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4700000054

第54章 转(10)

梅启照笑笑,又另起一笔:“梁肇煌(1827-1886,字振侯)要放江宁布政使了,听说消息了吗?”梁肇煌是如今的顺天府尹,天子脚下的重臣,他要出任江宁布政使,顶上梅启照的缺,盛宣怀倒是头一次听说,便问道:“梁肇煌我是没有见过,到听说是刚直不阿一个人。江宁布政使司得此人,倒也是两江之福。但如今江宁布政使是粮道英朴署理,他又作何安排?”

听到英朴的名字,梅启照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道:“英朴这种人,刘新宁也要重要,我看是瞎了眼睛。莫说布政使他当不上,粮道这个位置他也坐不长了。已经有人递了弹章,要拿他办一办了。”

听到这里,盛宣怀也不好再多问,又谈了些其他事,并约好黄建芫过几日到天津。便起身告退。

入秋之后,朝局又是一番变化,先是左庶子张之洞上弹章,弹劾江苏粮道英朴,说他办事含混且有贪污劣迹,收受沙船帮好处拖延轮船运漕大计等等,朝廷震怒,廷寄江南,着江苏巡抚吴元柄查办。英朴在江苏官场本就不得人缘,此刻墙倒众人推,多有落井下石的,吴元柄查访一番后便拿他办了一个革职。英朴受惊之下,竟然一病不起,不到三个月便一命呜呼了。

消息传到金陵,刘坤一甚是恼火,将陈子浦喊来,开口便训道:“英朴是你推荐过来的,任上诸多事情办不妥,最多还只是个能力不敷大用,真想不到竟是个这样贪污舞弊的人,我偏偏就听了你的话,让他署理江宁布政使司,如今官场的人如何看我?嗯?”

陈子浦辩白道:“东翁不要发火。说句老实话,如今官场里的人,哪一个经得起查呢?只是英朴运道不好,也不知如何触怒了京中各位言路上的英雄,所以才落了这个不是。他做粮道,是前头沈宫保在时的任命,东翁用他署理布政使,也是水到渠成,连失察两个字都落不到头上的。”

“你还在这里巧言令色!”刘坤一发怒,将吴元柄查办英朴的信抓起来朝陈子浦扔过去,骂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里面做的什么花样?看看苏州来的信,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英朴送了你两万两银子,你得了他的好处,所以才替他说话。人证俱在!好在吴元柄晓得事体,把这件事情按了下来,不然闹到朝廷里去,我要如何回话?纵是如此,我从此不就是有把柄抓在他手里了?还要如何做官?”

陈子浦这才心慌起来,跪倒在地将信抓来看来,口气软下来,道:“这总是学生的错,他粮道上有钱,向来到督署办事,总要送学生几个用用。但万没有两万之多,前前后后不过千把两银子的事情。兴许是下头有人打着学生的名义,又扯起东翁的大旗,招摇撞骗,这样的情形,官场上也是顶多的。”

“你也不过是我幕僚下的人,如何,如今你下头也有人了?说起来,你倒还像是个人物了?”刘坤一顿足道,“你也不看看时势,张树声在两广,弹章一份份接着上,按察使张铣、盐运使何兆瀛、总兵殷锡茂,哪一个不是从我手上提起来的?怕是上头对我也有些意见,你却还在下面弄这些玄虚,就不怕我一棵大树倒了,你也立不住脚?”

陈子浦忙叩头道:“总是小人的错!但东翁外有子帅扶持,内有季帅照顾,谁敢在东翁头上动土?小人下去自然收敛行迹,万不敢再造次的。”

刘坤一也自恃有刘长佑、左宗棠关照,一般词臣言官奈他无何,刚才所谓“大树倒了”不过是句气话,此时见陈子浦不住叩头求饶,想起自己多年来多有照他计议得好处的地方,心便软下来,道:“你先下去,还敢再有下次,看我如何治你!”

陈子浦忙不迭地叩头道:“多谢大帅!”

待刘坤一缓过气来,陈子浦又上去问道,“京师言路上还有什么话说?”

刘坤一冷笑一声,取出份京报扔过去,道:“你看看,出使德国回来的刘锡鸿(字云生,作为郭嵩焘副使出使英国,后任驻德国、荷兰、奥地利大使,着名反洋务论者)弹了李鸿章一章,告他不堪依任,跋扈不臣,俨然帝制,这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谁想得到上头竟然震怒,以刘锡鸿口出狂悖污蔑疆臣,革职查办!莫非他李鸿章如今真是老虎的屁股,碰都碰不得一下了?”

