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01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下面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做一简要说明和界定厘清。论文中所涉及的中国电影指的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电影。论文力图以“悲欢离合叙事结构”为切入点,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一百多年来港、澳、台三地和内地电影作一全面关照。既然“一部电影作品,一个主题,一个意象,一种结构,只有在历史地形成的电影总体中才能得到真正透彻地理解,那么这就意味着须把针对单个电影作品的研究放到对整个电影大系统的关照中去”[36,P1],因此,系统地考察中国电影、揭示中国电影的某种叙事结构,无疑也有利于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每一部中国影片。而且,内地与港澳台同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拥有共同的血脉,虽然近百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各地电影的发展轨迹、发展面貌并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文化根脉始终相连,因此打破地域的限制是完全有道理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再说,两岸三地电影的大多数也确实给予观众某种相似的审美体验,影片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影片所传达的那些感动或者愤恨、影片的叙事肌理与观众的审美需求通常非常契合,丝毫没有欣赏某些外国影片时的隔膜感。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澳门虽然接触到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时间并不晚,但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澳门电影一直很不发达,影片数量少,因此我在论文中对澳门电影的论述除了稍微涉及《濠情岁月》

和《大辫子的诱惑》之外,澳门电影基本处于一个缺席的状态。

本书主要是运用电影叙事学理论、文化研究和影片本文细读的方法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特别是以美国电影学者戴维·波德威尔提出的“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为参照,力图通过深入细致地阐释“离合”这一在中国电影中始终格外发达的叙事结构来触及和揭示中国电影的叙事形式以及独特美学风格的某种秘密。“叙事结构”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是受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启发,它指的不是一部影片具体的结构安排、发展过程和讲述方式,譬如部分如何同整体相结合以及为了某种特定的感情和艺术效果如何安排和处理情节等等,而是指“叙事体不变的深层结构,它试图通过分析叙事体共有的各种要素及其关系,建立一套叙事体普遍的结构模式”[37]。它其实非常类似于美国电影学者罗伯特·考克尔所谓的主导叙事结构这个概念,即“一种在大的文化、历史和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固定结构,许多这类固定结构在电影产生之前就形成了。

主导叙事结构推动了主流故事的产生”[7,P118]。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中国电影一遍又一遍向我们讲述的“离合”这个基本故事,分析导演反复向我们讲述这个基本故事却总能使我们惊奇和感动的原因。同时,罗伯特·考克尔还指出“主导叙事结构和主流叙事模式……是可以不断被重复讲述的,是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再造的。……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仰决定了它们的形式和演变”[7,P11]。他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决定主导叙事结构的形式和演变的“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仰”,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觉到罗伯特·考克尔对“电影主导叙事结构”这个概念的阐释其实汲取了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智慧。后结构主义的叙事学研究以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眼光将文化、历史语境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后结构主义并不完全排斥叙事模式,可以认为,如果没有结构主义叙事学对模式的建设,后结构主义对叙事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基础。问题在于,后结构主义更重视权力关系、文化成规、意识形态符码如何构造着又是如何改造着模式。这就是说,后结构主义将每一种叙事模式都放置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看看模式是如何被培育、被巩固,又是如何被‘磨损’,被‘偷梁换柱’,被‘借尸还魂’。叙事模式并非客观的、价值中立的产物,结构的布局、人物的配置、视角的范围、声音的选择等等叙述要素都有可能遭遇不同历史、地域、阶级、种族、性别、婚姻状况的制约”[38]。因此,我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研究也并非把它看作一个固定不变的、僵化的模式进行封闭性的考察,而是注重从历史文化语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叙事结构,将电影文本放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整体中去解读,分析它与具体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具体文化语境的要求调整自身的方式。所以,在从普遍叙事元素,如时间、空间、情节、视点研究等各个方面详尽阐释了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特点之后,我特别开辟专门的章节来探讨这一叙事结构是如何被环绕在其周围的种种权力关系、文化成规、意识形态符码所规定和制约着,从而突破单纯的“内部”研究,通过透视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内部”,力图揭示“内部”诸特征形成其“意义”的立体动态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文化研究是本论文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因为“电影不仅是娱乐物,而且是工业和政治文化的一部分”[7,P1],而文化研究正是“探讨文化文本的形式和结构如何创造意义、或者说制作这些形式和结构的人是如何创造意义的,从这些形式和结构中获得娱乐的人是如何创造意义的”[7,P80]。如此看来,电影的文化研究不仅是阐明其形式或结构如何创造意义的关键,也是揭示观众为什么会特别钟情于某一形式或结构并从这一形式和结构中得到精神满足的关键。观众在欣赏一部影片的时候,他们的“综合文化背景和个人体验都参与到理解它的过程当中。一部影片是一个文化结构体,一项经济活动,一种影像发送和接收的行为”[7,P209]。因此,探究中国电影悲欢离合叙事结构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就不能不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内核,而电影产生于其中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无疑也必须进入本书考察的视野,因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结构和力量构成的或妥协的合力结构。现代文化的各种因素在这个结构中处于比较表层的结构形态中,而传统文化则相对说来处于深层结构中”[39]。

