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4700000053

第53章 转(9)

王之春笑笑,道:“你看,总是我啰嗦,没来由说这些。顾翁今天怕是累了,就先回去休息吧。兄弟还有几处地方要去查,也就不打扰了。”

“那,今日的事情……”叶廷眷听得王之春要走,忙问道。

“今日的事情,看在顾翁的面子上,也就算了。”王之春掏出那张状纸,放在手中揉了,道,“并连在场的各位大小官员,我也一笔勾销。本来是为了给顾翁接风,何必闹大?还麻烦顾翁给各位说一声,就当今日无此事,各位既没见到我,我自然也就没见到各位,这样可好?”

叶廷眷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忙道:“总按爵堂兄得意思办就是。”忙起身将王之春送到门外,门外的众人正眼巴巴望着他俩。王之春不管其他人,单对叶廷眷一拱手,道:“别过。”便招呼一声:“撤!”旋即间便带着若干兵丁离店而去。

过了两日,刘坤一召叶廷眷来见,在督署衙门里,由陈子浦陪着,按职分上下先行了庭参礼,便落座。刘坤一开口问:“顾翁在香山丁忧并养病,这年来吧,休养得可还好?”

“蒙岘帅关心,目下已养得不错了。”叶廷眷毕恭毕敬答道,“在香山除守制外,无非就是做些修庙祠、兴学校的事情,并无其他劳心的地方。”

刘坤一点头道:“顾翁能做事,这在两江都是出名的,回到故里也能造福地方,实在是能员。”

“制台过奖了。”

见铺垫得差不多了,陈子浦便开口问道:“今日大帅召顾翁来,还是想问问轮船局的事情。顾翁在轮船局做了一年,很有些成效,账目余额由原先的一二十万激增到三四十万,可见是顾翁的功劳。大帅想问顾翁,轮船局如今经营破败,管理混乱,里面是不是有司职人等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情形?还望顾翁知无不言无言不尽,才好为朝廷整顿船局定个调子。”

叶廷眷略一咳嗽,道:“你说的这些,实实在在都是有的。别的不说,我入局之前便听说徐润挪用北洋拨下来的五十万金,私自购买旗昌的股票,等到船局归并旗昌时,从中大捞了一笔。我入局之后,着意查账,也看出些端倪。但不知如今事过境迁,他们账目涂改没有。”

私买股票这节,早已不是刘坤一着力之处,陈子浦便点头道:“顾翁果然是有见地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否?”

“如何没有?”叶廷眷皱着眉头道,“还有总办唐廷枢,也是个一心谋利的市侩小人!漕运不赚钱,他就敢动了停漕运的心思!好在南北洋两位大宪,没有受他的蒙蔽。再有就是他自家的三条船,本来就破旧不堪,依附在局中揽货,后来为了怕人议论,作价卖给船局,以次充好,混蒙拐骗,得了不少好处!这样的人,很值得大宪弹劾他一笔!”

刘坤一在一旁听叶廷眷大骂唐、徐二人,不由得皱起眉头,道:“如今唐廷枢已北上开矿,徐润也请了病假回香山去了,朱其诏在天津办电报学堂,直隶让郑观应入局充任会办操持局务。即使我弹劾这两人,怕也是使不上力,总要另外找个落脚的地方。除了他两人外,局中其余会办是否还有劣迹?顾翁你要多想想。”

自从王之春在秦淮河边抓了自己现行后,叶廷眷回去把他的话翻来覆去想了又想,逐渐品出了其中味道,说是劝自己不要挤到中间去,但话里藏话,又反复提及自己同淮系的渊源,怕是想要封自己的嘴,这后头肯定不是刘坤一的意思,莫非王之春已经搭上了李鸿章的线?如果此事为真,北洋的手都已经伸到了南洋督标来了,李鸿章的能力非凡到这个程度,自己又何苦被人当枪使,便存了个装糊涂的心思,反问道:

“恕职道愚昧,不晓得制台大人说的其余会办,是指的何人?”

陈子浦不得不明示道:“制台大人听人说起,现今署理天津道的盛宣怀在局中时,颇有些贪污不法的勾当。谎称已筹得商股百万金,蒙蔽先头沈宫保,骗得江南官款百万归并旗昌在先,后又收受旗昌佣金回扣,这些事儿,顾翁听说过没有?”