陈子浦捡起京报来看了,也皱了眉头道:“这也难怪,左庶子张之洞自从弹劾了英朴之后,居然超擢为内阁学士!学生把这些线头拨来弄去想了又想,莫非如今清流竟然投靠了北洋?如真若此,对东翁实在大有不妙!”

刘坤一踱着步,道:“这就是我想的事情。别看我这几日没有动静,其实是在思索朝局走向。依我看,现在怕是不能再扭住招商局不放了,再闹下去,恐有不测!”

这句话说得陈子浦后背一凉,惊倒:“东翁何出此言?听说李鸿章又在德国定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船,造价三百万以上。若是在招商局案上放手,日后怕北洋还不知要编出如何的花样来挤兑南洋的银子,怎么好这个时候收手的?”

“你懂得什么!”刘坤一恼怒道,“我收手,是向李鸿章讨个好,暂时偃旗息鼓。梁肇煌现今一门心思要把西征协饷解送十足,正好合了我的意思,反正江南藩库的银子要被别处拿去花,宁愿拿给西边也不能填到北洋的口里。西征给足了,哪里来钱提交海防经费?少不得梁肇煌要同李鸿章有笔墨官司打,我又何苦出头了?”

陈子浦想想,也并无他法,只好答一句:“如东翁所言,如今怕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但向李鸿章示好,怕也要找个法子。就这样上去,难免被北洋看轻。”

然而,刘坤一的算盘已经晚了。半月之后,右庶子陈宝琛借星象变化上书,题名《星变陈言折》,弹劾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万青藜,折子末尾却另起一段,弹劾两江总督刘坤一,语焉:

自江南来者,皆曰督臣嗜好过深,广蓄姬妾,日中始起,稀见宾客,公事一听藩司梁肇煌所为,且又纵容家丁收受门包。果如其言,则是昏惰颓靡,不可收拾,讵足以膺重寄?然此流闻之言、阴私之事,臣未敢遽以责刘坤一也。惟考其总督两广时,僚属贤否,毫无觉察。年来张树声所参之臬司张铣、运司何兆瀛、总兵殷锡茂,及恶劣之州县、谬妄之营弁,皆当日刘坤一之属官也。是其用人之姑息、任事之苟且,必至贻误封疆。

此弹章未过几日,宝廷又上书,指刘坤一幕下陈子浦包揽述颂,狐假虎威,把持江南官场等状,联并将三牌楼命案也捅了出来。西太后见弹章后大怒,遂将原弹章着人誊抄一份,廷寄刘坤一,要他逐条着实回复。

刘坤一见了两份弹章,也是吓得不轻,但他毕竟是久历宦场的,被弹劾也不是第一遭,多少还有点立得住脚,一面写了封《查明幕友并无把持情弊折》为陈子浦洗刷罪名,一边联络彭玉麟、刘长佑等人,为自己“稀见宾客”、“嗜好过深”等节辩护。自然最用力处,还是在左宗棠身上,三日内连写两份信,从投湘军营中情分说起,又讲自己如何为湘系争饷银,总是要表表功绩,好让左相拉自己一把。

但十日后又有一纸诏令,因左宗棠双目病情加重,自请开缺,朝廷不准开缺,加恩赏假三月修养,兵部尚书一职由李鸿藻担任。看到这份诏令,刘坤一知道连左宗棠在京师都呆不住了,又何来余力维护自己,不由得把正在写辩折的笔一扔,叹道:“大势已去,如之奈何!”

数月之后,津沪电线建成,盛宣怀以中国电报总局总办的身份,亲自剪彩试运。天津海关道周馥、直隶候补道马建忠、上海电报分局会办经元善、招商局天津分局总办黄建芫、天津电报学堂总办朱其诏等一干直隶洋务干将齐至。

盛宣怀手书:“贺津沪线通”五字交给电报学生,操作莫尔斯电报机的学生按莫尔斯码发出,等了许久之后,上海传来回电,电报学生译出,乃是上海电报分局总办郑观应的回电:“神速迅捷大业初成”。见到这八个字,在场各位官吏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来向盛宣怀祝贺。盛宣怀喜不自禁,一一回礼。待剪礼结束,自然要摆几桌酒席,盛宣怀却单带了周馥、马建忠两位到楼上包房独处。

酒到三巡,周馥笑问马建忠道:“眉叔,十月间,刘新宁奉旨入京,路过天津见了傅相,只有你一个人在场的,听说新宁狼狈得很,到底是如何情形,今天没有外人,你说来听听?”

