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7300000024

第24章 学院篇(1)

依托产学研结合,十年做大信息学科

——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十周年回顾

信息工程学院

十年来,信息工程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十年的学科建设历程,学院抓住机遇、重视合作、苦练内功、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现已申报建设成功5个硕士点(其中2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校学生近300人),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防重点专业,在校学生2200多人),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控制科学与工程被列为在建博士点,目前正加紧建设工作,争取在2012年获得授权。在学科建设龙头的带动下,学院其他工作也进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招生就业和科技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组建西南科技大学,为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队伍建设长足进步,实验室建设旧貌换新颜

学院相关学科,起自“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的“工业自动化专业”,由于受建材行业生产条件的制约,学科发展长期在较低的技术层次上徘徊。

1999年之后,本科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电子、通信专业相继申报成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首次招生,学科专业建设受到巨大挑战。面临老学科升级换代、新学科建设完善、本科专业迅速扩招等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但在当时条件下,面临地处二线城市,学校名气不响,信息学科人才引进困难等制约因素,这些谈何容易?

学校组建成立使我们在很多方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学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积极运作,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学科大发展、人才是关键

依靠全院教职员工,通过申请教育部人才项目、学校人事处的专项资金等,积极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进修学习。同时鼓励年轻教师进行学历提升,或争取保研指标,选派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到中国科技大学进行师资培养。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上课教师不足的棘手问题。在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方面,积极联系董事单位,与研究院所、企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结成一对一的帮扶,使年轻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有了较快提高。同时,还引进绵阳本地的人才作为补充,使学院的学科队伍有了一定基础。

(二)走出去的同时,想方设法引进来

在当时情况下,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来校长期工作,或长期引入大量博士、硕士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学院领导审时度势,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与清华大学电子系的老关系,引入清华大学董在望、孟宪元等教授来校短期讲学,为本科生上课,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配备多个年轻教师为其助课,既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又培养出一批讲座型的青年师资。

随着教育部对口支援计划的实施,中国科技大学先后派出了黄胜华、戴礼荣、唐健、陆伟等教授来我院开展教学活动,在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专业队伍,为学科建设献计献策,使学院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抢抓机遇,实验室建设不放松

工科专业上层次、上水平,实验室建设和队伍建设同样重要,学校层次的提高也为做好这些提供了机会。2001—2005期间,我院事先筹划,积极申请,相继获得了日元贷款、省部共建等项目总计大约1000万元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学院领导带领全院职工,开展大规模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或亲自动手,设计实验项目,研制实验装置;或积极联系、调研,设计符合教学改革方向的实验内容。新建了包括过程控制、运动控制、PLC、FPGA、DSP,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通信技术、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微波与天线等多个实验室,原有的电路、电子技术、单片机、微机原理也增加了台套数,基本满足新专业和专业扩招的要求。

二、科技城信息领域的雄厚实力在学科申报、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缩短了与著名高校的差距

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具有信息产业特色的中国科技城,境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九州集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都在信息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

学校早在1993年就与绵阳本地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探索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建立了学校董事会。在1995年,就与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合办“电子工程”专业。企业参与制定培养计划、参与教学和实践过程,接纳优秀毕业生充实到研发、生产和销售一线,使专业在开办初期就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明确方向,拥有极为鲜明的特色。

西南科技大学成立以后,学科建设提升到重要高度,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让学科上层次和上水平。通过调研、学习和讨论,学院上下认识到:要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就应加强与董事单位的合作。思路确定后,领导和骨干教师积极出谋划策,想办法与董事单位开展密切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派年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又联合申请学位点,共同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此促进科研与学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学院的控制学科,1978年具有“自动化”本科招生资格。1998年,联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申报成功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成为学校首批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在学科点申报成功之后,又邀请董事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研究生上课或担任导师。经过十年建设,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的控制学科群,目前已成为“博士点授权学科培育点”,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学生科技活动等多方面都已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而“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1997年开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招生,2001年开始“通信工程”本科招生,起步晚,起点低,师资缺乏,有显示度的成果少。但即使这样,为了与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步,通信学科加快了发展步伐。2002年,联合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申报硕士点,2003年获得了硕士招生资格。通过整合资源,引进和培养了一支学术队伍,通信学科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加强。目前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南自动化研究所、长虹集团和九州集团等,在信息学院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提供过无私援助,体现了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强大优势。

