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4700000058

第58章 转(14)

一月之前,李鸿章母亲病逝,纵使李鸿章如今如日中天,却也不得不回家守制,湖广总督李翰章也同回安徽,湖广总督一职由与淮系颇有渊源的原河南巡抚涂宗瀛接任,而直隶总督一职则是急调两广总督张树声署理。

故此盛宣怀笑道:“能有什么风浪?振帅同傅相历来最是要好的,无论在两江、两广,都是按傅相的意思办。若是信不过他,傅相会走王大臣的关系,把他调到直隶来?振帅不过是替傅相坐坐班而已。”

说道这里,盛宣怀又低声道:“而且怕这班也坐不长!朝鲜内乱,韩王生父大院君作乱,将韩王、王妃赶下台,朝局已经大乱!朝廷要出兵干预,王大臣已经起了议论,要由傅相处理此事,怕要不了多久,便有夺情的朝旨下来!”

这不过是半月间的事情,朝野上下知道的不过数十人,连上海的新闻纸都还未报道,郑观应陡然听得此军国机密,不由得脸色大变:“朝鲜究竟是如何回事?还有傅相夺情回任,这也是异数!”

盛宣怀却先不急着讲,笑道:“时候也不早了,约的是四点钟,有什么话,放到酒桌上再谈。”

听到盛宣怀如此说,郑观应自然不好再争,只能随他一同出了衙门,套了马车来到紫竹林租界旁的酒楼。盛宣怀因是主人,自然先到之后便是开了一间包房,又让酒楼照着八十两银子的价备办席面,安顿好后便陪着郑观应聊起来,趁等马建忠的空,讲起朝鲜兵变的细况。

原来此时朝鲜国王名叫李熙,其生父李昰应按祖制被尊为大院君。李熙上位时年仅十二,一切政务都由大院君主理,实际执掌朝鲜国政达十年之久。后来李熙迎娶王妃闵氏,这闵氏是个刚强有谋的女子,在同治十二年发动政变,逼迫大院君退位隐居,号称“归政”,其实权柄便落到了闵氏手中。闵氏主政十年,实行开关通商政策,并编练新军,号称“别技军”,又效仿中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了专司洋务的“统理机物衙门”,总是要锐意革新强盛朝鲜。但禁不住下面所用之人借机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今年入春之后,朝鲜歉收,本来各地就小有民变,恰又逢闵妃听信兵部尚书的话,将京军五营裁撤,到入夏之后,终于激起兵变。乱兵拥立重新拥立大院君为首,杀入王宫,杀死闵妃亲信大臣,又攻入后宫,搜捕闵妃不得。再攻日本使馆,火烧使馆追杀日本军官。闵妃从后宫中逃出,大院君掌权后,废除一切对外通商政策,惩办闵妃亲信,裁撤“别技军”及“统理机物衙门”。

这闵妃侥幸从后宫逃脱,隐居在朝鲜南部忠州长湖院,派亲信金允植向清廷求援。总理衙门连夜磋商,大致是要保朝鲜国政,出兵干预。这事儿到如今不过十余日,虽在秘密调兵遣将,但直隶上下均无几人得知,盛宣怀因总办电报又署任天津道,自然知道就里。一一想说,待说完时,郑观应已是惊得合不上嘴,过了半晌才道:“居然出了如此大的事儿!内乱也就罢了,居然烧了日本使馆,怕日本定然饶不过朝鲜!”

“就是这个话!”盛宣怀重重一点头,道,“听说日本外务卿井上馨(1836-1915,明治维新元勋),已派兵千余人要从仁川登陆,问罪朝鲜。事不宜迟,再晚,怕大院君难免向日本就范。琉球一案余波未平,要再让朝鲜落入日本手中,大清的颜面朝何处放?”

郑观应想得更深一层,斟酌着字句道:“其实细查朝鲜政局,大院君也是朝王生父,闵妃也是后戚专权,比照京中,现放着个醇亲王。太后难免有个心思,重办大院君,怕有敲山震虎的功效……”

这话涉及宫廷,郑观应毕竟只算是半条腿跨进官场,还可以说说,盛宣怀就讳莫如深不便探讨了。好在这时,马建忠、朱其诏两人联袂而来,盛、郑忙迎上去,拉到席中坐了,喝起酒来,自然又先是一阵寒暄。

盛宣怀察言观色,见马建忠闷闷不乐,笑道:“眉叔,我听说你前几日去水师学堂授了几堂课,如何?有没有物色几个门生?”

