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7500000009

第9章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中国散文发展史(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的文学流派,有前后七子的复古派;有反对复古的唐宋派;又有反对复古,主张“性灵”的公安派等等。但这些流派的对立,不同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它们不是思想活跃的产物,而是政治压迫的产物。或谈复古,已经不同于韩愈。他们反对“台阁体”,不是没有作用,可是他们的艺术成就却实在很小。在艺术上较有成就的还是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作品,叙事抒情,真挚动人,颇有特色。

这时比较有特色的还有袁中郎兄弟的散文小品。这类文章虽有少谈时事,多言风月的倾向,其中也有“愤激”和“不平”。这是晚明文章新的特征。尤其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时候,还产生了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这样的感情深挚的作品。

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都曾有经世致用之文;乾嘉以后,文网严密,许多学者埋头考据之学,不大敢写文章了。此时也出现了一个以“古文”风行一代的桐城派。这派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和姚鼐。他们主张考据、义理、词章三者合一,标榜文章的“义法”,实际上是继承唐宋古文的传统而更强调了“卫道”这一点。不过,这派作者都特别注意行文之“法”,一般都写得明白晓畅,精炼工整。有些文章也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清末,更有魏源、龚自珍等人,思想上有所突破,文章也随着变化。但历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章正在面临新的变革。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曾风行一时,但这样的文章终究不能满足时代变革的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悄然来临。“五四”爱国运动,则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使得“白话”代替“文言”而成为书面语。从此,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二节)中国古代散文的分类

平复帖(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用赋体来论文学的开创之作,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不朽之作。他二十岁时总结前人写作经验,写成了这部不朽论著。在《文赋》中,陆机指出了思想和艺术的主从关系,强调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反对袭蹈前人,提倡创新。此外,还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遣词、立策、剪裁、音律等问题。《文赋》比较强致地分析了文学创作过程,提出了很多文学理论上的重要命题。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在中国古代,散文是先于小说和戏剧而产生的,因此,在小说和戏剧诞生以前,诗歌以外的我们往往都可以把它归作散文。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作品越来越丰富,文学作品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学作品分为四类八科,陆机的《文赋》将文学作品分为十类,以后越分越细。最多的是明人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分类多达127类。其中,光属“文”的就有101类之多,实在过于繁琐。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分辞令、叙事、议论、诗歌四类,其中前三类属于散文,又太过于简单和笼统。清代桐城派领袖姚鼐《古文辞类纂》共列十三类文体: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繁简得中,较为实用,为后学人首肯。稍后方宗诚从内容和功用上将散文分为三大类:“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析理、曰纪事、曰抒情,……是三者,文之大用也。”(《古文简要序》)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大体都是综合姚、方两家意见。

有不少学者结合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将中国古代散文大致分为:

卦爻钟鼎之辞(以《易经》为代表)。

历史散文(如《左传》《史记》等)。

诸子散文(诸如《论语》《老子》《庄子》等)。

赋体之文(以汉大赋为代表)、论说之文(李斯的《谏逐客疏》、贾宜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便是其优秀之作)。

骈体之文(以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代表)。

其他(包括序跋、奏议、赠序、诏令、碑志、杂记、箴铭、颂赞、哀祭、寓言、书信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许多交叉,因此,分类不够科学。

所以,今天我们给中国古代散文分类往往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谭家健教授在他的《中国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中将中国古代散文分为以下四大类:

记人记事类——也可以叫记叙散文,主要内容是记录人物和事件、社会活动、生活场景,包括一部分历史传记。如《史记》《汉书》中某些纪传。唐宋以后的部分传记、碑志、行状等。

写景状物类——主要指山水游记,内容是描写山川草木、园林屋宇等自然景物。如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南朝人的某些以写景为主的书信,唐宋人的游记,以及明清的部分小品等等,也可以包括记述器物之文在内。

抒情言志类——即抒情散文,以抒写个人感情为主,包括某些祭文,如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岗阡表》;“序”,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柳宗元《愚溪诗序》,随笔如周敦颐《爱莲说》之类。

说理论道类——即议论散文,以论述、阐发某种理论、思想、观点为主,如政论、史论和一部分杂文、小品等。

(第三节)中国散文的特征及其鉴赏方法

鉴赏散文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结合古代散文的特点,谈三种鉴赏方法,供大家借鉴。

在介绍鉴赏方法前,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明白了特点,才能更好地使用方法。那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呢?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散文在战国就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从那时起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或者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发愤著书的传统

司马迁《报任安书》:“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这段话,概括了先秦各家发愤著书的传统。他自己写《史记》,也是继承了这个传统。

由于“身与时舛”而发愤著书,秦汉以下,历代皆然。在司马迁后,扬雄、王充,以及庾信、王通、王绩都继承了这个传统。在唐宋两代,韩愈所谓“不平则鸣”,欧阳修所谓“穷而后工”以及世人所谓“穷愁著书”云者,都是阐述这个传统的。

