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2000000061

第61章 厚黑杂谈(6)

现在的学校,由教育部规定,每年何时入学,何时放假,毕业期间若干年,每年分若干周,每周授课若干钟,中分历史几钟,地理几钟……何时加授博物,何时加授地理,均以明令发表,命全国学校一律实行,据表面看起来,是很完备的,很整齐的,其实太限制人的自由了。更可怪者,只消入学之时,报个入校表,载明年龄籍贯等项,修业年满,报个住校日期表,教授起讫表,如果填造合法,即可核准毕业,实际上学生学业,究竟是否完毕,是从不考查的。这个办法的缺点,我可设个比方来说明:今年四川教育厅,召集中等学校校长会议,限期八月十号以前到省,假如也仿学制的办法,规定距省城五百里者,五号起身,距省六百里者,四号起身,距省七百里者,三号起身……每日行一百里。每一日歇某处,第二日歇某处……并规定某日在某处早膳,某处午膳,某处晚膳,还嫌其疏略了,并规定某处打尖,某处休息,某处坐车,某处乘船乘轿……明令发下,叫他们遵照,各校长奉命后,只消报一个公文:说我于某日起身了,到省之后,再报一个表,载明途中食宿行止情形,教育厅查核填造不错,认为此人业已到省,即行开议。究竟此人曾否到省,也不清查。依我想:何必那么麻烦,只消于八月十号,清查人数;如有无故不到,又不呈明的,酌予处分就是了,不惟省去麻烦,且可杜绝流弊。我主张的毕业考试,就是在八月十号清查各校长曾否到省,至于各校长的行程,可以不管他,如或怕他未上过省,不知途中情形,我只说明某处距某处若干里,某处栈房如何,饮食如何,轿马舟车如何,听其自由基本斟酌,就算体贴入微了,何必那么麻烦,费力不讨好。现在学制的弊病,就是政府替人民耽心太过,反把人民害了。

假如我国设立农业部,也仿教育部的办法,规定某种地土种稻,某种地土种麦,某种地土种某种粮食,又规定每年某日播谷,播后若干日即栽秧,栽后若干日即收获,其余各种粮食,俱同样规定,通令全国,一律实行,并令各农民填具表册,呈由农业主管官厅查核,如有特别情形,必预先呈明核准,始能更改。每县设一个农业局,委几个专员,监督实行,由局将农人栽种情形,随时呈报省垣农业厅查核,还怕他们奉行不力,再由农业厅派几个农业视察员,仿省视学的办法,亲到各乡,实地考查,如有应种这样粮食的,种成别样粮食去了,即命他改种,如有抗命不遵的,抑或所填表册与实地情形不符,又或下种收获的时期不合农业部规定,即呈请农业厅,分别处罚。若问农业部为甚么要定出这种规程?他说:饮食为民命所关,教育为民智所关,教养二事,原是一样,教育部的办法,农业部为甚么不可仿办?假如世间果有这种农业部出现,人民岂不闹饥荒吗?其实中国施行这种学制,人民的知识,早经饥荒了,不过饮食为有形之物,饥荒了我们看得见,知识为无形之物,饥荒了我们看不见罢了。现在教育上受病的原因,无须细说,只要把庄子的《马蹄篇》,柳宗元的《郭橐驼传》读一下,就恍然大悟了。

大凡兴设一种制度,总要适合社会的现情,若是不适合现情,无论何种法良意美的制度,施行起来,都会生出弊病。比方四川内部人民,有吃白米饭的,有吃红苕的,有吃杂粮的,假如政府变法,下一个令,勒令全省人民,仿照西人吃牛乳面包,明定期限,满了期,查出有吃米苕杂粮的要受罚。这个法令,如果实行了,不知要饿死若干人。就理论上说,牛乳面包,含的滋养料最多,西人吃了身体强健,成效卓着,这些东西,人人都吃得来的,我们把种米苕杂粮的地方改种麦子,这又何难之有。我们多喂些牛,不但可以取乳,它还可以替人作工,兼之牧畜是一种获利的事,许多人还要集资来办,今由农家附带养点牛,当然是毫不费力的事。从各方面想来,处处合理,似乎可以推行无阻了,无奈不适合现情,非闹到饿死人不可。依我看来,中国一切新政,都是吃牛乳面包的办法,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无怪会生出流弊。我请问:为甚么要吃牛乳面包?自然是要想身体强健,既是如此,我们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了,难道吃米苕杂粮的人,达不到这个目的吗?为甚么禁止米苕杂粮呢?

