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7000000004

第4章 如风(2)

在百余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家美国公司驻中国办的商务代表的第三天,我看到了部门转发总公司的一份通知:公司即将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举行员工个人技能竞赛,由部门到各办事处再到总公司,层层选拔,最高奖项分别为:最具凝聚力团队奖和最佳个人技能表现奖。竞赛项目是与平日工作有关的外语口语、商务写作、书写、情景演绎、紧急事务应急和处理能力、礼仪、心理测试等。详细看完通告,我马上就去部门经理那儿报了名。我在签下姓名时,眼睛余光扫见部门经理诧异的表情,我就在想:老外不是很讲究公平平等的吗?难道新员工参赛不符合常理吗?还是我太新了,犹如初生牛犊不怕虎。

报名截止日的第二天,公司公布了参赛人员名单。全公司上下共有三十名参赛选手,中国区有十八名,我所在办事处有三名,我是其中一位。

按规定,比赛是在周末举行,层层选拔,由各分公司负责人任主考官。

一时间,公司上下议论纷纷。有人为我鼓劲:“不错啊,有胆量!”有人疑惑:“老的都不敢参加,一个新来的,居然这么大胆?”似乎更多的是讥讽,有的说:“不会吧?咱们的老前辈都到哪儿去了?居然让一新来的垫着?”“听说她不过从三流大学毕业的喔,也敢来外企撒野?”“哼,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等着看她出丑吧。”

对这些风言风语,我以笑应对。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我开始为比赛做准备。有天下班后,有位老员工悄悄往我手里塞了张小纸条便匆匆离去。我打开后,见上面写着:“加油,相信你行的!”心里顿时涌出一股暖流。

每场比赛都配备摄像,比赛过程被制作为视频传输给公司上层,由他们评判打分;同时,在比赛结束后,某些成功的比赛视频会上传到公司网站上,成为某些比赛项目的成功案例和日常工作的范例。我觉得自己很有参赛的范儿,由始至终,没有紧张过,轻松比赛,淡定自如。过五关斩六将,我在三十名参赛选手中笑到最后。

颁奖仪式专门设在公司三十周年庆典晚会上。当我从董事长手中接过“最佳个人技能表现奖”的金制徽章,庄重地戴在胸前,同时接过了装在大信封里的厚厚的奖金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董事长以幽默的口吻说:“你们难道不觉得意外吗?这是一匹黑马,很黑,很勇敢。我看了所有比赛的视频,这批黑马的自信和始终表现出的团队精神以及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赢得了我的尊重。我,鼓励这种精神。”转而,董事长微笑着问我:“顺便问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笑了,淡定地说:“因为我自信,因为我有丰厚的积淀,因为我还想我的积淀更丰厚。”

走到台下,我接受了比赛前对我冷嘲热讽的同事的热烈祝贺,我看到了那个老员工对我竖起的大拇指。

当晚,我用我丰厚的奖金,热情地请公司同事撮了一顿,然后又尽情K歌狂欢了一晚。

那一年,我成为了公司的风云人物,我这样一匹黑马一举夺冠成了公司上下议论的话题,也在那一年,在公司网络上,我被评为年度人物,我的英文书写、口语和其中一场比赛的应急处理成为范例。

我如此胆敢在新入职才几天就参加公司如此大型的比赛,因为我曾经参加过更大型的比赛,如大学系和学校及市级、地区间的双语演讲大赛,曾经为电视英语节目录音和配音,多年的外企工作的经验等。

我虽然是一个新员工,但是凭借自信和能力,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是的,想要在外企站住脚,就必须要有积淀,这是我的至深体会和经历。我同时也明白:我的获胜全靠一种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自信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会伴随着我的一生。

一场没有硝烟的惨战

始于八月的一场出口业务部和公司董事会的斗争,持续半年后,终因矛盾激化而愈演愈烈,最后到了部门全体职员集体请辞的关头。

一切源于公司长期以来的待遇不公。终于忍无可忍,出口业务部六位业务员揭竿而起,请求公司董事会为部门集体加薪和修改不合理的提成方案。而一向傲慢的老板先是对此不屑一顾:这帮老员工,这么多年也没听他们放过一个响屁,现在他们是吃错药了?让他们闹一会儿吧,看他们能闹出个什么名堂!

