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0100000010

第10章 对百年中国电影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梳理(6)

台湾新电影运动兴起之后,台湾电影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电影观念和电影叙事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台湾新电影不再着力于营造一个封闭虚幻的光影世界,而是把电影作为一门直击现实、思考人生的严肃艺术。我们可以发现,在侯孝贤、杨德昌、张毅等导演的作品中,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其实依然是触动他们内心情感和深沉思索的重要出发点,但是他们不再诉诸戏剧性的表达形式,而是通过一如现实生活般平实淡然、质朴无华的影像和声音来承载他们那些深沉的感触和思考。例如,1983年陈坤厚导演的《小毕的故事》中小毕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生离与死别,后来身着戎装回到母校与同学相聚,和故事的讲述者小帆重逢,他们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1985年张毅导演的《我这样过了一生》,影片中故事的时空由上个世纪50年代横跨到80年代,着重刻画了女主角桂美从大陆来到台湾的生命历程,同时还旁及台湾这段历史时期的经济背景和社会面貌,该片在1985年荣获台湾第22届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奖等大奖;1989年台湾着名导演王童拍摄的《香蕉天堂》也是以类似的时代跨度为背景,描摹了由大陆赴台的憨厚青年左富贵百感交集的人生历程;1986年柯一正导演的《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当一群昔日顽皮的孩子再次聚首、共唱那首感怀少年时光的老歌时,他们仿佛又依稀拾起了年少时清纯而真挚的影子;《流金岁月》(1989年,杨凡导演)讲述了随着时光的荏苒,朋友、恋人之间的聚散。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主将之一,至今已拍摄了多部优秀影片,在世界影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侯孝贤电影中,那个着名的固定长镜头常常默默地、不动声色地注视着面前的种种聚散离合:《童年往事》(1985年)爸爸、奶奶、妈妈渐次离世,哥哥外出谋生,姐姐远嫁,阿孝在一次次生离死别中度过了童年;《恋恋风尘》(1986年)林文远与江素云是九份附近山城一对青梅竹马长大的小情侣,他们一起去台北打工,后来阿远入伍,阿云在他们的鸿雁往来中爱上了送信的邮递员,阿远回到家乡在一脉无言中品味着人生最初的青涩;《悲情城市》(1989年)讲述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统治到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这段历史中基隆林姓人家的家族变迁,这个大家庭最后七零八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戏梦人生》(1993年)垂垂老去的台湾布袋戏大师李天禄面对镜头叙述他充满坎坷与磨难的前半生,在老人苍老的画外音“最难的事情就是生离与死别”的叙说中,他的爷爷、奶奶、母亲、父亲一一离他而去;《海上花》(1998年)长三们和客人们在似乎没有尽头的筵席和出局中,体验着缘聚缘散。新电影运动的另一位主将杨德昌2000年凭借《一一》摘取了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桂冠。戛纳电影节盛赞《一一》是把“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唱。影片把镜头对准台北的一个普通家庭,人到中年的简南俊是一个不太成功的生意人,拥有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以及岳母住在台北一间普通公寓房子里。妻子是一个脆弱的女人,因为母亲的病而心力交瘁。

儿子只有10岁却非常早熟,喜欢拍摄人的后脑勺和提问哲学问题。女儿是一个音乐学生,因陷入了错误的爱情而开始尝到人生的苦涩。在小舅子的婚礼上,简南俊遇到了年轻时的女友,重新燃起了久违的爱情。他飞赴日本与女友见面,但是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爱情的体悟使他重新回家。一个明媚的早晨,岳母悄悄去世了,家庭中的每个人都独自品尝着生命的滋味。

当然,台湾电影悲欢离合叙事结构也在不断发展中逐渐丰富着自己的表现形式。90年代初在大陆赚取了大把眼泪的《妈妈再爱我一次》(1988年,柳松柏导演)就通过极端戏剧性的情节来大肆渲染母亲与儿子的生离死别之情,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2001年,台湾资深电影人徐立功联合尹祺导演了《夜奔》,这部影片将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之间一生的复杂爱恋和无常离合演绎得异常动人心弦,其故事情节以及影像风格都别具一种奢华的魅力。

