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7100000011

第11章 东食西宿的王朝(1)

触摸一个人的灵魂

众人皆知:中华民族,改朝换代,历时5000年之久,风云变幻。有多少帝王将相、仁人志士,生生死死,不一而足。芸芸众生就不用说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多数人活着只求温饱、平安耳。只有少数人,历尽艰辛,留得生前身后名。遗憾的是,死后能被人记住的也仅帝王将相与贤能之辈耳。

翻阅史书后得知:海原县,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历朝历代,官至高位或有突出贡献者几乎没有。但论职位论影响倒是确有一人,他就是任得敬。

任得敬是被史书记载的人,可见此公并非等贤之人。然而遗憾的是他被后人视为奸臣,不大光彩。

看完任得敬个人的奋斗史,我便产生了一点感想:

超常之人,必有超常之举。君子有超常之举,小人也有超常之举。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君子图群,小人图己。君子为公,小人为私。

我以为对任公不好定位,说是小人似不大准确,毕竟他不是狗苟蝇营之辈。单从为私计,尚说得过去。说他是奸臣,符合君臣之道的判断标准。然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若为权力争夺计,不存在忠臣与奸臣。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皇位不是谁一个人的,谁一家人的。人人都有为“王者”的权力和可能。

若按小贼盗物,大贼窃国的说法,任得敬可算是一个大盗。他曾一度试图窃取西夏的疆土,想成为西夏国的皇帝。因此说,他算一个大盗。

这样说似有不敬,王位与权力上的争夺不好说个对错,可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任得敬最大的“缺点”在于,欲望太大,结果惹来杀身之祸。但也算得上一个有胆有识之人。

任公在发迹之初曾做过一件不大光彩的事:将自己17岁的女儿,献给西夏皇帝乾顺为妃,以此作为进身的资本。按说为了权与利,历朝历代做得比任得敬更出格的人,并不少见,所以任公献女为妃,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这里有一个能否被接纳而领情的问题。任公这样做,肯定是有把握的。那就是他的女儿一定是个有资本的女孩。

《西夏纪》记载:“任氏庄重寡言,御下有恩意。”庄重寡言并不等于长得美。其女到底长相如何没有记载。不过从乾顺宠爱这点来看,她必是花容月貌、腼腆羞涩、欲说还休颇让人疼爱的那种。说不上还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都懂。

我想:这女子肯定会来事,像他父亲颇有心计。不是傻乎乎的那种。作为州判的女儿肯定是见过世面的。她明白父亲的意思,也很争气,博得了皇上的欢心。

任得敬的第一个目标达到了。但他更大的目标还在后头。我佩服任公的是,作为一个地位卑下的人,他是很有眼光和心计的,心中有大志,做事也不择手段。这是他的超常之处。

也许在他为西安州判的那些日子里是没人看得出来的。

宋朝的州判,算是一个小官吏,几乎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机会来了——夏大德三年(1137),西夏军队攻打西安州,想重新控制天都山地区。夏军来势凶猛,迅速包围了西安州城。任德敬自知难以抵挡,为保全城中百姓与自家的性命,便率兵民出城投降。也许我们会责备他为何不以死相拼,杀身成仁,与夏军决一死战!但是出于对城中百姓生命的安全着想,也是权宜之计。

从中也可看出,他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另一方面在他的个性中也缺乏一点以死相拼的血性。这不能强求。乾顺见任得敬明知事理,也很顺从,便命他权知州事。算是留任。

可是任并不安于一辈子只做一个小小的西安州判。于是派弟弟任德聪主动将自己的女儿修饰了一番献给乾顺。

上面说了,任得敬的女儿很争气,且任得敬的忠心也使皇帝十分感念。不久,乾顺皇帝将任得敬升为静州(陕西米脂县北)任防御使。

大约过了一年,任得敬知道皇帝还没有立皇后的打算,心里着急。便给皇帝的宠臣御史大夫芭里祖仁送去重礼,请他劝其皇帝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为保险其见他又贿赂朝中其他显贵及宗室执政者。终于让其女在夏大德四年(1138年)八月被立为皇后。

