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500000010

第10章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中国散文发展史(3)

在《史记》写作过程中,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即著名的《报任少卿书》。信中以激愤的心情叙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蒙受宫刑的冤屈,同时说明自己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鸿门宴(戴敦邦)

鸿门宴上,波诡云谲,风浪迭起。范增亡刘心切,先“数目项王”,继而“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敦促项王清除心腹大患。然而刚愎自用而又优柔寡断的西楚霸王“默然不应”。无奈之下,范增只得授计项庄,假以舞剑助酒兴,伺机击沛公于座。一时间,刀光剑影。风云突变,沛公性命情同一发系千钧。刘邦危在旦夕,张良趋出告急。张良话未及出口,樊哙便从其匆匆之步履中察觉鸿门宴上早已是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焦虑关切之情不由冲口而出:“今日之事何如?”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有的是一种机警、一份责任、一颗赤胆忠心。当得知“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寥寥十字,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其性急、其情切、其心忠,跃然字里行间,充分显示了樊哙与刘邦生死与共的手足之情、君臣之谊。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研究“天”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从古到今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大势搞清楚,形成司马迁自己的学说。如果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在史学、文学上的巨大成就的精当褒赞,那么司马迁自己所说的这15个字则是他本人对《史记》内容的概括评价。

《史记》艺术风格之美在纵横几千里、上下三千年的广阔历史背景上,以传神妙笔,刻画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描述了一桩桩雄奇悲壮、婉丽缠绵的事件场面,达到了史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书中的角色,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写法也不同,但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忍辱复仇的勾践;志得意满、欷歔悲歌的刘邦;功高盖世、蒙冤千古的韩信;坚贞豪迈、奋身蹈义的田横;王陵母劝子忠心事主,不惜伏剑而死;卫太子事亲至孝,不逆父命求生;侯嬴行年70犹迭献奇计,一心报国;甘罗年仅12已挟策说赵,立取五城;伯夷孤奋激烈;蔺相如智勇磊落。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秾纤柔婉,备极风流妩媚之妙;述项羽壮怀激烈、惊天动地之后,与虞姬离别时,呜咽悱恻,柔肠寸断。无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与主人公共呼吸、同生死的强大感染力。书中的历史事件也大都具有紧张、热烈、粗犷的特点,各种想象不到的惨事、奇事、怪事、神秘事及风云变幻的大事纷至沓来,交互迭出,读来令人惊心骇目,魂悸魄动。

寓论断于叙事,是《史记》记人记事的一个基本手法。它往往不是先发一套议论再讲事实,也不是把事情说完了,再来一个架空的分析,而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例如,《叔孙通列传》全篇都在写一个不讲是非曲直、与时进退、以谄谀得势的小人。文章一开始,主人公叔孙通就以一个马屁精的身份登场。那时正当陈涉起义,攻势凌厉,秦二世召博士儒臣问如何是好,有三十多人主张发兵平叛,二世恼了。叔孙通却上前说天下太平,不必用兵,因为上有明君,下有法令,谁敢造反?陈涉不过一伙偷鸡摸狗的小毛贼,何足挂齿。于是二世龙颜大悦,当场赏给他帛20匹、衣一袭,还拜他为博士。叔孙通回到宿舍,诸生问他:“先生的话怎么这等谄媚?”不久叔孙通就投降了起义军。他喜欢穿儒服,然而刘邦非常讨厌儒生,叔孙通便改穿短衣,刘邦很高兴。刘邦当皇帝后,叔孙通替他制定朝廷礼仪,到鲁国一带寻找儒生。有两位儒生不肯跟他走,当面骂道:“你事奉的主子已经有十位了,都是靠当面奉承得到亲贵。你自己去吧,不要污损我们的人格!”通过简单的白描,借别人的话,就把叔孙通蝇营狗苟、固宠邀荣的嘴脸刻画得一清二楚。

《史记》还常常捕捉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琐事细节,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甚至一个时代的风气。《李斯列传》开篇说:李斯年轻时,在郡里当小吏,常看见官衙厕所中的老鼠吃秽物。每逢有人或狗走近的时候,鼠就惊慌恐惧。后来,李斯走进仓库,发现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粟米,住在大屋檐的屋子里,用不着担忧人或狗走近。于是李斯叹息说:“一个人的贤能或者不肖,好像老鼠一般,就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这样一个轻松的小故事,写在著名政治家的传记上,似乎有点浪费笔墨,但我们在看完全篇之后,便会明白,李斯一生都在为活在好的环境里而钻营,老鼠的故事实际就是李斯一生的缩影和他的全部人生观。

《史记》的传记还善于运用扬抑法和对比法来造成文势的波澜,增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淮阴侯列传》中,先写韩信乞食漂母,胯下受辱,以及投奔项羽、刘邦等,处处不得志,给人以很窝囊无能的印象。拜将之后,波涛骤起,写他向刘邦阐明天下大势,表现了非凡的政治眼光;又通过一系列战役,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最后写他拒绝蒯通劝说,对汉朝忠心耿耿,说明他的思想品质也是无可指责的。从思想到行动,全面铺开,层层深入地塑造主人公的高大形象。文章跌宕有姿,引人入胜。

