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9600000015

第15章 徽商商旅(1)

一、经商富贵不还乡

外国人眼中的徽州

徽州有一句俗谚称:“宁发徽州,不发当地。”说的是旧时徽商在外,盈利不留外地,将所得利润均带回家乡添置产业或举办公益事业。其实,这可能是一句很老的谚语,或仅仅反映叶落归根的一种愿望。明嘉靖、隆庆时人王世贞就曾指出:“大抵徽歙,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清代以来,由于两淮盐商中山、陕商人的势力逐渐衰微,而“贾而好儒”的徽商又无法在两淮“商籍”中占据一席之地,故此,应试者中两淮“商籍”者寥寥。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政府就裁撤了“商籍”,并把它并入民籍,不再有所区别。

于是徽商又打起“入籍”的主意。因为“商籍”仅是“附籍”的一种,只能算是临时性的户籍,而“入籍”或者说“占籍”则是一种永久性的户籍。然“占籍”与“商籍”的情形大不相同。由于科举考试注重本籍,因而“占籍”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当时规定:只有在侨寓地拥有田地、坟墓20年以上者,才可以入籍当地。

也正因为这一规定,徽商所到之处,竞相求田问舍,以争取尽快土著化。清康熙年间,一些富裕的徽商纷纷在仪征、扬州、苏州、淮安、芜湖、杭州、松江乃至南昌、汉口、北京等地安家落户,他们不仅把全家人口带去,甚至将其祖父、父亲的遗骸也迁往他乡,这正是为了入籍侨寓地。除了寻求墓地外,徽商还大量购买田宅,而且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所谓“九州四海皆歙(县)客,即寄籍者(已经入籍侨寓地)十之五、六”正是对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由此亦可看出徽商为入籍所做的种种努力。

徽州是一个移民高输出的地区,早在明代,天下的大都会如北京、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各省会,其次如苏州、松江、淮安和扬州各府,临清、济宁诸州,仪征、芜湖各县,瓜州、景德各镇,处处都留下徽商的足迹。及至清代,外出经商之风逾演逾炽。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扬州大盐商中徽籍占据了一大半,列在《两淮盐法志》上的盐商共有80名,其中徽商就占了60名,其余由山西、陕西盐商各占10名。

徽商的家族观念很重,一人在外经商站住脚,便会有众多的族众去投靠,有的甚至全家迁往。16世纪之后的扬州,几乎完全成了徽商的第二个家乡。徽州的大姓家族,如汪氏、程氏、洪氏、潘氏、黄氏等,都在扬州落户,繁衍子孙,人丁兴旺。这些大姓宗族都聚居于此,并且有了相当大的规模,甚至在侨寓地的宗族成员的人数超过了祖籍地。

明清时期,所有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都由祠堂、家谱和族田连接起来。清儒章学诚在《章氏遗书》中就曾记载了一位乾隆年间的徽商事迹:程联槐,字三台,先世从徽州迁江夏,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他,五代人同居共处,关系和睦。联槐见族众人多,便决定建宗祠、立祭田、修族谱来把大家联合起来。这是徽州人以侨寓地为中心重修族谱、重建宗祠和祭田的一个显著例子。

家谱是联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它通过明族属、叙昭穆、辨亲疏、示劝惩而达到“尊祖、敬宗、睦族”的目的。徽州人以侨寓地为中心重修的族谱,流传至今的仍有很多。如《迁(无)锡许氏宗谱》、《戴氏迁杭(州)族谱》、《黄氏自徽迁润(镇江)宗谱》、《吴氏自徽迁润(镇江)宗谱》等等。

与族谱相伴而生的,往往是宗祠的重建。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也是一个家族的圣殿。它的建立,既是宗族成员聚居和繁衍的结果,又是大批资金维持的结果。在客居处重建宗祠,这是徽籍商人特别重视的事情,为此花费巨款也毫不吝惜。他们在徽州的家乡仍然有祖先的基地,委托族人管理,并定期回乡扫墓。后来,随着岁月流逝,回乡的次数也渐渐减少,这与他们在客居地重建宗祠有着重要关系。

随着户籍的迁出及在客居地的族谱续写和宗祠重修、重建,这些侨寓徽商与祖籍地的联系日益松弛,逐渐走上了侨寓土著化的道路。

二、不吝巨金建园林

徽园内的徽式楼房

园林是综合的建筑艺术,其主要功能是修身养性,闲适自娱,贯注文人学士寄老林泉,清高出世的高雅意境。盐商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竭力追求自身在文化上的价值,因此他们不吝巨金建造园林别馆。