马建忠本来审慎,但一来喝了几杯酒,二来知道这两位都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本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便笑道:“自从九月刘坤一被陈宝琛、宝廷两位弹劾以后,他何尝有一天好日子过?十月时,奉诏进京陛见,路过天津,特特备了个帖子要见傅相。我本以为傅相不愿见他,谁知傅相说,见见也好,便约他到督署来谈。刘坤一到了督署后,实在客气得很。先同傅相叙旧,将当年剿长毛时的交情,又讲自己在两广任上,是如何支持洋务,还把电报大赞了一番,甚或说可恨铁路没有办成,否则连通南北东西,对军国大计颇有裨益。”

周馥听了笑笑:“这刘坤一还真是到了末路,他何时赞同过铁路?不是上过折子说什么修铁路有害厘税,影响朝廷收入吗?”

“做官做到他这个地步,怕是脸皮早就练出来,有什么不好翻云覆雨的?”马建忠又道,“后来说着就到了招商局一案上。傅相说,盛道中金一案,反复核查,缺无实据,但总署反复交代要查清案件,想来总是下面小人作怪,岘帅你怕是受了些蒙蔽,如今总署要结案,我揣度岘帅与人为善,必不致于再纠缠此事。你们猜刘坤一如何答?”

“如何?”

马建忠坐得毕恭毕敬,学着刘坤一的腔调道:“招商局之事,既然经过尊处查明绝无染指分肥之事,晚辈何敢再多嘴饶舌?但听尊处主意就是。”马建忠成心调笑刘坤一,装得有模有样,盛宣怀、周馥都不由得莞尔一笑。

但周馥笑过却说:“如此看来,刘坤一算是亲口在傅相面前低头认小的了。何以一到京师,清流还是扭住他不放,一定要治他的罪,若不是西太后还看得起他,让他告病假自退,怕是不能落个完好。”

马建忠低声道:“这就是傅相使力了!我揣摩傅相的意思,虽然刘坤一已经认小,但让他回到两江任上,翻过这一节,还不知又要做出什么花样?傅相怕是存了个杀鸡给猴看的意思,你们想想,刘坤一有刘长佑、左宗棠替他撑腰,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后来者还有敢同傅相作对的么?”

听到李鸿章既然如此赶尽杀绝,众人心中不由得都是一凛,盛宣怀想要把话头转圜回来,便道:“其实傅相是恩威并重情仇分明的一个人。这头发落了刘坤一,转头来李鸿藻就当上了协办大学时,这里头谁敢说不是傅相运动京师的结果?”

周馥也点头道:“杏荪说得极是。此次若不是携手清流,真不知谁家欢喜谁家愁。如今大局已定,刘坤一病退回乡,没有五六年的功夫,怕是再难起复。朝局变化,就剩一点可看了。”

“哪一点?”

“江督。”

马建忠闻言惊道:“刘坤一入京时,不就是彭玉麟署理江督的么?雪帅当年就是湘军水师头领,论资历、声望出任江督均在情理之中。况且湘系旧将中,除了当年沈宫保,也就他同傅相合得来,他任江督,傅相也必然赞同的。又何来变数?”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馥低声道,“我已听说,雪帅自署理江督后已效法沈宫保,连番上书请辞,朝廷怕是要准,他这一去,江督不是有空了出来?”

这番连盛宣怀也迷惑了:“雪帅不任江督,还有谁有这个资历、声望?莫非推吴元柄上去?他怕是不负众望。”

马建忠低头沉思一番,道:“不如让傅相活动活动,将振帅起复调回两江?振帅丁忧将满,何况先头就是署理过江督的,朝野绝无二话。不然,大大人督湖广也有些日子,调两江怕也是顺理成章。”

“你们都错了。两江这个位置,既不可能是张树声,更不可能是李翰章。”周馥眼里闪烁着光芒,“难道你们没看出来,如今朝局是西太后一个人把持。她历来制御疆臣,只有两个字好说,钳制!赶走刘坤一,北洋如今更是声势大增,不派一个镇得住江南又同北洋走不到一起的大臣总督两江,莫非要看着北洋坐大?这样一算计,我淮军旧系日后要再染指江督怕就是难上加难了。”

盛宣怀若有所悟,道:“按兰溪兄这么一说,如今朝野上下,怕只有一个人入得了西太后的法眼。”

马建忠还兀自不知就里:“谁?”