这样他凭着外戚的身份由防御使升至都统军,成了西夏政权的藩镇重臣。第二年,乾顺死,子仁孝继位。任氏被封为皇太后。

公元1140年,仁孝继位的第二年,契丹人萧合达趁夏境武备松弛,联络西夏境内的契丹人举兵反叛,企图重新建立辽国。

任得敬趁此机会主动上书朝廷,叛军连陷州县,各地守军望风而逃。得敬虽不才,但蒙皇恩雨露,又身为一州都统军,自当誓死效力,请皇帝恩准得敬出征。

任得敬是有眼光的,也能抓住时机。

剿灭萧合达叛乱后,任升为翔庆军都统军,并被封为西平公。不久他又率军镇压饥民起义。其资本越加雄厚。野心便极度膨胀起来。这时他企图入朝参与国政。因濮王嵬名仁忠等一班朝臣的反对,未能如愿以偿。第二年濮王死后,晋王察哥辅政。任得敬便派人进京贿赂他。由于察哥的劝说,仁孝皇帝于天盛元年(1149年)颁诏任得敬入朝辅政,被任命为尚书令。第二年升为中书令。

天盛八年(1156年),察哥死后,任升为国相。他借重权在握,把持朝政,肆无忌惮,结党营私。提拔弟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弟得恭为兴庆府尹。后又提侄子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与此同时,排挤不附庸自己的朝中官员。

御史中丞热辣公济,看不惯任的做法,于是上奏参劾任得敬为“僭越礼制,专权干政”。要求罢免他的官职。

他两次参奏,奏章却两次落到任的手中。任气愤至极,扬言要杀死热辣公济。热为免遭杀身之祸,被迫辞职回家。

天盛十二年(1160年)三月,任得敬晋爵楚王,被封为“秦晋国王”并领有“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等职。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出入仪从几乎等同皇帝。

这时仁孝皇帝才发觉养虎为患,可也没办法。而任得敬还不满足,阴谋进一步纂国,企图让仁孝皇帝居住偏远的瓜州(甘肃安西县)、沙州(敦煌),自己霸居灵州、夏州等中心地带。

天盛十七年(1165年),任役民夫10万大筑灵州城,以翔庆监军司为宫殿。时间过了两年,任得敬生病,便派使者到金国求医。金派医赴夏为其治疗。愈后,任“遣使附表谢金,金皇帝认为有碍定制没有接受”。当年五月,任遣使入四川与宋相约,请发宋兵攻西夏。宋宣抚使虞允文以蜡书回报。7月,任再以帛书约四川出兵。为西夏巡逻兵所获,仁孝怀疑他有叛国之心,密献于金国。

天盛二十一年(1169年),任攻杀藏族首领结什甬后役兵民7万修筑祈安城。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受其胁迫,仁孝不得已于天盛二十二年(1170年)分西夏国的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给任自立一国,同时派使者到金国为其册封。

金世祖完颜雍不许,退回贡献。

金世祖说,有国之主,岂肯无故把国家分给他人?这必定是专权大臣的逼迫侵夺,并非夏王本意。况且夏国已向金称蕃多年,一旦受到贼逼迫,朕作为四海之主,难道能容忍这种事情吗?如果夏国不能将任得敬治罪,便应发兵征讨。不可答应分国的请求。任求封不成,与弟得仁、得聪等密谋叛乱。

皇帝仁孝得到了其叛国的证据,依靠金国的帮助,命其弟仁友诛杀任得敬族党,才算除掉了心腹大患。

任得敬曾权倾朝野,到后来却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实在可悲。其原因可归结为一点:欲望太大。说到底人的欲望都是随着其地位的不断上升而变大的。有欲望并不是坏事,问题是你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渴望得到的东西超过你的承受能力,灾难就会随之而到。

我从任得敬身上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太张狂,有小人得志之嫌。做事草率,授人以柄。只知进不知退,更不知退是为了进。

二、遇事太急躁,没有守性。俗话说老臣谋国。他缺乏的正是老谋深算。窃国既需要有足够的势力,也需要有胆识和耐心以及慢慢经营的长远打算。他有胆识没耐心,势力也没达到火候。也就是说时机尚未成熟。