当时在扬州的徽籍三大盐商各自拥有三大闻名遐迩的名园,即江春的康山草堂,汪懋麟的百尺醒桐阁,马曰琯的小玲珑山馆(即当今的街南书屋,有看山楼、红药阶、透雨两明轩、七峰草堂等景点),史称“后先媲美,鼎峙而三”。可惜这三座园林的当年风貌,只能在故纸堆里显示一斑。幸好现代学者翻检出当年记载盐商张氏“容园”的有关文字:

一园之中号为厅事者三十八所,规模各异。夏则冰竹簟,冬则锦貂帷,书画鼎彝,随时更易。饰以宝玉,藏以名香,笔墨无低昂,以名人鉴赏者为贵;古玩无真膺,以价高而缺损者为佳。花吏修花,石人叠石,水木清湛,四时皆春。金钗十二,环倚一堂,赏花钓鱼,弹琴度曲,唯老翁所命,左右执事,类皆绮岁俊童,眉目清扬,语言便捷,衣以色别,食以钟来……梨园数部,承应园中,堂上一呼,歌声响应。岁时佳节,华灯星灿,用蜡至万数千斤,四壁玻璃射之,冠钗莫辨。只见金壁照耀,五色光明,与人影花枝迷离凌乱而已。

这是一幅典型的盐商园林住宅的生活长卷,有此园林美景,就有与此配套的诗书琴画,梨园戏曲,美酒佳人,华灯星灿等。如果将《红楼梦》的一班人马放置其中,那么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大观园了。

大盐商汪氏的南园已有“深柳读书堂”、“谷雨轩”、“风漪阁”等美景,汪氏还不满足,便设法买来江南太湖石九块,大的高如屋顶,小的有一臂之长。其石“瘦、皱、透、漏”,大洞小洞相穿,别有情趣。有的放置“海桐书屋”,有的立于“澄空宇”,有的在“玉玲珑馆”安置,有的搁放于“雨花庵”。汪氏为之取名为“九峰园”。

扬州私人园林讲究“奇思妙想”,又不失含蓄淡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当时扬州艺术界所追求的“奇”、“瘦”、“巧”等意境,已被融于园林艺术之中。

大盐商有的是钱,建造园林时往往不惜重金邀聘名人大家进行策划。在扬州徐凝门街花园巷东首有一座“双槐园”,是徽商吴家龙的产业,据说是清朝丹青大师石涛的创意。他还亲手搬石造型,堆成一座假山,即为如今“片石山房”中的有名景点。如今还保存着假山和楠木厅,假山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修复,主峰高10米,临池而立;片石奇特,腹藏石屋,故有“片石山房”之称。池南岸有水榭三楹,与假山主峰相对。石涛曾有诗曰:

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澹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从此诗便可窥寻石涛当年对园林艺术的一番构思,即把环境与人“合二为一”,景中出情,情中显景,达到“清高出世”的意境。

也有人从扬州园林建筑中感受到文人“妙笔生花的匠意”,其“结构如才子笔”。有的直接说道:

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如作文之有变换,无雷同,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此苏、松工匠断断不能也。

由此不难理解扬州素有“翰墨西林”之称。而这都与“贾而好儒”的徽商的某些嗜好有关。即使不是“满腹经纶”的徽商也不甘落后,追求时尚就是追求“奇灵”的园林风格。

三、捐资兴教不惜财

徽州语境

歙县大盐商曾说:“富而教不可缓也。徒积资财何益乎?”基于这种认识,盐商对文化教育事业非常重视,而且相当舍得投入。很多盐商家中都有私塾,专门聘请一些学者来家中坐馆教书。

大盐商鲍志道的弟弟鲍方陶,幼时家中贫穷,但酷好读书。当发现市面上流行的一些童幼读物如《论语》、《孟子》等并非善本时,他曾央求家乡的富贵人家重新刊刻这些著作,却遭到断然拒绝。后来,全家移入扬州经营盐业,稍稍富裕时,鲍方陶便着手对《论语》、《孟子》精心校勘,并刊刻,然后将这优良版本分发到各盐商的家塾中收藏。家塾是家庭专门用来教育自己子女的学校。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客居他乡的徽州商人常请当地比较有名的教师来家塾中上课,虽然所花费用较多,但他们并不吝惜。

除了私塾外,徽籍商人还热衷于捐资建书院,用来普及和提高一方学子们的文化水平。我国书院始于唐代,宋元以来,书院日益增多和普及,至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徽商对书院的支持,为地方官吏所称道:“扬州故属郡治,两淮商士萃处于斯,资富能训,英才蔚起,咸踊跃欢迎,愿光盛典。”

