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6300000029

第29章 拒绝依赖,独立自主(1)

说到依赖,我们要先了解一个词“上瘾”。“上瘾”这个词常被用于描述精神强迫或过度的心理依赖,比如酒瘾、烟瘾、毒瘾、赌瘾、网瘾、官瘾、购物狂、色情狂、工作狂等等,是生理或心理或二者皆有的依赖行为。对于以上这些对事物的深度迷恋导致的“上瘾”现象,大家普遍比较有分辨能力,而对于人际关系的“上瘾”现象,却较少关注和警惕。

在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都是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如果其中一方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他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选择权。他会因为非常需要对方、害怕离开对方,而主动放弃自我的独立与自主意识。而一旦对方离开自己,他又会产生很深的怨恨、恐惧和痛苦,感到被抛弃,茫然不知所措,心理极为脆弱,甚至崩溃。这就是典型的人际关系“上瘾”行为,也是严重的依赖心理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严重依赖心理的根源就是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产生依赖——迷失自我——更加缺乏自控——更加依赖——更加迷失……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这将把依赖性强的人带入怎样的一个怪圈。

在这一章中,我们来学习和掌握如何自我修炼,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找回迷失的自我。

(第一节)迷失的自我

要弄明白有“依赖心理的人”的自我是如何迷失的,我们就先要找出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应该先自查一下,我们有没有、有哪些依赖心理的表现。

你依赖别人吗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有点小依赖没关系,甚至,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要警惕的是过分依赖。过分依赖的人,普遍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自信心,遇事喜欢犹豫不决,总是期待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完成本属于他自己承担的计划或任务。

过分依赖的人常有以下多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1恐惧孤独,一个人独处时就会感到不安和无助。

2缺乏独立性,很难独自完成本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计划。

3容易产生挫折感,特别是在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的时候。

4总是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反复征询别人的意见。

5常常下意识地无主见,对他依赖的对象随声附和、百依百顺,甚至巴结恭维。

6离开依赖对象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7为讨好他人而过度容忍,甚至放弃原则和自尊,做一些违背自我意愿的事情。

准备好了吗?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过度依赖他人。

想象一下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在你搭乘别人摩托车的时候,你的手会怎么放?(不要看结论选择,先选择,再看结果)

1你用手扶住前面那人的腰际。

2你用双手紧抱住前面的人。

3你把自己的手放在膝盖上。

4你用自己的手扶住身后面的把手。

1你用手扶住前面那人的腰际。

这说明你虽然表面上独立,但内心是脆弱敏感的。你想寻找一个可以全心依靠的人,但迫于现实无法得到满足。你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依靠的人,而不得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是你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压力,一旦遇到一个你认为值得依靠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抛弃自我。

2你用双手紧抱住前面的人。

很明显,你是个依赖心特别强的人。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你独当一面,你会变得十分紧张,所以你从来不愿意承担什么责任。一旦你有了恋人,就会变得完全依赖对方,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而一旦对方离开自己,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引发悲剧。

3你把自己的手放在膝盖上。

这说明你是个不喜欢依赖别人的人,同时也不喜别人对你有太多的依赖。你做事喜欢独来独往,虽然才干出众,也不喜欢和别人过多地深交。你有自己的主张,即使别人热心地和你交往,你也不会太过袒露自己的内心。有些人很欣赏你的独立自主,觉得和你相处时轻松自如;但也有些人觉得你太过神秘,不能看出你的想法,对你有点发憷。

4你用自己的手扶住身后面的把手。

这说明你是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你头脑冷静,判断力非凡,你做什么事都应付自如,从容不迫。所以你会是个备受注目的人。你没有什么依赖心理,看待问题比较理智,虽看似不够温柔多情,但其实对爱和事业都非常投入。周围人都很欣赏你。

这个小测试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不过,它确实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标准。我们日常的行为方式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再现。

真正的独立是从内心开始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这是上天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只有充分认识了自我存在的独立价值,自尊自立自强,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才能最终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

综合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过分依赖心理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年时,教育失当。

幼儿虽有旺盛的生命力,却也是脆弱的,这脆弱表现在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他们需要成人的爱护和帮助。可是,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被过度保护或者过度冷漠等不当地教养,那么他们长大后除了能力偏弱外,还很难养成和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性格,使得他们对成人的依赖一直维系到青春期甚至伴随他们终生。

2自卑心强。

自卑心强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时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地支配。当然在这种依赖中,他们也得到了某些好处,如不再孤单,感到有了“靠山”,自己的一些行为(为迎合他人而做的)受到赞扬……这些对自卑的人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而代价却是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性,以及由于屈从而引起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3缺乏社交,生活单调。

我们知道,人的社会属性如果得不到较为充分的实现,是很容易陷入焦虑的。如果一个人的社交生活很少,与之交往的人很少,那么,能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的人就更少,他的社会属性的实现就只能依靠身边某个接纳他的人,这时候依赖关系就必然产生了。而生活内容单调,反过来也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成长。

(第二节)我们最容易依赖什么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说“每个物种都有依赖性,以帮助自身生长。一个人如果不依赖环境,就会依赖情感,依赖另一个人。”

