,武兆就专门派人盯上了李治。她知道他一早就去了母亲的家,知道他还曾抱着魏国夫人的僵尸大声哭泣,她也知道他一回到后宫就秘密召见了上官仪。但这些她都不想去干涉,她由他任意地去折腾。直到她派出的耳目把皇上准备废后的事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她,武兆这才紧张起来,并急如星火地赶回后宫。她既不通告,也不传报,而是径直奔向皇上的大殿。她知道这一次可能是真的惹恼了李治。一旦他真的当朝宣布了这份诏书,也许再想挽回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武兆一向认定李治优柔寡断,不敢随便拿什么主意,她因此才能够很放心地为所欲为。没想到魏国夫人一个区区小女子,竞引出李治如此丧心病狂,以至于要废她为庶人,而巳是在如此秘密的情况下策划。至此武兆才对高宗李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发现了在他的性格中竟也有狗急跳墙不择手段的那一面。幸好在这个偌大的皇宫里,到处都布满了她的耳目,否则她就是已被废成庶人,却还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她发誓日后切不可对这个男人掉以轻心,她必得把他牢牢地拴在自己的裙带上,才能够真正保证——大权不会旁落。

武兆就那样把那一纸休书高举在李治的面前。她说:“我真的非常难过非常痛苦,你可以疏远我冷淡我,甚至可以去宠爱别的女人,但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呢?现在我的生死全操在你的手中,就算是你不为我想,你恨我,你也该为我们的孩子们想想。想想东宫的李弘,他身为太子却还那么小,可以随便就被别人赶出东宫,他甚至连一句反抗的话都不会说。还有后宫里这几个孩子,我们可爱的小女儿,她刚刚开始学走路,你就忍心看着他们也和我‘道沦为庶人被赶出后宫吗?好,如果你忍心,你觉得我们母子六人的性命都不如别人重要,那么你就到朝廷上当众宣读这份诏书吧。你就说这诏书上写的就是你当今皇上的意思,你已经把我赶出了后宫,从此国家、朝政就交给你的那些爱卿好了,你去吧,你现在就去……”

“不,不……”

“什么叫,不’?‘不,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诏书上写的不是你的意思?”

“不,我是说,我开始并没有这个意思……”

“那么后来呢?”

“后来……后来是他,是上官仪,是他叫我这么做的,是他……”

李治终于在武兆的淫威和逼迫下,将他身上的全部责任和盘推给了上官仪。他到底是怕皇后的,到底是不敢承担废后的罪名的。武兆这时候才顾得上去看站在大殿另一侧的镇定自若的上官仪。

“上官仪?这么说这诏书是你的意思了?我记得我从来对你不薄,你不是刚刚才迁升了西台侍郎吗?那也是经过我认可的,可你就这么报答我吗?”

此时的上官仪已再无惧色。事实上自从皇后走进大殿自从皇上如筛糠般哆嗦,上官仪就已经看到了结局。对皇上懦弱胆怯地把罪名扣在他的头上,上官仪一点也不吃惊。他觉得面对这样一个毫无骨气更谈不上气节的男人,他已无须为自己辩解什么了。他同时也意识到,这场废后的风波不过是当权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一场角逐的游戏罢了。但可惜的是,他被不幸地卷携了进去。游戏可以过去,而他却是必死无疑了。上官仪其实并不惧怕死。在这个充满了血腥战斗的朝廷上,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他已司空见惯。他只是有些心疼自己的学问和才华,他本来是可以利用它们报效国家的。他还留恋自己的家庭。他为将与那个刚刚降生的美丽的孙女上官婉儿做永远的告别而感到有些惋惜。他是那么疼爱她。她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想教育她想看着她长成才华超众的娉婷少女,但这都只能是遗憾了。上官仪还为他要替这样的一位天子承担罪名而感到有些不值得。除此他别无遗憾,他视死如归。

他直面武兆,他说:“是的,那诏书上的十五个宇确实是我写的。”说过之后,上官仪便大义凛然走出大殿,他说他要回自己的府上听候发落。

上官仪的态度使武兆无比愤恨。她先是将手中的诏书撕得粉碎,然后对着上官仪的背影恨恨地说:“好吧,既然你愿意当这个替罪羊,你就等着吧。”

其实武兆心里也非常清楚这决不是上官仪的唆使。她因此而更加看不起眼前这个唯唯诺诺已缩成一团的皇上。但她决不能再触犯他、激怒他了。他毕竟还有他做皇帝的权力,那权力也是可以决定她的生死存亡的。于是她走过去温柔地搂紧了那个颤抖的李治。她让他坐下来,她把他的头按在自己的胸前。她轻轻抚弄着他的后背。然后她哭了。她泪流满面地说:“我们这是何苦呢?我们曾经那么相爱。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谁也没有能拆散我们。我们还有那么多那么可爱的孩于,我知道那决不是你的意思,你怎么会忍心把我从你的身边赶走呢?”