然而,这一闹就绝不是一会儿。六人的誓不罢休,让老板始料未及。一贯遇事打太极的老板,这次很自然又耍起了太极,先是极力安抚,后又拍胸承诺:公司董事会需时间研究讨论,尽快给以满意答复。

这一研究谈论就是半年的时间。六人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在等待无果的情况下再次揭竿而起。这第二次揭竿把老板的心揭慌了,但仍不同意我们的诉求,他坚信我们的行动成不了大势。这个老奸巨猾的商人情愿观望、等待、磨时间,也不愿意满足这些为他打拼多年的员工的合理诉求。

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斗争可谓是一场耐力的角斗。六人每天照样上班打卡,然后集中在会议室开会,商量对策,统一意见,相互打气鼓励。上午下班后,准点儿齐刷刷从会议室出来,一起到外面吃午餐。下午上班时间照样开会,准点儿下班。铁了心的我们唯出此策和老板磨时间。我们既不迟到也不旷工,我们就是上班时间开会,开不完的会,一堆烦琐的工作无人管无人问,看谁能撑到最后?

会议室外,是众人不同寻常的目光。有公司领导无奈且期待的目光,无奈这些人如此顽固不化,期待他们快点从会议室里走出来妥协;有各部门人员复杂的目光,鼓励的、赞许的、幸灾乐祸的。一时间,公司上下也心态各异,有火上加油的;有散布谣言的;有隔岸观火的;更有捺不住激动,欲借此天赐良机为自己争取利益而蠢蠢欲动的。

这是一场场心理战术,打的是耐力。那时的会议室,对公司领导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被施了魔咒的地方,但他们宁可侥幸等待,也不愿意走进去和谈;而里面的人坚守诉愿,空前团结,拒不妥协。

在我们连续开了半个月会议后,老板耐不住了,开始采取离间计,极尽TOPSALES(顶级推销员)之能事,不断把六人单独叫进自己办公室闭门密谈,苦口婆心地劝说、诱导。分别从老板办公室里出来的六人,有人仍坚定,毅然决然;有人在动摇,只为老板单独的许诺;有人在打着小九九,想借机为自己谋取私利。

于是,会议室里闭门会议上,坚定的人为动摇的人打气。于是,动摇的人再次坚定起来,打着小九九的人也暂搁私愿。大家再次抱团,一致对外。大家再次明确,妥协就意味着自取其辱。

当傲慢的老板还在幻想着有人妥协时,我们已齐刷刷站立在他的办公室里要求集体请辞,老板几近崩溃,但很快,这位激战商场几十年的老TOPSALES立刻从崩溃的边缘回过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采取离间计,和六人单独密斟长谈。老板先是把开战以来最坚决的两人,即主管和我,叫进办公室,让我们立刻选择去留。在集体请辞前,我们誓言一定要共进退,绝不妥协。当我依然坚定地表达去意时,老板随即从身后拿出早已批复的请辞。我在那一刹那明白了,在这场战争进入白热化时,在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要有人首先出局!

接下来,从老板密室里出来的四人,闷声不响。我在那一刻也明白了,在公司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要有人留下!留下的理由就是公司同意为他们加薪和修改提成方案并许以更多的利益。

我们第三次揭竿而起,却揭散了我们自己。我们坚定的誓言,在老板的逐个攻破下,终化作泡影。

离开公司时,我看着留下的四位同事,忍不住哽咽,只为并肩战斗近八个月而最终我独自离开。一个星期后,交接完工作,在公司打拼十年的主管也离开了公司,无人道别,无人相送。离去的两人曾跟进的订单和客源,分发给了留下来的四人,这对于收入和销售额挂钩的业务员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利益战的结局,公司上下也炸开了锅,有人扼腕叹息,有人讥讽揶揄,有人落井下石,曾想借鹬蚌之争而得利的人也悄悄藏掖好野心,做出与事无关、安心工作的高调姿态。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也许本无对错,因为双方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或争取利益,或维护利益。战争平息,一切尘埃落定,亦说不上孰胜孰败。一起并肩作战的人,去的去,留的留,为利而留,合情合理;为义而去,可嘉可叹。

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我从事外贸十五年来,所经历过的最惨烈的利益战。我为这场战争哭过、痛过、受过伤。而今,一如我多年来的刚烈,已把那场战争挥之为往事,祝福留下的人,我在阳光中迎接未来。

风流潇洒的英文小三儿

有时候,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陡然想起,会有很特别的感触。一天,猛然想起自己在外企工作十几年,一直都在用着一个英文名字,想来吓自己一跳。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我就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陌生人。

十几年来,我先后在美国、荷兰、英国、法国公司工作过。工作期间,外籍老板和同事称呼中国同事均使用英文名字,中国同事之间也互相称呼英文名字。除了口头称呼,电子文件如邮件及打印文件、公司部门文件等都使用员工的英文名字。当然,在行政人事部门,对中国员工的登记和签订合同等一定是使用中国本名。我在美国公司工作期间,老板规定每位中国员工都要有英文名字。

在改革开放之初,有英文名字的中国人是凤毛麟角,但大多被当时还很封闭保守的国人视为崇洋媚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国人有英文名字,甚至有多国的名字,一点都不为怪,我的一位翻译朋友,向美国人介绍自己是丽莎,对俄罗斯人说自己叫娜塔莎,在澳大利亚人面前说她是萨曼莎。我常担心她会报错名字,她潇洒一笑:“名字不重要,知道自己是谁就行了。”可是,这都仨名字了,还不重要?

