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10

第10章 发展篇(3)

学校工程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和翻译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和同等学力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在更宽专业范围内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研究生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1.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形成了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核心、教学与科研共享的研究生培养支撑体系。

十年来,学校持续加强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目前学校拥有的重点教学与科研平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联合共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此外,有校级科研机构21个、联合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联合共建实验室20余个、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等。这些教学与科研平台为学校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进行较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博士学位单位建设为契机,加大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力度,持续增强科研实力,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为培养较高水平研究生创造了条件。

(1)加大博士点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了学术带头人、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奖励、学术著作、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工作。

(2)强化软件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适应学校学科建设需要。

(3)积极拓展与各级科技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支持、鼓励和策划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稳步增长,层次明显提高。纵横向到校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

(4)加强对科研团队的支持与引导。

科研规模和科研经费的增加,科研实力的增强,为培养较高水平研究生创造了条件。

3.加大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建设力度,积极开展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工作,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学校文献资源,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三)努力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学校倡导并积极支持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研究生暑期学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支持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对在读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实施奖励、设立科技创新奖、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本硕实验打通等方式,努力营造了创新环境,构建了创新教育平台,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校成功完成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并成功举办了2007年云贵川重庆三省一市研究生暑期学校。这次暑期学校起点高,组织规模大,授课教师知名度高,学识渊博,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这对帮助在校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增强创新意识、优化知识结构、把握学科前沿、激励学术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西南地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术交流和产学研结合,提高了研究生创新教育水平,也对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09年学校法学院与省学联和团省委共同举办了四川省法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全省近百名法学学科研究生来西南科技大学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加强了全省法学研究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010年3月,在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倡导下,与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YOCSEF—成都等组织共同发起并组织了计算机博士学术讲堂。为充分发掘学术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扩大学术交流的影响力和受益面,促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增强在重大项目及成果培育方面的实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强大优势

自开始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充分发挥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的强大优势,通过与董事单位合作招生、联合培养、互聘导师,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承担课题等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探索建立科教互动、合作共享的创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积累了经验,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和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五)建立了规范的过程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积极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加强宣传工作、选择有力的调剂宣传平台、提前部署相关工作、积极调动导师参与招生的积极性并设立研究生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充分吸纳优秀生源到校深造。

2.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注意吸收先进经验,适时修订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力求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师来校讲学,开展讲座活动,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使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得到较大拓宽,素质得到较全面提升;坚持研究生公开作开题报告制度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制度;加强学生论文期间的过程管理,不定期的对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数据及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不断增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提高学术水平;论文送审前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论文评阅采取两个外审制;鼓励研究生发表高级别学术论文;开展评选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调动研究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人才、更优秀的成果不断涌现等。

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及研究生导师遴选及招生的有关规定;加强导师沙龙建设等。

4.健全校、院两级督导基本体系,强化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督、严格考纪考风,加强研究生的诚信教育。

5.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日趋完善,实现了管理有章可循。

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健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社会声誉日益增强。硕士点“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已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2006年硕士点定期评估为合格,可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学科在全国高校2008年学科评估排名位列第34名;已有7篇论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被SCI、SCIE和EI收录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2007级研究生刘锋同学获得2009年“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7级研究生喻琼、2008级研究生彭章君、2009级研究生王昆、2008级研究生银燕杰等同学的作品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2008级研究生李克龙、2007级研究生王强、鲁翰林、王志尧等同学的作品荣获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国家银奖。毕业生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以及各行各业,他们不断进取,充分发挥技术专长,已成为学术和技术骨干,如2003届毕业研究生张葛祥已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2005届毕业研究生樊亮被评为2008年山东省交通行业青年先进工作者。

二、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与体会

(一)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

学校在四川省学位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学校“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升学位层次,提高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开展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提高研究生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贡献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强化过程管理,逐步建立淘汰机制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等思路和措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抓机遇,谋发展,促改革,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拓宽思路,努力做好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抢抓机遇谋发展

学校抓住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及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学位授权审核改革中扩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自主权、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西部大开发、绵阳科技城建设、委省共建等机遇,通过走内涵建设与联合办学并举之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大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和组织,在国家的学位授权审核中,新增26个学位授权点,现已达到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已获得工程硕士(13个授权领域)、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和翻译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具有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4个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年初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为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管理保质量

学校组建十年来,充分认识到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提高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已经形成共识,并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努力实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和人员;改革管理机制;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层层把关的质量保证机制,在招生录取、课程学习、论文工作等环节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制定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健全校、院两级督导体系等行之有效的机制与措施,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新的历史时期,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形势。我校研究生教育将在认真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未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执笔人:刘知贵,支明)

磨砺十载铸辉煌,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校十年科技工作纪实

科技处

翻开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发展的历史,那里铺满拼搏创新的足迹,也满载丰盈健硕的果实。学校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内涵建设“两条腿”走路,大力推进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学校的科研实力在联合办学中得以全面提升:科研合同经费突破亿元大关,国家科技进步奖实现零的突破,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在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盘点十年,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2000年,组建之初的西南科技大学,学科间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影响力小、效益低,年科研经费仅210万元。如何引导学校科研人员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学校发展,是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面临困难,西南科技大学汇聚力量,迎难而上!