叶廷眷装出副惊讶的模样:“有这样的事情?他盛某人不是已辞去招商局会办一职了么?如何能上下其手?”

“这自然是他去职之前的事情。”陈子浦又道,“虽则他已经去职,但并不能就此不再追究他在位时的劣迹。顾翁若能想起其中细节,并不拘于这两桩,他怕是还有其他把柄,说出来也好替朝廷除去一个奸小之辈。”

叶廷眷犯难道:“这怕就有些难了。我入局时,盛某人已经到了天津,他之前做的事情,我又如何晓得?就说这动用江南官款的事情,早就有了定论,我看商局账目,一条条也是记得清清楚楚,要查个究竟,怕还是要找当时拍板经手的人。”

听到这里,刘坤一不由得有些动气了,拍板经手的人是沈葆桢,都已去世两年了,如何查个究竟?眼看着叶廷眷是在装糊涂,少不得要许他些好处,怕才肯吐真言,便道:“顾翁再仔细想想?我虽则对招商局所知不多,但顾翁在商局会做事的名声,是早就有所耳闻的。顾翁丁忧眼看着也是要满了,如若船局整顿另外派人经营,少不得要用几个能人。我看顾翁正好回商局,做个督办,也是位得其人。”

听刘坤一将督办一职许给自己,叶廷眷不由得有些心动,但又问道:“制台大人抬爱,卑职自然感激不尽。但既然有督办,还要总办做何事?大人不妨趁此机会,把唐、徐两人一并调离商局,去此两人,即或不是卑职去做督办,别人去做,事情总要好办许多。”

想不到连督办一职都说不动叶廷眷,非要去唐、徐而后快,陈子浦也有些急了,道:“唐、徐二人是另一篇文章,顾翁如何还扭住不放?如果找不出北洋派来监督官款、漕运的盛某人的劣迹,如何又能扳倒船局?扳不倒船局,南洋又如何好插手船局的人事?这一层意思,还望顾翁想清楚。”

话说到这个份上,按理叶廷眷没有听不明白的道理。但这摆明了就是要借盛宣怀向北洋发作,争夺船局控制大权,叶廷眷更是心生警惕,不想上错了船召来日后不测。便一拱手道:“大人和陈先生的意思,卑职自然是听懂了。但卑职也是有一说一,盛某人的情形,卑职并不知道,如何敢捕风捉影诬陷他人?到时候查起来,总说是卑职开的口,在官场怕是立不住脚了,还望制台大人体谅。”

见叶廷眷如此作态,刘坤一脸上早就挂不住了,陈子浦还想开口,他却已经端起茶来,冷冷道:“既然如此,你就先下去吧。有什么事,再找你不迟。”

叶廷眷如释重负,忙行了礼,退了出去。

退出去之后,刘坤一愤愤然将手中茶重重一顿,道:“这个叶廷眷,油盐不进,装糊涂卖乖巧!枉自我还想从他身上查点东西出来,真是不堪大用!”

叶廷眷到南京时,盛宣怀已到了京师。按理他署理天津道,职守地方,未得朝廷召唤,不能擅自离职入京。但李鸿章进京之后,密函召他,盛宣怀心想有傅相撑腰,何况入京定是为了轮船局一案,仕途攸关,如何能不去?便将公事托付给下面的幕僚,自己挂了个病养的幌子,带着屠子良星夜入京。

入京之后,第一站自然是到李鸿章下榻的贤良寺。这贤良寺原本是康熙时十三皇子允祥的贝勒府,后雍正登基,念允祥的拥立之功,册封其为怡亲王,世袭罔替。后怡亲王病逝,遵其遗嘱捐府邸为寺庙,雍正亲题“贤良寺”三字。到乾隆二十年,将贤良寺迁建到冰盏胡同,由于这里离禁宫颇近,便成了封疆大吏入京下榻的首选之地。贤良寺占地颇大,分东三院西三院,李鸿章便住在西三院。知道盛宣怀来了,周馥出来接着,带进院内,道:“傅相刚见过工部贺寿章,才回来。”

盛宣怀脚步不停,小声道:“情形如何?我在天津见你的信,说是刘坤一也派人在京中四处活动。”

“目下怕还是不明朗,你要晓得,左宗棠对刘坤一回护得很。进去你就知道了,傅相有些事情要交代。”

一进房里,李鸿章见面道:“杏荪来了,好,坐。”盛宣怀便挑了个位置坐下,周馥陪在一旁,李鸿章穿着官服但没戴顶戴,问道:“天津一切安好?”

