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2700000017

第17章 神风相助,日本击溃元朝入侵(2)

虽说这么一来倒是没人偷袭了,可当时已经进入盛夏,四五万人就这么挤在船舱里,空气不流通不说,而且水土又不服,因此很快就流行起了疫病,瞬间就夺走了三四千人的性命。

事情到了这一步,忻都也不得不认了栽,率军退回壹岐岛,准备静静地等到江南军到来之后再另行打算。

然而,意外又发生了。

按照原先的计划,东路军和江南军的会师最晚应该是六月十五日,可一直到六月二十日,这十万大军都不曾出现在壹岐的海域附近。

这下可急坏了忻都,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从朝鲜出发的时候,只带了三个月的军粮,现在已经快俩月了,他们要再不来,那自己就该断炊了。

其实这倒也不能怪江南军,迟迟不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那边死人了。

话说先前被任命的那位侵略军总大将阿拉罕,在临行之前突然就得了急病,扛了几天没扛住,撒手人寰了。这么一来大元上下又是办丧事又是找新主帅,凭空多出来一大堆事儿,好不容易等忙完了重新开拔了,已经是六月二十日左右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忻都虽是心焦,却也别无他法,只得伸长着脖子嗷嗷待哺地耐心等候。

然而,正所谓祸不单行,就在东路大伙等着江南那边送军粮的时候,日本方面展开了对壹岐岛的反击,九州的各路诸侯土豪如萨摩的岛津家,肥前(今佐贺县)的龙造寺一族等,都各自率着家臣郎党纷纷杀向壹岐,双方经过大半个月的苦战之后,付出了沉痛代价的大元东路军不得已撤出了壹岐。

幸而就在此时,十万江南军带着干粮赶到了,于是两军合并一处,驻兵于九州西北部的一个叫做鹰岛的小岛上。

胜利会师之后的元军原本准备休息两天之后便再度向九州发起进攻,以十五万大军之力一举攻破围海石墙,拿下大宰府,可万万没想到,就在他们还在休息的当儿,日本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七月二十七日,日军舰队兵陈鹰岛海面,双方激战一天一夜。元军虽勉强打退对方进攻,却也伤亡惨重,招讨使忽都哈思也战死在了乱军之中。

同时,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一支人数超过六万的大军,已从京都近畿出发,正马不停蹄地朝着北九州赶来。

至此,无论是江南军的范文虎还是东路军的忻都明白,这仗似乎是很难再打下去了。

要说还是范文虎识时务,当下就跟忻都提议,说是不是我们干脆就撤了?

忻都点点头表示同意:撤吧,再不撤等着老死在这汪洋大海之中吗?

不过由于刚刚经历了大战,所以两人还是决定,再休息几天,等大家的体力都恢复过来了,再行撤退。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拖延症不尽早治疗,是要出人命的。

七月三十日,一场百年难遇的台风席卷了九州北部海面,狂风整整肆虐了五天,将鹰岛海域停泊的蒙古军船几乎卷了个干净。这便是至今仍为日本人所津津乐道的真正意义上的“神风”了。

神风的突然出现让元军蒙受了难以想象的惨重损失,除了人员伤亡外,更要命的是船都被吹沉了,东路军还好些,九百艘船剩了差不多五分之一,而江南军三千五百艘船则基本全灭,好在当时大多数士兵都驻扎在鹰岛,所以也不像有的书上说的那样全员葬身海底。

不过这样的大难不死却并不意味着必有后福。

鹰岛的面积大约在十六平方公里,是个孤岛,十来万人马带着只够吃小半年的粮食困在那地方,想想也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识时务的范文虎在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逃走。

就在台风过去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当年的闰七月初五,范文虎带着少数士兵抢先跳上了一艘侥幸未沉并且看上去还算牢固的军船,然后头也不回地就朝着西面驶去。

而忻都、金方庆等人一看居然还有这一手,于是也纷纷效仿。各高级将领争先恐后地爬上了尚且浮于海面上的军船,接着一路向西,直奔本土。

此时鹰岛上剩下的已经基本上全是当兵的或是中下级军官,虽说这些人地位低下,可怎么讲也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终归是有求生欲的。在明白了自己当下的处境后,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工具,来到山林砍树伐木,准备造船回家。