三、循序渐进,苦练内功,学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硕士点申报可以通过联合董事单位来获得,但学科建设却只有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条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合理规划,突出重点,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来培育和壮大学科。这一点上,在这十年里,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发生。

九年前,马建国老师在李幼平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了下一代网络平台的研究。当初在国内,该方向的研究氛围尚未形成,研究方法并不成熟,成果推广应用的环境也未形成,但马老师带领自己的学术梯队,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孜孜不倦,不断取得成就。十年来,马老师已连续主持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项国家级项目,在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内容管理及语义计算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在网络体系结构改革、数字文化安全、三网融合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同样的品质,还体现在教学改革上。过去的通信电子系统,依靠模拟板卡级设计实现,但随着数字系统成为主流,原有的电路实现模块大多由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来实现,相应的芯片设计也是电子信息类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目前高校,包括211的重点高校,基于条件所限,还是教授过去的陈旧内容,在EDA新技术的引入方面进展缓慢。马建国老师在学生培养方面深入思考,他联合了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国内倡导“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使之成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出版教材、讲座等形式,引导学院老师重视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十年不懈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目前,马建国老师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省级教学名师”,连续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我校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研究生EDA大赛上取得好成绩都与这些努力分不开。

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林祥棣院士作为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对信息学科发展倾注了心血。面对通信学科起步晚,而科技城建设又需要这一学科发展的现实,他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利用自己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影响,带领学科骨干,投身到国防科研领域。在他的组织和协调下,李磊民、杨涛、江虹、黄玉清、刘先勇等教授先后获得了国防“863”项目3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3项,取得鉴定成果和专利多项。

十年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高,学院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在下一代网络(马建国、邢玲)、图形图像处理(吴斌、张红英)、光学检测(尚丽平、刘先勇),软件无线电和无线认知网络(姚远程、江虹、黄玉清)、微机电设计(杨涛)、工业控制(聂诗良)、微波天线(李少甫)等方面都得到过国家级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为学科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困难和挑战,正视自己的优势,树立信心最重要。作为信息学科建设,地处绵阳这样一个区域就是最大的机遇。随着国家地域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视西部,信息产业作为绵阳乃至四川省的头号支柱产业,国外信息类跨国公司纷纷将总部迁往成都,使四川成为全国信息产业的高地。这些都为我们发展信息学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坚定了我们发展学科的信心。

绵阳作为国家三网合一战略的十二个试点城市之一,又为信息学科特别是通信学科发展提供了机会,作为控制学科之后的另一个发展重点,通信学科将积极培育优势,争取下一批博士学科的建设计划。此外,绵阳科技城的国防军工及其他产业特色也为学院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声检测仪器、生物医学等学科方向上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十年弹指一挥间,而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却是关键的几年。回顾过去,激情澎湃;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执笔人:姚远程)

计算01求梦想,网络英才书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十周年巡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和1是计算的基础形式,它是那么简单,却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社会经济各部门行业和人们生活各方面中。网络核心提供的功能也是那么简单(如IP包),但产生无数精彩应用。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大教师和学子,为了01的理想,为了IP的精彩,汇聚到西南科技大学,探索信息世界和智能过程的研究模式和科学方法,书写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的辉煌。

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以特色建设为导向,着力构建西部计算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以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一体化、教学和科研一体化、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一体化等“三个一体化发展”为指导,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为动力,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法。以贡献求发展,以应用为源泉,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全体教职工踏实奋斗、拼搏创新,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步,我校计算机学科已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一批又一批学子担负起父辈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从这里走向社会,用知识和能力服务社会,为自己和学校赢得了声誉。

一、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创建高水平计算机学科

十年中,我们始终以计算机科学技术面向计算机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和制造问题,面向社会生活、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各领域应用的抽象、理论和设计问题,研究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计算机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以社会需求和特色建设为导向,加强计算机学科建设。

结合中国科技城(绵阳)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需求,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内涵。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0年时主要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及计算机维护专科人才的培养,逐步转变为学校重点特色专业,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在全球IT产业突飞猛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大背景下,学院于2001年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同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置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2010年软件工程成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信息安全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政府、军队、工商企业和个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学院于2002年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是第一批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校之一。2003年成都军区建立了“西南科技大学民兵网络分队”,2006年总参谋部正式列编民兵预备役632分队。

计算机学科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2003年计算机学科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计算机学科被指定为支撑学校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四川省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三个本科专业。