盛宣怀一字一顿道:“左宗棠。”

光绪八年初春,东阁大学士二等靖恪侯左宗棠出京由陆路抵达江宁,在督署衙门从彭玉麟手中接过“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关防印信,便算是正式就职两江总督。

接印第二天,左宗棠便上辕视事,江宁、江苏藩、臬两司并各道、府都先后来拜,但其实并无暇说事,不过是些虚礼。直到三日之后,好容易下面属员参见完毕,才真腾出谈公事的地步,左宗棠第一个要见的,便是新任的江宁布政使梁肇煌。

听得左宗棠召,梁肇煌自然打轿来见,进了大堂,却见左宗棠正背着手在看堂上的匾额。这两江总督府自从梁肇煌到江宁,是来了无数次的,堂扁上“惠洽两江”四个字乃是乾隆御书,赐给乾隆名臣两江总督尹继善,下面另又有一扁,题着“秉钺三江”则是雍正手书赐给时任江督李卫的。梁肇煌见左宗棠看得专注,便略微咳嗽一声,道:“司里拜见大人。”

左宗棠听见声,转过来,一拱手,道:“方伯来了。适才看得用心,未曾知晓。振翁请坐。”便引着梁肇煌坐到一旁椅上,叹口气道:“这两江督署的椅子,我也是头一遭坐。这几日看堂内堂外,多有先贤笔迹,玩味之中,颇多收益。”

梁肇煌一拱手,道:“两江历来是朝廷心腹重地,江督与直隶并称疆臣首领。如今又各自兼着南北洋通商大臣之职,实在是位高权重责关重大所在。有侯相(左宗棠封侯,且任内阁大学士,故称侯相)督两江,也是朝廷倚重之心,名至实归。”

这句话不露痕迹将左宗棠恭维了一句,他笑道:“方伯把我捧得这么高,须知责任在肩,我有心担一担,却还不知担得起担不起。曾文正在堂外的对联写得好,‘虽贤哲难免过错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两江治与不治,非我一人之力,实在要各位同僚从旁挟持。”

梁肇煌之前并未同左宗棠打过多少交道,但听人说他是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之人,想不到今日头一遭私下交谈倒还算是谦逊,便道:“司里并诸位同僚,自然要替侯相分忧。”

“若如此,两江的事情便好办了。”左宗棠略一笑,转而正色道,“今日叫方伯来,为的是要同振翁商榷两江治法。我虽做过浙江巡抚,但对于民政其实隔阂,振翁对此有何高见?”

这恰恰是梁肇煌任职江宁以来日夜谋划的事情,听左宗棠提起,便来了兴头,伸出手道:“以司里看来,江南民政自当从江宁做起。以江宁而言,记有兴水利、恤民生、查厘税、开荒田、兴书院五件事情好做。先以兴水利而言,江宁县治下朱家河连年泛滥,与民生大有妨害,若侯相准允,司里想从今年春起,修河堤固河防,疏浚水道,期以数年之功,解江宁水患。另有恤民生一项,司里想从修桥、建养老堂入手,再着力设义仓平价贩米,以解光绪二年以来江南米贵,小民生计之苦。”

说着,梁肇煌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递过去,道:“各项民政,司里已经草拟了个折子,望侯相过目。”

同类推荐
  • 纨绔少皇

    纨绔少皇

    堂堂文艺复兴后最著名的仿造大师一代文艺大盗李浩,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古代还附在了一个同名热的身上。从此李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文章一篇篇写,小妞一个个泡,这武功吗有什么关系?就凭李浩皇孙的身份还敢动他
  • 秦人不是过客

    秦人不是过客

    “秦”这个字眼,总是能勾起人们最强烈的情感。当它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愤怒、敬畏和赞叹会一起涌出。在东周初期,这个不起眼的西部附庸,通过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从卑微的藩属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又经过一次次主动或被动的学习,一次次成功或不成功的奋击,进而成为列国中实力最强、制...
  • 汉末之逐鹿中原

    汉末之逐鹿中原

    回乱世,自有乱世情;踏征程,自有征程路;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江山如画,多少豪杰竞折腰!中原逐鹿,看花落谁家。问鼎中原路,驰骋疆场行!
  • 变革1854

