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4900000025

第25章 生活认知(1)

001割臂之盟

在古代,男女没有结婚之前男方是不可以擅自进入女方的闺房的。

春秋时期,鲁庄公见到党氏的女儿孟任,就喜欢上了她,开始追求孟任。但是孟任每次见了他都把门关上不理他。孟任将鲁庄公这样的大人物拒之门外,可见她的勇气。鲁庄公觉得她是不可多得的女子,于是答应娶她为夫人,孟任这才答应他的要求,并割破自己的手臂,和庄公订下婚约。可见孟任是一位贞洁、勇敢的女子。

成语释义

用割破手臂的方式立誓。本来表示男女秘订婚约,后常用来表示和亲人诀别。

故事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

出处译文

开始的时候,鲁庄公修的楼台和党氏的家相临,两人做了邻居。鲁庄公见到党氏的女儿孟任,就喜欢上了她,开始追求孟任。但是每次孟任见了他都把门关上不理他。后来鲁庄公表示要娶孟任为夫人,即诸侯正妻,孟任这才答应了庄公的要求。孟任把手臂割出血,表示和庄公订下婚约。

002一日三秋

《诗经·王风·采葛》中这样写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里叫采葛、采萧、采艾的姑娘是同一个人。一日不见,如隔了三个月、三年那么久。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思念之情。

成语释义

形容男子思念心中的爱人所产生的急切的心情。

故事出处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出处译文

那个采萧草的姑娘啊,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像隔了三个秋季(九个月)那么久!

003雪泥鸿爪

宋代文豪苏轼和弟弟苏辙曾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游历,在当地的一所寺院留宿。寺院里有一个老和尚叫奉闲,对他们殷勤款待,三人相聊甚欢,无所不谈。临走时,苏轼和苏辙在寺庙的墙壁上题诗。苏辙(字子由)后来作了一首名为《渑池怀旧》的诗来记述这段往事。

后来奉闲和尚去世,苏轼回忆起当年游渑池的情景,感慨不已,便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以纪念奉闲。全诗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的大意是说:人生在世,四处漂流,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就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在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鸿鹄留下的爪印并无标记之意,因为它来去自由,随意而飞,不分东西。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寺院的墙壁已经损坏,已经没有机会再见到当年的旧诗。那次去渑池的路途崎岖,路又远,人又疲劳,连骑的驴子都累得叫起来。

成语释义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故事出处

宋朝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译文

人生在世,四处漂流,偶然留下一些痕迹,就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在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004博士买驴

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学问多了当然好,但是他又过于自负,喜欢炫耀自己的学问,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博士身体差,不能没有脚力,于是他就去市场上再买一头。跟卖牲口的人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笑他迂腐,并且说自己不认识字没法写。

博士说:“那我代写一份好了。”卖驴的同意了,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如此认真又投入,过了好长时间才写好,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觉得有趣,就围上来听。

凭据很长,博士念得又慢,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

卖驴的听后感觉像是掉进了云雾里,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你不用写那么多。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邺城流行这样的话:“博士去买驴,写了三纸的收据却没有提到一个‘驴’字。”

成语释义

讽刺文章长篇累牍,却谈不到点子上。

故事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出处译文

邺城流行这样的话:“博士去买驴,写了三纸的收据却没有提到一个‘驴’字。”

005游刃有余

《庄子·养生主》里记载,战国时,有一个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不但动作快,而且下刀剥皮剔骨都非常熟练,很快就能把一头牛的肉和骨全部分解开来。梁惠王看了连声赞叹,并说:“你宰牛的技术竟高明到这样了啊!”