“托傅相的福,地方上一切安靖。黎方伯护院,加上乐翁,镇得住的。”

“安靖就好。”李鸿章点头道,“我在京师待这些日子,就怕直隶出乱子,你地方上没有什么事情?”

听李鸿章单独问起自己管辖的天津河间,盛宣怀忙道:“职道这半年,功夫主要放在电线上,地方的事儿抱着个萧规曹随的主意,都按乐翁当年的办法做,并不敢擅自改弦易张的。”

“好。”李鸿章一点头,“但我有句话要提醒你。早先你在矿务也好轮船局也好,事体虽然烦难,但毕竟只是一条一块。如今司职地方,独当一面,少不得你要用几个人。用人是大事,对下属要着意考察,切莫让下头人坏了你的名声。湖北矿务上盛宇怀的事情,万不能再出了。再出,我也保不了你。”

这句话含着规劝又有告诫,盛宣怀听出湖北矿务一案在李鸿章这里已是翻过去的一页,忙道:“多谢傅相不计卑职之过。”

“嗯。”李鸿章答应一声,又道,“我看今日官场,能做到封疆位置的,要说是庸人贪劣之徒怕也是谈不上。但往往事情就坏在下面人手上。你看刘新宁,在湘军时,还是能打仗的。偏偏做到督臣,对下面人就管不住了。他幕下有个叫陈子浦的,据人说左右政务,私通官司,收受好处,有这样的人在身边,两江如何治得好?”

盛宣怀试探着问了句:“既然傅相听到消息,何不动这个陈子浦一下?”

李鸿章却并没有搭话,停了半晌,才慢慢问道:“知道我为何召你来京师?”

盛宣怀自然有许多揣测,但他现在不敢卖弄聪明,便虚着心道:“职道不知道,也不敢妄加揣测。”

“兰溪,你同他说说。”

周馥答应一声,侧身道:“傅相这次进京,同恭邸、醇邸(指醇亲王奕譞,1840-1891,光绪生父)都见过面,各军机大臣、总署大臣也都拜会,六部尚书也见得差不多,朝局大体已在把握之中。但李高阳(指李鸿藻,1820-1897,字兰荪,清流领袖,时任总署大臣、兵部尚书,后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因籍贯直隶高阳,故称李高阳)那里,虽则有傅相女婿张佩纶从中牵线,但你知道他向来是把‘清流’两个字做招牌的,在崇厚一案上就对傅相多有不足。如今虽然见了面,但还是谈不到一块。他现今也是军机、总署中说得起话的人,上头也很看重,如果他同湘系走到一块,不仅轮船局一案,以后海防、电报、铁路等也就难获中枢支持了。”

“傅相的意思,是让我去碰碰李高阳?”盛宣怀疑惑道。

“傅相尚且碰不下来,何况你?”周馥笑笑,又道,“梅小岩如今是内阁学士,同李高阳向有旧好,很是说得上话。恰好总署核查轮船局一案,小岩也是当事之人。你去见他,一则辨清轮船局案件,一则趁隙让他谈谈李高阳的意思。”

盛宣怀方才恍然大悟,道:“卑职知道了。”

梅启照入京两年,公馆在贡院胡同,盛宣怀怕张扬瞩目,先派人拿了手本,又手书一封信带去约了拜望,特又脱了官服换上常服这才登门。

这公馆格局不大,不过一处两进的院子,门房带着盛宣怀进了书房,梅启照也穿着常服等在里面,盛宣怀作了揖,这才见书房里还有一人。梅启照笑道:“这不是外人,实在是先头老弟你在金陵见过的江宁盐道黄祖络的族弟,黄建芫(后任招商局天津分局总办,署理天津海关道),字花农的。”

盛宣怀是机灵人,忙一作揖道:“原来是黄世兄,有礼了。”