兴设法度,犹如缝衣服一般,身体长短大小不同,总要量体裁衣。王莽变法,是拿祖人的衣服来穿,他说祖人穿得,我总该穿得。中国变法,是拿邻人的衣服来穿,他说邻人穿得,我也该穿得。于是不假思索,就把他的衣服拿来穿起。你想这种衣服,怎么会合身?外国的良法美意,到了中国,会发生弊病,就是这个缘故。从前的学制,仿照日本,是借东邻的衣服来穿,后来觉得不妥,又打算仿照美国,去借西邻的衣服来穿,依我想不如把身躯量一下,自己缝一件好点。

现在学校的组织法,发源于欧洲,他们有他们的历史,所以行起来适宜。我国的历史,与他们迥然不同,所以行起来弊端百出。这个缘因,我们下细思考一下就了然。

从前欧洲,原是许多小国,各国辖地不宽,君主即是酋长,把人民当如奴隶一般,也可以说当如子弟一般,对于奴隶或子弟,当然要养之教之。后来出了些明君贤相,于教养二字,着实关心。生怕他们衣食不足,凡属农工商贾的事业,政府都设法去保护他,法子想得非常精密。那些君主的用意,本是很好,无奈太精密了些,反转把人束缚紧了。营业不得自由,有碍经济发展。后来斯密士(今译亚当·斯密)着一部《原富》,力言保护政策的错误,主张一切放任,全部书以营业自由为主旨,欧洲各国,采用他那种学说,见之施行,于是欧洲就骤然富强起来了。

我们须知:教养二字,是相连的。先年欧洲那些小君主,生怕他的人民莫得知识,想些法子去教育他,那些法子也是非常的精密,把人束缚得很紧,其流弊也是与营业一样。可惜斯密士当日,只攻击养字方面,未攻击教字方面。经济上种种不自由的组织被他打破了,教育上种种不自由的组织,未曾打破,结果人民能自由营业,还不能自由读书。我国变法的时候,感到科学缺乏,想学他们的科学,就连同他们的组织法,也采用起来。把好好的一个读书自由的中国,变成一个读书不自由的国家,真可谓把好肉割坏了来医。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缴了费,就入校听讲,不受入学试验的。那个时候读书,何等自由。当时有人讥孔子道:“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或者当时别个收生,还不如孔子之滥,所以才招旁人之疑。可见孔子当日是揭出读书自由的旗帜,来号召学生。至于《孟子》书上,馆人说“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等话,更有研究的价值了。《孟子》一书,据说是他自己做的,他生性好辩,往往无理的地方,都要强词夺理。独至遇看馆人的履不见了,馆人疑是孟子的学生偷的,《孟子》略略声辩,他就明目张胆说:“你平日主张学生来去自由,只要有志读书,就可收他进来,你招收学生,滥到这步田地,保无宵小之辈,参杂其中。”孟子听了未答复一字,反深许馆人是个知己,把他的话,大书特书,记载出来。

由此可知:孔孟时代,读书自由,真是到了极点。学堂之中,不但程度参差不要紧,就是流品复杂也不要紧。后来的教育家,秉承孔孟遗法,生怕人不来读,断莫有要来读书反转拒绝的道理。这个办法,相沿了数千年,自从变法维新,欧洲学校的组织法,由日本传到中国,于是学校之内,招收学生,有种种限制,从此有志读书之士,受了限制,就无书可读了。

我查学所到的地方,往往有些校长对我说:“本年招收新生一班,投考一二百人,我选了几十人,其余很有些好的,因为额满了,都未收入,我这班学生,程度很整齐。”我听了口虽不言,心中不免纳闷。我们还要行强迫教育,不读书的都要勒令就学,为甚么想来读的,我们反转勒令废学呢?调查未考上那些学生的去路,除废学而外,有往别处寻学校住的,有入私塾的。犹幸有私塾这条路,不然,废学的更多了。

有人说:“现在学校内,教授各种科学,与中国旧学不同,不能不分班教授,每班程度不能不整齐,所以招收学生,不得不加以限制。”我说:程度整齐,固然好,就是程度不齐,也未见得莫有办法。现在学校内的国文历史地理等科,中国旧学是有的,现在学校内英文,是外国字外国音,从前讲说文讲音韵的,是研究古时的字,古时的音,都是一样的艰难。理化等科,也未见得比经学词章艰深好多。至于数学一科,从前的经师,精通的很多,并且他们的程度很高,看他们的着作,就可以知道。他们教授学生,并未取现在这种形式,居然能够把学生教得好,岂不是很奇异的事吗?

