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8600000026

第26章 文学(2)

【人物】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文艺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一般地说,人物是构成形象的主体。叙事性的文艺作品一般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和人物的各种活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多是成功地塑造典型人物,用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

【正面人物】指文艺作品中为作者所肯定和歌颂的人物形象。每个阶级的作者都在作品中塑造自己赞赏的正面人物,至于把什么样的人物当作正面典型加以肯定和歌颂,则由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所决定。具有民主性、人民性的作品里的正面人物,多是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进步社会力量的艺术形象。

【反面人物】指文艺作品中为作者全面否定的人物,是作者着力鞭挞的对象。每个阶级的作者都在自己的作品牛创造自己针砭的反面人物,至于作者否定什么样的人物是受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制约的。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的作品,其反面人物多是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反动的社会势力的艺术形象。

【中间人物】文艺作品中动摇和徘徊于两种政治力量、两种社会倾向之间的,作者予以期待和鞭策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常占多数,矛盾往往集中在这些人身上。在文艺创作中,如何表现好中间人物克服自身的动摇性,积极向进步方面转化,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教育意义。

【人称】指记叙、抒情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叙述人的口吻身份。人称是作者叙述的角度问题,或者说是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的问题。一般说来,作者常采用第一人称(自称)或第三人称(他称)来叙述。

【第一人称(自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直接叙述所见、所闻、所感,好像是在对读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一件小事》、《故乡》和《雨中登泰山》等,在文章中“我”是作者自己。在文学作品中,“我”可以是虚构的人物。“我”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叙事性文学作品有时运用这种叙写方式,在抒情文学作品中更为常见。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像跟读者侃侃而谈,有亲临其境的感觉,生动真实,自然亲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便于抒发感情和发表议论。

【第三人称(他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情经过客观地告诉读者。如文章《包身工》、《路标》。《党员登记表》。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不同,它不是从“我”的角度直接进行叙述,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第三者的立场,从旁进行叙述。同一作品中,一般地说,人称应该是一致的,但有的作品为了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人称也可以变换。如鲁迅《祝福》,开头和结尾采用第一人称,中间部分使用第三人称。在确实需要改变人称时,要交代清楚,以免混乱。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即使是隐秘的情景,作者都有权反映而不会引起读者的怀疑。因此,它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

【人物性格】文艺作品中人物在全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作风和习惯等方面的总和。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以从各个方面写出一个人的完整的性格,也可以着重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而又独特的性格特征,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节】在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演变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以现实生括中的矛盾斗争为依据,经作者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而成,用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进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文包含作者在提炼、加工过程中的见解和倾向。情节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人们通常把这种有头有尾、循序发展、环环相扣,具有因果联系的情节叫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些作品在这四部分之外,前有“序幕”,后有“尾声”。但这不是情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同一情节内容可以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即可以按时序展开,也可以颠倒时序使其倒置:但都必须以有助于塑造人物、实现主题、增强艺术效果为目的。

【细节】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没有大量的真实生动的情节,就不能描绘出具体的社会环境和鲜明的人物性格。

【结构】文艺作品和文章的组织形式或构造方式。结构的主要任务是:人物关系的处理,情节的安排,篇章的布局,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穿插,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结构应依据作品不同的内容和样式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材料。在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常以情节的发展过程,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作为结构的主要依据。在议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按照对事物认识的规律,把“提出问题一分解问题一解决问题”作为开展论述的顺序。安捧结构要注意以下四点:1.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要尽可能地反映事物发展的阶段性。2.文章中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人物的成长与变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要尽可能地反映事物的量变和质变。3.文章中的过渡、伏笔、照应等,要尽可能地反映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4.文章的详略、疏密,要尽可能地反映客观事物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场面】叙事性文艺作品或戏剧演出中,人物与人物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相互发生关系,展开一定的活动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场面是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在场的人物变了,或时间、地点转换了,场面也就变换。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在场面不断转换中不断体现的。场面转换可以是前后相接、因果相承的直接递联,如《雷雨》的四幕;也可以时断时续、交错推进的间接递联;如《子夜》各章。场面的组织安排都为艺术形象和表现主题服务的。

情节的组成部分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故事情节的这几个组成部分,在具体作品中总是根据作者的艺术要求来安排的,并不一定和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相合;有时有的部分被省略,次序也可以颠倒、交错。

【开端】叙事性文艺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指作品中引起矛盾冲突展开的第一个事件,是此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起点。整部作品以这个事件引出情节的矛盾冲突,确定矛盾冲突的性质,揭示故事发展的线索,并埋伏下人物性格发展的趋向。好的开端应干净利落,紧扣作品的主题。

【发展】叙事性文艺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指情节开端后,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在这一阶段里,对主要力量的矛盾斗争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向前发展,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明朗,矛盾冲突逐渐推向顶点。它是情节推向高潮的基础,因而情节的发展部分在整个情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文学作品,情节的发展部分都有一个曲折复杂、引人人胜的发展过程。