熔史学、文学于一炉,《史记》不仅作为我国史学史上的绝唱而彪炳千古,而且在文学史上成了一脉相传的传记散文主流。它所记载的许多历史人物、事件,成为后来小说、戏剧的题材。它的艺术手法,特别是它那简洁明练、通俗生动的语言,更成为历代散文大家们揣摩效法的典范。

二、“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韩、柳、欧、苏

(一)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弘扬儒学,排斥佛老。他拥戴统一,反对割据;主张仁政,抨击时弊;弘扬师道,奖掖人才。他倡导和发起了“古文运动”,大力提倡秦汉以前的“古文”,并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自己的主张,树立了一代文风:强调文以明道,以仁义道德为其道的内涵,而以文为明道的手段;主张学古创新,反对骈文,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学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不平则鸣,他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后人尊称他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百代文宗”。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

他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原道》《论佛骨表》《原性》从不同角度提倡儒道,反对佛老。《师说》倡导师道,抨击世俗。论证严密,层次分明,犀利透辟;论证之文有理有据,雄辩务实,切中时弊。《进学解》《杂说》等不平之文,讥讽时弊,寓庄于谐。

他的记叙文多为传记,他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

他的抒情文,常用祭文、书信、赠序等体裁。《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祭十二郎文》,追叙兄嫂养育之恩及他与十二郎的患难经历,絮絮道来,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

(二)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成就与韩愈其名,并称“韩柳”。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柳宗元和韩愈的散文一起代表着唐代散文最高成就。“深”是其散文最大特点,“雄浑雅健,似司马子长”(刘禹锡《唐故柳州刺使柳君集》),命意深,蕴涵深,牢骚深。他的散文大致为五类。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和骚体杂文等五类,而游记成就最高。

同类推荐
  •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

    《远传的衣钵:日本传衍的敦煌佛教文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革命烈士诗抄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革命烈士诗抄

    本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收集了革命烈士的大量诗抄。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说古道今。集中展现古人在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经营产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高超智慧。讲一则故事,阐发一种智慧,点拨一点道理,融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书中的故事蕴涵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战场、商场、官场、情场;奇事、奇情、奇计、奇谋,纵横捭阖,无不包罗其中。《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既可启迪智慧、增长才智,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

    《纳家户旧事:纳耀庭麦加朝觐记》是一幅塞上江南的风情画卷,是一首穆民朝觐的浩然长歌,更是一部灵肉至诚的信仰文学。小说以纳耀庭的麦加朝拜的前前后后为主线,其中写到了纳家户的婚丧礼仪等民风民俗,写到了回回穆民虔诚的信仰、折射人性光华的爱情故事,写到了如诗如画的塞上风光。
热门推荐
  • 上古乐谱之绯红惊变

    上古乐谱之绯红惊变

    百年前人魔之战的谜团;被撕裂开来的空间罅隙;中土大陆,远古妖界;道与魔,术法与智慧,谁才是最后赢家,谁才能笑到最后;不离不弃,信任与背叛;血色夕阳下,我望着天空。“等我,我一定会救你出来!”
  • 烈火麟心

    烈火麟心

    暴虐傲娇上将军,冷感贪财小神医,他追她逃,他爱她恨,他掏心掏肺恨不能玉石俱焚,她吊儿郎当甚至于另有所爱,呜呼哀哉,上将军,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抱得美人归?!
  • 武道苍生

    武道苍生

    前世杀戮十载,今生只愿无悔。重新来过,必将是武道的奇才,恶魔也好,君子也罢,只要做到无悔足矣!这是曹云的世界,这是一个青年的杀戮史。一路走来,只有坚持才会活的更久!九州大地,万族林立。当重返先天,傲立人间,才发现原来武道才刚刚开始。
  • 绝代王爷

    绝代王爷

    他倾其一切,只为让她好好活下去。她放下一切,为与他纵马诗酒天涯。
  • 仙路之端

    仙路之端

    修仙路,何其长也,汝之风华,愿能登上仙道。
  •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魄武天

    灵魄武天

    新书《灵魄武天》已发,求大伙儿支持新书简介:灵魂神秘无人知晓,但这个大陆不一样,人人都能掌握自己的灵魂,而且精通非凡一代骚年穿越至此,创传奇神话。修炼等级:灵境、人灵境、地灵境、天灵境、武灵境、化魄境、凝灵境、灵圣境、灵尊。***********
  • 神魂记

    神魂记

    古代三教九流求仙传奇,成仙历险故事。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神仙梦是共同的追求!
  • 网游之幻化成神

    网游之幻化成神

    二年前的不辞而别,今天我回来了。身怀超神兽血狼王的皇室血脉,肩上坐着万器至尊的千古灵器,各大超级魔宠层出不穷的相继出现,天下还不任我驰骋。时而忽明的记忆,让我那尘封的记忆慢慢浮出水面,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答案就在不远处。而这这一切的一切就从灵舞这款游戏开始。现在就出发...
  • 影梦缘

    影梦缘

    一个曾经的创世神,为了了却那一世的孤傲再创造完这个世界后,毅然选择了遁入轮回,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看其如何与人与地与天相斗,争霸天下。锋芒所指,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