我对中国电影的悲欢离合叙事结构这个课题的研究兴趣也源于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学术思路。伽达默尔曾经说“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在这里总是不断地结合成某种更富有生气的有效的东西”[40],着名的现代派诗人艾略特也认为“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他的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的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

我并非指易受影响的青年时期,乃指完全成熟时期”[41,P129130]。所以,当我在考察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时候,比较倾向于把它当成一个在传统力量、作者个性、观众期待视野以及时代社会影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探究作品与作品之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和彼此影响是我特别喜欢用力的地方。李欧梵谈到他的治学思路的时候说,“我愿意在‘新’的里面发现‘旧’的……把不同的指涉、媒体间的联系、制作和消费之间的关联,以及其他种种也许你想象不到的关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串联起来。我就喜欢做这样的工作,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把它们串联起来”[42]。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做学问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符号学的挑战.转引于【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

[2]【美】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姆逊.电影艺术导论[M].史正,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21

[3]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35

[4]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J].求是学刊,2005(3)

[5]【法】米歇儿·塞尔索.埃里克·侯麦[M].李声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

[6]【美】乔治·普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7

[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刘一兵.电影剧作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22

[9]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11112

[10]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59

[11]萧瑞峰.宋词中的离别主题[J].文学评论,2002(1)

[12]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9,120

[1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0,256

[1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1

[16]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J].新青年,1918(10)

[17]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8]【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沃特·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转引自(美)理查德·凯勒·西.

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人传统[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

[20]【美】克劳迪亚·戈尔卜曼.关于电影音乐的叙事学观点[J].当代电影,1993,5

[21]【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2]参见徐昌霖.电影民族形式探胜[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郑君里.画外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23]参见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风雨银幕[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电影民族化论辩——评《电影美学随想纪要》之六[J].电影艺术,1985,4

[24]李亦中.“巧合”备忘录——论中国电影情节与人物关系的一种常见模式[J].电影艺术,1991(4)

[25]刘一兵.电影剧作与“巧合”[J].当代电影,1985(3)

[26]高歌今.偶然、巧合及其他[J].电影艺术,1983(8)

[27]黄会林等.中国影视美学民族化特质辨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0

[28]应雄.古典写作的璀璨黄昏——谢晋及其“家道主义”世界[J].电影艺术,1990,2

[29]江逐浪.隐身的说话人——中国电视剧与民间讲唱文学的关联[J].当代电影,2004,1

[30]郦苏元.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模式[J].当代电影,1993,6

[31]董新宇.看与被看之间——对中国无声电影的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2]于丽娜.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33]武龄仁.情感模式、叙事母题与世界性观照[J].电影艺术,2004(3)

[34]王一川.中国电影中的家破亲离故事[J].电影艺术,2005(2)

[35]【美】张英进.西方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方法选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5)

[36]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7]胡亚敏.结构主义与叙事学探讨[J].外国文学研究,1987(11)

[38]余岱宗.叙事模式研究: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9]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46

[4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41]【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二十世纪文学评论[G]上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9130

[42]李欧梵,罗岗.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J].天涯,2004(2)

同类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

    《中国书法全集2》主要内容分为“独特的汉字”、“甲骨文与金文”、“隶书及其子孙”、“文房四宝”等章节。
  • 色彩改变生活

    色彩改变生活

    在色彩科学远未诞生之初,古人就已经能够娴熟而美妙地使各种色彩灵动地和谐起来。而随着设计和时尚产业的发展,色彩搭配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心理作用,作者运用多样的事例,从文化和实用层面为读者介绍色彩的神奇魔力,教你学会如何掌握色彩搭配的秘诀,让生活更多姿多彩。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记忆红楼