    变革1854

    “我们是帝国主义接班人,继承殖民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高度发达的学园都市疗养院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两个老人听着外面传来清脆的童歌声忍不住泪流满面。林海洋对老友说:“看来我们没有白来。”宋海平眼前闪过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忍不住流泪答道:“是啊,没有白来这一趟。”
  • 大宋巨贾

    大宋巨贾

    在北宋建立一个超时代的商业帝国!不做官,也能指点江山!这就是杨立穿越后令宋真宗又忌又爱的人生!本书讨论群:108476903
热门推荐
  • 抗战之终极卧底

    抗战之终极卧底

    晴空一阵噼啪响,李良穿越古战场。以为两方在拍戏,谁知他们搞实枪。最后被俘做伪装,成了汉奸披黄装。吃了日军他的粮,忍辱负重収情报。为了抗战能胜利,做个汉奸又何妨。身在日营心在汉,大家请来赏一赏。看穿越后的李良深入日营后与诸多英雄好汉,如何为民抗战,如何捍卫中华民族的威严,如何杀跑小鬼子这个侵略着,一次次的成为民族英雄吧。
  • 青春未凉何曾忧伤

    青春未凉何曾忧伤

    初见时他笑冕如花,不经意来到她身边,问你也是在这里读书。再见时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穆氏集团总裁,帝都风云人物。他看到她上前一步“上次见面忘记问你名字了”她看着他“我叫杨欣怡”……当他知道她的经历后不知为何就想要保护她……慢慢的发现原来没有她会这么不舒服。
  • 崛起夺天

    崛起夺天

    炼者本就是逆天行事。不敬天,不敬地,不敬神,只信自己生来岂能庸庸碌碌,我定与天夺势,与神共存,永恒不灭,威凌众生
  • 人生路之风云往事

    人生路之风云往事

    人生路上,有失落,幸福。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人生路,快乐少年朗。泥尘里,快乐有几多方向。路里崎岖,不见阳光。丝丝梦幻般风雨,路随人茫茫。
  • 乱世之外

    乱世之外

    宋鑫鑫,00后的一枚萌妹纸,平时喜欢看书,热衷于塔罗牌,喜欢摄影,写作.
  • 乾坤九阵

    乾坤九阵

    九阵出,天地惊,九阵连,天地灭。开头写的不好,请看最新更新,如果接受,可以收藏看一下
  • 夏800年前

    夏800年前

    离奇的身陷800年前,这是一场梦还是真正已经穿越。紧接着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发生在她身上。她又如何面临这些随时都可以令她丧命的事件呢?而她又是怎么回到原本就该属于她的生活中呢?
  • 娘子哪里逃,霸道蛇王的独宠

    娘子哪里逃,霸道蛇王的独宠

    她与他有着前世姻缘,因为一些缘故被迫分离,今生,他们还会白头到老吗?
  • 重生之极品相师

    重生之极品相师

    现代社会中他是风水命理大师,精研各种命理相法,风水堪舆寻龙点穴更是一绝,经其所点化的风水龙穴,无不飞黄腾达。穿越后,更是依附到自己视如神明的天机大师刘伯温身上。机缘巧合之下,得以传承盛唐时候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位天师遗留下的天机大法,以及盖世神功。————————————————时值元朝末年,各路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抵抗暴元,天下为之大乱。本应顺应历史,辅助真龙天子朱元璋夺取天下,可当朱元璋站到他面前时,他彻底崩溃了,“这哪里是草根帝王,分明就是一扶不起的阿斗嘛?”……正所谓,笑傲元末乱世,唯我天机神相刘伯温是也!……
  • 遗失的公主

    遗失的公主

    前世,她罪孽深重,陷于囹圄中一心求死,他贵为王子,误打误撞救下了她,从此命运便纠缠牵绊,再也撇不清干系。然而,天神虽然撤去了对她的诅咒,对她的惩罚却并未停止。她早已被烙下了“罪”的印记,为世人所不容。更为残忍的是——命运竟将她定为他的灾星,若跟她在一起,他就会“消失”!她不能容忍任何人伤害他,包括她自己,所以,她在与他大婚的那日脱去了喜服,毅然跃下了无归之崖……本以为生命会就此终结,没想到天意难测,她竟转变为人类过上了渴望已久的平凡生活。为了寻她,他在凡界流连了五年,踏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终于见到她时,她却忘记了关于他的一切,有了深爱的男友……辗转纠结,两世情缘,最终的结局会如他所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