三、没有寻求到强有力的支持。使者被擒,正是他做事不周,也说明天命不济他。分国的做法太露骨,失掉了人心,扩大了打击面。

四、对身边的策反工作做得不到位。

五、其性暴戾:逼老臣、役民夫、杀饥民等等。

从任得敬身上我还得到如下的启示:学会提防。凡人有不近情理的做法,内心必有违背情理的想法和要求。舍小资而图大利,是一切小人与阴谋家惯用的伎俩。

最后我想说,任得敬之所以爬居高位,是利用了人身上共有的弱点。而他几乎也算是一个通晓人性的人。

任得敬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这是因为历朝历代中都有供其生存的土壤。

她更像一个贵妇,她的不幸在于父亲使她成为他仕途上的牺牲品……

王朝的缝隙

作为军事、行政的中心,西夏朝廷内部,权力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争夺除皇族之间、母党之间外,尤为突出和激烈的要算皇族与母党之间的争夺。母党由于借助皇后的势力,曾一度占有国相等重要官职,统揽朝中军政大权。如此而来,党项执政者的权力也就一度落入外戚之手。

算下来,在西夏历史上外戚专权共有3次。它们分别是没藏氏专权时代、梁太后专权时代以及任得敬专权时代。我计算了一下,没藏氏兄妹专权时间为14年,梁氏家族摄政类计达32年,而任太后之父任得敬专权为21年。3位母后的兄长、弟弟以及父亲曾分别为官国相,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他们胁迫幼皇、倾轧百官、任人唯亲,或穷兵黩武,或阴谋纂国,给当时的西夏朝臣和百姓带来无穷的灾祸。

西夏历经10位君王,其中有4位都是幼年登基,权落外手,即使执政之初也是面临深渊,左右受掣,以致英年早逝,留下无尽的仇怨。比如毅宗帝谅祚继位时刚满一岁,死时为21岁。惠宗秉常8岁立位,死时为26岁。乾顺继位时年仅3岁,仁孝继位时年方十六。

西夏从建国到灭亡历时189年,仅外戚摄政的时间就有67年,从时间上看比三分之一还要多一点。并且3次外戚专权中,梁氏家族与任氏家族皆为汉族。这就是说,党项权力的中心曾一度落入汉族人之手。如果分析一下西夏国力衰弱的原因,皆与这两次外戚专权有关。尤其是梁氏专权时期,连年的征战耗尽了西夏的国力,为以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是否可以这样说,西夏的灭亡一是败在蒙古人之手,二是坏在汉族人之手。蒙古大军的侵逼是外在因素,而汉族外戚的侵蚀是内在因素。说到底西夏外戚专权的祸根是坏在体制上。因为西夏的政治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皆是从汉族封建王朝脱胎而来。

几乎在中国的各个封建王朝,外戚专权都是不可避免的惯例。西夏朝廷同样不能避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说,其余的党项执政者漠然视之,袖手旁观,非也!事实上党项执政者在权力的控制与争夺中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比如:元昊的弟弟嵬名浪迂因对梁氏姐弟摄政不满,被罢官流放。秉常帝在被梁氏幽禁之后,其亲党与各部酋长,各领所部,固守堡寨,与梁氏相对抗,一时国中大乱。梁太后死后,国相梁乙逋失去靠山,分管左右厢兵的仁多保忠与梁乙逋相对抗。公元1094年十月,梁乙逋与其女梁太后之间发生权力争夺,企图阴谋叛乱,被大首领嵬名阿吴、仁多保忠发觉捕杀并灭其全家。仁孝时的御史大夫热辣公济不畏淫威,曾连续参劾国相任得敬,后被迫辞职回家。

元昊称帝前后也曾面临着激烈的权力之争。元昊继位之后,立其母卫慕氏为皇太后。卫慕是银州、夏州一带强大的党项氏族,拥有一定的势力。卫慕族首领卫慕山喜以皇后为靠山,企图与元昊争夺夏国的最高统治权。公元1034年十月,卫慕山喜密谋杀害元昊,被元昊察觉。于是元昊不仅将卫慕山喜及其族人斩尽杀绝,进而用药酒毒死母后卫慕氏。第二年,元昊为斩草除根,又杀妃子卫慕氏。

