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6000000023

第23章 生命的真意一一人人都要死,但你完全可以看破它(1)

天塌下来也要淡定

云居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坐禅。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到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年轻人原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此时,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他们几个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向禅师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候被魔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魔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禅师答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呀!”

他紧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蚊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悟’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样还会有恐惧感呢?”

能在意外变故的惊吓和美好事物的引诱面前面不改色、毫不动心,那么这样的人即使不能有一番非常大的作为,也必将能干大事。没有这种心理素质,就会心神不宁,患得患失,这样怎么能在混乱中抓住先机,寻找正确的出路呢?

真正把一切都看淡的人才能处世不惊,喜怒不形于色。有些人说,那我在公共场合练习做丢脸的事行不行?这样虽然可以让你锻炼得脸皮厚些,但也容易变得没有羞耻心,到最后不仅不会处变不惊,反而把自己也给练丢了。所以不要想些歪念头,处变不惊需要经历,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去悟。

如果你真想学本事,那么就尝试着让自己高兴时不要得意忘形,碰到难题时也不要急得跺脚,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冷静应对,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那么自然能理智的应对事物,自然不会把喜怒挂在脸上了。

喜怒不形于色不是一个简单的即兴式动作,不是说就能做到,不是偶尔有兴趣时不形于色,而是在大是大非之时,在切身利益之前,甚至在盛怒盛喜之时要能不形于色。生活源于体味,性情显于细节。一个人有了切身的体验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谪,琐碎的小事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情。

与人交往,伤害别人总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做事决策,错误的总是细微的失误。一个人难的不是偶尔做事谨慎,而是一贯如常。我们的喜怒情愫能影响周围的人,甚喜时炫耀自我,甚怒时迁怒于人,

恐怕世人皆有吧!所以说不形于色是要做到常态,而不能仅凭一时之兴。

但这并不是说整天板着个死面孔,这类人要么就是做事呆板老套,要么就是被生活打击太重,消极待世。与喜怒不形于色相对的是喜不自收,怒不可遏。古人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种境界才是人所向往呀!

北宋苏洵在其作《心术》中说:“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世界上很少有天塌下来也不惊慌的心态,所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世事无常,谁也不能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

亲鸾禅师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你这么小的年纪,为何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虽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为了探明这个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虽然您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您年龄已高,您也不能保证您明早起床时是否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满心欢喜说:“对,你说的话没错,我马上就为你剃度!”

在这个争分夺秒、日理万机的社会,更需要“想到了就做”,机会转瞬即逝。积极正确的决定,想到了就做,绝不浪费时间,不给以后留遗憾。俗话说,世事无常,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幻着,谁也不能预测到下一刻会发生些什么,下一刻会有什么样的念头,下一刻我们是不是还活着。

看到别人的不幸感到惋惜时,也可以借此安慰一下自己,自己身体是健康的,工作是稳定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虽然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但前景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世事无常,在任何事情面前,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福气。

佛陀有一天询问弟子:“我们的生命有多长时间?”一位弟子抢先回答:“数日间。”于是,又再问道:“人命有多长期限?”另一位弟子答道:“饭食间。”“你也不明白。”最后,佛陀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一位弟子举手道:“生命在呼吸之间。”佛陀笑了,人命在呼吸之间,出息不还,即是后世。

生命如此短暂,如此脆弱,我们随时都可能呜乎哀哉!

对我们的父母亲人,想对他们好的时候,今天就去做,世间无常,不要等失去了再后悔。今天的事今天就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要做,只有懂得把握“今天”的人,才给明天创造希望。“今日脱下鞋和袜,明朝不知穿不穿?”生命是无常变化的,没有人知道明天将会如何,如果把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或许比较容易提起正念,把握当下。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过程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到了庄子的家中,却发现庄子正蹲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

一头雾水的惠施问道:“你与妻子一起生活,她为你生儿养女,

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盆子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道:“你说的不对。当她将要死的时候,我又怎么会不难过呢?但后来我想清楚了,觉得她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本来就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本来就没有精气。

万物元始的质体,最初是掺杂于恍惚无形之中,经过逐渐衍变而有了精气,精气又逐渐衍变而有了形体,形体又逐渐衍变而有了生命:现在它又衍变到了死亡;这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我的妻子将要宁静地睡在天地的大房子里,而我却因为她的离去而哭哭啼啼,

这不是不明白生死之道的表现吗?所以我不哭,敲着瓦盆唱歌送她离去。

在庄子看来,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过程,就像四时交替一样不可抗拒,人因为留恋生命,所以害怕死亡,于是就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和悲哀。庄子认为,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跟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一样,都是宇宙变化的一刹那间,人生与人死没什么差别。既然没有差别,那么活着不是什么乐事,死了也就没必要悲哀。

所以,最明智的人生活态度便是顺其自然,你出生到这个世上,就自然而然地活着,没必要庆幸什么;如果死了,就自然而然地回归,用不着为离开人世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充满快乐,如果他对自己、对他人都是这样对待,那么就会坦然一生。

无论任何事情,都要问问自己,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家人离去当然会难过,可是庄子想,我为什么要难过,我难过的有没有道理?很多人碰到死亡的时候,哭得很难过很痛苦,以为死亡就是很惨,其实并没有你想那么惨,死并不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死了之后你就会奇怪当初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哭。

后来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学生们说要帮他好好安葬,老师这一生太苦了。庄子说:“千万不要,把我丢到旷野中就好。”学生说:“那被老鹰跟乌鸦抓去吃掉怎么办?”庄子说:“那你就把我从老鹰口中抢过来,埋在地里面给蚂蚁吃。”