厨师回答说:“我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不仅因为技术熟练,而且还因为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我已经完全弄清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我的刀虽然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而刀刃还像刚磨过那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总有一定的空隙,我的刀刃又磨得极薄,比牛骨节间的空隙还薄,所以用这样的刀刃来分解有空隙的牛骨节,运转刀刃是大有余地啊。”

梁惠王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强调,养生的重点在于依循自然规律,避开不利于身体的目标。他还指出,“养生主”的“主”,就是人的精神。养生不仅要注意养形、养志,更要注重养神,正所谓“安时更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只有精神饱满,身体才可以长存。

成语释义

指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劲。

故事出处

《庄子·养生主》:“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出处译文

用这样的刀刃来分解有空隙的牛骨节,运转刀刃是大有余地啊。

006东施效颦

越国的西施长得非常漂亮,人们都非常喜欢她。西施身体不太好,时常心口疼,所以她总是轻轻地捧着胸口,微微地皱着眉头,这样时间一长就成了一种习惯的姿态。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所以这个姿态不但一点也不难看,人们还说这样倒更显得好看了。

离西施家不远,有个长得很丑的女子,有一次遇见西施,并且听见人们对于西施的美纷纷称赞,她非常羡慕。回家以后,便模仿西施的姿态,双手按着胸口,紧紧地皱着眉头,慢慢地走路,自以为也很美了。

可是,因为她本来很丑,还要如此勉强做作,就成了一副怪模怪样。人们看到她那装模作样的姿态,觉得她更难看了。

成语释义

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故事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

出处译文

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行走。

007呆若木鸡

战国的时候,人们很喜欢斗鸡的游戏。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当时齐王是个斗鸡迷,专门请纪渻子帮助他训练斗鸡。

过了十天,齐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看到别的鸡的影子,虽然已经不乱动,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十天,纪渻子终于对齐王说,斗鸡已经训练好了。

待到斗鸡的时候,对手的鸡气势汹汹,又叫又跳。纪渻子训练的鸡却没什么反应,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但已经有些呆头呆脑,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竟然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掉了。

以后,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的鸡斗,自然场场获胜,这只鸡也名声大噪。“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在庄子看来是一种美德,鸡有这样的表现,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

成语释义

现在用以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故事出处

《庄子·达生》:“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出处译文

这只鸡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像是木头做的,这样的鸡已经具备了完美的精神境界。

008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专卖珠宝的商人。有一次,他带上一批珠宝到郑国去卖,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他想了一个招揽顾客的办法。

他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料,做成许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羽毛。他想,把珠宝放在这样精美而散发出奇香的小盒子中,郑国人就一定会被吸引而购买珠宝。

于是,这个珠宝商就满怀希望地带上这些货到了郑国。到达郑国之后,他来到最繁华、最热闹的街市上展示他的珠宝。

果然不出所料,马上有许多人围拢来驻足观看并欣赏。而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饰如此精美的盒子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一个,打开盒子后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珠宝商后,拿着盒子十分高兴地走了。

成语释义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故事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出处译文

郑国人买了装珠宝的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对方。

009打草惊蛇

南唐的时候有个县官名叫王鲁,他做官的时候,经常接受贿赂,搜刮了不少钱财。衙门里上上下下的官吏也都暗地里受贿、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老百姓怨声载道。

一天,王鲁批阅案卷,发现他的部下被人联名控告,说是营私舞弊、违法乱纪,一件件事情有证有据,揭发得清清楚楚。这些事情,几乎和王鲁自己平时的行为一模一样。

因此,他一面仔细看着案卷,一面浑身发抖。心想:“这简直就像是告我一样,以后我得多加小心才是。幸亏这个案子落在我的手里!”可能是由于紧张,他居然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王鲁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你们虽然打的是草,可是我这条藏在草里的蛇,却已有所警惕了。

成语释义

比喻行动不谨慎,反使对方有了戒备。

故事出处

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出处译文

尽管你只是为了打地上的草,可我已经像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被吓了一跳。

010一衣带水

南北朝末期,长时间分隔南北的人们渴望国家统一。隋文帝杨坚顺应人心,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那时陈后主在长江以南立国,隋文帝在长江以北立国。杨坚的军队碍于浩浩的长江,不敢轻易进军。

杨坚在长江沿岸驻马观察。他望着雾气迷茫的锦绣江南,斩钉截铁地对大臣高颎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就因为有一条像衣服带子般的江水,就不去解救我的子女吗?”说罢,他下令造船渡江,一举灭亡了南朝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梦想。

成语释义

本来是指不能被长江妨碍军事行动。后来指江河湖海等水域不能对人们的交往加以限制。现在指水域狭窄,彼此间非常近。

故事出处

《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出处译文

隋文帝对大臣高颎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就因为有一条像衣服带子般的江水,就不去解救我的子女吗?”