因公或因私,我所接触到的外贸行业,无论是外企、国企还是私企,人们一般都互相以英文名字相称呼,同公司员工之间,与外单位员工之间都是如此。有英文名字和以英文名字相称呼,先是在工作中习以为常,后渐渐延续到生活中。除了在外贸行业,英文名字还使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着英文名字。常看见有这样的情景,俩中国人初见,互相报上姓名后,还会互相问对方:“请问您的英文名字是什么?”曾经,在外籍公司,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一个英文名字,会被认为很怪很OUT。

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被称呼英文名字,以至于偶尔被人叫本来的中文名字而一时反应不过来。很深刻地记得,一次,有位同事叫我的中文名字,我愕然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应答,等终于反应过来是叫我,才尴尬应答。现在想起这事儿来,心里仍觉尴尬。我不得不承认,因为有了洋名,我们有时候淡化自己的本名。

在洋文化浓厚的外企,叫着洋名,拿着高薪,亲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曾经的我,以在外企工作而飘然自得。

诚然,在外企和从事外贸外事工作的中国人,因有着外国名字而大大方便了工作,拉近了和外商的距离。同样,因为英文名,外企办公室里怪态百生。我见过有人因有着英文名字而沾沾自喜,高高在上;我见过有人对没有英文名字的人横眉冷眼;我见过有人频繁使用英文名字而忘了自己的本名,我还见过有人视英文名如潮流,频频更换。这么多年来,因英文名字,我对一位在英国公司工作时的同事小林仍心怀敬意。面对老板一次次地催促让其起个英文名字,小林均不卑不亢地拒绝:“我是中国人,有个中国名字已足够,不需要英文名字。”工作能力非常强的小林让同事们甚至老板都刮目相看。

渐渐地,我的心里开始有了变化。我常反思:为什么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有外国名字,为什么外国人在中国还希望咱中国人有外国名字,为什么外国人在中国却不取个中国名字?为什么外国人来中国创业还要让中国人去适应他们?为什么咱中国人那么喜欢附庸风雅?我甚至开始为自己的英文名字而觉得别扭。

事实上,我所接触过的外国人中,有些也有中国名字,并且以有中国名字而骄傲。我曾就职的一家法国公司的老板,就有一个很优雅的中国名字,并专门请人用草书写在宣纸上裱好挂在墙上。这些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让我尊敬。

时过境迁,和多年前中国人追崇外国名字相映成趣的是,越来越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都取中国名字。曾经疯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惊奇地发现,在世界的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也在疯狂地学习中文。世界各地的中文学校,从官方的孔子学院到民间的语言培训机构,数不胜数。在世界各地客商云集的国际性展会上,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客商的名片上都是中英文版本的,还有着中国名字,他们中多数都是取本名的汉语谐音而得。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一位荷兰客人,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个很醒目的中国名字“罗大力”,而他本人高大魁梧,和他的中国名字很相衬。这些,无不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力增强、在全球影响提高的一个表现。

后来,在公司或在交易会上,向客商做自我介绍和交谈时,我通常以中国名字称呼。在交易会上,如客商问起我的名字,我会很大方地向他介绍我的本名,即我的中国名字。

在我看来,中国人有外国名字很正常,这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当我们以外国名字自称的时候和为自己有一个洋名而扬扬自得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别忘了自己的本名是中国名。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英文名字不过是工作时使用的一个符号而已,以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调侃,本名就是原配,英文名字就是小三,再风流潇洒还是要回归原配。

金融风暴中的阳光天使

2008年,始于美国雷曼兄弟破产的金融危机如多米诺骨牌般迅疾波及全球,接着是全球经济的萧条和萎缩。作为拥有千万密集型加工工厂的中国,面临和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因依赖国外品牌的加工订单,在国外购买力严重下滑的形势下,国内大批工厂纷纷倒闭,一些中小外贸企业也关门歇业或停步不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职于一家法国外贸公司的我,亲闻了同行业面临金融危机所处的困境。外企员工们都在担心自己所在的公司什么时候要关门,于是,一些“身手敏捷”的人便开始实施“保饭碗行动”公司的未婚女员工们在暗自较劲,看谁能攀上单身上司或老板,以便找好后台;已婚未孕的加紧造人,甚至未婚未孕的抢先怀孕的也有,以此来保全饭碗,以避免被炒鱿鱼的厄运。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
  • 理解死亡

