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富翁
是的,一双健全的手、 两条完整的腿和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仅仅是财富,而且是财富之中最可宝贵的。而拥有这一切的人,之所以还会处于贫穷之中,常常是因为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富翁,从而去发挥自己这种富有的威力。
在这个世界上,财富无疑是十分重要又十分吸引人的。但人们往往只对别人的富有向往不已,而对自己拥有的财富视而不见。就像这么一个年轻人———这是个一天到晚都在唉声叹气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之所以唉声叹气,是因为他感到自己太贫穷了———他不仅没有自己的房子,甚至工作都没找着。“唉,我要是个富翁,那该有多好啊!”他几乎天天都在这么感叹,这么梦想。
一天,这个年轻人见到了一位双目失明且失去双臂双腿的百万富翁。他便不由自主地向富翁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说:“我只要拥有您10%,不,哪怕只是1%的财富,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样吧,你把你的两只手给我,我给你20万。”
“把我的手给您?可没有了手,我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去花呀。”
“那么,把你的两条腿给我也行,我同样给你20万。”
“这……这也不行。要是没有了腿,我就不能走路了啊。”
“哦,那你就把你的一双眼睛给我吧,我出更多的钱———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产,来换你的这双眼睛!”
富翁这回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不过,想了又想后,这年轻人最终还是拒绝了:“不行,没有了眼睛,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啊……”
这时,那个百万富翁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道:“我想你现在该明白了吧———其实你也是个富翁!因为你拥有即使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的健全的手、 两条完整的腿和一双明亮的眼睛!而凭着这一切,你就可以去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
是的,一双健全的手、 两条完整的腿和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仅仅是财富,而且是财富之中最可宝贵的。而拥有这一切的人,之所以还会处于贫穷之中,常常是因为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个富翁,从而去发挥自己这种富有的威力。
苦是生命的盐
谚语说:“要想甜,加点盐。”这里的“盐”和 “苦”几乎是同义词。它是调味品,使你生活不会寡淡,为你反衬人生甘甜;它是催化剂,催促你对生活做出理智的反应,给你带来痛快而又健康的精神洗礼;它是多棱镜,镶嵌你有棱角的人生,赋予你有灵气的创新,折射你人格的光辉。
生命缺不得盐,而苦,是生命的“盐”。
我曾见到一个孩子练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母亲却在他娇嫩的伤口周围撒上了盐。仅仅是为了消毒吗?孩子痛得几乎哭起来。有人指责那位母亲的无情。然而母亲说:
“痛点算啥?我是要让孩子知道,今后人生的自行车道上,会有许多比这种疼痛更剧烈的痛苦,并且随时会出现,可要有勇气战胜它们啊!”
是的,人的一生要吃许多苦,孩童时苦苦学步,长大了苦苦攻读,工作后苦苦拼搏,年老了苦苦抗病。然而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人之常苦。君不见有的特殊之苦,与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有人曾问某集团董事长:
“你干企业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苦。”他用了一个字回答。
他曾把几百万元的家底都彻底地亏了,跳了海,又不知怎么湿漉漉地爬上岸,这才从精神上、 肉体上一并感知到:下海有时就是苦搏和拼命的代名词。跳海不死,不只因为他会游泳,还在于17岁高中毕业后下乡的苦日子已成为他最后的财富,成为他生命的“盐”。
我是个出校门不久的女学生。有人说我干上了电视编导、 记者这一行,与苦无缘了。天晓得!我曾踏进一条穷山沟,采访一位遍体鳞伤的救火英雄,走在那弯弯的山路上,突然一条竹叶青蛇从草丛中横窜出来,竖起了尖尖的三角脑袋就要向我扑来!天哪!连画报上的蛇都不敢看一眼的我,哪里受得起眼前这般惊吓?我拔腿就跑。夜晚我躺在草棚里,仿佛觉得身下每一根稻草里都藏有一条蛇,浑身发痒,烦躁,恐怖。我偷偷地哭了,眼泪顺着脸颊流进嘴角,苦苦的,咸咸的,像盐一样。
而当我苦身苦心制作出的专题报道播出后,英雄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救助和学习,我也感到了苦的滋味原来竟是甜的。
也许我的这点苦微不足道。但我要说,无论何种时代何种人,都应有苦相伴,只不过苦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如今发扬吃苦精神,不是要去重吃一遍窝窝头,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上不怕苦,心理上不怕难,工作中不怕累,创造中不怕险。
谚语说:“要想甜,加点盐。”这里的“盐”和“苦”几乎是同义词。它是调味品,使你生活不会寡淡,为你反衬人生甘甜;它是催化剂,催促你对生活做出理智的反应,给你带来痛快而又健康的精神洗礼;它是多棱镜,镶嵌你有棱角的人生,赋予你有灵气的创新,折射你人格的光辉。
蜘蛛与网
真正的人不是腹大头小的蜘蛛,我们又岂敢玩世不恭,我们又怎敢不善待生命,使我们的生命不致像蜘蛛网一样被阳光所洞穿。让我们的 “网”更缜密、 更牢靠、 更开阔、 更精益求精。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希腊的织布能手阿克墨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她下决心要与专司艺术的智慧女神一比高低。结果智慧女神的织品使她自愧不如,她正要自尽之时,女神把她变成蜘蛛,让她永远织网。
其实蜘蛛就是我的缩影!