“水师学堂是严复(1854-1921,着名思想家、翻译家)做总教习,他非要拉我去,我推不过,不过是应景讲几堂,还说什么门生不门生的?”马建忠依然提不起兴致,懒懒道,“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也不知听懂没听懂。”

一边朱其诏笑道:“你这是谦逊了。前几天唐廷枢的侄儿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到我家来拜,就说起眉叔你讲的课,博古通今,有大文章的。”

连着被捧了两次,马建忠不由得尴尬一笑:“正务都荒废了,课就是讲得再好有什么用?”

“我就知道眉叔你愁这个事情!”盛宣怀一笑,强灌了马建忠一杯酒,道,“你是傅相的文案,如今傅相丁忧,振帅督帅直隶,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文案,一时间用不到你,你就做这幅样子?传出去不是笑话人的?”

“并不只为了振帅。”马建忠摇头,“实在不瞒大哥,傅相丁忧回安徽,不带幕僚,我倒也认了。但只是不带我一个,新来的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着名外交家、后任民国外交总长)罗丰禄(1850-1903,字稷臣,晚清着名外交家,后任驻意大利、比利时大使)反跟着傅相去了。我这几天茶饭不思,日夜思量,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傅相。”

郑观应不由得好奇道:“傅相幕府又添新人了?刚才说的伍、罗二位又是什么来头?”

“来头大得很!”盛宣怀笑道,“先说伍廷芳,人家是英国法学博士,回到香港又做大律师,还当了香港立法局的议员。听说是华人中头一份!再说罗丰禄,福州船政学堂出身,大考第一名,也是到伦敦留学,专攻化学,后头又做过郭星使的翻译,年前才回国的。”

听到这么一说,郑观应是熟知泰西各国情形,动容道:“原来都是海外归来的大才子!傅相要办洋务,得了这两位,更是如虎添翼了。”

“何尝不是这样?”盛宣怀笑笑,指着马建忠道,“原来幕府中,只有眉叔一个喝过洋墨水的,稀罕得不得了,如今一下又来了几位,他便觉得自家身家贬值了,所以闷闷不乐,你们说说,这不是杞人忧天是什么?”

被这么一说,马建忠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尴尬一笑道:“大哥挤兑我,我自然没话说。伍、罗两位有真才实学,我也是佩服的。只是这几年都跟在傅相身边,如今突然闲下来,实在有些耐不住。”

“真是没什么出息!”盛宣怀还要拿他玩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照你这么说,做文案就要一辈子做下去,那我同兰溪早就把这个位置坐稳了,还轮得到你?你也不过捡了我和兰溪的漏子,如今就好意思霸住不放,容不得他人插手了?说你小鸡肚肠,恐怕过了,说你目光短浅,那铁定是跑不掉的。”

朱其诏也在一旁打趣道:“眉叔兄弟你着急什么?依我看,这怕是你大用的前兆。傅相从来做事用人都以找替手为第一要务的,你怕还得感谢伍、罗两位,他俩位不来,傅相就能愿意放你出来做事?你要不出来做事,又怎么上进?看看杏荪兄如今的作为,怕还不就是你日后的写照?”

这几句话才真把马建忠说动了,他细想想也确有道理,但又踌躇道:“即使同各位兄长说得一样,我又和杏荪兄不同,即或想出来独当一面,也并没有可以使力的地方。”

“如何没有?眼下就有一桩,要不我今晚叫你来是为了何事?”盛宣怀正色道,“朝鲜的事,你总是知道的。但你知不知道,振帅已经决心出兵了?”

“这么快?”马建忠眉毛一挑,“傅相夺情回任的旨意都还没有明发,张树声就好自己拿决断的?”

“你还是把眼光放在傅相一个人身上,”盛宣怀怪到,“你也不想想,要是趁傅相还未回任,便能漂漂亮亮将事情办妥了,岂不是能捞一个面子?振帅也是人,莫看同傅相是一条线上的,人家也要为自己脸面谋划。何况,日本已经发兵,再不动作,就来不及了!”

马建忠沉吟片刻,道:“既然要派兵,不知派哪一处?和我又有什么干系?”