    理解死亡

    了悟生死的智慧!唯有理解死亡,才能理解生命的真谛。当今日本影响力第一的佛学导师,阿鲁老和尚的生命哲学。
  •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激励青少年的100个奇妙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民间文学与小说故事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民间传说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文化创造、杰出人物的贡献,以及家庭、婚姻、民间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含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代名女、帝王将相、诗联趣话、现代故事、爱情故事、校园故事、传奇故事等。
  • 美国脱口秀

    美国脱口秀

    在美国,那些靠口才生存的节日主持人最受人欢迎也最受人尊敬。那睦顶级明星中有白种人、有黄种人、也有黑种人,并且不分男女与肥瘦、美丑、年轻或年老。惟一的尺度是口才,或亲切感人、或气度非凡、或风趣幽默、或妙语连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崇拜的就是手拿麦克风的主持人,并且把他们当作拯救美国的真正的英雄,他们用正义、真理之声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曾使许多美国人不安的“麦卡锡主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尊崇主持人、美国主持人收入丰厚的原因。口才的成就在美国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秀口时代。
  • 走向成功丛书:决胜人生

    走向成功丛书:决胜人生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热门推荐
  •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穿越古代做首富做大侠

    小学老师一朝穿越在古代一个傻子乞丐的身上,身份的落差让他无法适应乞丐的生活,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一种可以御寒的绝世武功,于是乎他开始收拾乞丐众创业。这是一个创业加娶妻的故事。本文爽文向,不求合理,但求轻松完成人生巅峰。
  • 冬生

    冬生

    本为天真怜儿,奈何现实逼人。小时候的冬生被宠爱着、保护着。不知人间疾苦,不识现实险恶。本以为嫁得如意君,就此了一生。奈何棋盘瞬息变换,沦为棋子,殊不知。醒悟时,为时晚,心灰意冷,只求自保。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雨暖初夏

    雨暖初夏

    【这是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他们曾蜷缩在教室的角落里,偶尔抬头,对上彼此的眸。他们曾奔跑在夕阳下的操场上,浅浅一笑,足以和日月比肩。他们曾漫步在初夏的山林中,享受初夏的小雨带来的淡淡的暖意。后来,所有的一切都被刻进了时光里,就像,那一年初夏的初夏,那一年初夏的小雨,后来的后来,亲爱的你,有没有发现,雨,暖初夏。
  • 黑暗的郁殇

    黑暗的郁殇

    黑暗中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夜色,无声的坐在漆黑的王座上,手斜握着一把黑色长剑,散乱的长发上别着一青灰色的簪子,冰雕的面具散发着冷寒的气息,一身黑色的紧身衣,全被夜色的黑暗包围,爱恨几时寸肠断,情殇亦神伤,岁月流殇,何曾失落,梦影几回留存,得不到的郁殇,伊人已远嫁她人,可爱的静儿也为他而死,神女无奈的离去,同为黑暗一派的灵儿也不知音讯。黑暗中来临,扑朔迷离的身世,师傅的惨死,不断的被背叛遭受诬陷,在杀戮中崛起,挥剑斩情丝,无法把握的命运,渐渐觉醒的记忆,是魔是错早已分不清,在大势力中挣扎。剑,何为剑道,魔剑的抉择,天魔幻影剑法,是生存还是哀悼,可怜的坚强,黑暗中操纵一切。冰雕下冷峻的容颜,
  • 她死在QQ上

    她死在QQ上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吧......”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 魔鬼代号班

    魔鬼代号班

    鹿鸣曾经是顶级杀手,是世界兵王……却因为一次小小的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失去异能,变成一个大学学生,然后开始风生水起的生活。原本美好的生活,却又许多杀手刺杀鹿鸣,让他那可怕的生份再次……
  • 庶女不乖

    庶女不乖

    若有机会重新来,你会选择什么?宠爱自己的夫君,虽不合却无心伤她的妹妹合力演戏将她逼入绝境。被信任的人出卖却无力回天的感觉,她秦之卿再也不愿尝试。若有机会重来,她就算是死,也要拖着她们一起下地狱!
  • 盛世兽妃:废材三小姐

    盛世兽妃:废材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御兽之王,第一佣兵,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一个废物身上。啥?偶然抓回来的小狐狸居然是灵狐之王?!化人形后居然还是个超级大美男?!人生若只是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 衍天祭

    衍天祭

    由生及死,有如同梦魇般伴随左右的,这种东西,叫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