011一抔黄土

西汉文帝之时,有一个叫张释之的人,担任廷尉之职。他无论遇到何种案件,都依法办理,因此深得人心。

有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中渭桥,桥底下突然跑出一个人来,将拉车的马惊动了。卫兵立即将那个人抓住,由张释之亲自审问。审问完毕,张释之向文帝报告说:“这个人是长安人,看见天子的车马来到,非常害怕,就躲在桥下。等了半天,他以为车马早已过去,这才跑了出来。他从桥下出来,看见车子正在过桥,就慌忙走开,所以使御马受惊。根据他的过错,应该罚他黄金四两。”

汉文帝听到那人只有这点罪过,怒气不息,大声说道:“此人使我的宝马受惊,非常可恶。幸亏我的马性情柔和,若是烈马,岂不将我摔伤?这个人理应从重治罪,可你却只是罚他四两黄金,岂不便宜了他!”

张释之连忙向天子解释:“法律是众人的事情,如果进行不当的处理,百姓就不会信赖朝廷。我担任廷尉之职,更应当公平断案。如果我掌握轻重不到位,全天下的法律就都会出现偏差,百姓也就不知该怎么办了。”听到这番恳切的分析,汉文帝想了很久,才说:“廷尉说得有理!”

过了一段时间,张释之又遇到一件盗窃高祖庙里的玉环案件。汉文帝知道此事勃然大怒,要灭小偷的九族,可是张释之只判小偷一人的死刑。汉文帝大为恼火,斥责张释之道:“盗窃先帝的庙器,可称得上最大逆不道了,我不但要杀他,还要杀他的九族。可你却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办,这是什么道理?”

张释之脱帽叩首,向皇帝陈述了自己的办案依据:“刑法是要区别轻重的,今日若将偷盗庙器者灭族,那么将来如果有人从先帝的坟墓上取走一抔土,陛下还怎么加重处罚呢?偷盗庙器与破坏陵墓相比,那罪行只不过是万分之一啊!”

听了张释之的话,汉文帝只得和太后仔细商量,最后同意了他的判决。

成语释义

比喻极其微贱的东西,犹如一把土;也比喻渺小没落的反动势力。

故事出处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其加其法乎?”

012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生活奢侈,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管朝廷上的事情,大臣们找不到决策者,苦不堪言。由于齐王很厉害,众人都不敢劝说他。眼见得齐国就要走上贫弱之路。

淳于髡口才出众,多次到诸侯那里去,却从来没受过屈辱。他去见齐威王,对他说:“咱们齐国王宫之内,有一只大鸟降落,三年的时间,它不飞也不叫,您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吗?”

齐威王笑笑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来齐威王平常喜欢说隐语,他明白淳于髡是借隐语对他进行劝告,且劝得在理。于是他改弦更张,召见齐国的七十二个县官,赏了其中的一位,杀了其中的一个,接着又派遣军队,将各路诸侯打败,称霸于天下。

对于齐威王的这些行动,天下众诸侯惊慌得不得了,只得对他俯首帖耳。从此以后,齐威王平安地治理国家达三十七年。

成语释义

比喻平时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一旦有机会就做出让人吃惊的事情。

故事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处译文

这只鸟不飞也就罢了,一飞就会冲天而去;不鸣叫也就罢了,一鸣叫就会让人感到惊异。

013一鳞半爪

唐朝时,着名诗人白居易在家里请客吃饭,他的好友刘禹锡、元稹、韦楚客都应邀而来。

席上酒菜摆好,大家就座停当,主人白居易站起来说道:“今日难得幸会,需要先赋诗才能饮酒。”

“既然如此,你可以先出个题目嘛!”客人们对他的提议非常赞同。

白居易略微想了一下,说道:“咱们就以南朝兴废作为内容,创作‘金陵怀古’诗,每人作一首,怎么样?”