同类推荐
  • 再造企业制度

    再造企业制度

    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用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用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又不讲效果。再创企业制度的目的,旨在应用经济学有关理论,通过确立物质和人力“两类资本并举”的产权观,科学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充分保障人力资本权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企业制度框架,实施“动态管理型”的产权制度安排、“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和“有分有合”的人事与劳动制度安排。进而把用别的钱办别人的事,变为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先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本书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先秦思想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问题,以求破解西方管理科学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实现管理科学由理性主义、心理性主义向伦理主义的转向。即实现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假设向道德人假设的根本变革。最后得出了未来管理科学的中国转向这个结论。
  • 读故事学管理

    读故事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口碑资本

    口碑资本

    本书旨在解答为何有些品牌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营销人员如何通过强化产品和服务而将它们转化为消费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体验。这些东西就是本书的书名——“口碑资本”所指的内容。
  • 特许经营案例集

    特许经营案例集

    本书精选了取具代表性、经营非常成功的、零售、餐饮、服务三大行业的中外十大特许体系进行分析,解析其结构、发展模式、成功所在等。
热门推荐
  • 刹那微光

    刹那微光

    沉静睿智的Sunshine集团二公子言莫宸遇见了青春有活力的少女简曦,那颗冰冷,没有光亮的心似乎摄入了一线光明。从校园步入社会的简曦,因为外来的各种压力,逐渐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对相依为命的哥哥简曜爱恋。她不知道,干净、沉稳的哥哥背着她,背负了多少,又对她隐瞒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洛家千金洛晴与言莫宸因误会结识,却因家族利益相交,洛晴对其青眼有加,不想有人却已心有所属。当口口声声的情爱被无情的谎言撕碎,当以往积累的信任被无情的推翻,当一直以来的坚持被狠狠地践踏,在风雨之后,破碎摇曳的亲情、爱情、友情,到底还能留下什么?在最绝望的境地中,那仅存的一丝光亮,到底能支撑多久?
  • 恶霸少爷乖丫头

    恶霸少爷乖丫头

    天哪!明明梦想的美好学院怎么会有4个恶霸一样非人类的美少年!不,不是4个,还有一个就像白马王子般的出现,可是自己的白马王子会是他吗?“怎么会是你?”“看到我很惊喜?小狗?”天哪!难道要和这家伙同居?啊!王母娘娘啊!不要啊!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道远

    道远

    寻道之路漫漫,若是寻不到,歇下步子看看,周边诸多风景,为何寻那摸不到的道。
  • 浙江大学骷髅头之谜

    浙江大学骷髅头之谜

    浙江大学医学院发生了离奇的骷髅头迫害女生事件,主人公误被卷入其中,竟然发现了学校高层的秘密,他能和好朋友一起,拨开重重迷雾,发扬“求是”校训的精神吗?(友情提示:本书出现的所有地名、一切登场人物均与现实无关。请好事者、有考究癖的读者不要对号入座。)
  • 回眸技术进步的辉煌(科普知识大博览)

    回眸技术进步的辉煌(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屌丝男意外掉进下水道,竟然穿越到瓦罗然大陆和草丛三基友做朋友,认光辉女郎做妹妹至于小狐狸嘛,嘿嘿,那是情人!
  • 一夜婚宠:盛世长宁

    一夜婚宠:盛世长宁

    异国的情乱,她成了他的妻。他妖妖艳艳、眩惑灭顶,玩法万般,;日夜耳鬓厮磨、相濡以沫,他将一个男人心和命托付到了她的手里。长宁,我要你。生生世世,做我的叶夫人。“叶、叶惜朝,世上好的女人千百般,你怎么偏偏挑了我呢?”男人低沉魅惑地笑了:“将就。”顾长宁眉心皱了起来:“其他女人也行吗?”醋味溢了出来。“不,我只对你将就,其他人,从来都没有机会。
  • 仙出遐荒

    仙出遐荒

    仙不容人,闭界永存,八器轰门,有死无生。英豪末路,不见人杰,红粉骷髅,终埋黄土。整整千年光景,天地被封,大道遭缚,灵迹隐匿,百废不兴,修真文明一朝散无是仙怒还是阴谋?世人男耕女织,安贫乐业,本以为又会是一个平静的年头,不料灵潮现世,封印瓦解,诸雄传承,各寻后人。求仙曙光似又在眼前,这一次能否破开仙门?新书火热,求推荐,求收藏~~欢迎书友点评,褒贬均可
  • 爱情VS友情:爱他毁我你够狠

    爱情VS友情:爱他毁我你够狠

    你爱他,我认。你为他,我忍。你却不记得当年的友谊,我不信。为了他,你毁我。友谊和爱情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