坚定的信念带来发展的动力。学校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材料、环境工程和农学等学科方面的优势,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创新、科研管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组织广大教职员工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在全校营造了重视科研、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增强。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863计划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项,国防军工项目22项。

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获鉴定科研成果110项,其中省级鉴定87项;申请专利164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2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逐年攀升,883篇文章被收录,其中SCI收录144篇,EI收录599篇,ISTP收录90篇。科研论文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十年来,在公开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2760篇,其中一级核心期刊1600篇,核心期刊3718篇,一般期刊7442篇。

获奖成果数量增加,获奖层次显著提升。学校累计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14项,其中有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西南科技大学参与的“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充分利用联合办学的优势,加大与董事单位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力度。目前,学校与董事单位合作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多项,包括国家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4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1项。

科研立项创新高,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快速增强。2009年,学校全年科研合同经费达到6000多万元,在“高校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项目排序”中名列第36位。

二、专注十年,打造创新人才成长摇篮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西南科技大学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什么时候人才汇集,什么时候学校就能快速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科研,学校加大了科研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打破了年龄、学历、职称的“瓶颈”限制。在科研管理中实施动态管理,分学科建立科技、科研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给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科研条件,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类推荐
  • 年轻时做过的那些荒唐事儿

    年轻时做过的那些荒唐事儿

    本书分两部分,《鸡零狗碎的日子》文风潇洒、跌宕激昂:主要搜罗了年轻时她做过的一些缺德事儿,打架、自杀、等流氓、喝酒、行窃、看毛片……甚至,帮老公泡妞;《文艺青年的事儿》字字珠玑、刁钻独到:崔健、夏佳、周云蓬、赵老大、皮娜?鲍什……这些艺评已被四处转载、遍布江湖。
  •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陪着孩子走过高考

    该书是作者教育随笔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一个中学生父亲的教育手记》出版后,在国内引起过一定的反响,曾被几百家网站和十几家报刊选载、连载和推介。也曾被很多读者誉为2005年最热的帖子之一和父母必读之书。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酒像红脸绿林好汉,浅斟低饮时,逢人便称“哥俩好”。狂饮滥喝后,口里叫着“五魁首”,伸出的巴掌又捏成老拳,说不定,酒醉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茶像青衣白面书生,越是好茶,越是淡雅,如同你的良师益友好医生,能为你消除心火,缓冲紧张。感情再浓烈,味道再苦涩,仍旧是透明的茶色,回味还是香甜的。
热门推荐
  • 三世羁绊:魔妃狠绝色

    三世羁绊:魔妃狠绝色

    异世大陆,二魂归一,统一六界,谁人可挡?弟弟遇难,姐姐痛不欲生,决定报仇,几年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界之王——阳暂。一夜之间杀掉了X集团所有的人!从此消声灭迹…再次醒来时,已经到了异世大陆。废材之名远播…深院里的阴谋暗算,一一破解。收小弟,开组织,契约神兽,捡美男…这时,出来一个装傻卖萌的妖孽,虽然她对美男不过敏,但,这妖孽的眸色和发色怎么跟她梦里的人一样?!三世恋情,终会有结果…
  • 封尘万古

    封尘万古

    万古前,那过去去了哪里。尘埃下,那被掩埋的腐朽残剑;山岳中,那被尘封的古殿,内心中,那被莫名唤起悲歌。为何,我的记忆中不曾有他们的存在,为何,我的眼泪莫名流淌。风华少年,打破家族诅咒,扭转家族危机,随后只身闯入这广阔天地,寻找那被尘封的过去……
  • 尼尔兰之殇

    尼尔兰之殇

    破碎的规则,带来前进的机会。窃取的灵魂,前往未知的境界。肉体只是载具,而灵魂才是永远。去吧,那个神秘的世界,是感谢,还是利用?
  • 最强祖王

    最强祖王

    我是黑夜的王者,背负着仇恨,在杀戮间行走,在罪恶间永生,复仇就是我的使命,我为祖族,理应称王。
  • 绝源神座

    绝源神座

    这是一个坑的故事,或许会出现许多坑人的讲章,更新超慢,完全是随心所写的,主角的世界还没完全设定,一章通常很久还很少==
  • 小妹的酷男人

    小妹的酷男人

    因为一次失败的“敦亲睦邻”行动,宣玉臻得罪了樊军,被他从广告主角的名单上刷下来,于是,她不甘心的找上门……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tfboys的萌萌妹妹

    tfboys的萌萌妹妹

    她就像流星一般,一但错过就再也回不来了。。。。。樱凝,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你,要是我再快一点,你也不会……—[王俊凯]樱凝,你快回来,我们还一起吃东西,好不好?—[王源]樱凝,你快回来好不好,我再给你唱【宝贝】好不好?只要你能回来,我什么都答应你—[易烊千玺]
  • 少女重生驭鬼:神格读心

    少女重生驭鬼:神格读心

    一个人要有多悲催,才能接二连三死三次。<br/>一个人又要有多幸运,能够三次死亡三次重生。<br/>且看,本书女主最新诠释:什么是史上最彪悍的重生。<br/>重生之后,她发现她多了一种能力,所有的大鬼小鬼基本上都任凭她消遣,噢,不,是调遣……可她这么NB咋又挂了?!
  • 六十种曲幽闺记

    六十种曲幽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