这时候武兆听到李治痛苦、委屈的抽泣声。武兆说:“你不要哭了,我知道你心里很苦,但谁也不能阻拦那些意外的事故。一切都会过去。还有我和孩子们在你的身边。掀过这一页吧,我们彼此都不要记恨,我们会重新开始的,你说呢?”

从此李治沉默,因为他终于看清了命运。于是他不再抗争了,他知道命是不可以争的。

几天之后,上官仪被诬告与被幽禁的已废太子忠共谋造反。证据是,上官仪在李忠还是陈王时期曾任过陈王府的咨仪参军,李忠被废为庶人之后,上官仪自然同李忠一样对武后心怀不满。上官仪当然清楚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朝廷一贯伎俩。于是上官一族满门抄斩,只留下不满一岁的婉儿同她的母亲郑氏被赶进掖庭宫内充为宫婢。

不久,可怜的李忠也在黔州的流放地被无辜赐死。又是一箭双雕。当时的李忠在遥远的幽禁中已被逼得精神崩溃,他夜夜做梦武兆派人来杀他。李忠实在是已不具备任何争夺皇位的可能了,但武兆仍把这个可怜的青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怕他终有反扑的那一天。武兆是迟早要消灭李忠的,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了。李忠死在西南荒远的大山中,他无辜的灵魂至今在那片大山中无家可归地飘荡着。

在如此的一连串的血腥杀戮后,武兆突然大发慈悲,她要在龙门西山的石窟中建造一座最雄伟的寺院。她要让那寺中的大佛顶天立地,壮丽永恒,她要让世世代代在佛光的普照下永远铭记她的功德。

为此她慷慨解囊,捐出了巨额脂粉钱。

她觉得为此才能平衡她的心态,也才能转移天下的视线。武兆亲自筹建的这座寺院就是龙门石窟中的奉先寺。寺院在历代的劫难中灰飞烟灭,而唯有那尊顶天立地的大佛在龙门中壮丽永恒。

高宗那里终于发生了如此深刻的转变,也是极不容易的。尽管这个皇上确实清楚他所宠爱的魏国夫人究竟是死在谁的手中,但毕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凶手就是武兆。况且魏国夫人已经死了,死了的人是不会再复活了。他又何苦为一个死人去触怒括人呢?而且,他没有任何能力与当今的皇后分庭抗礼。他斗不过他的妻子。不仅斗不过,简直就不是对手。所以他只能对那个长于弄权专权的女人甘拜下风。而留下的,也是能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就唯有心灵深处的那一份自责了。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常常伤怀流泪。他既痛苦,又难过。他觉得他的前程晦黯,简直看不到日月的光辉。他承认他不是个好男人,也不是个好皇帝。他的胆量和勇气之微薄,是连一个他喜欢的女人和对他无限忠诚的朝臣都无力保护的。他在逼迫中把他们抛出去,又无奈地看着他们一个个命归黄泉。他算个什么男人?又何以堪为天子?人活到了这个份儿上,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高宗李治仅存的那一丝大唐天子的意志终于彻底崩溃。他觉得他确实已无路可走,他唯有乖乖地清心寡欲地呆在皇后的翅膀底下,他的性命以及他人的性命才会得以保全。他不可以再想入非非,想人非非就会流血。他从王皇后、萧淑妃、韩国夫人、魏国夫人、废太子忠以及长孙无忌、褚遂良直到上官仪的死亡中,终于悟出了那个血的道理。死去的都是他最亲爱最信任的人,他却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却不可以救他们。那他何苦还要招惹他们坑害他们让他们无辜地为自己背负罪名又无辜地替他去死呢?于是李治下定决心,从今以后决不再想入非非,决不再使任何无辜的他人毁在他的手中了。

高宗之所以能坚定他这个知命认命的选择,还因为他的身体时好时坏,他的眩晕和风疾都不能彻底根治,这种身体上的苦痛一直很深地折磨着他的心灵,并啃蚀着他的精神。他时时感觉到他正在被体内的什么东西腐蚀着蛀空着,正日夜衰败下去、空虚下去,并慢慢地只剩下一副皮囊。他已成为一片废墟,越来越经不住一次次病痛的袭击。他有时在床上一躺就是一两个月。他一旦眩晕起来有时候根本就睁不开眼睛。一个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可以保证的人,又何苦要同那个精力旺盛、风华正茂的女人争一日之短长呢?况且朝廷是一定要有人来支撑的,而除了武兆这个与自己有着肌肤之亲的女人,他又能相信和依靠谁呢?于是对武兆来说,高宗的风疾就成为了她向上爬的天然的机会。这机会当然很重要。