能把自己的死亡说的那么潇洒的人,都是有境界之人。我们的身体的确只是身体而已,是一具臭皮囊,到老的时候就腐朽了枯萎了,自然而然地会消化在尘土之中,这个时候你要问一下自己,我这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如果说人生有一件工作必做的话,那么就是要觉悟人生的智慧。

太多的人每天过着毫无目的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如厕、洗漱、上班、喝茶、看报纸、吃午餐、看股市行情。下班后,有家的人赶紧回去做饭,单身的就到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玩乐,直到筋疲力尽才回家,或者回家就打游戏,通宵达旦,第二天再顶着黑眼圈起床……许多人就这样茫然而毫无所获地混过一天。如此,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到了某天,人渐渐老了,身上的病多了,却还不觉悟。他从未思索过,有朝一日躺进棺材里,自己什么也带不走。

迷茫的人们该清醒了!你所执着的爱人不是永恒的,你所执著的官位不是永恒的,你所贪恋的金钱更不是永恒的。那么,世间何者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呢?智慧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人生的重点不在于你活了多久,也不在于你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而在于你活着的时候能否觉悟到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慧能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同类推荐
  •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的神奇力量

    性格对个人的人生经历、事业发展成败和命运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吗?如果有,有哪些有趣的人物、事件和观点可以证明给大家。怎样发掘性格的神奇力量?首先你要认识你自己的性格,了解它的特征、优势和缺点,然后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格,并能针对自己的性格,并能针对自己的性格做一些适当的改造和优化。组织管理中、职业发展中、婚姻家庭中运用性格的力量去获得幸福和成功。
  • 读《忍经》学生活

    读《忍经》学生活

    俗话说:“祸从口出”,动乱和灾祸的产生,是以言语作阶梯的;口是用来记载日、月、星三辰,宣扬五行的,许多灾祸都是由言语过多引起的。所以,说话行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天上有卷舌星能识别谗言,在那金铸人像的背后更有闭口不言的铭文。需要牢记的是:白玉破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来修复,可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口一动,嘴一张,话一说出去,千匹马也难以追得回来。古人感叹道:啊!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怎么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用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Mbook随身读)

    用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Mbook随身读)

    每一个员工都要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才能在企业中立足并发展。那么如何证明呢?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结果的价值导向异常明显,那么我们也就只能以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实例与操作方法,向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结果来证明自身的一切,并向我们告知了如何达到理想的结果和实施的步骤。《用结果证明自己的能力》的阅读就是一个造就高效能高执行力员工的培训过程。
  • 先贤教你学处世

    先贤教你学处世

    本书为一部集古代智者贤人们各种各样智慧的一部全书,汇聚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中的智者高士的智慧精华,近百个处世故事后皆有针对该故事的讲解和人生道理评析,阅读本书,就如同在学习一门多彩多姿的“智慧课程”,从中定能掌握到做人处事,社交口才,察人用人,谋略策划等方面的学问。
热门推荐
  • 我们一起疯过

    我们一起疯过

    若是梦,我愿长睡不醒;若是劫,我愿万劫不复。甘愿沉睡梦中,享那一世迷离……
  • 上古开天

    上古开天

    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什么是活着!更没有人能够在死后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他死了,却又活了过来。面对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在这陌生的世界,他要撕开那片天空,寻找生命最终的意义。
  • 九尾仙狐

    九尾仙狐

    “咦,这里是哪里?”她作为女主角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是一只小狐狸,谁能想到竟是上古之王九尾狐!在她修炼成人之后,必须要解开五道封印,分别是:悲愤,失去,痛苦,黑暗,牺牲
  • 两情相悦

    两情相悦

    这是一个被高大上男人先擒人后擒心,再到两情相悦的故事。节操一旦碎掉,碎一次和碎一辈子是一样的。他问:“什么样的爱情最美?”她答:“不经意的爱情。”于是他就在无数个所谓的“不经意间”,优雅地将她拆骨入腹……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月的猫子墨

    十二月的猫子墨

    十二月的猫咪难得我的好心一次,却让我灵魂互换。。敢在牛逼一点吗?我的式神怎么办契约我?我要一起忠于你?猫酱你要好好对我。。。。
  • 暗黑首席魔女警

    暗黑首席魔女警

    高冷总裁狄靳臣,遇上刚上任的顽劣少女片警。她不怕死的挑衅他,成功夺取他的关注。难得小姑娘这么有意思,他自然要给她尝尝苦头。可是她吃着苦头,他怎么心疼了呢?
  • 重生之五元大陆

    重生之五元大陆

    在城市的喧闹中,命运的捉弄却让自己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也让自己拥有了和天之骄子决逐次元大陆的实力最终谁能胜出?
  • 亩填星岁

    亩填星岁

    苍茫大地,广袤无垠;群雄逐鹿,割据一方。炎帝异火,可焚苍穹;武祖之能,动彻乾坤;雷祖一怒,无尽雷霆;水行天下,四海真龙;大漠楼兰,黄沙漫天;神木之主,恩泽万灵;无尽风域,飘渺无踪。三界异士,纵横天下;符师之威,一印即可封印九州;炼药之师,一丹可令起死回生;结界之士;一念可成永恒之域;铸造之师,一剑可破九霄雷霆。少年由紫域结界而出,身负着延续氏族血脉的责任,心怀着即将湮灭的整个氏族,踏入了这精彩绝伦的大千世界,成长之路,无尽磨难,稚嫩少年,又将经受几多浮沉……
  • 精灵辽邦

    精灵辽邦

    没错,他们就是龙族的后裔精灵——龙灵族,现如今他们统摄整个精灵辽邦,然而北方的猛天灵一族一直蠢蠢欲动,精灵灵辽邦将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难道大域之内,还有别的不知名的势力在暗中变强吗?龙灵一族的新一代,又将会迎来怎样的冒险与拼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