但日本人却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

闰七月初七,镰仓武士攻入了鹰岛的元军营地,虽然在一开始这些元军们还进行了比较激烈的抵抗,但很快就彻底丧失了斗志,沦为了被屠杀的对象。

因为元朝的第二次侵日发生在日本的弘安四年(公元1281年),故而史称“弘安之役”,而这场鹰岛扫荡战,则是弘安之役的收尾。

到底有多少元军士兵在这次战斗乃至整场战争中丧生,至今已经不能得出确切的数字了,比较夸张的说法是十五万大军生还的只有三人,较为保守的,则认为至少有个一两万人回到了中国,但无论是夸张还是保守,至少有一个地方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那便是元军惨败。

鹰岛扫荡战持续了大约一个星期,光是俘虏,就抓了两万多人。

战后,日军将擒获的那两万多名俘虏带回了博多,接着,将其中的蒙古人、高丽人以及北方汉人全部杀死,只留下南宋遗民,将他们安置在了当地,以弥补因战争而损耗的劳动力。

插一句,现在很多历史读物都认为,那些侥幸在日本活下来的南宋人,都被强行当作了奴隶。这种说法源于《元史》,但却并不正确,事实上这些南宋遗民中,有很多以前都是熟练的工匠或是经验老到的农民,甚至还有粗通文墨者,对于这些人,日本怎么舍得只把他们当奴隶?

实际的情况是,为了安顿他们,镰仓幕府专门在博多开辟了一个唐人町,也就是类似于唐人街的地方,专门供南宋俘虏居住。

此外,幕府还曾经有过一个惊天设想,那就是趁着元军大败的当口,派奇兵突袭高丽,以朝鲜半岛为桥头堡逆袭大元。

不过因为该计划过于耸人听闻,而且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最终还是被放弃了。

而另一方面,在惊闻第二次征讨日本又遭惨败后的忽必烈再发雷霆,当场就准备起了第三次征日计划,要求江浙船坞即刻开工造船,并且在那里招募水手船夫。不过这很快就遭到了当地的激烈抵制,地方和中央的各级官员也纷纷上奏表示不可。因为连年的征战早已让原本富庶的南方苦不堪言,不仅治安恶化盗贼蜂起,甚至有南宋复国势力趁此还打算借机率众起事,所以时任礼部尚书刘宣在奏章中明确表示,希望圣上能在攻打日本的事情上多多考虑,吸取当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教训。

隋朝二代而亡,很大原因是由于久攻高句丽不下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民财民力,这才使得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宣用这个典故来劝谏忽必烈,也足以说明事情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地步了。

纵然是元世祖,也不得不妥协。然后自欺欺人地昭告天下,表示日本不过是个蕞尔小国海外荒岛,不值得朕花费民力大举用兵,所以,就当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放过他们吧。

消息传到江南沿海,据说是“欢声雷动”。

大都的忽必烈知道后,也只能摇了摇头,一声叹息。

赢了,终于赢了。这是日本立国一千多年来第一次在战场上打败了中国,也是当时为数绝对不多的,能从蒙古大军铁蹄下保全自己安然续存的例子,称一声伟大兴许都不过分。

可是正是这场伟大的胜利,一千多年来却遭到无数人的嗤之以鼻,觉得日本之所以能战胜元军,除了因为那两场被称作“神风”的台风之外,再也没了别的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了。

虽然从客观上来讲,台风确实让侵略军损失惨重,尤其是弘安之役,直接把人给吹了个全灭。但是,日本人能够取得胜利,却绝非单靠刮风下雨。

这次胜利,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有二:一曰情报,二曰精神。

情报就不用多说了,日本人多年来的强项。从忽必烈的国书送到镰仓的那天起,他们就做好了跟蒙古开打的准备。七八年来,不断地往来于蒙古和日本之间刺探着各种情报,之前说的出访大都的使节团那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情报,则是从跟蒙古做贸易的日本商人以及朝鲜半岛的三别抄起义军那儿得来的——尤其是后者。

再说那文永之役的时候,虽然日本人是吃了大亏,可也正因为这场战役,让他们熟悉了蒙古人的战略战术,知晓了武器的情报,因此才能在经过几年准备之后,在弘安之役中实打实地战胜了元军。

反观元朝那边,对日本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把大海当草原以为能任由自己驰骋,所以尽管有忽必烈在大都坐镇,还设了个日本行省,可最终还是落了个大败而还、地图开疆的结局。

在全盘掌握了敌军情报的同时,日本人在战场上所迸发出的精神也是元军所不具备的。

哪怕是只有一个人,也敢拼了命地朝着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敌阵冲去,即便是战术不如人,武器不如人,即便是箭如雨下,炸雷一个个地在脚边上开花,镰仓的武士也毫无惧色,踏着同伴的尸体,挥着手中的钢刀,朝着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杀将过去。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脚下所踏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全部。这里有自己的主君,有自己的同伴,有自己的家人,还有自己的生计。当人在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变得很强大。“蒙古来,吾不怖。吾怖关东令如山,直前斫贼不许顾。倒吾樯,登虏舰,擒虏将,吾军喊。可恨东风一驱附大涛,不使膻血尽膏日本刀!”