“是要派吴长庆的庆字营,由吴军门并海军的丁军门统帅,调六营三千人,从烟台出发。”盛宣怀语速加快,道,“对你而言,这正是立功的时刻!到了朝鲜,少不得要有交涉,必然要有懂翻译、懂洋务的人。我已经在振帅面前举荐了你,振帅默许。明天一早你就面禀振帅,请于大军未发之前,先带一营人马东渡朝鲜登陆,入朝鲜王京稳定局面。平乱首功,自然就记在你马眉叔头上!”

话音一落,马建忠已是懵了。他没想到,盛宣怀竟然已为自己谋到了这样一个要紧的差事,心中急速盘算着,如何才能办得下来。盛宣怀见他无语,已为他还在犹豫,便劝道:“你还有什么好犹豫不决的?你去朝鲜就是天朝上国使臣,大院君再非法无礼,还能对你不利?再加上庆军三千人随后登陆,你若是谈得拢便谈,谈不拢,寻个机会将大院君抓起来,朝鲜下面军兵,谁敢说个不字?”

马建忠这才想透,表面看来去朝鲜波折不定,但有庆军撑腰,再加上数百年来朝鲜对中国都是俯首帖耳,举手之间大功可成,忙道:“大哥都说到这个份上,小弟哪里有不敢去的地方?如若能够成功,也是小弟侥幸!再次倒要多谢大哥成全!”说着便站起身来,要向盛宣怀跪拜下去,盛宣怀忙伸手拉住,笑道:“莫跪,莫跪!你事情都还没有办成,我受得起你这一拜?只希望大成之后,你在傅相面前长脸受了重用,还要记得我,莫要给我脸色看就好!”

马建忠忙到:“如何敢?如何敢?”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盛宣怀便卖了马建忠一个天大的好处,将他重又逗得兴奋起来,连同在桌各人,也拿出“苟富贵勿相忘”等语来笑话,场面这才活泛起来。

闹了一阵,盛宣怀又转身对郑观应道:“这次派兵东渡,本来预计要用丁汝昌带回来的超勇、扬威两舰。但振帅以为,水师尚未练成,仓促出击,万一有所闪失反而贻误海军大计。所以还是要效法当年运兵台湾,由轮船局派两艘轮船运兵。好在日本虽然虎视眈眈,但并未闹到开战的地步,轮船运兵万无一失。既然陶斋你在轮船局做会办,就调两艘船到烟台待命,十日之内必定发兵。”

郑观应虽然答应了一声,但旋又说道:“你还不知道我,虽说是会办,但只是挂名。船局现在仍是唐、徐二人说了算数。听局中人说,上次调轮船运兵台湾,景翁就多有不爽快的地方,总以为运费不敷,耽误局中生意。这次,怕他又有言语。”

“他敢!”听到这话,盛宣怀怒目道,“你大可写信告诉他,轮船局如今树敌甚多,这两年本就在风口浪尖上,不乘着这个机会多替朝廷做些事,挽回颜面,更待何时?他要是敢不依,小心我奏明傅相,撤了他的总办!”

想不到盛宣怀竟然陡然间翻脸到这个程度,郑观应忙转圜道:“也是我多嘴,景翁怕是未必就如此想。”

朱其诏却在一旁到:“你替他打圆场,我怕唐廷枢还真就是如此想!去年秋闱,傅相的意思,如今江南举人多有搭轮船入京的,公车体面,能否减免船费。我写信去说,唐廷枢倒好,拟了一个从上海道天津往返十四两的船价。普通老百姓坐船,这一来一反,也不过十六两,他减去区区二两,还要说什么势无可减的话,叫读书人的斯文体面如何处?在傅相面前,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只好作罢!”

郑观应心想,唐、徐二人逐利求实,又有何错,总不能事事都按官场意思办?但眼见着在座众人对唐廷枢都是深有怨气,自己又何必趟这个浑水?便笑道:“此一时彼一时,运兵比不得运几个举人,想来景翁还不至于如此小气。算了,各位也不要再谈商局了,良辰美景,就算给我一个薄面,先把酒再喝起来。”

众人便抛下正事,谈起津沪风情并官场轶闻等,一顿酒从五点钟喝到十点钟光景,这才散去。马、朱两人自然是打轿回府,郑观应却被盛宣怀邀到天津道台衙门下榻。进了衙门,郑观应踌躇半晌,道:“还有一件事,刚才酒席上并不好谈,趁现在还有时间,想同杏荪兄说说。”

“嗯?”