【高潮】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指作品中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到尖锐、紧张阶段,将决定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的关键一环。在高潮中,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都获得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一般说来,高潮出现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如《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允许军健买酒解渴,并且自己也破例喝酒,这是斗智的决胜阶段,也是矛盾发展的高潮。高潮之后,矛盾冲突急剧转化,情节即进入结局阶段。

【序幕】又称“引子”。原戏剧术语。指某些多幕剧在情节正式展开以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人物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或揭示全剧的主题。后来泛指某些叙事性文艺作品在矛盾冲突尚未充分展开之前,对人物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作的交代和指示。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开始对别里科夫的介绍就是序幕。序幕不是情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许多作品所没有的。有序幕的作品往往都有尾声与之相呼应。

【尾声】叙事性文艺作品的特殊组成部分之一。作品基本情节结束后,作者另写一段(戏剧中就是一场)作些补充交代。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杀死陆虞侯后,“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喝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这部分的情节就是尾声。尾声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1.展示社会发展的前景;2.对作品所描写的事件作出评价;3.对基本冲突结束后人物性格的变化作出预示;4.对作品结局之后的人物命运的趋向作出暗示。尾声是对基本情节的补充,一般不属于基本情节的范围,常与序幕相呼应。如《雷雨》前有“序幕”后有“尾声”。有的文艺作品,有时还存在着非情节因素的“尾声”,这就是作者自己的议论。如《故乡》结尾:“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伏笔】文学创作和文章中的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管桦《雨来没有死》中,先写雨来生长在河边小村,游泳本领很高,为后来雨来潜水逃脱日本侵略者的枪杀作了暗示,这就是用了伏笔手法。采用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在戏剧作品中,“伏笔”又称为“伏线”,主要是用暗示、重复等方法,预先透露情节的线索。

【线索】在小说和文章中,贯穿全部材料的脉络。线索像一根无形的红线,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它是作者思路在行文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作品中总有一条或更多的线索。但主要线索只有一条,叫作主线,其余叫作副线;主线统率全篇,副线要围绕主线展开。也有些记叙文的线索有明线和暗线之分。例如小说《药》,一条线索是用人血馒头治病,是明线,另一条线索是夏瑜被捕牺牲,是暗线。线索大致有五种类型:1.以人物作线索。如《一件小事》和《孔乙己》中的“我”和《足迹》中的“周总理D,等就是以人物作线索。2.以实物作线索。如巴金《灯》中的“灯”、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就是以实物作线索.3.以一项活动作线索。如文章《雨中登泰山》、《内蒙访古》和小说(第二次考试,等都是一项活动作线索.4.以事件作线索。如《失街亭》的“街亭的攻守”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找药运药救人”就是以事件作线索。5.以感情作线索。如文章《秋色赋》就是以对丰收的“赞美感情”作线索。

材料的取舍和组织都要围绕线索。线索要从头到尾清楚地体现出来,不能中断或含糊不清。

【悬念】戏剧、电影或小说等文艺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作者和导演在确立了矛盾冲突之后,并不急于揭开谜底,马上把矛盾解决的结果揭示出来。这样借以引起观众或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中国古典小说中常在矛盾冲突最紧张、最尖锐的时刻设下扣子,使读者急于知道故事的结果,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运用悬念的目的是要通过悬而不决的事件的发展,充分显示人物的性格,而不是弄玄虚,故作惊人之笔。

【点题】写文章的一种方式,多半用在结尾处。点题就是点明主题,起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的作用。作者把文章的主旨用精彩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原君》末段点题,告诫后世的君主,要警惕悲剧的结局,从而说明“明乎为君之职分”的重要。这一段把话头引到君主的本身利害,言及这份“产业”,想保也保不住,还要遭杀身之祸,并且祸及子孙。和上文“视天下为莫大的产业”,“为子孙创业”相呼应。

点题之笔用得好,可以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但是,不是每篇作品都要“点题”。有些文章通过记叙和描写,读者已能体会文章的主题,如再去“点题”,就会成为画蛇添足了。

【叙述】文学创作和文章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它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叙述的手法往往和描写等手法综合使用来塑造艺术形象。叙述侧重于写事物的动态,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其功能在于反映事物运动的情状和规律。叙述可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和夹议夹叙。

【顺叙】叙述的一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铺展情节、显示人物。顺叙是常见的叙述方法。如《雨中登泰山》、《百合花》、《药》等。运用顺叙的方法要注意材料的取舍,防止平铺直叙、罗列现象、记流水帐的毛病。

【倒叙】叙述的一种。指不按照时空先后的顺序,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首先写出来,然后再回转笔头来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的叙述。如(祝福,就是一篇运用倒叙的范例。该文先写祥林嫂被摧残致死的结局,然后再写她的生平。采用倒叙手法,要注意把倒叙的起止交代明白。结局一般或事件简单,不必颠倒叙述。倒叙是作品基本情节开展的引线,应作适当安排,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能脱离表现主题和开展基本情节的需要,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形成弄巧成拙的后果。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佳话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佳话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民间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本书介绍了社会新闻的特征及功能,社会新闻的发展,社会新闻采访技巧,社会新闻写作技巧,社会新闻评论写作技巧,社会新闻的编辑,社会新闻热点报道技巧,社会新闻的播音与主持等基本知识。
  • 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世界经典太空海岛科幻故事