说完了内因接着来说外因。

可能有人会说外因还用扯么,不就是神风吗?即便镰仓武士是靠自己的奋战打退元军的,但要不是那场台风,元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兴许就会来第三次呢。

应该讲,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不得不承认的是,但凡弘安之役后元军还能剩下点人,哪怕只留个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这伙人也必然会接着打第三次战争,别忘了,那可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蒙古人啊。

可他们到底还是折戟沉沙了,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神风庇佑我皇国日本”,更因为兄弟的出手相帮。

所谓兄弟,就是南宋遗民。

蒙古沉船的最大根源,其实是船造得不对。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发现当时所有的运兵船都是平底船,这种船在内河湖泊里走走还没什么大问题,一旦拿到海面上那根本就经不起风浪,稍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直接翻船。说得不好听些,元军能坐着这种船跑到日本都实属不易了,再碰上那么大的风,不沉才新鲜。

那么,既然风险那么高,为什么蒙古大军还要选择平底船出海?

这是因为管事儿的蒙古人压根就不懂航海,而士兵们虽说有南方出身的,可小兵的话没人听,只能是船坞里造什么船他们就坐什么。

众所周知,宋朝的造船技术在那年头是世界最强的,事实上元朝侵日所用船只,几乎清一色都是南宋遗民设计出来的,这些人本来就对元朝有一百个不满意,更别提逼着他们造军船了,更何况这军船还是用来打日本的。当时南宋和日本的关系之密切,且看那么多士子,宁可跑去日本当遗民,也不肯留在元朝混饭吃就知道了,所以那些人私底下一合计,直接就把船给造成了不适合在海上航行的平底。

不仅如此,南路军那三千五百艘战船也全都是在原先南宋领地打造的。造船的不用说,也是南宋遗民,这帮人特意在做工方面能省则省,把那本身沉没率就已经很高的船,再雪上加霜地弄成了“豆腐渣”——说穿了,那么多元军实际上是坐着棺材去打日本的。

虽然那些偷工减料、乱改船型的汉人工匠们八成想不到这一行动居然拯救了整个日本,而且当时的日本人也绝对琢磨不到这茬儿,但从结果来看,日本能逃过此劫确实多亏了兄弟之邦南宋。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南宋大哥被灭了,蒙古要接着打日本小弟,南宋的遗民们背地里搞了一堆破船应付蒙古,然后蒙古军坐上船一路向东就再也没能回来……

此外,当忽必烈准备第三次侵日的时候,拼命反对死活不肯从的,大多还是南宋的遗民,尽管他们的本意未必是为了拯救日本。

或许这就是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同类推荐
  • 客明

    客明

    身怀“时空仪”,不能用的;流落大明朝,非自愿的!被残损的“时空仪”裹挟到明朝崇祯年间找寻其失散地核心部件,“时空仪”恢复之际,才是张知秋离去之时!既来之,则必不安之——大丈夫立身于世,不能齐家安邦,也当快意恩仇!反客为主,客明!本书官方群:9023400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醉夏

    醉夏

    推荐好友作品《炎宋》:书号2787288推荐好友作品《炎宋》:书号2787288推荐好友作品《炎宋》:书号2787288推荐好友作品《炎宋》:书号2787288
  • 清穿之胤祚

    清穿之胤祚

    穿越成了康熙家的老六胤祚,看他如何联手老四搅浑大清历史
  • 朕只是个铁匠

    朕只是个铁匠

    2017年,马航SB250再次失事,机上三百多人连遗骸都找不到,谁能猜到他们全都到了公元前180年的世界各地,而回到西汉的高湛也是其中一员,一个铁匠届毫无名声的小人物。(主讲汉末争霸,是东汉末年的故事,西汉部分只是铺垫,大概30章就会结束进入东汉)(作者群:486307687,汉子帅,妹子萌,逗b多,套路深,话题新,交流广,作者穷)
热门推荐
  • 末光失流夜明