依赖心理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对他人与情感的依赖,对特定事物的依赖。这两个大类中又能分出很多不同的依赖类型。了解这些我们最容易依赖的事物,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一个合适的依赖度,不要在依赖中迷失了自我。

对他人或情感的依赖

爱得死去活来的人,你见过吧?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地风靡一时的琼瑶剧,不知道上演过多少痴男怨女的故事。佛家把这种对某个人或某种感情的痴迷信念叫做“执”。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本来没有、不存在的东西却坚持认为有,就是“执”。对于某人或某段感情(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都一样)的过分依赖,都是“执”的表现。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执”的行为呢?就是缺乏自控力、过分依赖的人。他们依赖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渴望别人能够给予他们的,而且,他们认为依靠自己是做不到的,只有依靠他所依赖的东西,才能得到。

这种依赖有下面几种常见的类型:

1依赖亲情。

依赖亲情的人都有一种害怕孤独的感觉,期待得到父母的重视,如果这种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情绪低落。无论是对父母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还是对儿女的依赖心理,都是对亲情依赖的表现。就像有的单身母亲,因为感情少了一部分寄托,就把自己全部的爱都集中在子女身上。只要有可能,就和子女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离。如果儿女哪天稍微晚点到家,就会急得团团转,甚至不知所措。还有的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反过来强化了儿女对父母的依赖,他们什么事都要告诉父母,什么事都等着父母拿主意。

日本有个叫五十岚的球员就是这种典型的对父母有情感依赖症的人。每当他的母亲在球场对他微笑时,他就会干劲十足;每当他参加庆祝派对时,他都要叫自己母亲一起来,自己在派对上的情绪也会受到母亲情绪的左右。他的队员都说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给了妈妈,无时无刻不依赖母亲的情感生活。

这种依赖是非常不利于儿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如果母亲在孩子长大以后,仍然老让孩子围绕在自己身边,就相当于夺去了孩子独立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这会导致孩子习惯于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马上去寻求父母的庇护,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孩子就会因此变成一个感情脆弱、易伤感、喜欢幻想、缺乏现实应付能力、任性、优柔寡断的人。

2依赖爱情。

依赖爱情的人在恋爱中或结婚后,会对配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又热衷于控制对方的生活。他们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法,并喜欢控制对方、甚至对方家人的行为习惯。他们没有安全感,常常翻阅对方的手机短信、聊天记录,不给对方任何私人空间。一旦对方因故出远门,就会变得心神不宁。在外人的眼中,他是个家庭责任感强、负责和关心别人的理想配偶。但在家里人眼中,却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当出现矛盾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万分委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3依赖友情。

现在有很多文章杂志都喜欢拔高“朋友”这种人际关系,鼓吹人生必须要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生就是有缺陷和不完美的,等等。很多人因此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去交很多“朋友”,甚至不惜为此放下自尊,违心地去迎合别人。实际上,这样做已经完全违背了“交朋友”的意义。交朋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用上面说的那种方式交朋友,那只不过是去寻找一个依赖对象而已。

当一个人闷闷不乐,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往往就会想:要是我有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的烦恼就迎刃而解了。很多人把这种依赖需求的本能误解为是一种情感需求,但其本质是寻找情感依赖。事实上,有朋友的时候,我们可以与朋友共同面对,请朋友帮我们分担;没有朋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找到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情感依赖的人,一般都会有以下的具体表现:

1坚信自己对对方来说是不可取代的;

2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不停地说自己的事;

3当对方对你批评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受伤害;

4一想到对方会离开自己,就觉得无助得近于崩溃;

5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和对方以外的人一起出去玩了;

6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先去咨询对方的建议或保证;

7一个人独处时会感到不安,怕被对方抛弃,逃避孤独;

8过度容忍,为了维持和对方的关系,愿意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9强烈希望对方一直把自己挂在心上,睡觉时把手机放在枕边只为了不错过对方的短信;

10在出门前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搭配衣服,反复换几次后才肯出门,不然一天都会觉得怪怪的;

11一件事你计划了很久,但却一直没有真正开始,因为你心里并不太想自己一个人去实施这个计划。

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些行为,如果你有3条以上5条以下类似的行为,说明你有情感依赖的倾向;如果你有5条以上类似的行为,说明你已经有很强的情感依赖了,急需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特定事物的依赖

如果说到毒瘾、赌瘾,我们肯定会一致认为那是应当坚决戒除的;如果说到酒瘾、烟瘾,我们会认为这些只要不过分,是可以容忍的;如果说到购物狂、色情狂,我们会呵呵一笑,心照不宣;可是,如果说到工作狂、学习狂,我们的反应则会完全不同,甚至会有人肃然起敬。

但是,事实上,不管是哪种瘾、哪种狂,本质上,都是依赖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是某种严重心理问题的表征,如若不加调适与遏制,同样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与恶劣的影响。