“我在上海这两月,听说徐润这几年大肆收购地皮,我私底下派人查了查,竟然收了足有三千余亩,还听说他结实了一个叫顾林的英国人,要在伦敦成立房产公司,发行股票,在上海大兴房屋。来之前,我也听莲山同钱业公会的人说了,徐润除了自家积累,为了炒卖地皮,还从钱庄借了两百多万银子。我疑心他怕有挪用招商局巨款的行迹,调来账簿看了,颇有些不明不白的地方。此事不得不防,但我身在局中,不便说话,不如由杏荪兄给他写封信,提醒几句,免得日后不好收场。”

“他挪用巨款,何止今日起?”盛宣怀冷笑一声,咬着细碎的牙齿,道,“他底下有个叫严潆的,你怕是如今也熟悉,专管招商局账房的,我已经拿到了他的把柄。派人细查,徐润早从同治年间便开始挪用巨款做自家生意。原的不说,收购旗昌之前,他就挪用了三十万私买股票,只是后来脱手并未留痕迹罢了!”

郑观应听道盛宣怀早已知悉徐润的弊病,不由得惊倒:“原来船局一案所谓私买股票并非捕风捉影,是真有其事!既然已经把握得准确,杏荪兄何以不禀明傅相,查办此事?”

“前头傅相才把船局一案从头到尾保下来,现在翻案,北洋脸面如何放?”盛宣怀道,“也并不只徐润一个,你道唐廷枢也是身家清白嘛?唐凤池你也知道,自从陈树堂去美国做领事后,他就做汉口分局总理的,说起来也是唐廷枢的族亲,连他也看不惯唐廷枢做派,来信将他种种行迹告我。唐廷枢所开崇德庄,买了开平矿务股票三千股你知道不?他把这股票押在汇丰银行,又贷出三十万银子,又买了两千股,再从招商局调资本八十万到开平,硬生生做出个一年盈利二十万的样子,所以开平股票才一路飞涨!这里头,你自己算算,他用公家的钱赚了多少银子?”

郑观应已是惊呆了,他没想到,盛宣怀远在天津,却对唐、徐二人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但却不信唐廷枢会借船局资本炒卖股票,道:“唐凤池我也是见过几面的,此人心肠狭小,听说在汉口分局任上有些不法情形,被景翁拿住了,景翁不避亲疏,要办他。他无路可走,胡乱攀咬也是情理之中,他的话倒也不可全信。”

谁知盛宣怀并不认同此话,道:“就算如你所言,唐凤池自己脚跟也站不定,但你想想,是谁推荐唐凤池任分局总理的?起先不还是唐廷枢?他一人总揽用人大权,任谁都插不进手的。最少办他一个失察,他跑得掉?”

郑观应犹豫半晌,好容易才道:“既如此,杏荪兄为何不发作?”

“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而已!”盛宣怀冷笑一声,“这就好比挤脓包,我偏要等到他不可收拾的地步,再下狠手!”

见郑观应沉默不语。盛宣怀转而笑道,“算了,你好容易来次天津,何以老是扭住这两个人不放?怪没意思!他作他的孽,我们自己办自己的事。你先睡,明天我们再来计议电报大举的事情。左右傅相没几日就要回任的,要到时候拿不出个切实的办法,少不得要挨他的训。我就先别过。”

郑观应忙送出房门,回来由底下人伺候着洗漱了,上床时,却无论如何睡不着,想起船局内斗景象,辗转难眠。

一月之后,在安徽丁忧的李鸿章接到谕旨,以朝鲜事态紧迫、法国又图谋侵占越南两件大事急需办理,命在家守制仅两月的李鸿章立即登程速回北洋通商大臣任上。早已得到消息的李鸿章立刻取道上海登船北上,重回天津。此时虽直隶总督一任仍由张树声署理,但实际洋务交涉大权重又回到了李鸿章手中。

同类推荐
  • 绝秘核计划

    绝秘核计划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逝去的中国

    逝去的中国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一个曾经热闹的镇子变得落寞,一个曾经美妙的世界变得苍白。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他见证了一个世界的变革,在经历父母的外出,亲人的离去,朋友的分别。最后,他是否体验到他人生的意义?
  • 李白重生记