    世界经典太空海岛科幻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科幻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本书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创新,用浓笔为我们诠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独辟蹊径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其中的课堂创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指引教师完成教学创新和提升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烊光依旧:断肠爱

    烊光依旧:断肠爱

    你是我的青梅,我是你的竹马。但是为什么,不可以结合成青梅竹马呢?那年初夏,一场车祸带走了你的生命,是因为我,是我!如果可以我愿来世再爱,我愿许你一生一世。可是曾经的爱不在了,所以我的心里只剩下空寂,一片空寂……
  • 妖孽妖王:绝世神医,轻轻宠

    妖孽妖王:绝世神医,轻轻宠

    他是妖界之王,卑俯一切,杀人如麻,冷血无情。却唯独对她温柔。而她却是灵界的神医,妙手仁心,明察秋毫,从不救不该救之人……当他们第一次相见,他便动了心。但是,他伤的她那么重,重到她已经失去了爱他的信心…………
  • 最强女配:征服高冷总裁

    最强女配:征服高冷总裁

    她资质平庸,身边总有很多耀眼的主角,她一直都是衬托别人的绿叶,有人用她挡子弹,有人把她当成提款机。他将她看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宽衣解带一炮而红后,认为她失去了使用价值狠心遗弃,害她成为全城最受瞩目,名声狼藉的女人。有一天,他气焰嚣张走进她的房间,鼻青脸肿爬出来,才发现她是个披着羊皮的红太狼。当揭开真面目时,谁都无法与她媲美。主角是用来超越的,男人是用来征服的!女配的职业生涯,且看她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 花季的心遗失在哪

    花季的心遗失在哪

    那阳光下的花季,那美好的青春--遗失.她爱,她恨,她伤,更痛...他们彼此伤害,她的心--遗失.在同龄人都在享受花季的美好时,无限的伤痛已让她伤痕累累,她无悔,只愿上天能给她重拾的机会,让她沐浴青春的阳光,在别人眼中她是受尽家庭关爱的明珠,在她眼中她却是宠物被无情的玩虐,雪白的床单,刺眼的一抹红,她失去和其他人一样选择的权利...
  • 星,辰

    星,辰

    他们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命运这东西是上天安排的,演绎出属于他们的故事……
  • 不想飞升

    不想飞升

    在人人皆以飞升仙界为目标的时候,陆飞却在为了不飞升而绞尽脑汁。但是当有一天,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以后。为了报仇,他却强行的破碎虚空!!
  • 水浒之英雄前程

    水浒之英雄前程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外贼入侵,内忧不止,朝廷无能,山寨林立,不求思变,便即无路,清风寨副寨主小李广花荣屈居庸人之下,励精图治,广纳人才,斗智斗勇,终于位极人臣,但他无意江山,只求家国,因而独辟蹊径……
  • 一捡定情:我的老弟是魔王

    一捡定情:我的老弟是魔王

    顾茵茵这辈子懊恼的事,是自己在三岁时那场手贱的行为。只因为嫉妒好朋友林希有了一个小弟弟,她就脑抽的在河堤上捡回了一个弟弟,她还嘴欠的给他起名----顾小果。“福祸相依,因果循环;没有了你,怎么有我?”顾小果那张万年寒冰脸每每这样对着顾茵茵说这话时,顾茵茵每每都义愤填膺,心中默默暗自打定主意,从此要推翻他的压迫,翻身农奴把歌唱。只是,老天爷怎么老是像和自己开玩笑一样,顾茵茵注定被顾小果吃的死死的!难道,这真是智商有差别,情商不够力?天啊……茵茵不想要这样的结果。本文1V1,男主恶魔,傲娇小腹黑。女主人类,苦情小霉女。
  •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曼珠沙华是开在冥界的一种花,也叫彼岸花,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受了诅咒的两个人再次重生,重生之后,就能在一起了吗?唯有让时间来见证了……
  • 邪王来临:妃还未自立

    邪王来临:妃还未自立

    伊幽某企业千金,十岁前是人人羡慕的天才少女,父母也是对其十分宠爱却性子古怪只视电脑如命。十岁生日之后便没再碰过任何书籍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渐渐地忘记以往的天才少女只知道她是个只知道吃和玩的废物。据说她的每个房间里都会有一台电脑就怕到哪不方便带着还可以随时玩也还听说她专门有个房间放着各种餐具数量之多让人乍舌。本应继续享受着这种悠闲生活的她却因母亲一时的气愤而给了世敌机会搭上了她这条性命。获得重生的她却失去了她前世所拥有的一切没电脑,没没钱花,没人疼。噗!一口鲜血。然而在一次测灵中得知自己竟然还是没有灵力的废物,且看这么一个一无是处却接近崩溃的人在异世是如何拼摸打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