1依赖工作。

为了工作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一起吃饭、放弃休假、放弃锻炼、放弃健康检查、放弃……他们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坚持在工作第一线。那种冲锋陷阵的姿态开始的时候还是很迷人的,也会为他们带来不小的收获。可是,无论怎样的收获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甚至获得越多,他们的内心反而越饥渴。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开始疲劳抑郁,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种依赖心理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自身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并且没有自信心。要摆脱这种依赖工作的心理,首先要寻找自己在工作之外的乐趣。要明白,工作的确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但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2依赖学习。

学习本来是一件凭兴趣而为的事情,但那些依赖学习的人,在学习中并不能体会到丝毫的乐趣,只是因为有“非学习不可”的自我暗示心理,而强迫自己去学习。依赖学习的人一般会觉得生活无聊、压抑,天天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巨大的落差而闷闷不乐。这样的人最会逃避现实,就算哪天想改变自己无聊的生活,最后也只不过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我认识一个人就是这样,40岁了,一直在读书,拿各种文凭,却不愿走进社会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所长。

要想真正摆脱依赖学习的心理,首先要学会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不仅仅是会读书,也能做事。其次是学会适当的自我表扬,无论是实现了多么小的一个目标,都要表扬和鼓励一下自己。不断自我激励,走出狭隘自我认知的束缚。要知道,走入社会、承担工作,也是一种学习。

3依赖食物。

同类推荐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一部简约实用的人生哲理手册,一份生动鲜明的人生成功指南。符江先生以多年的青年励志教育思考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从数百场人生励志演讲中精心取材,潜心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以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谈话方式,系统而精练地解答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而失败的总是我?”“我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怎样才能规避失败?”等一系列青年人常有的困惑。航海最需要导航,成功最需要智慧。这是竞争时代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做的功课,是每一位企业员工、部队官兵、青年学生、机关职员、谋生创业者必做的功课。
  • 别以为有能力就足够了

    别以为有能力就足够了

    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想活命,必须赢!渴望成功的人,大都拼命地提高自身能力,但更多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给你带来升职加薪的机会。有些人没有你有能力,有些人远不如你拼搏,有些人没关系没背景,可是他们却都可以升职加薪了。要知道,我们所欠缺的,往往并不是能力,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你到底还差点什么!《别以为你有能力就够了》揭示了让你驰骋职场的九大法则,掌握它,你就能迅速获得职场主动权。资深HR都认同的九大法则,助怀才不遇的你赢得这场职场翻身战。这是一部让你迅速获得升职加薪机会的职场奇书。
  •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
  •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不但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蓝本,使孩子在开始他们的人生之前,就能够了解随之而来的欢喜、挑战与责任,而且更适合每一个成年人阅读,成年人可以在重复阅读这些故事时提醒自己并纠正自身行为的偏差。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书能给大家带去欢乐与启迪,希望这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每一个阅读《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的人了解智慧对生命的价值,获取前行的动力并因此感到满足。
热门推荐
  • 生死大陆

    生死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如果你不想死或者说你想决定于别人的生死,那么,你就得有着高于别人的实力。
  • 胧界幻想

    胧界幻想

    灾难的年代里八歧大蛇作乱世间,打破了人间的阴阳平衡,少年少女们站了出来勇敢的与妖魔战斗。少女手握着剑,浴血站立。【呐,我现在很幸福呢。】【啊,我也是,因为至少我们可以死在一起呢!】PS:喜欢本书的记得加QQ书友群哦,478721157
  • 死亡入侵

    死亡入侵

    一张存在于三十年前的照片诡异出现,将李华原本平静的生活接连打破。为了弄清楚自己的影像为何会出现在照片之内,他步入了一件件错综复杂的事件之内。一个谜一般的人叠加着难以解开的身世,为了解开自己的真实宿命,他重演了三十年前的历史,游走在生死交结的边缘地带……(胆小勿入)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千回传

    千回传

    纵使轮回千世,忘不了那容颜是谁许她承诺,抛一世繁华,看那彼岸花盛开那苍狼在雪原嘶吼,呼喊的是谁的名字,却又为何留下落寞背影神,究竟是什么
  • 神魔女传奇之凌柔

    神魔女传奇之凌柔

    尘世间相传一段话,乱世殇,恶魔寂出,神女现,随缘,缘灭,世灭!当恶魔现世之时,神女真的会出现?当世间即将毁灭之时,谁又能够阻挡?那个随缘之人,真的会出现吗?一个个让人费解的问题即将水落石出......
  • 南陵凄墓穴

    南陵凄墓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在传统与现代的挣扎中,民间摸金派第三十七代昆师傅究竟用什么办法让摸金派重新崭露头角,第三十八代传人陈伟又有怎样的冒险旅程。
  • 孝劫

    孝劫

    一起劫案,两个嫌犯,案情扑朔迷离,动机亦真亦假。办案刑警是否能看透谜团背后的真相?谁犯得案?谁的情劫?短篇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并关注我的长篇《吟游诗人与王冠》
  • 混世小白龙

    混世小白龙

    他。落魄之人。并无缚鸡之力。更无搬山之功。但。这个世界,将是他的一场游戏。
  • 玫之情

    玫之情

    万丈深渊,悬崖之上。她那双紫蓝墨色的瞳中强忍着泪水,说:"爱你如何?不爱你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