唐宋两代,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柳宗元。柳宗元早年,志在“辅时及物”,匡济天下,不在著作文章。贬官之后,才开始有意为文。因为政治上不得志于当时,所以要垂文于后世。历代好文章大多是在发愤著书的情况下产生。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一面惋惜他“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一面指出:“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这几句话,说明了柳宗元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同样说明了历代作家发愤著书的重要传统。

二、忧国忧民的传统

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谥号“文正”。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儒家从维护统治者长远利益出发,提出关心民间疾苦的政治主张。孟子甚至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的民贵君轻之说。这样的思想,到了后代,就形成了忧国忧民的传统。忧国忧民的作家,历代都有。杜甫咏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称道的“篇篇无空文,惟歌生民病”,都是这一传统的继承。

诗人屈原之“存君兴国”,也是忧国忧民。《离骚》《哀郢》影响更大。历代的迁客骚人无不受其启迪。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显然兼有孟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以及屈原“存君兴国”的思想传统。

三、干预现实的传统

屈原的《天问》“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所以如此,乃缘“茫洋在前,顾忌皆去”。不仅屈原为文如此,先秦的文章大抵都有这个特点。伪古文《尚书·汤誓》曾有“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愤辞。

战国之世,邦无定君,士无定主,王纲解纽,百家争鸣,诸子立说,无所忌讳。秦法虽称“严酷”,但当其尚未一统之时,亦实行文化专制,故诸子立说,仍然敢于放言。自秦汉后,每当王纲解纽,或易代之际,往往也是放言无惮之时。例如汉魏之际,曹操为文之通脱、坦率,孔融为文之“气扬采飞”;魏晋之际,阮籍、嵇康之“师心以遣论,使气以命诗”,还有鲍敬言之著“无君论”,都是“放言无惮”的继续。

唐宋两代,虽然法严令具,但政论开明。唐太宗勇于求言,宋太祖不罪言者,故直言极谏之文,产生了不少。唐末小品之“锋芒”,尤有特色。明清两代,文禁甚严,放言无惮这一传统,不绝如缕;但在个别时期,个别作者,仍有“不拘格套”之文。这样的文章也是继承了先秦以来放言无惮的传统的。

四、深于取象的传统

在先秦诸子中,号称“不文”的,是法家的著作,但《文心雕龙·诸子》仍说“韩非著博喻之富”。韩非尚且如此,则其他诸子不言可知。事实上,《易》《诗》《离骚》《庄子》《列子》和《战国策》都是“深于比兴”、“深于取象”的。所谓“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是指善用比喻、多用寓言、构思奇妙、形象生动。

先秦文学这一特征,到了后代,便形成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传统,成为汉语文章的一大特征。以唐宋八家之文为例,韩愈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鱼鼋蛟龙,万怪惶惑”,非取象奇特,何以致此?韩愈这些文章,并非都是吟风弄月之作,而多属经世致辞用之言。只因不是抽象说理,而是“深于取象”,所以令人叹服不已。

再如苏轼,他自述为文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万斛泉源”、“滔滔汩汩”,亦非专指吟风弄月、抒情写景之文,而是包括了大量的言事论政之作。这与先秦之文,特别是庄子之文的“无端涯之辞”极为相似,显然也是继承了“深于取象”的传统。

基于中国散文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应当从掌握以下方法鉴赏中国散文。

其一,知人论世。对古人的作品进行鉴赏,需要了解古人。而人又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加上中国古代散文上述的传统,要理解文章深义,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口,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汩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晋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其二,因声求气。唐朝韩愈提倡古文运动,讲到古文的写作,在《答李翊书》里曾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的“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古人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如何“因声求气”呢?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姚鼐在其《尺抱轩尺牍·与陈处士》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衹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为什么要先“疾读”后“默看”呢?姚鼐说:“疾读以求其体势,缓读以求其神味。”从古人的论述中,我们已看出口不绝吟、因声求气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

其三,情景交融。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现,是承载主旨的“形象”。人类的思想情思都是些难以名状的无形之物,很难直接表述,而优秀的散文往往通过情景交融,寓理于情的高超手法,使无形的思想情思转入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方法,给人的情感以深深的感染。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往往要写景,“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多景语,但是,诗人写景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景,而是为写情,客观景物一旦被诗人使用,就蜕掉了原来的中性性质,浸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于是便化景物为情思,使情和景浑然一体,不分你我,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一向强调心物感应关系,作者著文也绝非为了写景,而是为了写情,只是因为情显而易动、稍纵即逝、难以捉摸,因而作者要表现自己的感情时,便将情思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因此,在散文中情是核心,是灵魂。情景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往往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段而使情与景达到内在的统一,有机的融合,以使人无法辨清其到底是景语还是情语。

(第四节)古代散文举萃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首创纪传体,主要通过记述历史人物的活动以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成一家之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全书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526500余字。