这黄建芫倒也是个明白人,忙过来一揖到底,道:“早就听兄长说起过盛大人,能力卓然冠绝北洋,今日得见,是花农的福分,往后还望盛大人多多指教。”

盛宣怀口里说着“不敢,不敢。”拿眼去看黄建芫,见他年龄三十上下,生的相貌端正,眉宇间有股英气,心想道:倒也不是个俗人,但不知梅小岩特把他叫来作何?便存了个观望的心思。

议完礼节,分宾主坐下。盛宣怀掏出一封红包,笑着递过去:“宣怀从天津赶过来,并没有其他事物好备办,这里是一点小意思,还望小翁赏收。”

梅启照接过来一看,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敬送内阁学士梅翁润笔费八两。情知里面是八百银票,笑着收了,道:“实在是不瞒你老弟,若是放在江南,你这个润笔我是不敢收的。但在京师,你也知道京官是精穷的,比不得地方有养廉银。实话我在江宁,光这一笔,一年就是一万二,日常用度也就够了。到了京师,说起来内阁是二品官,一年就算双俸,也不过五百两银子。不是你们这些朋友送点润笔、冰炭,真是要活不下去了。”

盛宣怀还未开口,旁边黄建芫笑道:“先头曾文正公在京里,也是个穷,当到侍郎了,还坐不起轿子,走路到部里去。他大舅子江永燕要进京,也知他无法救济,只敢说他来做个烧火夫。还是最后放了一任学政,才攒了些积蓄。要说做京官,真是外面看着风光,其实是个赔本的买卖。”

盛宣怀诧异道:“花农兄弟对文正公往事还有所了解?”

“谈不上了解。”黄建芫拱手一笑,“不过仰慕曾文正的经济之学,托人抄了些他的奏章家书,时刻研习,倒也略有些心得。”

旁边梅启照笑道:“这你就和盛道投缘了。你不知道,杏荪是将曾文正、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湘军重要统领,官至巡抚)的奏章都抄录完了的。得空,你两人倒是可以切磋切磋。”

盛宣怀刚要谦虚几句,梅启照又正色道:“老弟你不要多心,花农我是知道底细的,真正是个能干的人。黄道带了封信,让我照拂他。但你知道我如今一个二品内阁学士,在京中是说不上话的,今天我留他在这里,是知道老弟你有大能耐,如若得便,不妨在少荃那里提几句,如能派个差使,也成全了我的一片心意。”

听到这话,明知梅启照是要自己安排黄建芫,盛宣怀哪里敢不答应,道:“哪里用得着小翁吩咐?但不知花农兄弟有没有出身?”

黄建芫一拱手,道:“家兄出面,如今捐了个候补知府在身上的。”

盛宣怀略一沉吟,道:“既然有个知府身份,事情就好办了。其它我也不敢说,招商局天津分局,如今无人主持。我看如花农兄弟愿意做事,不如就补了这个缺也好。”

这下连梅启照都有些意外了,外人都知道轮船局的差事待遇优厚,即使不伸手捞钱,做个分局总办,一年七八千两的收入也是稳稳当当的,不由得问道:“老弟你如今不在轮船局做事了,这能定得下来?”

“我虽然不在船局,但如今主持船局的郑观应是我第一个要好,断没有不答应的份。”盛宣怀略顿一顿,话中有话道,“何况说到底,轮船局是傅相一手创立,即使有人从旁作怪,但就目下而言,傅相要用个把人到船局,怕还是无人能够闲话。”

这话头就引到轮船局一案南北洋争执上了,梅启照自然知道话中深意,点头道:“别人不知,我是知道老弟你在这件事上实在是冤枉的。不仅如此,就连兰翁也有此感。”

兰翁便是李鸿藻,盛宣怀本就是来谈李鸿藻之事,闻言大喜:“兰翁真知道我是清白的?”

“不仅他知道,而且这几日,京中各位大佬面前,兰翁也是认定招商局一案,老弟你并无中金嫌疑,是南洋无中生有了。”

盛宣怀喜出望外,但踌躇半晌,又道:“但听说,这次傅相入京,同兰翁见了一面,谈得并不入港。小翁知道其中奥妙否?”