有人说:“你既如此主张,我如果充当中学校校长,定要聘你当教员,交一百个程度不齐的学生,请你与我教。”我说:“这件事我能够担任,你把学科挑定了,并规定学期之末,学生程度要教至某个地方为止,到学期满了你来试验,如果学生达不到那种程度,我受罚就是了。至于教授的方法,听我自由,你不必过问。”他问:“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你有甚么办法?”我说:“惟其参差不齐,就有办法了。我提倡学生看书,养成自修的能力,我只须指示门径,说过大概,叫他们自己研究,互相切磋,有不了解的,先问同学,再不了解,才来问我,如此办理,那程度高点的学生,就成为我的助教了。”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人的天性,是喜欢为师的。程度高点的学生,有人向他请问,他一定乐于讲解,每与人讲解一次,犹如自己复习一次,于他也是很有益的。当教师的,只立于考察地位,考察各生是否了解,某生之指导,有无错误,如有不合,即予指正。再者,学生的通性,大都喜欢问同学,不十分肯问教师,其有来问教师的,已经是苦心思索,不得其解,这等人即是孔子所称为愤悱的人,只消就他怀疑之点,略略指点,他就会恍然领悟,无须多费言词。我用这个法子做去,即使一百个学生,有一百个程度,教起来也不费好大的力。

王壬秋先生,在四川掌尊经书院,前后不过六年,只用一个教师,造出的学生,有经学专家、词章专家、古文专家、八股专家、历史专家。现在的廖季平、宋芸子两先生,不出四川一步,就造成名震海内的学问。吾川兴设学校,已经二十多年,请问不出四川一步,造成名震海内的学问,有莫得人?这个原因,与学校的组织有关系。尊经书院,后来改为四川高等学堂。假如当日的尊经书院,也像后来高等学堂的组织法,每日八至九摇铃上堂,王先生上去讲经学,写几黑板,命全体学生照抄下堂,休息十分,摇铃,王先生又上堂,九至十讲词章,十至十一讲古文,十一至十二讲八股,午后一至二讲历史,二至三讲小学,每天上六点钟,所有讲录,一一抄齐,又设几个监学去巡查习室,督饬(整顿、整治)全书院学生,温习本日功课。次日上堂,把昨日所讲的逐一抽问,不了解者再讲,到年暑假,在讲录上出题试验,评定甲乙,如此办去,经过六年,我们试想:廖宋诸先生的学问,会操到甚么地步!我可断定,中国内绝不会有廖宋的大名,这就算消灭两个人才。他们二人,早生数十年,逃脱现在学校的组织法,这是他二人的幸福。准此以推,四川兴学十多年,无形之中,不知消灭了多少人才,连被消灭的人,自己都不觉得。

依现在学校的组织,学生的劳力和时间,无谓牺牲的地方太多了。比方这点钟的功课,某个学生本是早已了然,但是铃子一响,还是要上去坐一点钟,这就算牺牲了一点钟的劳力和时间。某个学生,程度太差,就听了讲,还是不了解,也要叫上去坐一点钟,这也是牺牲了一点钟的劳力和时间。我调查学校,常常冷眼观察,见得有些不必讲的,他也反复地讲,不必做的事,也叫学生去做,牺牲的时间,合计拢来,真是不可思议。每每听见教员向学生说道,时间的贵重,同黄金一般,一寸光阴要当一寸黄金,我们不独要惜寸阴,并且要惜分阴。我听了只好暗笑,心想凡无须讲解的话,也拿来讲解,耽搁几秒钟,教员自己算是损失了几秒黄金,每个学生,也损失几秒黄金,合全班学生计之,那个损失就很大了。学生的黄金,被学校损失尽了,学生不知道,学校也不知道,彼此还互相劝勉,保守黄金,真可谓不思之甚了。

以现在学校的组织法言之,管理人对于形式上负责任,铃子一响,只要他能把学生全体弄上讲堂去坐起,他的责任就算尽了,教员对于时间负责任,只要每点钟能在讲堂上讲过十分,或四十五分,他的责任也就算尽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本是很好的教授法,而今用不着了,铃子一响,就要上堂听讲,不愤者也要启,不悱者也要发,学校的组织如此,怎么会不生流弊?

我们把斯密士(今译亚当·斯密)发明那个分工的原理研究一下,就知道学校内的学生损失的努力和时间,真是不可思议了。

据斯密士的调查,一个人做针,每天只能做二十枚,倘如把做针的工作,分开来,一个人拉,一个人截,一个人钻,一个人磨,共分为十八人,每天可做八万六千枚,平均每人每天做四千八百枚,所得成绩增加二百多倍。现在学校的组织,每日要学几种科学,每科以一点钟为限,这就像一人做针,时而拉,时而截,时而钻,时而磨一样,当然是有许多劳力和时间,作为无益的消耗了。虽说学生肄(学习)习各种学科,与做针的情形不同,但是我们明白了那个原理,就知道每点改习一种学科,是最不经济的。中学校应习的各科,不该同时并进,所有各科肄习的先后,与夫肄业的时间,都该酌量变通,取消那每天习五六科的办法,所得的效果,一定要增加许多。