《史记》每篇(卷)之末,一般还附有以“太史公曰”为首句的一段小文字,略记作者对篇内某人某事的看法或附记有关之事。后来修撰的史书也都承用这一形式。

同类推荐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对联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是重庆市居于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底,人选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松溉建镇历史悠久,镇史辉煌,律动的建筑遗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遗址以及独特的码头文化奠定了古镇的历史价值和今天的旅游发展地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介绍了松溉古镇名字的由来、区域、沿革、经济、人口以及其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况,从山水格局、空间布局、街巷肌理及环境景观等方面来解析古镇形态,在建筑特色.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

    《刘法慈心解<大学>》介绍了《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有的人把它定义为“四书”之首。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大学》,并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注的版本,所用的是《大学》原本,来自于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原文,它的顺序没有经过改动,是最初的那个版本。
热门推荐
  • 俏佳人之木郎花开

    俏佳人之木郎花开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方胜男为父马拉松,马拉松大赛,方胜男和刘志鹏一见钟情,意乱情迷之际,出了意外,方胜男摔伤昏厥,恍恍惚惚的,竟然穿越到大明朝,成为花府千金花木郎,花木郎为抗婚,火烧红楼,她潇洒来去山水间,笑傲江湖,却偶遇瓦刺王子涂波,涂波化名金松潜入中土,收集情报,对大明朝图谋不轨,瓦刺王子却对花木郎产生痴恋,看!花木郎如何扭转乾坤,免去一场战乱!
  • 我是猎探

    我是猎探

    阴暗的夜空,格外压抑,是否是因为无尽的罪恶正在侵蚀这人们空荡荡的大脑。繁华的都市,灯红酒绿,掩盖着多少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是美好或罪恶,只是一刹之间。我不是一个合适的侦探,是因为我是一名称职的猎探!见证了如此多的罪恶产生,也许我········
  • 都市超级幽默:夫妻笑话俱乐部

    都市超级幽默:夫妻笑话俱乐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星曜武神

    星曜武神

    修炼一道,在于与天夺命。胜者生!败者亡!武道之路定是累累白骨,但依旧有无数人愿意赌上性命。——星衍大陆,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苍穹之下,漫天的星光从九重天上洒落人间,如梦如幻。人们通过功法导引这拥有巨大能量的星光入体,淬炼己身,踏入那神妙的练体之境,从而换得莫大的威力。而这些能够利用星光淬体的强大武者,他们都有一个响亮而又令人向往的名号,星武战士!......这里没有公平,只有靠实力才能获得一切!你,能主宰这一切吗?
  • 重生之拒嫁恶少

    重生之拒嫁恶少

    一场精心谋划的背叛,一场以爱为诱,以情为饵的骗局,她,宛家嫡女被人唾弃、诬陷凌辱、惨遭剁指、夺命沉塘,当她获重生,素手弹指间筑起座座炼狱,笑看往昔对她“眷顾”有加之人,破心机,落陷阱,踢进鬼门毫不客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本书假托“凤雏重生”这个并不新颖的题材,思维重点其实并不在三国史上,而写的是军师。“军师”这个题材,也被众多的文学作品所曲解过了,古代军师并不能等同于谋士,他得要打仗,往今来的军师,其思想过程大多有雷同的地方:孙武、孙膑、吴起、庞统全不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将军,但他们靠独特的思维解决了一切。本文就能给你这样的启发,若你回到了三国,当了庞统,必然要走这条路,如果你相信科学的话。庞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和诸葛亮齐名,但他在军事才能上强于卧龙。本文就能清楚的告诉你凤雏如何强过了别人,尽管本书写的不成熟,不完美,但应该有用。
  • 九世情劫:孽恋悲情

    九世情劫:孽恋悲情

    雯月因一场怪病失去了美貌,却依婚约嫁给了自称“好”色的大将军岳乘风。洞房花烛夜,雯月对岳乘风一见钟情,而这时她才知道,威名远播的大将军却已双目失明。未来的日子,他们的爱情将经历怎样的折磨和伤害?这是一场无人能预知结局的悲情之恋,但这场由这桩孽缘引发的九世情劫从此拉开了序幕……
  • 校花追男记

    校花追男记

    本文看起来很轻松,不会太虐,求支持他们再次相遇,她记得他,他却忘了她。女主无赖的追求方式,男主怎样接招?女主:沐晓风,不管你怎样对我,我都会坚持不懈的,你就从了我吧!男主:我不认识你,为何要从你。你这么丧心病狂,还是去医院看看可好?女主:你......
  • 女生文科宿舍

    女生文科宿舍

    林城大学后山在夜幕下如同一个身形诡异的怪兽,它仰着头,仿佛在怒吼,又仿佛是在无声地恐惧着什么。一团乌云飘过来,月亮慌不择路地躲了进去。深沉的夜幕仿佛被染了色,顿时一片漆黑。一个人影从前面的小树林里走了出来,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个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在漆黑的夜幕下显得格外清晰。女孩走得很快,脸上似乎带着泪,她边走边擦,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数学教学的趣味题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