三、澳门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澳门这块土地接触电影其实比较早。1893年,映画戏就已经在澳门放映,出现电影放映业的雏形,1910年,域多利戏院的成立开创了澳门本地电影放映业的先河。但是澳门本身长期欠缺电影制作公司,也曾经有富商斥资协助电影人拍片,但其公司仍然不属于澳门。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在黄佐临导演的电影《表》中扮演小耗子一角、1954年在影片《鸡毛信》扮演海娃而家喻户晓的蔡元元联合其兄弟蔡安安成立了“蔡氏兄弟(澳门)影业公司”,至此第一家澳门电影公司方告成立。蔡氏兄弟(澳门)影业公司成立之后,出品了《夜盗珍妃墓》、《人在纽约》、《错爱》等影片,其中《大辫子的诱惑》(蔡安安导演,1996年)是蔡氏兄弟(澳门)影业公司拍摄的第二部电影,讲述一对恋人之间曲折的情感经历,这部影片在内地放映,并且获得第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合拍奖”,女演员宁静获第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从而填补了澳门电影业的空白。澳门电影数量很少,继《大辫子的诱惑》之后,第二部在内地放映的电影就是2006年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联合制作、陈逸峰编剧并导演的《濠情岁月》,这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拍摄的首部电影,距离《大辫子的诱惑》在内地放映已经整整10年,这部影片2006年5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隆重的首映式。除此之外,近几年澳门制作的本土电影还有《爱情与小脚趾》、《黄金屋》等。90年代澳门开始有实验电影制作,代表者有罗桂炎,他拍摄八毫米实验电影,如《极乐》、《华氏一九七二》等,曾参加香港“卫影会”在大会堂举行的放映活动。90年代初期,澳门文化司开设视觉艺术学院,开办录像课程,由黄志荣任导师,当时的学员们拍摄了《自食其胶》(冯瑞芳导,1993年)、《片断》(区德昌导,1993年)和《失落的年代》(邓志超导,1995年)等作品。澳门实验电影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朱佑人。1993年,在美国读电影的朱佑人回澳门筹拍毕业作品,用十六毫米拍摄了自传式的《亚明的澳门》,该片虽有香港班底帮忙,但导演、制片、资金、演员,均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1996年在澳门上映时被称为第一部澳门独立电影。1997年,朱佑人回澳工作,并于1999年1月成立“拍板视觉艺术团”,发展录像活动。

1999年底,澳门举行“全城接触澳门录像节”,《一把火》(许国明,1999年)、《Blurr》(叶志勇,1998年)等影片参展。此后,许国明完成首部个人剧情片《枪前窗后》(2003年)及《夜了又破晓》(2007年)。2005年8月,澳门创作人协会自资拍摄了独立电影《澳门·圣诞·二○○五》(2006)。影片揭示澳门人在创意工业领域发展时所遇到的障碍和挑战,影片中的场景都很贴近日常生活,如港澳码头、展览场馆、金莲花广场等。而且,影片发起人吴兆妍是通过互联网召集澳门的创作人拍摄独立电影,标志着新一代澳门年轻电影人打破地域限制、善于运用新媒体的趋势。总之,澳门的录像短片、纪录片、实验短片及独立电影,大部分都是基于个人情感和喜好而拍摄,电影风格和美学观念多受香港、好莱坞以及一些欧美实验电影的影响,很少带有葡萄牙电影洗礼过的后殖民痕迹。

