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8200000010

第10章 处世篇(4)

至于如何小心,林则徐没有展开去详细说明。但信中反复提到的一点很值得注意:交友一点要慎重,还引用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而且尤其提到了上司和同事这两类人——对待前者,必须要恭敬、小心;对待后者也要虚心、和气。这对现在的年轻人也十分有益,无论是身处官场、职场、或者商场,太过自我,处理不好对上、对下的关系都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影响自己的发展。林则徐对待侵略者,违法乱纪者,十分严厉,但他却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做官几十年,从来没有疾声厉色对人说话,这恐怕也是他能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做人需知进和退,家庭亲情最可贵

书信二 致儿子林汝舟的信二

大儿知悉:

接来信,知吾儿三载在外,十月内将回籍一次,并顺道沿海路来粤一游,甚为欣慰。吾儿三载离乡,汝母汝妇,虽在家安居,然或则倚闾望儿,或则登楼思夫。客子归乡,天伦之乐融如。吾儿有此家思,不以外物而撄情,为父殊深喜许。父十一载在外,虽坐八轩,食方丈,意气豪然;然一念及家中状况,觉居官虽好,不如还乡。特以君恩深重,公务冗忙,有志未能申耳。吾儿在都,位不过司务,旅进旅退,毫无建树;而一官在身,学业反多荒弃,诚不如暂时回籍之尚得事母持家,且可重温故业,与古人为友,足以长进学识也。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徼幸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今吾儿既日知汲长绠短,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以为一旦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迩来身体如何?须加意当心。父年事虽高,然精神甚旺,饭量更较前增高;汝母在家,亦甚康健,可勿深念。汝弟秋闱,虽蒙荐卷,未能入彀,此正才力不足,未可怨天尤人。闻甚郁抑,吾儿寄家书时,可以善言婉劝之,父有不便言焉。来书字迹颇潦草,何匆促至是?后宜戒之。

元抚手谕

译文

大儿知悉:

接到来信,知道你三年在外为官,十月内将回家乡一次,顺便沿海道来广东一游,我听了十分欣慰。你离家三年,你的母亲和妻子,虽在家安居,但她们一个倚在门前望儿子,一个登上高楼思念丈夫。现在客子回乡,能享受融和的天伦之乐。你今日有想家的念头,而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我做父亲的也深深地表示喜悦和赞同。我在外做官已十一年,虽然坐的是八人抬的大轿,吃的是一丈见方的大席面,意气豪放;但是一想到家中的状况,总觉得做官虽好,不如还乡安居。只是因为君王的恩典深重,公务又繁杂忙碌,自己的志向未能伸展。你在京都,地位不过是办事人员,随着别人而进退,自身毫无建树;而且因为一官在身,学业反而荒废了,倒不如暂时回乡,也可侍奉母亲照料家务,并且可以重温旧业,读书与古人为友,可以增进知识。当然,男儿读书本是为了服务君王和百姓,但是四十岁做官,也不算迟。你现在正三十岁,只是因为君王的恩典深厚,侥幸成了名。你有多少道德和才能,能够担任这个官职?现在你交的朋友越来越多,自身的志气也在一天比一天磨损,阅历未深而突然做官,这不是一种有福之事。我平时不对你说这些话的用意,是怕阻止了你的壮志,增长了你的暮气。现在你自己明白才能不够而任务繁重,想告假回乡,去孝顺母亲,同时静下心来增加学识修养,这实在合乎我的心意,又怎么会阻止你呢?但是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一个人做官时,应时时打算回家,不要贪图利禄,更不要贪恋权位;而回家之后,却又应该时时考虑将来再为世人做一番事业,不能贪恋儿女情长,更不能荒废学业,要磨炼自修,为将来一旦出世之用。这样的人,出来可以做官,回家可以修身,两者都可以做到,我儿对这个道理要牢牢记住。近来你身体如何?自己要当心。我年纪虽大,但精力还很旺盛,饭量比以前更大了。你母亲在家乡,也很健康,你不必深深挂念。你弟弟今年秋天参加科举考试,虽然被推荐上去,但未能中选,这正是自己才力不足,不能够怨天尤人。听说他现在精神很抑郁,你在写家信时,可以婉言相劝,有些我做父亲不便讲的,你可以讲讲。你的来信,字迹很潦草,为什么写得如此仓促?以后要改正。

解读 这是一封回信。儿子在外做官,中途要回家探亲,顺便给自己充充电。考虑到父亲是一个以忠君爱国,一向以大事为重的高级官员,因此在将此事告知父亲的时候,还有些忐忑,生怕父亲责怪。但林则徐的回信却极富人情味。