稳坐网中的蜘蛛,你何必把那不足挂齿的网,高悬于树枝上?那是你的成绩,然而它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你的一生都在交交错错,忙碌地走了那么久,可是却始终走不出这张弹丸之网。况且你所留下的足迹是如此模糊,如此杂乱无章。你就这样如同走钢丝似的徘徊着,每一步都不脚踏实地。
你还在那个自鸣得意的中心等待着么?守网等食的蜘蛛,能有几个像你那样愚笨的生命会自投罗网呢?不去奋斗,只知坐享其成的人,你可曾想到不劳而获的机会实在太小?
真正的人不是腹大头小的蜘蛛,我们又岂敢玩世不恭,我们又怎敢不善待生命,使我们的生命不致像蜘蛛网一样被阳光所洞穿。让我们的“网”更缜密、 更牢靠、 更开阔、 更精益求精。
学会向往
这就是向往的力量,学会向往,就能够使人获得新生!
有个勘探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食物和饮水都已用尽,只好用野果野草类充饥。大家疲惫而迷惘地寻找着出路,绝望一步一步逼近大家。祸不单行,勘探小组组长、 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一病不起,无法救治。弥留之际,老教授用颤抖的手从地上摸出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用尽气力断断续续地说:“这块‘矿石’很有价值……此地……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众人百感交集,都明白老教授临终这句话意味着“此地蕴含着丰富的矿藏”,因为老教授一生从不轻易下结论。大家含泪掩埋了老教授,既悲痛万分,又欣喜无比,因为对任何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来说,没有比发现丰富的矿藏更令人高兴的了。
历经艰难,大家终于走出了原始森林。然而,经过化验,老教授指出的“矿石”不过是一块极其普通的石头罢了。大家恍然大悟:老教授哪里是让大家无论如何把“矿石”送出去,分明是让大家向往一个目标———坚持就是胜利!正是由于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大家才坚持一个信念:
爬也要爬出森林,不仅仅为了活命,也为了实现老教授的遗愿!
在人生旅途上,有平坦的大道,也有未开垦的原始森林,更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迷路。在这种时候,就特别需要学会向往。殊不知,向往就是目标,就是勇气,就是信心和力量!有了向往,就会用饱满的热情、积极的行动和冲天的干劲来争取达到这个既定的目标,登上理想的彼岸。否则,没有向往,就会精神颓废丧失斗志,甚至陷入绝望的泥淖。曾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不太会游泳的人不慎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他大声呼救,多么想抓住一件漂浮物,可是,向下游挣扎了几百米,连一根稻草也没有。他绝望了,身子沉浮不定。危在旦夕之际,他忽然想起不远处岸边有一棵枝丫伸向河边的枯树。他当初还问过别人,为什么不将岸边的枯树砍掉。
想到此,他屏住呼吸,拼命地向岸边游去。当他使出最后的力气,抓住枯枝时,枯枝却“咔嚓”一下断了。千钧一发之际,来营救他的人及时赶到了……
这就是向往的力量,学会向往,就能够使人获得新生!
最大的帮助
所以说,这世上最大最残酷的伤害是对一个人的自信心的伤害,再没有比一味地贬低别人更残忍的了。这世上最大的帮助不是给人物质的多少,而是给人以能支撑起人生自信风帆的信任和赞美。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予以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评的第三组有一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原地踏步没有进步。
另一位心理学家为了教会他的学生重视他人、 信任他人,经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某一个同学。
这种练习不仅使全班同学感到愉快,而且使他们在人格上健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拥有了自信。