通过对澳门电影史的简单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迄今为止澳门本土电影的制作还比较薄弱,影片数量少,有影响的电影和导演不多,但是澳门电影的新生力量正在萌动。而且,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与内地电影的联系更加密切,综合多方面的电影资源,将更加有利于澳门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在澳门,无论是内地还是本地培养出的知识精英,都心仪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精髓深入澳门的每个炎黄子孙心中,其中澳门文学的一大景观就是旧体诗词的创作非常发达。因此,在为数不多的澳门电影剧情片中,对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采用依然是影片叙事上的重要特点。例如《濠情岁月》就是以澳门60多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讲述了一对恋人悲欢离合的遭遇和他们之间的一个跨越时空的约定。故事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清代皇族后裔素心和父亲落难来到澳门,备受当地流氓势力欺凌。记者洪洋挺身而出、帮助素心,两个年轻人相爱了。而素心的知心姐姐艳红是当红歌姬,她也倾心于远房表哥洪洋。在素心当上了剧团的刀马旦、也品尝着爱情的甜蜜的时候,她的父亲不幸坠楼身亡,同时洪洋为了从事抗日工作必须离开澳门,一对恋人相约60年后故地重温。在经历了60年风雨之后,洪洋重回澳门,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年的演奏会。当观众离席而去,老人登上舞台翻转琴凳,60年前他与素心一起刻下的心形图案依然可见,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熟悉的“1945”字迹旁,新写的红色“2005”赫然在目,难道素心尚在人间?!《濠情岁月》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荡气回肠的旷世恋情简直可以与《云水谣》相媲美。在内地放映的首部澳门电影剧情片《大辫子的诱惑》其实也是把一对中葡青年跨越阶级的坚贞恋情与男主人公和他父亲之间的离合作为叙事的主线。由于澳门电影的剧情片创作迄今为止依然很少,《濠情岁月》、《大辫子的诱惑》就成为我在分析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时涉及的仅有的两部澳门影片,它们都比较注重对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节的把握,主要通过讲述一个聚散离合的故事来传达一份强烈而又鲜明的情怀,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当然,随着澳门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其形式风格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期待着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电影的频繁交流和相互影响之下澳门电影业的成熟和辉煌。

(参考文献)[1]【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编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20

[4]【法】克·麦茨.当代电影理论问题(下)——译让·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J],崔君衍译.世界电影,1983,5

[5]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6

[6]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中国电影年鉴[M].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

[7]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M].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3

[8]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9]彭吉象.民族美学传统与世界文化背景——电影自身的文化品格.周星编选.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

[10]黄建新.用自己的天性拍电影[J].电影艺术,2002(6)

[11]谢晋.创作《女篮五号》的一些体会.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3

[12]成谷.牙雕·明珠·匠心——赞《舞台姐妹》[J].大众电影,1979(6)

[13]袁文殊,罗艺军.主题·真实性·传统——谈影片《枯木逢春》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1962(4)

[14]【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5]宋崇.为《小花》叫好[N].文汇报,19791018

[16]谢晋.当我拿到文学剧本之后.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17]张铮,黄健中.思考·探索·尝试——影片《小花》的创作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8]詹相持,韩小磊.思考与探索——影片《樱》的拍摄体会.电影导演的探索[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9]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2

[20]江世雄,文伦.《舞恋》的构思与体现.电影导演的探索[G]第二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21]宋罡.“平波秋水狂澜深藏”——访问《云水谣》导演尹力[J].电影新作,2007(1)

[22]吴贻弓.《城南旧事》导演阐述.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3]倪震.吴贻弓的创作道路.王人殷主编.灯火阑珊——吴贻弓研究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24]郑洞天.《台湾往事》导演阐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25]芭莎专访陈可辛《像孩子一样笑,像老人一样思考》.腾讯娱乐http://ent.QQ.com,2005,9(22)

[26]张燕.映画:香港制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刘嵚.《旺角卡门》——铁汉与柔情,江湖与爱情.潘国灵、李照兴主编.王家卫的映画世界[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