元昊“性凶鸷,多猜忌”,并且“峻诛杀,以兵法部勒诸羌”。他为加强自己的权力,即是亲近,如稍有不满也必遭罢官和杀害。元昊的从父山遇惟亮、山遇惟永兄弟,时掌左右厢兵权,因对元昊频繁进犯宋境不满,便被元昊杀害。建国之初他为削弱野利氏的势力分别将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杀害。

元昊实行“峻诛杀”的政策,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皇权,但由于无辜杀害了皇室中的一部分开国功臣,反而造成了皇权逐渐落入母族的局面。

建国之初,元昊亲率大军在连续取得三川口、好水川及定川砦战役的胜利之后,与北宋议和,夏国向宋朝“称臣”,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并规定,宋每年“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逢年过节以及元昊的生日,还要分别赐贡。

与此同时西夏与辽也连续进行了几次大的战役,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从而争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形成了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西夏国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时候的元昊正值壮年,在经过一系列的征战之后,也想享受一番帝王的生活。

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三月,元昊因与野利遇乞之妻没藏氏私通,生下谅祚。故任没藏氏之兄没藏讹庞为国相。

同年五月,元昊为太子宁令哥娶妻没移氏,因见没移氏貌美,随自纳为皇后,废皇后野利氏。从此以后,元昊与没移氏在贺兰山与天都山离宫游宴作乐,将一切国事交与没藏讹庞处理。

在此期间,没藏氏与其兄密谋,欲废太子宁令哥,立谅祚为皇太子。没藏讹庞阴险狡诈。他清楚宁令哥,对其父元昊有废母、夺妻之恨,于是再三挑唆,致使宁令哥蒙生杀父之意。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7)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元昊醉酒于贺兰离宫。宁令哥趁其机会,约野利氏族人浪烈入宫行刺,结果被卫兵发觉,浪烈当场被杀。宁令哥冲进元昊寝宫,与父相撞,慌乱之中,宁令哥挥剑削去元昊的鼻子。然后仓皇逃出离宫,躲藏在没藏讹庞家。没藏讹庞本是让元昊父子两败俱伤,自己暗中取利,眼看目的已经达到,便以弑君之罪,派人将宁令哥与其母野利氏执杀。第二日,元昊因流血过多而死。

元昊死后,群臣商议,按元昊的遗嘱,立其弟委哥宁令为皇帝。没藏讹庞,因怀篡权之心,便坚决反对。他说:“委哥宁令并非元昊之子,况且也无战功,怎么能继位呢?”

在没藏讹庞的独断胁迫下,群臣只好立刚满周岁的谅祚为帝,并立没藏氏为皇太后。没藏讹庞自立为国相,于是朝政大权便落入没藏氏之手,致使没藏讹庞“权益重,出入仪卫拟于王者”。

夏福圣承道四年(1056年)十月,没藏氏淫逸无度引起大臣的不满,在一次外出时,被汉族宠臣李守贵半路截杀。皇后一死,没藏讹庞担心失去权力,便将其女强行嫁给九岁的谅祚帝,然后将李守贵一家斩尽杀绝。于此,权力更大,“诛杀由己,臣民咸畏之”。

同类推荐
  • 伐戈

    伐戈

    时光变迁,岁月更迭,中原大地,战火连绵,谁能一主天下,谁又能笑傲江湖。河西一间小小书院,为何却引流天下学士?诸子百家,为何最后却分流天下?原本一介屌丝,为何却因一本破烂不堪残损的家谱而穿梭而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却焚书坑儒?这里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
  • 交易初唐

    交易初唐

    “我若想当官,那至少都是宰相级别的;如果当将军,那都是元帅级别的;如果当纨绔子弟,那绝对是纨绔界的标榜;如果当才子,诗仙诗圣的称号都弱爆了;如果当驸马,那至少也是两个公主的驸马”,长孙冲如是说道。拥有全能系统的长孙冲在大唐朝开起了一家位面交易商店,卖什么?什么都卖,之要你能拿出引起我兴趣的东西……
  • 三国征战系统