我们取一种未经学过的科学,自己去研究,就知道其中的甘苦了。遇着不了解的地方,往往钻研许久,都不了解,一经了解,以下的即迎刃而解。有时候发生了兴趣,津津有味,自己不忍释手,进行非常之快,比那教师讲授的速度,真有天渊之隔,而且是自己研究得来的,心中也非常畅快。我常想,当初我进学校的时候,倘若学校中许多用这样的法子去研究,遇有不了解的地方,有教师可以请问,不至阻碍进行,能了解的地方,听我一直前进,不受限制,我可自信所得的学问,要增加许多。

煨肉的方法,初时用猛火,到了沸腾后,改用微火,只要能够保持沸腾的温度,虽是微火,所得的效果仍与猛火无异。我们看书,有时发生兴趣,津津有味,这就是煨肉到了沸腾点的时候,我们就该一直看下去,这时用力少而成功多。倘此时无故把他搁下,隔许多时候,又来看,自己也觉兴味莫得前时那么好,看下去较为艰难了,这就是煨肉停了火的缘故。必要耐心看许久,方才发生兴趣。我们把平日自己一人看书的经验,下细观察,就可发现学校中每一钟换习一科的弊病了。

同类推荐
  • 人艺情怀

    人艺情怀

    没有演出的剧本是“文学”;没有观众的演出是“彩排”;演出有了观众的喜欢并纷纷品头论足展开讨论,它的意义远非是一般的演出而是艺术活动了。子叶参与了人艺的艺术活动,并将她的感受记录下来、结集出版,这着实是对话剧的喜爱、对人艺的喜爱使然。感谢她的投入与参与,感谢她的辛勤笔耕。更应该向她学习!
  • 西吉民间谚语

    西吉民间谚语

    本书是西吉县文化馆编辑出版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西吉县的民歌,介绍了西吉县的民间谚语。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其中,《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武警。
热门推荐
  •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实用人事测量:简明版

    本书内容包括:人事测量概论、人事测量的历史、人事测量的基本类型、人事测量的实施与计分、人事测量在现实中的应用等。
  • 怪物的细胞

    怪物的细胞

    突如其来的命运之旅,让我不得不承担起救世主的重任;我抬头仰望星空,决心把这个世界弄个透彻。为了达到目的,经历无数超乎想象,恐怖至极的事情,当最后站在巅峰时,一切都还值得吗?这是我的处女作,请大家多多支持!!!!
  • 星界超脑

    星界超脑

    有机甲,有超能,有进化,有格斗,帅哥美女都不少。从神秘的史前文明,到遥远的外层界面,各类元素一应俱全。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主角始终在健康成长。本书节奏明快,情节紧张,场面火爆刺激,不啰嗦不废话,请勿在乘车时阅读,你会坐过站的。
  • 修罗王子爱上半妖公主

    修罗王子爱上半妖公主

    自从来到那妖孽身边就没有好事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什么狗血剧情?这是做科幻剧吗?天你耍我呢???
  • 杀手教师

    杀手教师

    杀手之王归隐都市,想要过上平静的生活,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然而他会如愿吗?娇俏的美女教师,清纯的校花,美艳的邻居空姐纷至沓来。在嬉笑诙谐的生活中,一个偶然,令他发现了自己的家仇原来另有内幕……
  • 幽默是一种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本书以幽默为切入点,本书为你准备的50个培养幽默感的好方法则。是让你可以用最快速度成为幽默高手的“随身指南”,它将指导你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去挖掘可以成为幽默的细节,并将这些细节提炼成便于记忆的习惯准则,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启动你的幽默细胞,让它们随时舞动。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每天学习一个幽默的好方法,50天之后,你将会领会幽默的真正含义,培养出自己的幽默感,让你的人生充满快乐!
  • 道石录

    道石录

    道石文曰“盗石”,雅称也。摸鱼同曰“摸玉”,不过为手段尔。
  • 寻仙怪传

    寻仙怪传

    带着一把重剑。玩游戏时带着寻仙中金刚力士法宝“石敢当”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从此开始闯出自己不一样的道路。资质低下吗?法宝进阶我就能变成练上天都为之嫉妒的妖孽。
  •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立意高、视野广、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作品,开拓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事关国家安全、民众生命安危的人民防空事业,引领读者关注国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线索铺埋交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叫生动传神,读来引人入胜。
  • 妖孽公主之倾世魔后

    妖孽公主之倾世魔后

    (本文女主不花痴,不白目。属于扮猪吃老虎类的,不喜欢的可以走开)她是空间尊者的亲亲徒弟,她是二十一纪人人闻风丧胆的世界第一杀手。由于吃的丹药太多,导致炼成了七彩神魄,人类地球容不下她。时空尊者万般无奈只能带着徒弟去曲灵大陆。成了雪樱国的小公主,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旅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就一定要看哦!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