二、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教学科研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和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总体部署,激发在职教师的事业心,加大新教师引进力度,网络一切英才,共书学院发展美景。2003年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学院“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以人为本,指导教职工发展之路。以教师个人发展和学院学科发展一体化、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一体化、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一体化等“三个一体化发展”为指导,明确教师发展之路。通过座谈会以及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院教职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促进教职工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的协调统一,促进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1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在爱里,我们每个人都不那么聪明,却因为不聪明而幸福着。刘墉用朴素而干净的文字让我们明白,在爱里,不只是爱的形式没那么重要,就连对错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颗颗真挚的心。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热门推荐
  • 穿越宠妻:邪帝冷妻要逆天

    穿越宠妻:邪帝冷妻要逆天

    站在高处,只为能见你一眼。当她睥睨天下时,他在寻找……找了三生三世,只为弥补,弥补……
  • 南风欲止细听叮咛

    南风欲止细听叮咛

    南风轻轻起,我已想起你。她说:“在我的小城堡里,我以为我没有小王子,突然有一天,一个骑着马,拿着枪的小王子站在城堡下。他对我笑,说,我就是你等的小王子,我来保护你你来了。”南城以南是思念,北城以北是想念。
  • 雨之恋曲:吸血鬼公主的爱恋

    雨之恋曲:吸血鬼公主的爱恋

    “纳尼!!!我居然是恶魔。。。“既然我是吸血鬼公主,那我哥呢。。。啊啊啊,我只想做个普通人呀!!!“。居然还有一只可爱的宠物在我身边。。。我还是死了算了。。。。。。
  • 王子的复仇女宫主

    王子的复仇女宫主

    魅、寒、血、瑰、暗、夜、澈、峰,8人,哦不,是神因爱被贬下人界,魔力、记忆被封印,他们是否能解开封印,克服困难在一起?
  • 武极无痕

    武极无痕

    无尽轮回,今世奇缘。万法无尽,大道归一。遮天起源,超脱终点。无数世界,万界为尊。一切的开始,始于一场失败的夺舍,两者相遇,万界为之改变......
  • 御女魔盘之捉美记

    御女魔盘之捉美记

    自诩一代大师的道师洛枫在一次施法除妖时因为一不小心放了个屁,扰乱了施法波纹,而就此嗝屁!但老天爷似乎就偏爱无耻而又有文化的流氓,洛枫不但带着疑团重生,而且还得到了一件更加超级厚颜无耻的神奇宝贝!大风起兮风雷震,大呼一声,老子有盘我怕谁!从此他走出大山,游戏都市,偷香捉美,暗里孕育装比神器,修行法术。却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如果作者中途不挂的话,此书将出现BUG,一股骚气将飘到仙界!
  • 盛世名门:腹黑四小姐

    盛世名门:腹黑四小姐

    她,是21世纪的金牌医师,一朝不慎坠楼,她本以为自己要丧命于此,却穿越到了一个崇拜武学的大陆。她从此便开始了她的恣意人生:混吃等死。各种扮猪吃老虎、腹黑狡诈、坑蒙拐骗不在话下。没想到却遇上了他!“哎,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她一脸郁闷。“……”“说句话好不好?”她一脸无聊。“……”“我发现你不仅面瘫而且是个哑巴!”她一脸忿忿。“……”“你说句话我许你一个愿望。”她来了逗他的心思。“好。”他幽幽开口。“……”她石化了。不情不愿地说:“要什么愿望?”“嫁给我。”
  • 龙德传

    龙德传

    萝莉、人妻、御女;人族,兽族,暗夜精灵族;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理智和激情...给我一点时间,史诗般的画卷即将在您的眼前展现
  • 小心:恶魔在身边

    小心:恶魔在身边

    这是一部名为代言鬼姐姐的短篇恐怖小说!!里面写了许多非常好看的恐怖小说!!如果喜欢请加入悠蜜尔读者库吧!!我是丝丝,加入悠蜜尔读者库:194322987
  • 彼岸花开:绝世倾恋

    彼岸花开:绝世倾恋

    深秋,她家破人亡,坠入悬崖,她没有死。整容了,她重新傲然踏上复仇的不归之路。总有一天,我会让伤害我的人全部付出血的代价!暗殇夜,下辈子我们,在一起好不好……彼岸花开了,我们一起奔赴黄泉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