众人对这个题目很有兴趣,一个个挽袖展纸,提笔思索。刘禹锡突然拿起酒壶,满满倒上一杯浓香四溢的美酒,然后一饮而尽。元稹见他犯规,笑道:“哎,诗未成怎能饮酒?”刘禹锡一句话也不说,提起笔来在纸上尽情挥洒,顷刻之间,诗已写成,大家都围拢过来观看。

只见刘禹锡写的是: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镇海楹联

    镇海楹联

    楹在屋前,联出心中。楹联,又称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因其言简意赅、构思奇特、雅俗共赏而深受人们喜爱。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思想课堂-心灵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圣战之神魔乱舞

    圣战之神魔乱舞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在人类登上历史舞台最高峰时,吸血鬼,人鱼,法师,狼人四大部落联合恶魔之子集齐五色之光,共同对抗来自地狱的魔界,在爆发战争时,人类还浑然不知。。
  • 镜花游

    镜花游

    时间是条静止的长河,万物生灵是光与影的交织,光一动,影便散了。一颗石子落到河里,水面泛起涟漪,光影变幻不休,几多物是人非。洪荒已成苍茫,三族鼎立世间,都云艳羡神仙,却只换来那红脸醉酒的落魄老乞儿痴痴一笑:嘿!神仙,神仙不过凡人客,及到了还不是个污浊身,又有几人逍遥的?………………………………莲花世界,镜中万象。一个变数,半块碎玉。
  • 历史年鉴之1919

    历史年鉴之1919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凤颜旧泪倾城

    凤颜旧泪倾城

    凤凰台上一舞,入了谁的眼;回眸一笑,倾了谁的容颜?年华似水,不变情意绵绵;韶华易逝,已是沧海桑田。凤落凡尘,转世为凤栖国的公主,只因有着倾世容颜,被迫远嫁异国为妃。出嫁那天,十里红妆,刺痛了他的心,他说“舞儿,我带你走可好?”她拒绝了他,转身进了花轿,泪如雨下,轩哥哥,我用一生繁华,换你一世长安....
  • 天方性理

    天方性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恋曲音符

    TFBOYS之恋曲音符

    她,是一位豪门千金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四叶草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他五年前的离开使她伤心欲绝如今他回来了她将如何面对他?面对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三位美男,她将如何抉择?
  • 重生小能手

    重生小能手

    “系统,我这逼装的怎么样?”“恩,这逼圆润,华丽,但却少了朴实,我希望宿主下一次可以考虑一下,把逼装的朴实一点,我给你亮点”“滚”
  •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小故事大智慧-好故事成就好品格

    本年鉴设有专载、特载、专文、大事记、雷州概况、雷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经济管理、工农业、商贸旅游、城县建设、教育等类目,记载了2008-2009年度雷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逆乱时空

    逆乱时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空长河总是流向无尽的前方,在混沌中画出一道痕迹。不能回头,如同从天而降的大河,奔流而下!当时间错乱,空间也就变得混乱。在时空长河无尽岁月的奔流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丝差错,时间错乱,空间混乱。时空长河的差错形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在这里有各种各种的洪荒异兽,太古神兽,远古巨兽。也有远古人类,有和炎黄同时期的先人。甚至还有来自天界的神佛,来自上古的修炼者,来自异界的大能...这个时空超脱了自然法则,所有事物都是不死不灭,却也不再成长。看腻了洪荒,无聊了太古,总有人想要脱离这个世界。一群人不知经过了几个纪元,终于其中一人脱离了这个如同囚牢一般的世界...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