    末光失流夜明

    他活下来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他只是为了让自己更难过的活下去。最初他自认为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之一,因为有太多他没资格获得的都获得了。他握着世上所有的权力,始终不如一句话。为了让另一个人活下去,他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于极端,同时还要被世人厌恶,这是他习以为常的历史。最终他独自一人留在那卑微的位置上,无人问津。而他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 帝际

    帝际

    无敌大叔加上一个少年。这种逗比组合将发生各种邪恶,猥琐的故事。
  • 穹宇问道

    穹宇问道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然则天地虽大,何以为道乎?仙否?魔否?佛否?吾曾问道于天:“若仙、佛、魔皆为道,那有何以得道?何以成道?成仙?为佛?化魔?”“天地之大,世间万物,皆可为道。”“然则世间种种,皆化因果,皆入道尔?”“天地为棋,众生为子,焉知执棋者不是被执者,”天沉默许久,“唉……道可道,道非道矣……”…………
  • 穹霄变

    穹霄变

    这是一个绚烂缤纷的世界,澎湃绚丽的属性元气,神秘莫测的精神魂力,灵兵、妖兽、功法、武技、魂术……怒龙狂涛,风云变色,元武大陆,万年亘古,少年执剑,横空出世!
  • 灵药传

    灵药传

    她到底是谁?掌握着能让整个天地为之一动的力量。无数个不同的身份让她如同星空一般神秘。魔教公主说:她是火,是因火而生的人,最终也将在火焰中焚烧殆尽,隔离她,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这亦是在保护她…玉蝉宫宫主说:她是冰,是冰的创始人,为了保护自己在意的人,她会不顾一切的阻扰,孤独的守护着,对于我来说,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可惜她背负的太多太多了,我不得不..无名神医说:她是药,是可救人性命的药,亦是无比剧毒的魔药……...夹杂着太多太多的身份,让人看不清她的真实目的。口中一直在不停的重复着:“把记忆还给我”而向各个持有镜片的人发出了危险的信息。“快,快点还我……”
  • 东京樱花祭

    东京樱花祭

    3月15到4月15号这个樱花盛开的日子里。在东京见到的粉色星空。将会有一场。邂逅!
  •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冤家路窄:多金男友靠边站

    冯愈年,你往南,我便向北。我们注定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次相遇。与闺蜜同时喜欢上一个人,不想夹在中间,夏锦织选择了去到部队。本以为在部队以后的生活就会好过一些,谁知道会遇到叫陆连城的家伙,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来到特种部队以后才知道他是特种部队的队长,这一刻夏锦织总算明白什么叫冤家路窄。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夏锦织沉睡了两年,这两年里她清楚的听到了陆连城的话,以及连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秘密,还有关于她的身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食物相克与相宜百科大全

    食物相克与相宜百科大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方式常常是怎么习惯怎么来,这些习惯虽然没有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严重的损害,但是,有一些不科学的食物搭配,直接影响了食物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些食物搭配后其性相克,食用后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有些食物对某些疾病的康复无利,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
  •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绝色神偷:第一王妃

    (关于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开头,薇薇准备写个番外给大家看,看了之后你们家会明白了。)她叶阡陌,一个从小小的鱼村出来的鱼家姑娘,表面上是位善良的渔家姑娘,到了晚上她就是江湖人人想要抓住的绝色神偷轻风但是就因为把武林盟主的秘密之宝偷掉,又加上个个对她积怨已久的世家联合压打,而她叶大神偷早已潜入皇宫。调戏公主?小意思,偷看皇子洗澡?小意思,偶尔进御书房把玉玺拿来玩玩,没事偷看那些那些深宫娘娘们的风流韵事,可是不知她是否命中犯桃花,一个王爷咬定她就是她的王妃,还有位帅个哥自称是她的师叔,还有位王爷说他俩早已定下娃娃亲......
  • 爱丽丝:疯狂回归

    爱丽丝:疯狂回归

    大体延续前作,讲述的是爱丽丝(Alice)从“镜中世界”(ThroughtheLooking-Glass)归来之后的经历。年代背景是距原作10年之后,19世纪末整个都笼罩在一种灰暗的氛围之中的伦敦。而仙境中的景致完全相反,充斥着鲜艳丰富的魔幻色彩,她将穿梭在六个设计风格与呈现方式迥异的独特地区,该作为恐怖奇幻风格,剧情设为距初代10年之后,玩家将扮演一名精神病患者爱丽丝,在真实世界和她幻想中的奇幻世界穿梭并与各种古怪的敌人战斗,爱丽丝的使命就是找出她家人遇难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