听到这里,梅启照却不言声,笑着端起茶喝了一口,过了许久才慢悠悠道:“初春时,沈相国去世,腾了个大学士的位子出来。你有没有私底下问过傅相,他看好哪一位坐这个位置?如今直隶在朝廷很说得上话,他的意见,上面怕是要听听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聪明人何须再点拨?盛宣怀忙道:“我才入京师,傅相的意思,我还不甚明了。但一定把小翁这份意思带到。”

同类推荐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宫妃无情

    宫妃无情

    长平三年,阮氏长秋入宫,长平六年,阮氏长乐入宫。花开并蒂难相与,春深难抵梦如萍花。欲壑难填。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大同

    大同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南宋末年的奋斗历程,他希望用古儒的大同之道来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尊重史实,适度YY。大同之道并非现代的民主思想,它是古代儒家思想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梦想和向往,这样的社会到底能否在主人公的努力下慢慢达成呢,请我们一起拭目以待。观天镜、青红砖、祝融火…………改变历史的,到底是现代的科技还是古代的思想?论万世不论一生,喜欢看架空历史的,进来看看。
  • 秦末旧事

    秦末旧事

    历史老师意外穿越到秦国末年,身世蹊跷。秦皇暴毙,扶苏自裁真相究竟如何?霸气的项羽为何到头一场空?混江湖的刘邦究竟是否一个无赖?作为秦人的猪脚将尝试推翻这两座大山,重续大秦辉煌。
热门推荐
  • 临仙渡月

    临仙渡月

    有一种泉水名为不老,有一种火名为噬魂,有一种鸟名为——黑羽巫雀。
  • 恶霸皇后

    恶霸皇后

    从皇帝宠妃床底爬出来,品评——太小儿科!住在冷宫,身娇体弱,评语——努力锻炼革命本钱!闹闹皇宫,制服后妃,撂倒皇上,单挑太后,抓抓奸邪,赞叹——不愧为穿越而来的黑道女恶霸。带着金银手下再闯江湖,看谁与争锋?
  • 银河旅行者

    银河旅行者

    太阳系共和国时期,人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星际殖民运动,强大的科技给了人类很大帮助,太阳系共和国迎来了黄金时代。杰克是个孤儿,他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一直以来他都以地球人的身份平静地生活着,直到他偷渡者的身份被发现。作为惩罚,他只得无奈的告别故乡,跟随殖民军走向银河的深处,殊不知这里隐藏的恐怖秘密即将被他们的无知和傲慢开启······
  • 梦回圣光:来生的再遇

    梦回圣光:来生的再遇

    一朝穿越,一级刑警穿越为天才小姐绝世武功,倾城容颜,却不着王爷待见,好啊,看我欧涵雪如何玩转古代
  • 瞎皇的守财奴:异瞳魂医

    瞎皇的守财奴:异瞳魂医

    出生之时酷夏飘雪众人说她乃灾被卖之后成为实验品她只求得一生平安命运与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总是不随她愿最后撒下诅咒是恨是怨?众人说他瞎,说他无能,说他死得早可偏偏,她嫁给了那个无能的男人众人看他们非死即伤………………对不起,老天不让她如愿她自然不会让别人如愿
  • 恶魔校草,有何贵干

    恶魔校草,有何贵干

    一个意外的相遇,造就了尴尬的局面,“丫头,你死定了”“我,我,我不是故意的,,,”他欺负她,折磨她,殊不知两人的火花开始绽放……
  • 这样说话办事最让人喜欢

    这样说话办事最让人喜欢

    一个人能否走入自己的人生成功线,当然离不开说话办事。尽管这是一个常挂在口头的话题,并且每天都要运用的细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做得妙,做得巧,有许多人恰恰是败在说话办事上。为什么会败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些人只会说自己喜欢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会说别人喜欢的话,做别人认可的事。所以一切都会受到阻隔——不是这不通,就是那不灵。请问:人与人之间最需要什么?当然是沟通!沟通自然是双方、各方“联结”的过程。
  • 这一次我不会再原谅你

    这一次我不会再原谅你

    我和他的第一次相遇就是致命的错误他的一次次伤害我我却还是那么傻傻的相信着他。。
  • 灵珑吟

    灵珑吟

    他擦干眼泪,沧海桑田,千秋万代,哪怕三界毁灭,也决不放弃!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