信一开头,他就说:对于儿子能够念家、想家这事,感到十分欣慰。这不是客套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你离家三年,你的母亲和妻子,虽在家安居,但她们一个倚在门前望儿子,一个登上高楼思念丈夫。现在客子回乡,能享受融和的天伦之乐。说到动情处,他甚至表示:自己在外做官已十一年,虽然坐的是八人抬的大轿,吃的是一丈见方的大席面,意气豪放;但是一想到家中的状况,总觉得做官虽好,不如还乡安居。

这似乎很不像一个“民族英雄”应该说的话,但这却是真实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伪和矫情。一生宦海浮沉,操劳奔波的林则徐,其实很注重家庭。不过,在这封信中,林则徐极力赞成儿子回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为人处世,应该知道进退。具体说,进就是居家的时候,时时考虑做一番事业,不贪恋儿女情长,不荒废学业,磨炼自修,为将来一旦出世之用;而做官的时候,却要随时打算回家,不贪图利禄,更不贪恋权位。这话看似矛盾,却是极高明的智慧,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远见卓识才能做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恰恰相反:蜗居在家时,一味沉溺在安乐窝中,不知进取;而一旦做了官,又贪恋权力和优厚的待遇,舍不得放手,结果常常自取祸端。

信中有个小细节,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就是结尾处,林则徐嘱咐儿子,写字不能太潦草,这其中包含着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无独有偶,着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傅雷也曾经在家书中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字要写得工整,书信的卷面要整洁。这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反应,是修养的反应。虽然我们不提倡以字取人,但“字如其人”,还是被很多人认可的真理,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把自己的字写好。

这里需要说点题外话:林则徐虽然重视家庭、亲情,但对孩子绝不溺爱,有时候反倒显得无情。据史料记载,林则徐一生勤廉,做了几十年高级官员,并没有攒下多少家产,几个儿子分家,每人仅得六千钱。有人批评他说,这样对儿子太苛刻,但林则徐却写了一副对联来回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是何等的睿智和豁达啊!对我们今天许多一味赚钱,力图将子女培养成养尊处优的王子公主的父母,实在是很好的借鉴。当然,作为子女,也不要将希望寄托在继承父母的遗产上,靠自己的双手才是真本事。

附:林则徐子女情况

林则徐和郑淑卿一共生育八名子女,除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夭折外,实存三子三女,几乎都有一定作为。

长子林汝舟,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一生供职翰林院,负责编修史书,不参与政治,算是一名学者专家。

长女林尘谭,嫁给进士刘齐衔。刘后来官至陕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河南巡抚。

三女林普晴,能文能武,在林家众子女中最为出名。嫁给当时还是一名小官员的沈葆桢,后来随丈夫转战各地,曾亲自上阵指挥战斗,成为女中豪杰。沈葆桢后来也成为晚清名臣,他在悼念亡妻的挽联中写道:“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撒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三子林聪彝,举人,一直随侍在父亲身边,协助处理日常事务,林则徐客死广东普宁的时候,他是唯一在场的子女。做官后,在福州置业,经营有度,成为当地富豪和望族。

四子林拱枢,做官后仍居住在林则徐做官后买的房子里,官场上比较活跃,曾任江南道御史,汾州知府,刑部浙江司的主稿,曾提出台湾建省的提议。亦跟随过翁同和,处理过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还他们清白。

6.鲁迅:铁骨铮铮难掩慈父柔情

先生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最初名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文化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因其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勇猛的战斗性,所以被毛泽东评为“骨头最硬”的人。但也有人不喜欢鲁迅,认为他喜欢骂人,缺乏人情味,难以接近,而且他相貌威严,更加深了这种误解。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真实的鲁迅不仅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柔情脉脉”的一面。不信请看他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答客俏》的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该诗的前面两句,已被人们广泛引用。其实后面两句更有意思:“兴风狂啸者”和“於菟”都是指老虎,也就是说,老虎虽然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但还常常回头深情地凝望自己的孩子。很明显,其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子之情。但爱也分多种,例如溺爱就不是爱,而是害。鲁迅当然不会干这种傻事。但遗憾的是,鲁迅先生爱子教子的故事虽然不少,可教子的书信却一封也没有,因为鲁迅死时,儿子才七岁,还没有长大到足以与父亲书信往来的程度。不过我们还是从他的文章找到一则不是家书的“家书”。

实实在在,顺其自然

鲁迅先生的七条“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解读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临终“遗嘱”,但又不是严格的遗嘱,因为它没有正经八百的后事安排和财产分割条款,也没有法律效力,而是出自鲁迅先生的一篇叫作《死》的杂文——光看题目就够吓人的,其实一点都不吓人,反倒充满了故意克制的关爱,不易察觉的温情,甚至还有一点冷幽默。从写作的时间上看,该文距离鲁迅辞世仅一个月左右,此时的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深爱的妻子,年仅七岁的儿子,他怎么能不流露出自己的铁汉柔情呢?