鉴于上述种种考虑,李治终于彻底安静了下来,任由妻子安排。病重时,他就呆在后宫安心养病;病轻时,他便坚持上朝,处理政务。这样的一种状态使他毫无负担,里里外外,反正都有武兆。况且武兆无论做什么,她都是个称职的女人。

在这样的状态中生活了一段之后,高宗终于觉得也唯有武兆了。他只能相信她并且依赖她。而她之于高宗这样的病人也是无法替代的。于是为了表达这种相信和依赖,可能也是迫于某种压力,高宗李治终于正式下诏,明文规定皇后可与皇上共同临朝。皇后垂帘听政,有权处理一切朝中政务,以辅弼龙体总是欠安的天子。这是李治很深沉的一种报答。就等于是他亲自为武兆铺设了一道通向皇位的阶梯,就等于是他为日后武氏篡权提供了一种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准备。但李治自己并不了悟这些。这只是他为了自己,为了减少杀戮,为了痛苦的疾病而想出的一个能使他得到解脱的权宜之计。

从此,历史上终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夫妻共同临朝的现象。尽管高宗与武兆一东一西共同坐在乾元殿的御座上,但满朝文武百官其实心里都明白,事实上真正管理朝政、将帝国的大权独揽于一身的,并不是那个大唐的真龙天子,而是那个侍女出身,从掖庭的活尸中爬出来的皇后武兆。高宗虽然偶尔仍坐在他的皇位上,但他早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摆设。一个真正的傀儡。一个彻底被武兆操纵于股掌之中的大玩偶。

高宗李治这种心态的变化,使他重新回归于他的七口之家。他与武兆之间的关系,便也慢慢得到了改善。他们不再那么剑拔弩张或是冷淡麻木,武兆把此看作是李治痛改前非,他正在为他们的生活正常化做着积极的努力。武兆因此而很感动,她甚至也在心里检讨自己,过去对李治的关心确实不够。想来想去,武兆发现她还是爱李治的。生活中没有别的男人。李治毕竟是她真正爱过并与之真正生活过的唯一的男人。

后宫内家庭生活的和谐,使武兆重新感到了安全。安全对任何后宫的女人都非常重要。而她们相互争夺的目的之一,就是看谁能获得这种安全感。在重新获得了这种安全感后,武兆才有功夫细细地回想这血腥争斗的前前后后。她很清楚自己在这场激战中所扮演的是怎样不光彩的角色。她所以怨恨李治。是因为李治把她推到一个女人的绝望之中,她才会做出那些凶狠的决定和选择,她才把人身亡的那些本来隐藏得很深的丑恶暴露了出来。那一段时间里,她确实很痛苦,也常常独自垂泪。她只要一想到本属于自己的男人正在同别的女人云雨交欢,就恨不能冲过去把那对床上的男女杀了。她始终克制着,始终在极度的痛苦中等待着那个机会。她进而仇恨这个历代皇室中流传下来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后宫制度。她认为这个制度是对她最大的侮辱和蔑视,也是对后宫中所有女人的践踏和欺凌。武兆不能容忍这些。特别是她成为了皇后以后就更是不能容忍这些。她要皇上尊重她。如果皇上做不到,那就只好由她逼迫皇上这样做。于是皇上没有别的女人了。那些女人都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于是皇上只能再度回到武兆身边来,并且再不能对武兆以外的女人的世界异想天开了。

同类推荐
  • 悲观主义的花朵

    悲观主义的花朵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陶然想要竭力克制自己歇斯底里地爱上陈天,想要飞蛾扑火般与他堕入深渊,她对他有过诸多幻想,却未曾想过,他从来都不是那个“最完美的爱人”……
  • 夜还年轻

    夜还年轻

    《夜还年轻》关注的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爱情,人性的挣扎和对自我的寻找。
  • 心术

    心术

    社会话题女王六六再踩社会痛点,《蜗居》之后直指中国式医患关系。我们在互相提防的日子里提心吊胆,又何止是医院?人在世上不外乎两点,心与术。也就是德与才。要么德才兼备,要么心术不正。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小说以上海某知名医院的脑外科医生郑艾平的第一人称视角切入,“我”是一个想实现医生理想和抱负的人,但是他的工作又让这一愿望遇到层层阻碍。
  • 太阳最红

    太阳最红

    有血有肉,大爱大恨,有情有义,大喜大悲。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对生命的意义重新审视,多重的生命主题和人生价值,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是一部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伦理与道德、破坏与重建的长篇战争小说。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战争往事,以黄麻起义为背景,再现红四方面军早期十年创建过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多灾多难血雨腥风的历史画卷。您可以看到王树声、王近山诸位战将的影子!
  • 骑着毛驴去拉萨