    记忆红楼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策划、拍摄、制作长达三年之久。这部鸿篇巨制既承载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电视观众的记忆,也是上百个演职人员对那段青春岁月……
  •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宇落天幻

    宇落天幻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一个玄幻世界。为变强大,他前往潇湘剑院,成为弟子;意外跌入悬崖,却发现宝物——三层塔。塔里暗藏玄机,有众多宝物,更是能够减缓时间。资质不行,我用时间来补,这是他的宣言;斩杀妖兽,修炼御敌,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这是他的成长之路。浮生若梦,铅华洗尽,登顶之路,坎坷难明,到头来却发现这一切不过梦一场,又该何去何从…………….
  • CEO都在干什么

    CEO都在干什么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死神的空间

    死神的空间

    突然出现的黑袍人,将标准宅男带到异世。他是何人?有何目的?黑暗之雷,那是什么?当异世的宅男拿上巨镰,当死神再次出现,异世界将会如何?"当我归来之日,就是你们的末日!!!"看与我们一样的宅男,如何变身死神,走上复仇之路。
  • 悸动的青春

    悸动的青春

    [花雨授权]二十岁的青春是悸动的青春!当属于年少轻狂的青涩岁月随着他们渐渐远去时,他仍然坚定地握着她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于他来说,最初的心动仍然是现在的心动!
  • 超级电能王

    超级电能王

    这是一个实习娱记,被电流击中而奇获异能的故事。当一名陌生的美女求救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放任不管?这绝对不是吕直的风格。尤其是像她这样的极品美女,落魄时也散发着无尽的女王气质……
  • 绝世女将:练神功撩美男

    绝世女将:练神功撩美男

    王牌特工携带青鸾空间穿越异世,成为一个山村小姑娘。这个世界太乱,强盗到处都是,国家之间也连年征战,本以为人类之间已经够乱了,没想到还有一群蛮族,还有一群群妖兽异兽,这个世界真是太可怕,我王牌特工的实力到了这里竟然成了弱渣。不过没关系,我有神器――青鸾空间。功法比不过人家?没关系,找空间。修炼速度比不过人家?没关系,找空间。……男人抢不过人家?额,这个你自己想办法!
  • 焚神系统

    焚神系统

    一代天骄李凌峰,被其暗算,葬生焚炎崖。一代宅男李凌峰,因为意外,重生焚炎崖。两个不同世界的灵魂巧合的融合在了一起。。。。。。。。。。。手拿赤火焚天薄,身穿孤星战月铠。脚踏雷龙紫翼兽,头顶阴阳造化钟。麒麟灵宠陪征战,灭圣焚神万万千。一场命运的安排,注定会铸就一代焚神。(注明:焚神不是火神的意思,是杀神的意思。)
  • 爱到偏执

    爱到偏执

    都说她一味执着,却偏执不肯说出口。却不知,他却更加偏执,一味偏爱,却从不表达……“我喜欢你。”他说。她沉默,泪水不由下滑,她等这句话,等了整个青春!
  • 笔杆山传说

    笔杆山传说

    内容简介:一场特大洪水,使一个温馨美满家庭遭到破坏,为不负母亲的嘱咐,俊轩在洪水中殊死救回了美丽的妹妹,得到了灾民二虎等人的帮助,并对二虎说出的“苦难求生、富贵行善”的豪言深为感动,劫后的俊轩本着“苦难求生,富贵行善”的宗旨带着妹妹外出走难,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善良美丽的妹妹最终死于走难途中,他得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救回,,并对他产生了感情,最后嫁给了他,夫妻俩白手起家,创下了一份家业,为他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可后来家业却被无良的堂弟谋夺,他的儿子得到了神笔的帮助,夺回了家产,神笔因此被歹人惦念,神笔只鼓励苦难求生、富贵行善的好人,不屈服于歹人的掳掠,化作一座山峰,笔魂继续延续它的精神……
  •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诗

    倾蓝紫在古典文化的范畴内,精选了十来首留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的,曾经无比熟悉的古诗词,以专业的深度,通俗唯美的笔法,深入浅出地加以全新解读。一方面,让我们回忆起那段摇头晃脑的背诗时光,一方面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古诗词的绵长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