不过大爱无痕,这七条“遗嘱”,秉承了鲁迅先生一贯的风格:冷峻、简练、沉稳、犀利。但透过这看似冰冷的文字,却能感受到他那颗火热的心。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条,这是针对恶劣世风而言的。实际上,那种将丧事办成“喜事”,借丧敛财,把死去的亲人当成赚钱工具的行为,在民间一直存在,时至今日也屡见不鲜。不过这种行径历来为人不齿,结果有些人虽然把钱财聚敛到了手,却落得遭人戳脊梁骨的下场。鲁迅当然不愿意自己深爱的妻儿沦为这样市侩俗气、品格低下之人。事实上,他的妻子许广平,儿子周海婴也确实做到了,一生光明磊落,受人景仰。当然,鲁迅也并非完全不近人情,至亲好友在这样的悲痛时刻,送上一点钱物表示慰藉,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将其划为例外。

第二、三、四条,似乎最为无情,但细细品读,我们却能发现,鲁迅先生原来是用心良苦:他希望自己的离去,尽可能少地给亲人留下阴影,并能让他们尽快摆脱悲伤,开始新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故意把话说得轻松,绝情。这是更聪明的爱!很有点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为自己写挽歌(送葬之歌)的味道:亲人或余哭,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我死后)亲人们或许还在哭泣,旁人已经在唱歌了,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把自己的身体寄托给了那青青的山脉而已。

后面三条,都是对孩子说的,虽然话不多,也不加任何解释,但却是待人接物的有效原则。作为父亲,鲁迅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能够有所作为,但他的第一愿望却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望子诚实”——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顺其自然,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所谓的“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其实都是指无良文人,其实“文学家和美术家”本身都不是问题——鲁迅自己就是文学家,他也有一些美术家的朋友,所以这里的重点就在“空头”二字。很明显,它是指那些顶着虚名到处招摇撞骗的角色。鲁迅这种态度,对儿子是最佳的爱护。那种把过多的期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甚至不择手段让孩子“成名成家”的父母,确实值得好好反思。

当然,鲁迅也深知,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要保持人格独立,自食其力有多难。所以,他在第六条中告诫儿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能当真”的意思,不是绝对不信任,而是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别人践行了诺言,固然值得欣喜;别人没兑现,也不至于太失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该如此?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道。

不仅如此,一个人要走得正,交友也必须慎重,因此有了第七条。这一条也最具“鲁迅特色”:正直不阿,爱憎分明。对那些虚伪的人,他一向深恶痛绝。有的人一方面不断侵害别人的利益,一方面喊着“宽恕、包容”,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对待这种人,敬而远之,不失为明智之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交友原则,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

附: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简介

本书精选胡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中外名人大家的“教子家书”,并依内容分为“生活、处世、修身、治学”四个篇章。书中既有大师亲子间的别样温情,又有对孩子成长的谆谆教诲;既可视作美文来欣赏品味,又可视作教子范本来效仿。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将除了父母、老师之外的人生的第三个导师带到了他们身边。通过阅读这本书,他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智者,聆听大师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从中汲取到很多的人生的智慧。对于父母而言,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教子参考书。

周海婴: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儿子,1929年出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他年仅7岁,由母亲抚养成人,20世纪50年代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是知名的无线电专家,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另外,还担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和北京、上海、厦门等地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2011年4月7日在北京逝世。

同类推荐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是一本专为广大父母解除心病、为孩子送来欢乐的家教读物,我希望它能对广大父母教子成才有所帮助。
  • 别让孩子毁在家庭

    别让孩子毁在家庭

    本书中提到两位好孩子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毁在家庭,在教子实践中探索出了这套宝贵经验。他们培养出的男孩、女孩不仅素质优、人品好,还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市的重点高中,后又分别考进了清华北大。两位好孩子家长的66条教子金律,就像是教子路上的一盏盏明灯,一定能给千家万户的中国家长带来帮助。
  • 新编孕产妇营养保健一本通