    骑着毛驴去拉萨

    《骑着毛驴去拉萨》收录了实力派作家侯发山近两年创作的八十余篇小小说,这些作品关注着社会现实,集新潮、温馨、幽默、荒诞、百态为一体,融风流、开心、酸辣、质朴、缤纷为一炉,既有对乡村变革的深层开掘,又有对市井百态的精彩刻画,无论是痴迷于爱情亲情的浅吟低叹,抑或是不甘于苦难庸常的徘徊挣扎,作者都力图在极短的篇幅中表达出心灵的高贵和人性的暖意。这些作品当中没有无病呻吟、吟风弄月、苍白乏力之作,基调是昂奋乐观、善意幽默的,而且具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骑着毛驴去拉萨》中相当一部分篇目被各类文学选刊和年度选本转载,是当下微篇文学的新收获。
热门推荐
  • 许你繁花似锦

    许你繁花似锦

    一个宁愿为爱而生的女子,一场缠绵悱恻的暗慕,一段蚀骨之爱的记录……也许,爱情的世界里本就无非对错,不过是情落彼岸,便就心花怒放,情愿开到荼靡。细腻而精致的笔调,波澜而起伏的情节,缠绵而悱恻的暗爱,成就了一部精彩绝仑的虐恋之歌。
  • 时光不染,我们不散

    时光不染,我们不散

    此小说纯属虚构,也没有抄袭!所以请大家放心看哈!
  • 荡剑四方

    荡剑四方

    莫伤山上,倾城之恋;长坟十里,谁道莫伤;又见独孤。不识一郎,我这一生得到的是。。。。。。。。
  • 等到大学再说爱

    等到大学再说爱

    一位作家曾说,孩子失去玩具后的痛哭的金融家破产后的痛苦是一样的------我想,阅读这套书,我们需要在时间回溯中回溯情感。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呈现,是这套书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对于少年来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每一个成成年人都应该有责任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如果他们的性格没有塑造得好,那么社会和国家就没有希望。
  • 一品狂妃

    一品狂妃

    带着透视眼的医生风酒酒穿越而来,竟成了没落贵族的嫡小姐!没爹疼没娘爱。欺我害我?四丫鬟齐上阵,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后悔!她本想安静做人,低调做事,没事赚赚小钱,活的自在潇洒。谁曾想,一纸退婚书,让她成为了全城的笑话!她拿着王府的退婚书,冷笑:“不就是一个王府世子,本姑娘还不稀罕呢!”想要救救人,混口饭,却招惹了大宛手握重兵的皇叔长孙易,被软禁,为奴婢,还要暖..床?为讨账,签协议,最后亲手把自己送进狼窝。既然出不来,那就斗智斗勇斗夫君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来她是童养媳

    原来她是童养媳

    李方浩,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她来不及回味,就硬生生被他扯着辫子,还改了她的姓。那时候她只知道名字只是一个代称,并没有很重要。第二次看见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是国小,他捏了捏她的脸蛋,一脸的嫌弃。那时候她并不知道他的嫌弃是有原因的。直到第三次看见这个人这个名,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注定是他的玩偶,带了一个童养媳的称号随他玩耍。
  • 仙筏

    仙筏

    茫茫修行苦海沉浮无边,何处觅筏横渡,登上彼岸,此仙筏也。境界设定:先天之劫;气冲(星河),容元,(蓝田)玉韵,元体之劫;三花,两仪,聚鼎,灵体之劫;冲虚,二神,合道,仙体之劫;以及法道之体……P.S.内容会有不少机械力学等专业技术性内容,从而让主角的练功升级一步步“有理有据”,不喜勿入。
  • 青春少年有点贱

    青春少年有点贱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校园爱情,充满了爱和承诺,浪漫和痛苦,相遇和离开。一群人的校园恋歌,诙谐逗逼,真情流露。这是一段每个人的青春悲歌。
  • 诸天冥道

    诸天冥道

    盘古诸天,道法纵横,都市小子张牧,平凡的高中生,因龙戒而踏上修仙练道之路,也因龙戒意外修炼鬼道,一身道法,一把玄铁重剑,拜阎罗王包拯为师,成为红云老祖的打手,解救截教众位前辈,降八戒,战悟空,踏破如来惊天阴谋,纵横诸天大世界。
  • 混乱纪元

    混乱纪元

    这是一个混乱的纪元。纪元初开,人,魔,妖三族分立。三族共生,争斗不休,战乱不休。直到一位少年的出现。他平混乱,统纪元,挥洒下独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