    看了一辈子的电影,电影是怎么拍的?电影背后的故事有哪些?《不可不知的电影常识》即将面世揭晓。本书浅显易懂,读者群体主要针对包括北漂大军在内的电影爱好者和初学者,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教育的内部培训教材或者专业人士的普及读物,读者群体主要包括高中电影评论及艺术特长培训班、全国各大城市艺术院校大学生读者群以及从事电影相关专业的各类人群等,即可作为专业类学习读物,也可作为艺术欣赏佳作,可以了解到更多你不知道的电影知识及电影故事。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魅影柬埔寨

    魅影柬埔寨

    "边走边画系列丛书”第一辑的三本书,是作者夏克梁行走在三个国家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作者所感兴趣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柬埔寨建筑遗址的沧桑和凄凉以及印度古老建筑的雄伟和颓废。这本《魅影柬埔寨》是该系列中的一册,包括“关于吴哥”、“初识吴哥遗迹”等内容。
  • 课外雅致生活-舞动的魅影,指挥

    课外雅致生活-舞动的魅影,指挥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醉世妖眸

    醉世妖眸

    她,墨非醉,一朝架空,失忆,有了一个宠她至极的娘亲,娘亲在她三岁测试前,带她去到秘密基地,不久,有一群人出现,要带走她的娘亲,她们被迫坠崖。她们被一个书生所救,那书生收留她们,那书生喜欢上了她的娘亲。这个村子是不容纳外人的,所以村里的人,都以为那书生是娶了妻,而她却是不知和谁生的杂种。直到她六岁那年,不知哪来的谣言,说她是和村外的人生的私生子,于是要杀了她的娘亲,书生早因为她们要走,而悲愤欲绝,整日嗜酒,所以也不作制止。
  •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琰

    魂琰

    玄林,一个平行存在的古武世界。早在一百多年前,我们就与其建交,在各地开通传送界碑。双方贸易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逐渐掀起一股又一股移民潮。玄林中人称为我们这个世界为“邻舍”,寓意亲似近邻。
  • 重生之神级小学生

    重生之神级小学生

    相信我,小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小学生学会了:“你他喵的是小学生吗?”
  • Coral Reefs

    Coral Reef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讲述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职业经理人时刻行走在刀锋之上,在风格迥异的“东家”面前,他们必须用业绩说话,他们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一招不慎就会陷入职业困局之中。但是唐骏做得非常成功,每一次转型都会提升自己的品牌和价值,为自己增加上升的筹码。从外表上来看。我们看不出唐骏有什么超长之处,那么这位立志要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唐骏,到底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优势,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呢?相信,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灵行纪

    灵行纪

    这是一个关于妖怪与战斗的故事。卡玛大陆自洪荒始,人类就未曾孤单。“妖怪”,存在于神话中,典籍中,怪谈中,也存在于现实的每一寸空气中。故事从一个少年找寻身世开始,去追寻一个个传说怪谈,逐渐解开笼罩大陆的灵玄迷雾;各方上古妖兽纷纷登场,演绎亦真亦幻的爱恨情仇。热血与现实,战斗与温情,谜团与真相,放逐与救赎,撕扯在人灵妖三界。旅途已经开始。
  • 绝品矿工

    绝品矿工

    鸡毛勿当令箭充,得势莫欺少年穷。神石入体化异禀,洞察危难避祸凶。如若无良来捣乱,仇人三千又何忧?护矿卫国保佳丽,男儿本色方英雄!欲知故事如何精彩,且看新型异能菊作——绝品矿工!
  • 悠莉宠物店1

    悠莉宠物店1

    你,有朋友,有亲人,有学业和娱乐,而它,只有你。
  • 天下无侠之我真是大侠

    天下无侠之我真是大侠

    人族有四大侠榜,登上侠榜者,可称武侠!来自21世纪的宅男穿越到武侠大陆的世界,被一个头颅射入三滴精……精血后,从此,他称霸天地侠榜。【阿蒙探讨群(474227520)期待各位少侠莅临】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