    新编孕产妇营养保健一本通

    科学的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于孕产妇来说,其生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与平时不同的体质特点,因此饮食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关系到孕产妇自身的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新编孕产妇营养保健一本通(图文双色版)》紧紧围绕孕产妇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系统讲述了补充五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各种营养需求和相应食谱,不同孕周的营养需求和相应食谱,孕期及产后常见疾病的食疗食谱等。在注重孕产妇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摄入的同时,也注重了孕产妇对食物色、香、味的心理满足。
  •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修订珍藏版)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修订珍藏版)

    当下,很多家长都在为如何教育孩子备感焦虑。从本质上说,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因此,想要孩子变,父母先要改。希望孩子优秀,父母首先要改变观念、态度、原则、方法和行为,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伴侣、好榜样。书中,作者依据20年亲身实践,将实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糅合进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案例,倾情分享成为好父母的最有效的教子原则与方法,并以对等交流的方式,逐一解答亲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导父母真正关注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通过自身的改变成功影响自己的孩子。
  • 坏习惯坏成绩

    坏习惯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热门推荐
  • 笑太慌

    笑太慌

    经历青春之痛方能破茧重生。主人公见书内。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袭穿越:吾本倾城

    逆袭穿越:吾本倾城

    一朝失去所有,携恨穿越,异世重生,深刻总结前世的炮灰经验,打怪升级,揍美人,训渣男,得奇缘。这一次,漫漫修仙路上,权力爱情我都要。附:卷一为糙妹子穿越前经历,卷二开更漫漫修仙路。每周更新时间不定。
  • 欺仙骗圣

    欺仙骗圣

    他是在学校厕所抽烟被抓后,全校通告的不良分子。他只是偏科于幻想文学的屌丝一枚,却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学渣。当某个百无聊赖的星期天,他躲在厕所里享受生活时,一个绝美的女人破门而入然后质问他:“你是谁,你怎么在圣墓里?”对,他穿越了,厕所变成了圣墓,而他被怀疑是圣人重生。就这样,他带着寿元系统,揭开修真界惊人之谜。他耍了仙圣,就在他嘶声尖笑时,一只黑手让他陷入一场惊天的阴谋。请看,少年如何欺仙骗圣,享受,一段爆爽之旅……
  • 青梅竹马:校花,校草爱的碰撞

    青梅竹马:校花,校草爱的碰撞

    爱过,忘过,也曾抛弃过...(青梅竹马感情升级为恋人,尼玛这速度转换也太快了吧,我们的女主都吃不消了。)爱一个人需要付出代价,更可况是林氏的未来继承人。爱情的艰难,各种情敌的诬蔑和陷害,我夏雨薇何时懦弱过!可爱一个人付出的代价就是用至亲之人的性命做交换吗?这样的代价也太大了吧!请放手,让我静静......本是大名鼎鼎的夏氏千金,却沦落自此。“徐氏,你们今天放过我的作为,我会让你知道这是你们今生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情!”【作者QQ:1491232868和3198968648,QQ群:334714747】
  • 旷世奇缘之白梅飘落

    旷世奇缘之白梅飘落

    【本文弃坑重开,搜索“倾城王妃:霸世夺爱”】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修罗杀手,不幸遭到同伴欺骗而陨落。再次醒来,她成为西冥国一大家族裴家的嫡大小姐,前世得不到的亲情这一世不仅得到了,而且还多出了很多。奈何还是有小娘庶妹来捣乱,怎么办?看在是便宜老爹的面子上,随便整整就好了!某一天——“裴大小姐难道想把本王吃抹干净后就抛弃了?”“我不认识你!你走!再不走我就告御状了!好!你不走!我走!”“好,凄儿快穿上嫁衣随本王回王府!”他,传闻中冷酷无情,样貌堪比厉鬼的摄政王。又有谁知道,摄政王分明就是妖孽异常,腹黑无赖!且看强者对上强者,腹黑碰上腹黑。即使是这样,他与她命中还有那注定万年之期的劫。……
  • 命定太子妃

    命定太子妃

    一次偶遇,无欲无求的她结怨太子。赐婚、代嫁,她成了京城的笑话。不想接二连三有亲王、将军求亲,不是福,实为祸,一道凤旨下,她成了皇宫中低贱的烧火宫婢。从宫婢到太子妃,这一路充满挣扎……
  • 十二碎骨纪

    十二碎骨纪

    沈家一夜之间被满门尽灭,江湖上出现了有关远古传下来的十二碎骨的传说,万佛门宗的门派更替,鬼如来的重现世间,新的纪元,谁主沉浮?
  • 柯南之樱之守护

    柯南之樱之守护

    少年天才发明家樱井零通过现代科技穿越到了柯南世界,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众多发明和黑衣组织斗智斗勇!CP:【樱井零;宫野志保】
  • 思路决定出路(第四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四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