    三国征战系统

    宅男袁飞在玩三国游戏时穿越了,穿越到三国,成了袁术的嫡长子袁耀,恰逢袁术称帝,被曹操评为“冢中枯骨”难道自己理死期也不远了吗?在这个战乱不休,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他却骄傲的笑道:武将?谋士?在召唤征战系统中,哥从来都不缺。李元霸怒斗吕布孙斌智斗郭嘉曹操你有虎豹骑、先登死士、大戟士、陷阵营刘备你有白马义从、西凉铁骑、无当飞军不怕!在孤的军神白起面前全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携带征战系统的他,开始他的三国征战之旅
  •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祖训。朱寿意外回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他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如何改变,他将带领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何方,他会如何书写着本不属于他的历史...
  • 二十四史-旧唐书

    二十四史-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热门推荐
  • 四福晋之死

    四福晋之死

    作为一个80岁的老太太,赵云表示穿越什么的最无趣了,只是她不得不穿越在不同世界里,对付各路渣人。第一次穿成四福晋,赵云果断地坑了四阿哥一把……穿成顺治,康熙,乾隆娘,八爷……现在进入帝王版图,穿成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曹操,孙权……混乱了啊!
  • 复仇少女驾到

    复仇少女驾到

    楔子:原本该是少女的恋爱,可悲的是,另一个出现夺走了她的“王子”,少女几年后,归来,发现男孩本就不爱自己,于是。。。---------------------------------------------------------------------------------------------百田的M·F染梦是我,所以不要说抄袭之类的话!
  • 神魔同祖

    神魔同祖

    茫茫人海,谁是对······谁又是错·······魔神龙邪意外重生,是一次偶然还是一场阴谋······欲看他如何败豪杰,斩仇敌,拥美女入怀,手拿长刀一把,问鼎苍穹!
  • 轮回彼端

    轮回彼端

    他是天地灵气化形成人,他是远古魔王代言人。一对兄弟,却因彼此善恶的宿命反目成仇。罪与罚,善与恶,道与魔,祈祷与杀戮,裁决与审判······当墨零转世重生,恢复记忆,他能否战胜诸恶,以一人之力守护他的挚爱与至亲,并带领密芒走向辉煌?当一切结束后,他的结局竟然是···一切精彩,尽在《轮回彼端》!!!
  • 独宠迷糊妻,二叔你走开

    独宠迷糊妻,二叔你走开

    ————“祁潇皇,你给我放手!不然我就从这里跳下去!”风,在六楼天台上肆虐着。吹散了她的发,也吹凉了她的心。男人抿着唇,冷冷地看着她,死死地抓着她的胳膊。“我不会让你死的!”祁潇皇神色越来越深沉。她却笑着挣脱,又笑着跳下楼。“不————”
  • 这个冬天不会冷

    这个冬天不会冷

    简介什么剧透的我可不会,想知道的话还不来关注!!!不求票票,求看看,好的话也要给票票哦!
  • 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为什么有人总担心自己会出丑?为什么老大很强势、老幺很叛逆?为什么险境中更容易产生恋情?印象有没有欺骗你?……如何用心理学理论剖析生活中的常见行为与社会现象?其中又蕴含了哪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示了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种种心理奥秘。
  • 星河剑帝

    星河剑帝

    茫茫星河,一片亘古死域。大帝陨落,帝冢归路,求仙无门。少年手持重剑无锋,踏入星河古域,征战茫茫仙路,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 7-11之恋

    7-11之恋

    蔡某是个艺术工作者,平日作词作曲、写小说拍纪录片,昼伏夜出。每个早上睡前,他会到街角的7-11买罐牛奶配御饭团当早餐,生活平稳规律。生活的变化,从不经意打破扑满开始。成堆的硬币自行玩起了配对游戏。每个早餐32元,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天早晨的7-11之行,他可以游戏5个礼拜。和蔡某分享着早餐秘密的,是7-11的店员小凤。他的规律成了她的习惯,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个早晨的10∶30,2个人若有似无的亲密。
  • 倚天里的死刑犯

    倚天里的死刑犯

    一个小人物,因为见义勇为而惨遭陷害,做为死刑犯而结束了一生。现在,上天给了他重新来过一次的机会,在倚天的世界中,看破生死人性的他,又将会有怎样的遭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