    李白重生记

    他上一世是诗仙,他这一世仍旧是诗仙,只不过青楼的歌姬爱他,美女小姐也爱他,就连公主也看上他了。削藩王,抗外敌,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唐醉

    唐醉

    小医生陈易穿越来到武则天执掌大权时候的大唐!这是一个女人强势横行的时代,有太多美貌和智慧并存的女人记载在历史当中,武则天、韩国夫人武顺这对先后被李治宠幸的姐妹花,传言美如天仙的武顺之女魏国夫人贺兰氏,还有无冕宰相上官婉儿,差点成武则天第二的太平公主,及中宗李显的老婆、想复制武则天夺权路的韦后,及李显和韦后之女安乐公主等!*************穿越大唐,征服武则天,调笑众美,指点江山,试看一名穿越男的盛唐风流人生路!
热门推荐
  •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穿越,什么都不会的她居然是下任杀手之王!为了配得上这个身份,她选择隐忍,堕入黑暗潜心习武……这些个美男啥情况?放开本尊!来一个我踹一个!恩,这最后一个留下吧……
  • 昆仑仙道

    昆仑仙道

    凶恶的贪食妖,神秘的死亡笔记,小孩子样的冥界犬......身为这个世界守护者一员的孟想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千奇百怪的生物打交道,这些生物被称为非自然生物。传说中的墨子之墓,屹立在世界巅峰的8神众,不可解答的5大谜题......一切的秘密由我去探索。
  • 尘尽光生

    尘尽光生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从三皇五帝到秦汉隋唐,以至于宋元明清,冥冥中的五行五德轮回之说为什么让所有帝王迷信不已,是故意为之,还是另一种”天道”在无形中操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莲花荷叶白莲藕,三教本来是一家.此中三教,到底是阐教,截教与人教还是我们看到的儒释道三教?出世,入世,无为与所为,大乘小乘.分分合合,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谜团值得我们去探究.尘尽光生,希望能够真正拭去一点点微尘,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探讨那已经逝去,但历久弥新的那一串串遗珠所发出的那遥远的传响!
  • 独木难成林

    独木难成林

    小王子的玫瑰花因为小王子付出的心血而与众不同,同样的,某个男孩儿,因他身上牵系着女孩儿的喜乐悲欢而异于旁人。这世界上,可能有无数个叫做林成的男孩儿,可只有一个林成是唯一的,他驯服了于木的心,在于木的小小世界里,独步天下,绝代风华。只是,青春逝去,自己世界的满目荒凉,却因为一个人的护卫,眨眼间,繁花似锦,落英缤纷。
  • 万妖国度

    万妖国度

    我为妖时,伤天害理!我为妖时,毁天灭地!我为妖时,万妖国度!万妖国度,我为帝皇!
  • 倾城琉璃影

    倾城琉璃影

    她拥有天下至美,犹如琉璃一般的眸子。因为深处皇宫,她不得不学会防御,于是那双眸中有了狡黠与算计;因为备受宠爱,她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于是那双眸中便有了自信与底气;因为见过很多大场面,于是那双眸中便有了淡然处之的处变不惊;又因为天性使然,那双眸中有着与天俱来的灵动纯净。那一双装着秀丽江山,却清澈纯净的眸,怎能叫人不爱。
  • 重生圣龙大帝

    重生圣龙大帝

    圣龙大帝备暗算,身亡重生一路高歌猛进。逍遥九天,美女如云。一怒为红颜毁灭九天。拼命修炼只为报仇。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战地之王之我的故事

    战地之王之我的故事

    我没有过高的游戏技术,更没有写作的才能,本文只为纪念我的四年的游戏曾经。
  • 嗜血突变

    嗜血突变

    看腻了千篇一律的修真小说了么?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修炼吧!在这里,所有的强大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在这里,所有的进步,都是用献血和生命换来。这里没有功法,没有丹药,没有神器。有的只是一个基因突变后,身体可以无限强化的特种兵。他将带领天才萝莉,外星公主,搞笑胖子等人冲破艰难险阻,捣毁惊天阴谋。最终让地球站在宇宙的巅峰。耐心看下去,你将发现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